搜尋結果
人參
的結果:共找到 931 筆 約 0.011秒歐洲疫情復燃每日新增上千例 縮緊口罩令、舞廳夜店停業
歐洲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多個國家再度祭出防疫政策,試圖阻止疫情蔓延。法國確診病例數遽增,已經促使最大兩座城市巴黎及馬賽的市政當局,擴大民眾在戶外必須配戴口罩的地區範圍。法國15日新增3310例確診,連...
全球疫苗搶購戰正酣 至少下單57億劑
雖然目前正在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中,尚未有任何一款在臨床試驗證明有效,世界各國仍已下單預購至少57億劑疫苗。西方國家實驗室研發出的首批疫苗通常都會被美國搶購一空。目前有...
紅、白蘿蔔一起煮,竟會讓營養流失!11種「配食地雷」你踩了幾個?
編按:到底該怎麼吃蔬菜?除了對症治療的目的之外,在基礎的保養上,可藉由體質之分來選擇該吃哪些蔬菜。我們將體質概分為熱性、寒性兩大類,如果是寒性體質的人,則適合多吃溫熱性及平性的蔬菜或烹煮過的蔬菜。而...
熱點州疫情回穩、確診、死亡雙降 但別高興太早…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在10日突破2000萬例大關,美國新增確診反而創下近一個月以來新低,平均單日新增逾5萬3000例,主要是因為加州和德州等熱點州的疫情開始趨緩;另外全美新冠死亡連續四周成長後,上周首度...
吸菸的人都比較瘦?別傻了!最新研究告訴你真相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一些體重比較輕、身材較好的吸菸者,總以為不發胖是吸菸帶來的好處,但現在有研究推翻這個論點。研究發現,即使是身體質量指數(BMI)比較低的吸菸者,跟從未吸菸的人相比,器官周圍囤...
台大名醫捐百萬給嘉義市 盼肺癌不再是頭號殺手
肺癌為全國癌症死因之首,嘉義市107年癌症死亡率是肺癌最高,造成134人死亡,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陳晉興今天捐一百萬,提供嘉義市肺癌高風險族群「肺部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由嘉義基督教醫院執行,優先...
天熱易上火!4類「上火食物黑名單」能閃多遠就多遠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飲食模式,對我們來說絕對不是陌生的生活方式。不過,也就是這樣的生活,讓夏天體內的那把無名火燒得更加旺盛!這個夏天想要清涼一下,不妨忌忌口,將「上火食物黑名單」深刻於腦海中,能閃多...
疫情衝擊 調查:22%新加坡民眾較不願搭公車捷運
武漢肺炎衝擊全球,根據一項調查,22%的新加坡民眾表示,自從居家防疫措施實施以來,他們「較不願意」搭公車或捷運;39%的受訪者變得「比較願意」開車通勤。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
天熱火氣大? 多吃4類食物幫身體消暑、退火
提到降火氣,多數人一定都是想到用「吃」的來退火。的確,中醫觀點中,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就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吃到對的食物確實有降火氣的效果,但吃錯了食物,也是會增加火氣的,所以,可千萬...
僅5%人口有抗體 打臉群體免疫論
西班牙研究顯示,用「群體免疫」的方式對抗新冠病毒恐不可行!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刺胳針》6日發表報告,研究團隊在西班牙大範圍區域進行調查發現,有95%的人口仍有遭受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僅5%的群眾擁有抗...
北京新冠重症者吃了安宮牛黃丸後脫險 中醫有話說…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記者會近日表示,一北京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服用安宮牛黃丸後,病情好轉,撤除葉克膜(ECMO);另有患者僅服用一兩丸,就退高燒。不過,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這方子不能普遍使用。劉...
「習慣堆疊的SOP」1個好習慣,讓整個生活都改變
法國哲學家德尼.狄德羅幾乎一生窮困,但這狀況在一七六五年的某天改變了。狄德羅的女兒快要嫁人,但他沒錢支付婚禮的開銷。儘管沒有財富,狄德羅卻以主編《百科全書》聞名,那是當時最詳盡的百科全書之一。俄羅斯...
疫苗研發大競賽 但你別期望太大! 抗病毒恐僅50%有效
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過程中,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六大洲都有民眾已經參與了人體注射實驗。來自不同國家的藥廠、醫學機構紛紛投入的這場疫苗研發較勁,今年夏天將進入關鍵期,猶如面臨一場「期中考」,是否有任何...
登山抗憂鬱 名醫找回遺失的自己
「憂鬱症是我人生回歸正軌的契機!」這是現年60歲的家醫科醫師林青穀,在經歷兩次憂鬱症發作,透過傾訴、登山、調整家人關係,逐漸走出情緒幽谷的領悟。人生得意時 憂鬱症突襲林青穀的人生原本很完美,上建中、...
忌口很痛苦 營養師推薦預防糖尿病的10大控糖好食物!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日常飲食扮演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對於糖尿病患來說,忌口可是件相當痛苦的事情,面對日益加速老化的血管,其實糖尿病的飲食原則,就如同正常人一般「均衡飲食」。台北市營...
你,65歲了嗎? 把握健康慢老4大重點
65歲,被稱為銀髮族的你,也許看起來不顯老,但記憶力與體力大不如前卻是事實。如何減緩「老」的步伐,還能踩著健康步履,持續人生的旅程?掌握這四大慢老重點,照顧好身心的變化,延緩老化腳步,享受精采生活!...
別把老年生命窄化了,「好老伴」不一定就是配偶
一般人常認為,老伴,老伴,就是老了一起作伴,但根據許多社會現象的分析,這個想法說不定是個迷思,與事實相去甚遠。配偶不見得是最好的人生伴侶,老伴不是只有「另外一半」,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
健保醫材新制會議登場 陳時中盼共創雙贏
健保署今天下午邀請近40名醫界人士討論醫材新制看法,由衛福部長陳時中主持。他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盼透過這次會議共創雙贏、三贏,不排除召開一次以上會議,傾聽各界意見。健保署8月起將對8類、共352項...
醫病平台/聽見罕見疾病患者的心聲
【編者按】上星期這專欄以醫學生立場寫出由病人身上學習的臨床醫學心得,這星期我們接著以「病人參與醫學教育」的主題,分別由一位負責醫學教育的醫師回憶自己學生時代對病人的感激、一位關心教學教育的老醫師的呼...
醫病平台/醫學教育需要社會大眾的參與
【編者按】上星期這專欄以醫學生立場寫出由病人身上學習的臨床醫學心得,這星期我們接著以「病人參與醫學教育」的主題,分別由一位負責醫學教育的醫師回憶自己學生時代對病人的感激、一位關心教學教育的老醫師的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