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4 新聞.科普好健康
搜尋
三叉神經
共找到
65
筆 文章
-
-
2022-01-27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在深沉睡眠中或麻醉狀態下是失去意識了?實情跟你想像不一樣
▌失去意識知名哲學家約翰.瑟爾(John Searle)喜歡用一個優美簡潔的定義來為他的意識講題演說開場,這個定義表明了他對問題的滿意解答。他會說,意識一點也不神祕。意識只不過是當你處於麻醉狀態或進入深沉無夢的睡眠時,消失不見的東西。這樣的演講開場當然很有吸引力,但它並不足以作為意識的定義,而且它在麻醉方面會有誤導之嫌。話說得也沒錯,在深沉睡眠中或麻醉狀態下確實無法使用意識。處於昏迷或持續性植物人狀態的時候,哪兒都找不到意識;在各種藥物和酒精的影響之下,意識可能受到危害;而當我們昏倒時,意識會短暫地悄悄溜走。雖然或許看來如此,但意識並未喪失,像是有種名為閉鎖症候群的毀滅性症狀,患者因神經系統受損無法與人溝通,似乎也不能覺察自己和周遭環境,但實際上他們完全是有意識的。遺憾的是,妨礙意識的麻醉或神經系統病症,無論哪個都無法藉由特定針對我一直在描述的建構意識心智的機制來達到這個結果。麻醉和病理狀態都是非常不靈敏的工具。它們作用的目標是正常意識仰賴的功能,而不是意識本身。誠如我先前指出的,手術使用大量麻醉劑是立刻暫停感覺/偵測的快速手段,而感覺/偵測是在討論無心和非意識的細菌時我提醒注意的有趣功能。支持這段陳述的證據相當清楚。細菌能夠感覺而植物也能,但兩者都沒有心智也沒有意識。儘管如此,麻醉劑還是能暫停它們的感覺,讓它們處於真正的冬眠狀態,同時顯然沒有特定對意識—細菌和植物原先都沒有的功能—做些什麼。感覺不能使我們享有心智或意識,但缺少了感覺,我們就無法建立運作來逐步實現單純心智、感受和自我參照—最終讓意識心智成為可能的原料。簡單來說,就我認為麻醉劑主要不是改變意識,它們改變的是感覺。而它們最終阻斷集中意識心智的能力,則是非常有用和實際的效果,因為我們感興趣的是如何在完全沒有意識到疼痛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數千年來,人們出於各種個人和社會原因所使用的酒精、大量止痛藥和眾多毒品,提供了另一個例子示範組裝意識心智的正常過程如何受到干擾,而且它們還更準確一些。它們能使意識的最終組合不安定,或是可以打斷關鍵的步驟。這種關聯並不尋常。解釋物質(例如迷幻藥和酒精)使用和濫用的長期個人和社會原因,跟它們對感受的生理影響密切相關。使用者感興趣的不是修改意識,而主要是修改某些恆定感受,像是痛苦和抑鬱(我們全都希望見到它們在人間消失),以及安適和愉悅(我們全都希望把它們放到最大,如果可以就再大一點)。很顯然,任何能夠潛入恆定感受巢穴的藥品,都找得到進入意識機制的途徑,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恆定感受的過程為基礎。就是這種關聯解釋了藥品對意識過程的干擾。那麼暈厥、也就是所謂的昏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昏倒的原因是流向腦幹和大腦皮質的血流,突然下降到低於某個極限的程度。因此輸送到某些腦區中神經元的氧氣和營養素不夠,結果導致大範圍的腦部暫停運作,這些腦區,尤其是在腦幹中,對感受的組裝有重大貢獻。來自有機體內部的訊息突然間被阻擋在中樞神經之外,而感受對意識的貢獻也被粗暴地打斷。肌肉張力跟環境和自我感一樣受到危害,這就是為什麼受害者會昏厥、搖晃而且倒在地上,像是一些著名患者在巴黎硝石庫醫院(Salpêtrière Hospital)的神經學家讓-馬丹.沙爾科(Jean-Martin Charcot)的權威示範中所表現的那樣。沙爾科是十九世紀後半葉神經學和精神醫學的先驅,因為研究一種現已不存在的疾病歇斯底里症而出名。佛洛伊德上過他的一些課,受到不小的影響。將失去意識連結到腦幹是現代的觀點,提出的人是另一位歷史人物:神經學家弗雷德.普拉姆(Fred Plum)。為什麼腦幹是意識的關鍵,我的詮釋跟感受是體內恆定運作的表現及產生意識絕對少不了感受的概念有關。現今我們知道,體內恆定和感受兩者背後機制的重要成分位在腦幹的上方部分,就在三叉神經入口的高度之上,準確來說是在那個部分的後半部(圖IV.1中標示為B的區域)。有趣的是,腦幹這個部分受損,已公認是昏迷的原因。 但奇怪的是,相同部分的前半部(同一圖中標示為A的區域)受損則不會造成昏迷,一點都不會危害到意識,而是產生我先前提過的「閉鎖」症狀。閉鎖症候群的不幸受害者是處於清醒、警覺且有意識的狀態,但大多都完全無法動彈,因此徹底縮減了他們的溝通能力。※ 本文摘自《感與知:讓「心」有意識--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感與知:讓「心」有意識--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作者:安東尼歐.達馬吉歐 譯者:李明芝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04
-
2022-01-15 新聞.科普好健康
感冒頭眩暈,原來併發中耳炎 醫:4個原因引起, 老人、三高者眩暈小心中風!
一名20歲大學生,某次感冒時,鼻塞、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發作,左耳悶塞,整天頭暈目眩,一快速轉頭或改變姿勢,例如低頭看書、平躺翻身或上下樓梯,見到眼前景物會旋轉,嚴重時還會惡心。就醫時,發現其左側耳膜裡面,中耳腔黏膜紅腫,原來是上呼吸道感染併發急性中耳炎。在門診中常會診治到這類患者,但為何會引起眩暈呢?引起眩暈 四個原因原因一:中耳負壓,內耳變形耳咽管黏膜水腫,會引起阻塞,中耳腔內空氣被組織吸收,產生負壓,拉扯耳膜,造成凹陷;拉扯卵窗及圓窗(中耳到內耳開口上),內耳前庭(橢圓囊及球囊)即發生形變,壓縮耳石斑,改變耳石分布,使患者以為身體正在翻滾、移動或搖晃。原因二:內淋巴液比重增加病毒經由卵窗感染內耳,引起耳蝸管發炎,血管紋路分泌含有大量抗體及發炎激素的內淋巴液,循環到前庭及半規管。由於內淋巴液含有大量蛋白質,密度變大,頂帽密度較小,便向上浮起及扭曲,使患者以為頭部正在轉動。當患者轉頭時,由於一側半規管內淋巴液較為黏滯,流動不足,該耳平衡輸入減少,使患者以為頭部沒有跟著轉動。原因三:橢圓囊內耳石鬆脫病毒經由圓窗(聽小骨連接處)感染橢圓囊,耳石膠發炎變性,耳石顆粒脫離耳石斑,隨著內淋巴液循環,沉積某一支半規管,或黏在壺腹頂帽上,就會在患者改變身體姿勢時,耳石因重力或慣性作用,繼續帶動內淋巴液流動,使患者以為頭部還在轉動。原因四:誘發前庭性偏頭痛若患者有偏頭痛體質,當中耳腔發炎,會刺激黏膜下的感覺受器,訊息經由三叉神經傳進腦幹,經由三叉神經血管疼痛機制,啟動前庭性偏頭痛。電位波動干擾前庭神經核,使它無法抑制性地調控該側前庭神經所傳入的平衡訊息,或者干擾前庭神經,使它無法正常地接收平衡訊息,患者會以為身體正在傾斜或旋轉。檢查耳部及眼球 確認眩暈 在診療眩暈時,為了及早篩選出危險的眩暈,醫師會檢查患者耳部及眼球,評估肢體及步態。若確認是安全的眩暈,就會對症下藥。屬於原因一者:進行中耳通氣術後,症狀立即緩解。屬於原因二者:會隨著耳悶而加重或緩解,治療時會使用副腎皮質素,減輕免疫反應,進行消腫。屬於原因三者:感染痊癒後過段時間,會安排耳石復位術,把耳石歸回橢圓囊內。屬於原因四者:會隨著頭痛發作而緩解,少有併發症,治療以止痛、止暈及止吐為主,控制症狀即可。老人、三高者眩暈 小心中風須注意少數患者,特別是老年或有三高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交感神經旺盛,血液比平時更黏稠,阻塞腦血管,發生小腦或腦幹中風,因此發作劇烈的眩暈,宜趕緊送醫。
-
2021-12-1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一上班就頭暈想吐? 可能是「前庭性頭痛」惹的禍!醫師詳解4種舒緩方法
大家常開玩笑說「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但你知道真有一種症狀常在上班時發生嗎?有人一進辦公室就頭暈想吐,但休息一陣子之後,又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而有些人會反覆發生,但找不到原因,真的很困擾。 如果這樣的狀況有一段時間,先看看有無合併以下幾種症狀: ◎突發性的暈眩伴隨噁心甚至嘔吐 ◎常有頭昏腦脹、天旋地轉的感覺 ◎畏光以及怕吵,對於聲音敏感且引起身體不適,偶爾可能會耳鳴以及聽力下降之狀況。 ◎視覺出現預兆,於視野中出現明亮閃爍亮光、鋸齒狀的線條通常也會有暗點並且影響閱讀。 且以上幾種症狀通常都會在平日發生,直到下班就緩解。如果你有合併這幾種病症,有可能是「前庭性偏頭痛」,它發生的原因主要與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失眠、睡眠不足、天氣太熱太冷或變化劇烈、某些食物氣味、過量咖啡及飲酒、月經(賀爾蒙變化)、焦慮、憂鬱等等有關。 患者發作時間可能僅為幾秒,大部份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極少數病患會需要四週才能完全復原。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加上女性經期的荷爾蒙變化,容易引起前庭性偏頭痛,故好發於年輕女性及曾有偏頭痛病史者。 偏頭痛是腦部功能性障礙,大腦皮質及腦幹某些神經核,對某些刺激的過度敏感,進而使三叉神經系統引發腦部動脈擴張,出現搏動性的頭痛(會有如血管搏動的規律性,痛感可能出現在單一側,但有時也常出現在前額、兩側、頭頂、後頭部及眼眶後方,在活動或體力勞動時頭痛加重)。如果波及腦幹前庭系統,就會引發眩暈、平衡障礙、視力無法對焦、或噁心嘔吐。 該怎麼辦呢? 1. 適度運動 平常適度的運動,如步行、騎腳踏車或是瑜珈等,適度的運動可以排解壓力。 2. 生活規律,固定作息 不只是上班日,就連休假日作息也要正常就寢起床。 3. 暫時放下手邊工作 若是突發性的出現暈眩、視野被遮蔽的症狀,建議這時先放下手邊工作稍作休息,通常症狀會自行緩解。 4. 預防性用藥治療 以上症狀可能維持數分鐘到一小時之內,通常會自行解除。但若是一年好發次數過高,甚至是嚴重影響平日生活以及交際狀況,可以採用預防性用藥的方式來減緩。但還請務必找尋找專科醫師協助、確診,切勿自行用藥。 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1-12-0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天冷背痛、三叉神經痛加劇,四招讓你遠離「天氣痛」!
在冬天的幾個月裡,每個人都容易受到寒冷的影響,但對於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人,寒冷可能會衍伸出其他問題,例如:神經疼痛加劇;大腦和脊柱基金會分享四招讓你遠離「天氣痛」。寒冷的天氣會特別影響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原因1.神經疼痛如果患有涉及神經痛的病症,例如:背痛、三叉神經痛的民眾,會發現溫度的變化深深影響著症狀,這與神經系統對溫度變化的反應有關;當溫度太高,可能會感到疲倦和昏昏欲睡,但如果太冷,則可能會加劇疼痛感。2.肌肉僵硬如果患有多發性硬化症或痙攣的民眾,寒冷的天氣會加重肌肉僵硬和痙攣,建議最好避免在寒冷環境中待太久。3.溫度感知差有些人對於冷熱的感受度差,例如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小心,不要暴露在寒冷的溫度下,或者太靠近電暖器。4.血壓如果有血壓或血管問題,需特別注意避免在寒冷天氣下長時間外出,並確保家中足夠溫暖,並固定時間量測血壓,進行監測。5.季節性流感患有某些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的人,若感染流感後出現併發症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因此每年都應記得接種流感疫苗,以預防季節性流感。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四招遠離「天氣痛」1.保暖衣物、小物不可少貼身穿著保暖發熱衣、高領內衣,可幫助維持身體溫度,外出時記得用襪子和手套保持手腳溫暖,並穿上冬季外套、帽子和圍巾。如果身體的特定部位有神經痛,須確保外出時該部位獲得加強防護,例如:三叉神經痛引起的臉部頭部疼痛,可用圍巾或套頭帽保持臉部溫暖。此外,可以使用暖暖包、熱敷墊加強保暖,或是隨身攜帶裝有熱飲的保溫杯。2.維持居家環境理想溫度客廳的理想溫度在18~21℃之間,而臥室的溫度建議保持在18℃以上。3.住家防寒措施可保持門窗關閉並使用窗簾以隔絕寒風進入,或是採用有助於環境恆溫的空心牆絕緣材料進行居家裝潢。4.其他A.確保飲食正常-有助於維持身體能量和體溫,建議可吃熱食和大量的水果、蔬菜。B.適度運動-可改善身體血液循環、產生熱量。C.藥物-如果在寒冷的天氣中神經疼痛加重,可諮詢醫師,開立合適藥物來幫助緩解症狀。D.減少外出-若非需要,建議不要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出去,盡量待在室內。
-
2021-11-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復健科醫師談疼痛:徒手按壓檢查有時勝過影像檢查
【編者按】「疼痛」一直是醫療端非常棘手,而病人端非常痛苦的大難題。這次因為一位旅美資深復建科醫師的投稿,而有機會邀請國內麻醉科以及神經內科的資深學者,分別就三種不同醫療專業的角度寫出他們對疼痛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忙大家了解「止痛」固然重要,但探究疼痛的原因更是不容忽視。病人需要有耐心,能夠告訴醫師詳細病史,並用心回應醫師的問診,接受醫師的身體診察,而這絕不是昂貴的儀器檢查就能找出疼痛的病因。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疼痛的治療並不只是藥物,其他非藥物或心理方面的支持也都是非常重要。多數病人的病況 其實「觸診」就能被診斷有一次我從檀香山飛往洛杉磯,機上呼叫醫師,我一向志願幫忙,便去看個究竟。一位年輕醫師捷足先登,他已把病人平躺在走道上,囑咐空服員每五分鐘量血壓。我蹲下向病人探問狀況,她才廿來歲,健康無病,也沒服藥,先前無恙,上廁時不小心,頭碰到輕薄的廁門,稍感頭暈。我在她指出的頭部碰撞處,用手指輕按,找到痛點,這就是頭暈的來源,只須輕按五分鐘即可化解。這位年輕醫師我大聲喝住,不讓我碰觸病人;我說頭暈係頭皮下的筋膜扭傷縮緊所引發,輕撫五分鐘就好了。他不加理睬,堅持我勿插手,偏要全權處理,沒查明頭暈的原因,卻說她的頸椎可能斷了,頭頸千萬動不得,會導致全身麻痺。(輕碰一下廁門會打斷頸椎嗎?頸椎斷了只會頭暈嗎?) 我多說也沒用,只好袖手退下。見他驅走乘客空出四個座位,讓病人靜躺幾小時,並要空服員繼續每五分鐘量血壓,即使每次都正常,甚至聯絡洛杉磯機場,備好救護車待命,抵達時送她去醫院急診。這事令我搖頭三嘆,他反應過度、小題大作,將輕微頭暈當成緊急大病,缺乏理智的醫療判斷,胡搞一番,簡直太離譜了!可憐的病人,平白遭受如此折騰驚嚇,無謂地浪費時間與費用,著實替她叫屈。一位跛腳的病人由神經科醫師轉診過來做復健,他身體健壯無異樣,唯跛腳走路已有幾天。我觀察他的步態,看出腳底有問題,問他痛不痛,他說腳底痛,檢查之下發現有厚繭痛,我在厚繭處貼上軟墊避開負重,走起路來隨即不痛不跛。他說神經科醫師已開處方,要他去驗血、照腦部CT scan,把跛腳當作是腦的病變。我問他該醫師知不知道你的腳底痛,他說醫師沒問,也沒檢查。我向該醫師報告實情,他才取消所有的檢驗。 一位病人頸前右側有一小硬塊,按之會痛,便知是扭傷縮緊的肌肉,我輕按十分鐘就化解消失。她的家庭醫師卻視為甲狀腺的腫瘤,藥物治療多年,甲狀腺機能一直都正常。我很納悶,硬塊不在甲狀腺上,也沒連結,而是相距2-3 cm之外;若是腫瘤,按之不痛也不消失,該醫師竟沒觸摸檢查,逕以甲狀腺腫瘤治之。難道頸前的腫塊就必是甲狀腺而不會有其他嗎?還有一位病人腰痛了數天,醫師以為是腎結石,做了很多檢驗才罷休,腎結石引起突發性劇痛而異於腰痛,難道是腰痛的首選、沒有別的考慮嗎? 躁動手 (restless hand) 一概認定為神經的問題,許多病人被誤作帕金森氏病 (Parkinson’s disease) 經年服藥。要之,前者的躁動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 幅度甚大,動作時才發生,休息時則靜止不動,波及身體許多部位,不只手指。後者只有手指在靜止時出現微顫 (fine tremor),即所謂滾丸狀 (pill-rolling) 微顫,手一動就消失;另外,帕氏病還有運動過慢 (bradykinesia)、鉛管樣 (lead-pipe) 或齒輪樣 (cogwheel) 僵硬(rigidity)、姿勢前傾站不穩、碎步走路越走越快 (慌張步態festinating gait)、表情木訥等症狀。兩者的症狀懸殊,非常明顯,如此混淆,真是要不得。我一位病人半夜腹痛,到急診室求醫,醫師說是胃痙攣,做一大堆檢驗,搞了幾小時仍找不出病因,準備做腹腔鏡。她遲疑婉拒,翌晨來找我,我一聽就知是腹肌的筋肉傷,不是胃腸的毛病,輕按半小時就治好。事後她心有不甘,打電話去急診室痛罵一頓。我另一位病人頭暈,去急診室做了許多檢驗,還住院兩天觀察,都搞不出名堂。隔天找我看病,我輕按十五分鐘就根治,頭暈原是頭皮下的筋膜因傷縮緊之故,並非其他的問題,鬆開就是了。 疼痛的真相 徒手檢查可找出確切的傷處醫學界這類的糗事何其多!茲以我專業的「疼痛」為課題,根據親身的閱歷,再舉例略述之:首先應該把疼痛的真相弄清楚:疼痛必有根源,痛表示受傷或發炎,諸種疼痛的根源在於筋肉 (肌肉muscle、筋膜fascia) 傷,而與炎症無關,因炎症痛短期內就消失;一旦受傷,傷處長年留存累積,不治則時痛時隱,終生不癒。疼痛不可能來自沒痛神經的組織,脊椎、關節、血管無痛覺,因此腰痛與脊椎、膝痛與膝關節、偏頭痛與血管,互不相關;身體仰賴神經才有感覺,能感覺痛表示神經完好,否則神經損壞便已喪失痛覺,疼痛並非神經的問題。疼痛來自機械性扭傷的肌肉和筋膜,有如頭髮糾纏打結。徒手檢查可找出確切的傷處,X光、CT scan、MRI無以顯示。各類療法若不梳理扭纏的傷處,即屬無效,例如藥物、打針、冷熱敷、電療、推拿、矯整附件、開刀、針灸等;任何刺激傷處的動作,易致惡化,亟宜避免,包括牽引、拉筋、推拿、運動、按摩壓揉、鍛練肌肉等。若在確切的傷處施以輕按候住及輕拉候住的精準療法,筋肉傷以及急性炎症痛皆可輕易祛除,輕按或輕拉啟動自癒功能的生理反應而鬆解筋肉,候住則維持反應直到復原。醫學論述對筋肉傷略而不述,致令醫師對筋肉的傷痛所學有限,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全予忽略,沒做檢查也無從治療。事實上,所有疼痛均源自筋肉傷,醫學書在這方面卻付諸闕如,可以說助益很少也不可靠,讀者多遭訛傳誤導,落得「盡信書不如無書」。我一直懷疑那些撰寫醫學教科書的學者教授,是否依據問診檢查病人並親手治療所獲取的實際臨床經驗?究竟有幾個親自去診治病人?搞懂傷處在哪?或只沿襲傳統既有的謬誤,而對真確關鍵的病因茫然無知、視而不見、置之不理?遂致以訛傳訛延續窠臼,卻已悖離實情而不自知。結果,診斷偏差而無以「搔到癢處」,治療隨之歧誤而沒能「對症下藥」,診、療皆錯。腰酸背痛的病因,眾口皆曰椎間盤突出或骨刺,壓迫了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實則腰痛與脊椎或坐骨神經並無因果關係;脊椎的內部結構沒有痛神經,絕不致痛,壓迫神經引發的痛極其短暫,腰痛根本就是脊椎周圍的筋肉傷在作祟,按觸之下便可找出。醫師都沒檢查筋肉,只知遵照教科書,因循盲從,必然偏誤。手痛概皆認定是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 壓迫正中神經、網球肘不外是肱骨外上髁炎 (lateral epicondylitis of the humerus) 發炎造成、肩痛都是軸轉肌袖口撕裂 (rotator cuff tear)、五十肩係黏稠性包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 沾黏、膝痛即是半月板撕裂 (meniscus tear)、偏頭痛乃是腦血管的張縮所致、月經痛起因於荷爾蒙失調。這些全錯了,都是筋肉傷。 腳麻當成糖尿病性末梢神經症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連同皮蛇痛 (shingles pain)、三叉神經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都指向神經的病變。殊不知吾人依賴神經來感覺麻痛,能感覺麻痛表示神經正常,若神經損傷或病變,便就失去感覺,不麻也不痛;麻痛與神經病變,兩者不可能同時存在,有其一便無其二,所以疼痛與神經病變毫不相干,沒有神經痛 (neuropathic pain) 這回事。關節內部結構沒有痛神經,不管關節何種狀況皆無痛,即使骨磨骨、半月板撕裂、關節炎也不痛,痛在關節外具有痛神經的筋肉。膝、臀痛與關節無涉,乃是關節外的筋肉扭傷所致,觸診即可找出痛處,一、二小時就能治癒。可惜醫師都不予檢查, 卻誣賴關節,大費周章把膝關節、髖關節換掉。 呼吸困難多是胸肋、橫膈膜、腹肌的筋肉傷,致使胸式、腹式呼吸受限,比心肺的疾病更常見。乾咳來自喉嚨而非肺部,治療氣管肺臟則徒勞無功。鼻塞喉癢是胃液逆流 (acid reflux) 最顯著的症狀,甚少出於喉嚨發炎或過敏。小腿抽筋不是因為缺鉀缺水,而是筋肉傷。腳痛絕非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實是筋肉 (筋膜多於肌肉) 扭傷,並沒發炎。疼痛都是筋肉傷惹的禍一般大眾以及醫療人員對疼痛的病源,因誤導而缺乏正確的認知。腰酸背痛其實來自肌肉與筋膜扭傷,並非書上所說的骨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坐骨神經痛、關節炎或其他脊椎的問題。筋肉傷的診斷,只須徒手檢查,按觸疼痛的部位、肌肉的緊硬,檢測肌力的強弱、彎轉的幅度,觀察姿勢的歪扭、走路的姿態,很容易就可以準確地找出疼痛的根源,無需其他的檢驗來作診斷。認清病源並找到確切傷處之後,有了正確的診斷,腰痛即可輕易有效治之,而且節省花費;不是靠吃藥、打針、開刀,而是徒手施以輕按候住及輕拉候住的精準療法,筋肉傷很快就能治癒而不再有痛,不啻名副其實的「妙手回春」。療法不對或不足,則終久纏身無解。疼痛都是筋肉傷惹的禍。診斷若不檢查筋肉,便誤入歧途;治療若不及於筋肉,就徒勞無功。
-
2021-11-06 新聞.科普好健康
聽見「啵啵啵」,當心是搏動性耳鳴! 醫:發生原因有4種,這些方法可診斷治療
如果整天會聽見跟心跳同步「噗、噗、噗」的聲響,或是聽見一陣急促的「啵、啵、啵」,接著又沒了,過一會兒又來了,小心可能發生「搏動性耳鳴」。搏動性耳鳴多數安全搏動性耳鳴也可能是腦部血管產生病變,例如顱內動靜脈畸形、動脈狹窄、動靜脈瘻管、動脈瘤等所引起,或是海綿靜脈竇發生栓塞所導致。但只有少數患者會有危險性耳鳴的發現,絕大多數人是安全的,但聲音是從哪裡來呢?血管搏動、血液流動或肌肉收縮的物理力學,要轉變成聽覺需經兩個途徑:一是傳進中耳,震動聽小骨鏈,傳進內耳產生訊息,經由聽神經傳進腦幹,從「腹側」耳蝸神經核傳進聽覺神經路徑;二是經由血管內皮或肌肉肌膜周圍的感覺神經末梢,再由三叉神經或頸部脊神經傳進腦幹,從「背側」耳蝸神經核傳進聽覺神經路徑,之後再傳到位於腦幹前方的上橄欖核,再向上傳遞。發生原因有4種原因一:聽力障礙在正常狀況下,背側耳蝸神經核會讓腹側耳蝸神經核的訊息優先通行,但是聽力障礙者,例如中耳負壓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老年性聽神經退化或噪音性聽力受損者,因為腹側耳蝸神經核缺乏從內耳傳來的聽覺訊息,只好允許背側耳蝸神經核的訊息傳進聽覺路徑,即使沒有血管病變,也會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有的人則是聽見耳咽管肌、腭肌、頸部或咀嚼肌群痙攣的聲音,頻率不同於心跳,較為安全。原因二:睡眠不足在正常狀態下,對於極少量傳進聽覺路徑的動脈搏動或血流聲,大腦會自動解讀為安全且無意義的聽覺訊號,將之抑制掉。倘若患者睡眠不足,大腦一直處於過度活躍卻失調的狀態,暫時失去過濾的功能,就會出現搏動性耳鳴。原因三:動脈扭曲當基底動脈或椎動脈發生變形扭曲或管徑擴大,在搏動時,拍擊前方腦幹,干擾上橄欖核內的聽覺路徑,會使原本應該持續傳遞的聽覺訊號變得斷斷續續,稱為「陣發性聽覺症候群」。原因四:顱底頸椎關節退化椎動脈走在頸椎兩側突起內的動脈孔內,在進入顱底前,會先向上會通過一個環狀轉折,稱為椎動脈環。如何診斷治療如果顱底頸椎關節(包括枕骨環椎關節、環椎軸椎關節、關節囊)萎縮或硬化,無法緩衝該動脈環的搏動,直接震動顱底骨,傳進顳骨,震動聽小骨,導致聽覺出現搏動性耳鳴。在診療搏動性耳鳴時,醫師會安排聽力檢查、中耳分析、X光、超音波、腦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甚至是血管造影,設法排除「危險性耳鳴」。如果最後確認是安全的耳鳴,則會給予乙型受器調節劑控制血管搏動,安排物理治療鬆弛頸椎關節及肌肉,配戴助聽器加強聽力,建議充足睡眠、適度運動,試圖減輕病症。
-
2021-10-31 養生.聰明飲食
越常吃辣真的越不怕辣 最新研究揭痛覺產生原因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世界各地在飲食文化上都可見辛辣的料理,而辣味所提供的除了鮮紅的顏色感官以外,辣椒特有的舌頭灼傷感,是由辣椒素與其他類似辣椒素結構的物質所構成,且研究已證實吃辣的量與頻率會影響人對於辣的接受程度。對於辣味料理,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吃辣是可以訓練的,常吃多吃就懂吃了。」但這件事真的存在嗎?難道吃得越辣、越常吃辣就能成為吃辣達人?傳說是真的!越常吃辣越不怕辣世界各地在飲食文化上都可見辛辣的料理,而辣味所提供的除了鮮紅的顏色感官以外,辣椒特有的舌頭灼傷感,是由辣椒素與其他類似辣椒素結構的物質所構成。來自不同的國家與飲食文化背景的人,對辣椒的接受程度或是喜好度上有很大的差別,過往研究上常認為這些個體差異是由多種原因綜合造成的,包含每個人的生理差異、過往的飲食習慣,又或者是成長過程中,接觸的菜色每道都帶辣,而對辣的存在習以為常。根據2021年11月即將發表的《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期刊中提及,根據過往的科學家研究已經證實對於辣椒所帶來的灼燒感,與每個人對於食物的攝入量與食用頻率有很大關係,不常吃辣椒的人對於灼燒感的感受,會比常吃辣的人還強烈。基於這樣的研究理論,常吃辣的人對於辣味的感受敏感度會下降,也是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議題。不只常吃會影響,這些原因都會使辣味感受改變其實味道在不同的調味下,搭配不同風味(酸、甜、苦味),每一種味道的感知多少都會相互影響。簡單舉例來說,同樣一種辣椒,同樣的量用在兩道不同的菜當中,會有不同的風味體驗感受,這些變化可能會來自於菜色的甜味、酸味等不同味覺的交互影響。根據過往的研究報告中就提及,辣味在與蔗糖或是鹽巴混合時,甜味與鹹味的強度會降低,但在辣味感受上並不會受到影響。另外就是攝取辣椒素時,辣椒素對於香氣可以有所加成,把原本的香味變得層次更豐富。此外,許多研究中會探討風味與口味之間的交互影響,主要是來自三叉神經的緣故。辣味不只是味覺,產生痛覺原因來自三叉神經除了吃辣是可以訓練的以外,辣椒素帶來特別的灼熱疼痛感,其實真的是一種痛覺,主因來自三叉神經。科學家其實一直以來都積極地希望,可以把三叉神經的運作方式在食物感受上研究透徹,但由於味道、氣味與刺激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三個面相,使得研究透徹這回事並不容易。三叉神經主要掌管臉部、口腔的感受。目前研究已知的就是辣椒素的受體,也就是直接控制神經系統傳導痛覺系統,也就是TRPV1受體。這項研究也說明,辣椒素除具有激活TRPV1受體的作用以外,三叉神經的交互作用可以將入口的辣椒素轉化成熱或是灼傷感,這也是吃辣椒會覺得舌頭刺激或有痛感的原因。延伸閱讀▶不愛吃苦與舌頭構造有關!基因種族決定你對苦的耐受程度▶嘴巴也能感受氣味!大聲吸麵不只表示好吃,還能讓食物更香▶顏色越漂亮越讓人想吃?感官實驗證實視覺刺激能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參考資料▶Capsaicin burn increases thickness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s independently of chronic chili intake(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10-21 醫療.百病漫談
頭痛怎麼辦?何時該就醫?秒懂頭痛原因、位置及症狀
頭痛是民眾日常常見的症狀之一,不過每個人痛起來的位置、特徵、時間等皆有所不同,起因也不盡相同。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指出頭痛的主要類型,並提醒如有異狀盡早檢查,也分享如何預防頭痛。頭痛可分2大類,原因、位置不盡相同。 盧泰潤醫師表示,頭痛主要可分成「原發性頭痛」和「續發性頭痛」兩大類,原發性頭痛指的就是非因病而起的頭痛,續發性頭痛則因疾病而起,問題可大可小。 原發性頭痛: .張力性頭痛 - 常見後頸部開始原發性頭痛可分張力性頭痛、偏頭痛、叢發性頭痛三種。張力性頭痛常見從後頸部開始延伸至後腦勺,嚴重時也可能痛到頭頂、太陽穴等處。患者常見形容緊繃感,下午時段往往會更明顯些,此類型頭痛多與情緒緊張、肌肉緊繃有關,如長期低頭滑手機,女性略高於男性,青少年時期就可能開始發作。 .偏頭痛 - 常見單邊陣陣抽痛偏頭痛主要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導致腦部血管收縮有關。因此患者常見形容為一陣陣抽痛、有搏動性的疼痛,且常伴隨怕光、怕吵、噁心、想吐等。值得一提的是,偏頭痛雖然是常被提到的名詞,但並非頭痛就是偏頭痛,或者並非一邊頭痛就是偏頭痛,需經醫師診斷。其位置不大固定,大多出現於太陽穴,也會出現在前額、頭頂、後腦勺、眼眶後方等處,頭部前後左右皆有可能。和張力性頭痛一樣也是女性居多,特別經期前更為常見,青少年時期就可能開始發作。 .叢發性頭痛 - 常見從眼窩開始叢發性頭痛較為少見,症狀常見為從單側眼窩的位置發作的急遽疼痛,接著轉移到顳側(頭部側面)。患者常見同時伴隨眼睛紅腫、流鼻水、眼瞼水腫等症狀。叢發性頭痛引起的原因不明,推估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影響三叉神經有關,這類型的頭痛以男性居多,特別是抽菸的男性。 續發性頭痛 - 各處皆有可能發生: 至於因病而起的續發性頭痛,又稱次發性頭痛不少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問題可大可小,許多疾病民眾也耳熟能詳。例如青光眼,常見痛於眼窩或顳側。鼻竇炎隨位置不同,可能出現於眼窩、山根、額頭、頭頂等。中耳炎痛在耳朵附近、太陽穴或顳側。而牙痛若是前方的牙齒,常見牽引到眼睛下方或鼻翼,若痛在後方牙齒,則較容易牽引到太陽穴。當然,也可能和腦部疾病有關,如腦膜炎、腦瘤等,其疼痛位置則會因發病位置而有所不同。這些都需治療根本原因,而非單單止住症狀。 提醒民眾,雖然前述的原發性頭痛,可約略從位置、症狀等初步判斷,但續發性頭痛各處皆有可能發生,症狀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建議先檢查排除病理原因為佳。 頭痛何時該就醫?醫指4情況別再拖! 民眾在發生頭痛時,最常見的解決方式就是吃止痛藥、頭痛藥等,對此盧泰潤醫師,若有頭痛問題建議最好先進行檢查,除了排除病理原因,也可評估是否開立預防性藥物,避免止痛劑濫用,形成傷腎、傷胃、成癮的疑慮,患者不使用止痛藥時就會頭痛的問題。 醫師表示,若是單純的頭痛、偶爾發作一個月不到4次、吃止痛藥就會好等情況,可在用藥後觀察即可。但若是頭痛一個月超過4次、吃藥沒有辦法改善、有別於以往的疼痛,如痛到醒、劇烈疼痛、合併發燒、手腳無力等,就應盡早就醫檢查,特別是有癌症、凝血功能異常等族群要留意,以防是疾病引起的續發性頭痛,若沒有治療根本,恐怕惡化或衍伸出其他問題。 醫教4招預防頭痛,頭痛日記有助觀察起因! 在頭痛的預防上,盧泰潤醫師建議,患者平時可多放鬆心情、規律作息,並適度的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有助於降低頭痛的發生率,例如游泳、健走、慢跑等。平時也建議寫「頭痛日記」,記錄時間、性質、位置、伴隨症狀等,這對於觀察起因相當有幫助,有助避開風險因素,或評估時間使用預防性藥物。在飲食方面則建議避開3C食物,例如柑橘類、巧克力類、起司類的食物,據研究這三種都是容易誘發頭痛的食物。 《延伸閱讀》 .偏頭痛狂吃止痛藥好不了?醫:不只傷肝傷腎!更會讓頭痛惡化 .沒病卻老是頭痛?腰酸背痛?醫指4不良姿勢,2招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28 癌症.頭頸癌
三成口咽癌染HPV病毒 台大長庚名醫:男性要打HPV疫苗
一名中年男性覺得嘴巴不舒服,一開始以為是牙痛,拔牙後還是痛。後來又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又做了神經阻斷術,卻仍腫痛難消,轉診耳鼻喉科醫師才發現原來是HPV感染導致的扁桃腺癌,一種比較少見的頭頸癌。收治這名個案的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教授婁培人提醒,HPV病毒不只引起子宮頸癌,還會引起不易診斷的口咽癌等頭頸癌,新增確診人數在多國都已超越子宮頸癌。基於公衛預防考量,全球已有43國家或地區實施男女共同施打HPV疫苗的計畫。台灣也跟上美國,今年九月將HPV疫苗適應症納入預防HPV病毒引起頭頸癌,而且9到45歲男性也適用。婁培人表示,口咽癌與HPV感染關係密切,英國在2015年、美國2020年個案數都已經超越子宮頸癌,丹麥今年新增病例數也預計將超越。在台灣,義守大學研究發現,本土HPV相關頭頸癌從1995年起快速成長,40至50歲成長最快。長庚醫院分析541位口咽癌病人發現有28.4%感染HPV,以感染第16型佔八成為最大宗。婁培人表示,HPV感染盛行率最高的年齡在20到25歲、50多歲這兩段,感染到產生癌的潛伏期可長達10年到30年,應及早預防,因為「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不會有。」男性感染HPV又比女性更不利,因為六、七成女性可以針對所感染的HPV病毒產生抗體,但男性僅一成有抗體,容易持續感染,男性一生感染HPV的機率高達91.3%,女性則是84.6%。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教授周宏學表示,雖然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很低,但是打疫苗抗體是自然感染的幾十倍以上,而且HPV疫苗是利用病毒的外殼做的,算是「空包彈」,可讓身體免疫系統學習辨識、抵禦後來接觸的病毒,但不會造成感染,而且多價疫苗引起的免疫反應,還能一次對抗多種型別的HPV病毒。婁培人表示,2018年美國頭頸部外科醫學會做了聲明,強烈建議兩性都要接種HPV疫苗。2019年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在他擔任理事長時,也發表了觀點聲明,基於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同樣建議兩性都應接種。去年美國FDA通過9至45歲的兩性都可打九價HPV疫苗,用於對抗頭頸癌產生,台灣今年九月也跟進,成為全世界第二個通過的國家。婁培人表示,不論男旅,九價HPV疫苗都要接種三次,追加劑藥間隔兩個月、六個月,臨床試驗顯示疫苗安全性高,沒有嚴重不良反應。HPV疫苗與其他疫苗應間隔二至四周,最好在沒有性行為的時候施打,美國建議12歲,台灣是13歲,但若已有性行為還是可以接種,增加身體對於各種型別HPV病毒的防禦力。
-
2021-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不良反應死亡事件新增8例 37歲男曾開顱
國內接種不良反應死亡事件新增219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8例死亡、95例為嚴重不良事件。其中最年輕者為37歲男性,疑似接種莫德納疫苗後死亡。莊人祥表示,該案去年11月曾因為車禍進行頭部損傷雙側開顱手術,沒有其他慢性病史,七月中接種疫苗,六天後於在房間內沒有反應,發現後四肢僵硬,呈現到院前呼吸心跳停止,還需根據病歷進一步調查死因。莊人祥表示,7月30日到8月1日間接種AZ後發生死亡事件共四例,為一女三男,年齡為59歲至80歲,接種疫苗後9日至35日間發生。另外,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發生死亡也新增四例,為一女三男,年齡為37歲至91歲,接種疫苗後2日至14日發生。目前累計543例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其中370人為75歲以上長者。至於7月30日到8月1日,疑似接種AZ疫苗後發生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則新增72例,為50女22男。年齡為23歲至94歲,接種疫苗後當日至47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視網膜動脈阻塞、心肌梗塞、下肢深部靜脈栓塞、血小板低下、急性發炎性脫鞘性多發神經病變、三叉神經病變、視神經發炎、顏面神經麻痺、癲癇、帶狀疱疹等。同期間疑似接種莫德納疫苗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有23例,為12女11男,年齡為46歲至95歲,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8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菌血症、全血球減少、腦中風、心肌梗塞與急性肺水腫等 。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再增14例疫苗不良事件 女接種莫德納20分鐘後嚴重過敏
疫苗持續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佈,6月12日至14日新增5萬4785人次接種,其中AZ疫苗4萬8940人次、莫德納疫苗5845人次。其中AZ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6月11日至14日新增12例,其中三例住院中,一例尚在加護病房住院中。而莫德納則新增2例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最快出現接種疫苗20分鐘後,即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目前全台累積85萬5125人次接種疫苗,其中AZ疫苗接種82萬3736人次,莫德納接種3萬1389人次。目前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累積1094例,其中127例為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指揮中心指出,疑似AZ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6月11日至14日新增12例,包括8女4男,發病年齡介於22歲至67歲,為接種疫苗後2至28日間發生,其中3例住院中(疑似膽囊炎、疑似左眼視神經炎與左側三叉神經炎、疑似慢性 B 型肝炎急性發作),1例加護病房住院中(接種後隔日透析時出現意識程度改變與呼吸窘迫)。另外8例持續追蹤中,包括1例疑似心肌炎(曾住院,接種後5日開始不適)、1例疑似注射部位蜂窩性組織炎(曾住院,接種後5日開始不適),另6例追蹤中(1例疑似顏面神經麻痺;1例疑似右腿膕靜脈栓塞;1例皮膚有瘀青疑似血栓通報,經抽血檢測血小板數正常唯D-dimer值升高;2例有視力模糊與相關症狀;另1例劇烈頭痛與大腿曾有瘀青,診斷尚不明確。)6月11日至14日間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新增2例皆為女性,發病年齡介於48歲至51歲,為接種疫苗後20分鐘至 1 日內發生疑似接種後嚴重過敏反應,目前已出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這幾例都沒有血栓及血小板低下診斷。
-
2021-05-1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53歲婦人頭暈牙痛拔掉5顆牙 結果竟是腦內長「珍珠」
一名53歲婦人經常頭暈、頭痛,到醫院檢查後一切正常,不料接踵而來的牙痛讓她四處求助,「牙齒都快拔光了」,最後腦部檢查中才發現腦內長了如珍珠般的類上皮囊腫。呂姓女子家住新北,原以為頭暈、頭痛只是單純婦女病,到鄰近醫院做腦波檢查一切正常,後續也沒多想,每次只要疼痛發作,就會喝黑咖啡緩解頭痛,但隨之而來又換成牙痛。呂婦說,2年前開始牙痛,每次洗牙就疼痛難耐,醫生說可能是神經鈣化,她陸續共拔了5顆牙,但仍痛到不行,最後牙醫師建議抽牙齒神經,「牙齒都快被拔光」。婦人輾轉又到神經內科看診,經核磁共振檢查後,判斷可能是水瘤,且腫瘤已壓到小腦及腦幹等生命中樞,醫生說明腫瘤位置特別,年紀相對大,使得手術風險增高。最後找到找到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陳金城,經再次詳細檢查,確認腫瘤為「類上皮囊腫」,後續安排住院手術。陳金城說,病人腦內的類上皮囊腫約4公分,這種瘤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產生,多數為良性,生長緩慢,早期無明顯症狀,但腫瘤生長到一定體積後,壓迫神經就會出現不適感。因婦人腫瘤長在腦幹旁,第四腦室位置,且這個腫瘤會沿著神經孔鑽到三叉神經位置,到第七條顏面神經位置,出現症狀包括牙齒痛、臉麻、流口水、頭痛、頭暈、吞嚥困難等,若不手術切除恐有生命危險。陳金城指出,手術中進入腦部生命中樞腦幹附近,即看到數顆宛如珍珠般閃閃發亮的腫瘤,其柔軟且完全無血管分佈,手術並不困難,只要將珍珠瘤的觸角深入腦部每一間隙,小心完全切除即可。腦部的類上皮囊腫為良性瘤,且可以完全被切除及保留所有腦組織與腦神經,因此癒後良好,呼籲民眾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
2021-04-26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說話、刷牙、風吹就讓牙痛?醫師提醒當心是這病
63歲周女士因出現劇烈牙痛,到牙科診所就診,一連拔除數顆牙齒後,疼痛仍未緩解,牙醫師建議再行牙周病治療,但症狀依然沒有改善,且劇痛反覆,總是突如其來,發作時每每都痛不欲生,使其生活於恐懼中,因此長期失眠,抑鬱寡歡,直到再次就診,經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 分為原發性、繼發性三叉神經有三分支,分別通往眼部、上顎及下顎,主管臉部感覺,一旦出問題就會以痛覺呈現。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徐賢達主任說明,臨床上,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係因神經不正常放電所致;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如腫瘤、病毒感染、帶狀皰疹等都是可能原因。(推薦閱讀:免疫力變差易誘發「皮蛇」! 不只會出現紅色丘疹、水泡,這些非典型症狀別輕忽)40歲以上女性易發生 發作毫無前兆據統計,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好發年齡於40歲以上,女性略多於男性。徐賢達表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為偶發性的劇烈疼痛,發作前毫無徵兆,說話、刷牙、甚至風吹,都可能誘發疼痛;每次持續數秒到數分鐘,痛感如刀割、火燒、電灼,為一種尖銳撕裂樣的疼痛,極其痛苦,且一般止痛藥完全無效,常使患者飽受身心煎熬。(推薦閱讀:牙周病不一定會痛? 牙齦發炎要小心!醫列「9典型症狀」別當耳邊風)藥物治療為主 8成可獲得緩解徐賢達指出,治療三叉神經痛以藥物治療為主,80%以上的患者可因藥物而得到緩解;若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則需考慮侵入性治療,透過電燒、伽瑪刀等方式,破壞神經傳導路徑,阻斷三叉神經根不正常傳訊以達療效;雖屬低侵入性治療,但神經會再生,故療效僅約三個月到半年,且將產生顏面感覺麻痺的後遺症。微創方式治療  年紀大、心血管疾病不適用而現今以微創方式治療的「神經血管減壓手術」,其在耳後開一小切口,使用高倍率顯微鏡找到壓迫神經的血管後,再以墊片隔開,使三叉神經免於受血管壓迫,手術成效可達80-90%,並可保留三叉神經的功能,術後復發率低。不過,神經血管減壓手術並非適用所有三叉神經痛患者。徐賢達指出,若屬繼發性及三叉神經未受血管壓迫者,需與醫師討論其他適切治療;另外,若年齡太大或患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也因麻醉風險高,不適合進行此手術。誤將三叉神經痛認為牙痛而拔牙的病患,臨床上時有所聞,但劇烈陣發性的三叉神經痛,與持續性的牙痛仍有所分別。徐賢達建議,若出現不明原因的牙齒或臉部劇烈陣痛,可找神經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以免延誤治療,影響身心健康。延伸閱讀: ·長期牙痛找不到原因? 除了找牙醫,快到這科做檢查 ·還沒進去就超緊張!害怕看牙醫怎麼辦? 專業醫揭「事前眉角」
-
2021-03-24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飲食預防/不用就會喪失!專家教你一事訓練味覺防大腦老化
老年人的味覺 年歲增長最殘酷的,莫過於我們的嗅覺能力不可避免地衰退。六十五歲至八十歲的人中,有一半都喪失了部分的嗅覺;八十歲以上的人則有八成以上嗅覺都衰退了。我和薩拉索塔老年友誼中心的一群老人共進午餐,這是屬於一個非營利網路的機構,為年逾五十歲的人提供各種服務。我希望能和年紀較長的人談談,了解他們喪失嗅覺的體驗。一位老太太的回答教我很難過,她正逐漸喪失對進食的熱情,而這讓她感覺十分可怕。「我們究竟還剩下什麼?」她的話道出了像她這樣喪失飲食之樂老年人的心聲。「我們都在服用各種藥物, 所以不能喝酒;我們的老骨頭變得疏鬆脆弱,因此不能跳舞;我們愛飲食,連這也消失之時,實在教人喪氣。如今我吃東西,唯一的原因是我非得吃不可。這教我害怕。」 接著她伸手由皮包中拿出一粒橘子。「我可以嘗出這個味道。」她說。她握著這粒水果,彷彿這是她命之所繫。我教她好好利用它。我問她能不能享受她正在吃的黑豆雞肉飯味道,她說不能,「我只是機械式的嚼而已。」她說。於是我告訴她,下回她來吃午餐時,就可以請廚師幫她把橘子切成小塊,好讓她擠在飯菜上。如果你嘗得到某種味道,何不把它徹底發揮?這是我們所學到的教訓。想想哪些東西對你有用,對其探索,然後將之發揮,不要光坐在那裡承受你的損失。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味覺和嗅覺 在佛羅里達大學巴托申克旗下工作的研究生史坦普斯專攻嗅覺和大腦的關係。幾年前,她的隔壁住了一名阿茲海默症初期的老人,一天她帶了一份賓州大學味覺辨識測驗﹝UPSIT﹞回家,請隔壁這位鄰居做測驗,他在四十分總分中,得到二十五分,這是開始喪失嗅覺的阿茲海默症病人的典型分數。大約六個月後,這位鄰居告訴史坦普斯說他覺得不對勁,食物在烹煮時,他可以聞到它的味道,但一旦把它吃進口中,味道卻不對。不論是什麼,吃起來都像鹹的紙板。史坦普斯又用UPSIT為他再做一次測驗,依舊在四十分總分中,得到二十五分。表面上一切都沒變,但UPSIT是刮開嗅聞的測驗,也就是你不用把食物放進口中品嘗,它測的只有鼻子的嗅聞能力而已。這位鄰居並沒有抱怨自己的嗅聞能力衰退,可能因為這是漸進式的,可是這六個月來卻有了不同的情況,他喪失了口腔嗅覺的能力。「他喪失鼻後嗅覺﹝口腔嗅覺﹞時,反應非常強烈,教他十分沮喪。他在三個月內馬上就減輕了三十磅﹝約十四公斤﹞,」史坦普斯說,「這對他有較嚴重的影響,影響他的健康、幸福感、生活的樂趣,一切。他非常頹喪,掉了不少體重,而他的認知能力衰退得更厲害,而且速度很快,他的健康一落千丈。」 史坦普斯十分困惑,她請教巴托申克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測驗未能測到這種嗅覺的喪失?有沒有可能測到?「你沒有測到它,是因為它是味覺」,史坦普斯記得巴托申克這對她說,意即她未能測得結果是因為她測的是錯誤知覺的功能。於是史坦普斯測驗她這位鄰居的味覺而非嗅覺,發現他的舌後已經沒有味覺,這意味著他的舌咽神經已經完全喪失功能。同樣喪失的是和鼓索顏面神經左側相連的舌頭部位,在他喪失部分味覺之時,他的口腔嗅覺能力也消失。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巴托申克那位舔罐頭內側而割破舌頭的病人。史坦普斯開始測驗和她鄰居一樣喪失部分味覺的人,她請他們以鼻子和口腔嗅覺為不同食物的濃度評分,化學合成味覺程度高的食物,也就是觸覺中的痛覺,諸如:咖哩、芥末、醋和大蒜,似乎最不容易喪失味道;沒有觸覺成分的食物,諸如:葡萄、奶油,和蘋果,則最容易喪失味道。如今史坦普斯正在運用這樣的知識,測驗如果把刺激味道添加到食物中,是否能協助喪失味覺的人感受到更多的氣味。她的祕密武器是番椒。她的假設是,添加量低到無法察覺的辣椒素,其痛覺可以提高口腔嗅覺,因此提升整體風味的知覺,讓人得以享受食物。番椒刺激觸覺神經,讓嗅覺系統能得到無法由味覺神經所得到的資訊。一名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婦女到佛羅里達大學記憶失調診所掛號,主訴她喪失了味覺。史坦普斯讓這名婦女做了全套的味覺和嗅覺測驗,結果顯示她有嚴重喪失嗅覺的情況。接著史坦普斯以她尚未經過測試證明的「療法」來治療病人,在葡萄果凍裡逐漸增加番椒,但其含量都在病人所能覺察的範圍以下。為了設定比較的基礎,史坦普斯也給病人嘗了原味的葡萄果凍,這位婦女說她只聞到一種發霉的味道,而當她品嘗第一種最低量的番椒和葡萄果凍的混合物時,病人的感覺還是一樣,霉味,僅此而已。當番椒含量更高時,她凝視著史坦普斯喊道:「葡萄!我聞到了葡萄!」她體驗的正是史坦普斯原先的期望。適量的觸覺刺激﹝來自番椒﹞促使這名婦女的味覺發揮了作用。「我們不知道它是怎麼運作,也不知道是為什麼—是不是它使三叉神經帶動了嗅覺資訊,亦或其他,」史坦普斯說,「雖然我們不明白原因,但它發揮了效果。」 這名帕金森氏症患者再一次嘗到葡萄果凍的味道,不由得熱淚盈眶,感動莫名。她在喪失味覺的漩渦裡感受到了一線希望。史坦普斯列了一些化學合成味覺程度高的食物,讓她回去在廚房裡試試看。這名婦女離開時,歡欣雀躍一如由玩具店回家的孩子一樣。 健康的口腔才能品嘗味道 口腔的健康也會影響老年人品嘗味道的能力。年老之時,唾液的分泌較年輕時少,因此較難潤濕食物。吃酥脆或乾澀的食物—椒鹽鹹餅、米餅和乾麵包塊就比較沒味道。當然,要吃這類食物,你必須要有健康的牙齒和牙床,不然咀嚼就會有困難。咀嚼得越多,感受到的滋味就越多—基本的味道、氣味、質地。康乃狄克﹝Connecticut﹞大學的薇樂麗.杜菲﹝Valerie Duffy﹞發現,戴假牙的老太太比牙齒和牙床健康的老太太更常抱怨無法完全嘗到食物的滋味。賓州大學醫學中心嗅覺和味覺中心主任理查.杜提﹝Richard Doty﹞說,先天遺傳就有阿茲海默症傾向的人如果也抱怨嗅覺有問題時,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提高到九倍。另外,環境中的物質也可能進入鼻子,抵達大腦,誘發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和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避免鼻子接觸這些物質的最佳方式,就是避免造成傷害的毒素,杜提建議應該避免除草劑、殺蟲劑、重金屬。如果有感染,立即治療。這大體上是好的建議,只是我們對這些危害甚大的疾病所知實在不多。 不用就會喪失 如果你或者至親好友受嗅覺或味覺喪失所苦,那麼有些辦法可以試試。其實感官喪失的人很可能已經在食物中多加鹽,或者在咖啡中多放糖—這是最合乎邏輯的第一反應,要讓食物更有滋味,就多加鹽和糖,問題是大部分的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或糖尿病的人,不該再增加鈉或熱量的攝取。比起嗅覺來,味覺更有彈性,更容易恢復。老年人很有可能味覺並沒有問題,因此,與其添加基本味道的調味品,不如按我教薩拉索塔那位老太太的辦法,擠一點橘子或檸檬汁在食物上。他們渴望的是氣味,柑橘類的水果就含有這樣的氣味,而且這種作法也不致傷害老年人的健康,更不會增加熱量、鈉、糖分,帶來罪惡感。買一些新鮮檸檬,不論是已經拌了醬汁的沙拉,或是如馬鈴薯或米飯這樣的食物,都可以搭配食用。你也可以試試番椒或其他辣椒。要小心的是,許多辣醬也含有鈉,不過如果只用少量,鈉含量應該極小。試試煙燻胡椒﹝smoked pepper﹞,它幾乎不含鈉也不含熱量。你也可以在雜貨店找到墨西哥辣椒粉,或其他各式辣椒粉。史坦普斯未來想要針對專業廚師作研究。她提出的理論是,廚師比較不常罹患失智症,因為他們經常用他們的味覺和嗅覺,她認為尤其積極運用嗅覺能讓大腦保持活躍,就像肌肉一樣—不用它,它就會萎縮。她還認為每天吃同樣食物的人,比如她的祖父,不能開發新的嗅覺細胞,必須食用多樣化的食物,嘗試新食品,才能挑戰大腦,讓它保持青春。她祖父死於神經疾病,她一直認為與此有關。如果食用多樣化的飲食,追求刺激,可以阻止老化,那麼來一盤海狸鼠肉吧。※ 本文摘自《味覺獵人:舌尖上的科學與美食癡迷症指南》。《味覺獵人:舌尖上的科學與美食癡迷症指南》作者:芭柏.史塔基譯者:莊靖出版社:漫遊者文化出版日期:2020/05/11【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3-23 科別.腦部.神經
婦人牙痛久治不癒失眠抑鬱寡歡 元兇竟是三叉神經痛
63歲周姓女子多年前出現劇烈牙痛,到牙科診所拔除數顆牙齒,疼痛仍未緩解,劇痛反覆,周女長期失眠,抑鬱寡歡。她後來至台北慈濟醫院做核磁共振,被診斷出「三叉神經痛」。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決定替她做「神經血管減壓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找回健康。徐賢達指出,三叉神經有三分支,分別通往眼部、上顎及下顎,主管臉部感覺,一旦出問題就會出現強烈痛覺。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其中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係因神經不正常放電所致;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如腫瘤、病毒感染、帶狀皰疹等都是可能原因。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為偶發性的劇烈疼痛,發作前毫無徵兆,說話、刷牙、甚至風吹,都可能誘發疼痛,每次持續數秒到數分鐘,痛感如刀割、火燒、電灼,為一種尖銳撕裂樣的疼痛,極其痛苦,且一般止痛藥完全無效,常使患者飽受身心煎熬。徐賢達指出,治療三叉神經痛以藥物治療為主,80%以上的患者可因藥物而得到緩解;若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再考慮侵入性治療。透過電燒、伽瑪刀等方式,破壞神經傳導路徑,阻斷三叉神經根不正常傳訊以達療效,故療效僅約三個月到半年,且將產生顏面感覺麻痺的後遺症。周女做的「神經血管減壓手術」,是以微創方式在耳後開一小切口,使用高倍率顯微鏡找到壓迫神經的血管後,再以墊片隔開,使三叉神經免於受血管壓迫,手術成效可達80-90%,並可保留三叉神經的功能,術後復發率低。慈濟醫院表示,臨床上時有所聞將三叉神經痛誤認為牙痛而拔牙的病患,但劇烈陣發性的三叉神經痛,與持續性的牙痛仍有所分別。徐賢達建議民眾,出現不明原因的牙齒或臉部劇烈陣痛,可找神經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以免延誤治療,影響身心健康。
-
2021-03-12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忙開刀一天只吃一餐 名醫胃痛又染菌!友胃癌逝警惕:健康不能再拖
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期飲食很不正常,我經常一周有兩個整天的時間,都安排進開刀房執行手術,有時候一連開了腦瘤、腦血管和脊椎刀,就是從早到晚站一整天,往往上午只喝個牛奶,因為怕水分攝取太多要解尿,又得重新清潔消毒會浪費時間,也不敢多喝就趕著上刀,下刀後通常已經是晚上了,一天只吃一頓是常有的事。友人胃癌過世 趕緊檢查去年開始,胃部經常隱隱作痛,有時候吃飽也痛、飢餓也痛,就是悶悶的不太舒服,偶爾還伴隨噁心感,後來更是排便不順,不是便祕就是腹瀉,但工作實在太忙,也就不去管這些不適症狀。當時一位定居在義大利的女性好友因為被診斷為末期胃癌,受到疫情影響,在當地無法好好治療,經過幾番周旋,很辛苦地才輾轉回到台灣就醫,但病情已經太嚴重,沒多久就因病過世,這件事讓我相當難過、沮喪;太太則是警覺腸胃健康的重要性,要求我別再拖、要抽出時間盡快安排健檢。經口傳染 飲食分開在做了碳13尿素呼氣試驗後,意外發現我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這也解釋麼我會胃痛的原因,吃完抗生素療程後,目前胃痛情況已有改善,排便狀況也跟著恢復正常。由於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口傳染,傳染途徑包括汙染的飲水、食物或唾液等,也容易在家庭成員中彼此相互感染,所以我在得知感染後,飲食上特別和家人分開吃,自己的飯菜另外夾一盤,以保護家人。慣性忽略症狀 腸胃抗議這次生病的經驗,讓我體認到健康的重要。以前只是喊口號般的要注意健康,身體真的出狀況時也慣性忽略,仗著自己身強體壯而不以為意。其實長期的飲食不正常,腸胃已經負荷不了、在抗議了,現在我對飲食會特別注意,三餐盡量定時定量,真的沒空用餐時,就先吃片蘇打餅乾墊肚子,朋友已經用她的生命在告訴我,「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醫學辭典/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是少數可以在胃酸裡面生存的細菌,透過產生尿素來降低胃酸的強度,同時讓胃發炎、得到養分,並躲過免疫細胞的攻擊。幽門螺旋桿菌是台灣最常見的細菌之一,感染率約為20%,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它列為一級致癌物,是胃癌的危險因子。林瑞峰小檔案現職:台北馬偕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年齡:50歲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專長:脊椎顯微及微創手術脊椎損傷重症治療腦瘤及腦血管手術腕隧道症候群周邊神經障礙三叉神經痛手術經歷: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貝洛神經醫學中心臨床研究員
-
2021-02-27 新聞.科普好健康
天氣一變就頭痛 竟是鼻竇炎惹禍!
「醫師,每到天氣變化,我就會頭痛發作,電腦斷層做過了,沒有長腦瘤,但有鼻竇炎,就會引起頭痛嗎?要怎麼處理?」在頭痛門診中,常遇到這樣的患者,看著影像系統焦慮地問我。頭痛患者罹患上頷竇炎分析醫院內以偏頭痛為診斷,曾因劇烈頭痛發作,於急診就醫時,接受電腦斷層檢查的病患,其中竟高達九成合併嚴重程度不一的鼻竇炎,特別是上頷竇炎。一名40歲女性偏頭痛患者,自某日起,頭痛幾乎天天發作,只能不停地服用止痛藥以及一種偏頭痛治療特效藥,持續數月。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認同時罹患上頷竇炎,經過相關治療後,終於讓頭痛發作停止。鼻竇感覺由三叉神經支配為何鼻竇炎會引起頭痛?人類鼻竇群共有五大類,前額竇、上頷竇、前篩竇、後篩竇和蝶竇,都左右成對,自嬰兒剛出生時期開始發育,青少年時期結束,用於減輕頭顱骨重量,增加說話時的共鳴,內層覆蓋著纖毛黏膜,下有腺體分泌黏液,黏附空氣中的髒汙、細菌及病毒,再藉著纖毛運動,以特定的路徑,經由細窄的外流通道,排出鼻竇,進入鼻腔,向後流入鼻咽,或者向前流出鼻孔。鼻竇感覺由三叉神經所支配,黏膜內有感覺神經元受器。若因病毒感染如感冒或過敏發作,或是外傷、異物進入,會使鼻竇內黏膜發炎水腫,外流通道阻塞,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積滯其內,細菌孳生,發炎症狀更嚴重,若是鼻竇內腫瘤形成,也會干擾分泌物的排出路徑,引起鼻竇發炎。急性發炎使鼻竇壓力增加急性發炎會使鼻竇內壓力增加,壓迫黏膜,刺激感覺神經元受器,大量疼痛訊息傳入大腦,牽連到同為三叉神經所支配的頭皮部位,例如前額竇、篩竇和蝶竇(亦即同側前額、眼眶或頭頂發生疼痛),上頷竇疼痛則會牽連到同側顴部或顳部發生疼痛。目前公認降血鈣素基因相關胜肽(簡稱CGRP)是引發偏頭痛的重要激素,所有鼻竇內均有可以分泌CGRP的三叉神經末梢纖維,但以上頷竇內密度最高、數量也最多。一旦鼻竇發炎,它們受到刺激,就會分泌CGRP,進入血液循環,誘發偏頭痛,也因為成人鼻竇炎以上頜竇為主,因此成人較常發生偏頭痛,孩童鼻竇炎則以篩竇為主。用藥無效也可嘗試手術藥物治療方面,並非只是治療頭痛,而是要治療鼻竇炎,可以嘗試使用抗組織胺或副腎皮質素,口服或局部噴劑皆可,搭配口服或靜脈注射廣效性抗生素,或上頷竇沖洗術;若有鼻息肉,可以合併奎諾酮類 (quinolone)抗生素,再不行才會嘗試功能性內視鏡手術,直接清除病態組織,改善通氣與促進引流,透過各種治療方式,可減少牽連性頭痛或偏頭痛的發作。
-
2021-01-05 科別.腦部.神經
臉部疼痛原因多 頭痛、眼痛都可能
臉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有時不易分辨,如何做出鑑別診斷很重要。額頭附近的疼痛,其實是一種頭痛,不管是常見的緊縮性頭痛或偏頭痛,甚至是少見的叢集性頭痛,都會侵襲額頭至顳部的太陽穴位置,在眼眶周圍及深處形成疼痛。不過一般大眾額頭最常痛的原因,多是感染引起的。大部分鼻炎感染到鼻腔,其黏膜因刺激而腫脹,到某種程度就會疼痛,若感染的膿液流入上下的鼻竇時,疼痛會有繞著眼眶一圈的感覺,甚至引起上排牙痛。另外,三叉神經痛、紅眼症、急性青光眼也要列入考慮,可從發作部位、時間、詳細的病史來做鑑別診斷。還有眼痛合併眼球不能轉動,則要考慮痛性眼肌麻痺症(Tolosa-Hunt syndrome),必須做腦血管影像來診斷。要小心的是,若合併明顯的神經學症狀,例如意識不清,或半身麻痺等,就要強烈懷疑腦部損害,如腦膜炎感染或是腦血管疾病,要送急診馬上做檢查及治療。臉頰附近的疼痛,有幾個狀況要考慮的。一是三叉神經痛,即在耳道前方深處三叉神經核的位置,多半呈現電擊或燒灼感覺般的疼痛,外觀幾乎無異狀。二是顳顎關節炎,在上下顎關節附近會有明顯觸痛,可能略呈現腫脹,病人多半很難張開嘴巴。三是顏面神經麻痺。基本上顏面神經麻痺是不太會痛的,它的成因多半是疱疹病毒感染 ,但感染到一定程度會腫脹而引起疼痛。若只是感染簡單性疱疹病毒(HSV),治療後大都會痊癒,但是少數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的人,多半會同時影響第5及第7對腦神經,會引起嚴重的發炎,外觀腫脹,甚至有紅疹及水泡產生,稱為雷式症候群(Ramsy-Hunt syndrome),這是急症,不快速治療會有顯著後遺症。四是其他病症,如咽喉或扁桃腺炎、淋巴結腫脹、中外耳炎、上排牙齦炎等,而老人則要考慮巨細胞動脈炎(Giant cell arteritis),它侵襲頭部兩側表面血管,除了疼痛外,嚴重會導致失明。臉部大小疼痛病症,病因有輕有重,建議到醫療院所診斷及治療,以免延誤治療良機。
-
2021-01-04 醫療.中醫
天冷如何正確保暖? 中醫師教你「藏」好身體4大部位
最近氣溫陡降,路上行人圍巾、厚外套紛紛出籠,深怕一不小心就感冒,尤其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容易覺得不舒服。中醫師表示,這個時節的養生要訣在於「藏」,最好把自己「從頭到腳」包暖,適時以中藥食材「進補」,暖暖身子。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時近過年,寒意日漸明顯,一不小心寒邪之氣就會侵入身體,此時的養生要訣就在「藏」字,從頭到腳幾個重點部位務必包緊保暖。一、頭部:頭是一身之主宰,「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襲,易引發感冒、鼻炎、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等。但是頭部卻是最不善於留住熱量的部位,因此天愈冷愈要做好頭部保暖。a. 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能蓋住前額。頭部出汗後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到室內慢慢消汗後再脫帽。b. 耳朵容易散發熱量,最好戴上耳包,或用圍巾遮住耳朵。每天早、中、晚也可搓揉耳廓5至10分鐘,讓耳朵快速回暖。二、背部:背是「陽中之陽」,若是忽視背部保暖,易受風寒入侵,損耗陽氣使免疫功能下降。陳潮宗建議,冬天時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或是用熱水、熱敷墊、加熱燈等使背部有熱流通過,讓全身更舒服。三、腰部:腰是「腎之腑,喜溫惡寒」,一旦覺得冷,男性會腰膝酸軟,陽痿早洩,女性則容易月經紊亂、痛經等,因此天冷時一定要穿中長外衣,不要讓腰部裸露受寒。平時也可雙手搓腰,搓一陣子後緊按腰眼處,溫敷一下,以收暢達氣血之效。四、腳部: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腳冷則全身冷」,但因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使足部保暖能力較差。a. 可選擇保暖透氣、吸濕性好的鞋襪做好足部保暖。b. 每天用熱水泡腳,每次泡腳20分鐘,水溫42℃左右最佳,以促進周身血液循環,使全身暖和起來。c. 按摩「湧泉穴」和「足三里穴」,可以讓下肢溫暖並且調理脾胃,尤其湧泉穴適合怕冷、精神不振的老年人。湧泉穴位於腳掌前三分之一凹陷處,足三里穴則位於膝蓋外側下緣凹陷處往下三指到四指寬的地方。除了做好保暖,也可以適時地食用薑母鴨、麻油雞或十全大補湯等來暖身子,其中十全大補湯因有祛寒補血的中藥材,冬季時更適合用來進補。陳潮宗表示,大部份的民眾都可以食用十全大補湯,但若是有喉嚨痛、長青春痘,以及痔瘡、便秘者則避免食用,以免引起發炎反應。●十全大補湯藥材:當歸、熟地、芍藥、川芎、人蔘、茯苓、白朮、甘草、桂枝、黃耆。功效:補氣血:當歸、熟地、芍藥、川芎、人蔘、茯苓、白朮、甘草祛寒:桂枝,怕冷的人可以多加桂枝用量。補氣:黃耆
-
2021-01-03 科別.腦部.神經
懷孕不再怕偏頭痛 大枕骨神經注射可改善
30歲胡姓女子從高中就偶有偏頭痛情形,今年懷第二胎後頭痛次數直線上升,每天都痛到無法工作,只要些許聲音就頭痛欲裂,普拿疼照三餐吃也壓不住,不但影響生活,也擔心藥物恐影響胎兒,最後求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經醫師評估,幫胡於大枕骨神經處注射局部麻醉藥物及少量類固醇,第二周治療見效後,頭痛次數大幅減少,進入第三孕期後更是不再發作。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醫師李怡蓁指出,懷孕中的偏頭痛患者雖有五至七成於第二及第三孕期情況會逐漸改善,但仍有一大部分會面臨頭痛狀況惡化,不論是頭痛時服用的止痛藥,或是用來降低頭痛發生次數及嚴重程度的預防性用藥,基於安全性,選擇皆有限,許多媽媽擔心藥物對胎中寶寶有害,更是不敢服藥。2020年美國頭痛學會針對懷孕中偏頭痛患者的治療,對其會員 (近半數為頭痛專科醫師) 發出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達75%的醫師對使用神經注射感到非常放心,遠高於亦可於懷孕中使用的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李怡蓁說明,大枕骨神經位於後腦勺,為頸椎第二節神經的分支。由於頸椎第一、第二節神經與三叉神經在三叉神經頸部複合神經核的匯流,在偏頭痛的病因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大枕骨神經附近注射局部麻醉劑加上小劑量的類固醇,透過神經調節的機制來治療頭痛,成為對口服藥效果不佳患者的另一治療選項。許多病患對於「在頭上打針」感到恐懼,事實上,大枕骨神經位於頭骨之外,藥物注射於頭皮之下,安全性高。除了接受過開顱手術或對注射藥物過敏之外,沒有其他禁忌症。治療偏頭痛外,對於叢發性頭痛及其他三叉自律神經頭痛亦有良好的效果。口服藥效果不佳,或是懷孕等,無法使用其他藥物的頭痛患者,建議找神經科醫師諮詢,找出頭痛的解決之道。
-
2020-11-28 新聞.科普好健康
咳嗽造成頭痛錯覺 當心是「腦部病變」!
● 「咳嗽頭痛」好發於男性、偏頭痛、腦瘤患者● 咳嗽愈大力,頭痛愈嚴重,像頭顱要炸開了● 台灣16%咳嗽頭痛患者有腦部病灶在門診中,常遇到咳嗽的患者,大多會抱怨已經咳到胸悶、胸痛與喉嚨痛,嚴重影響生活。但有一部分的人卻是在「喀」一聲後,頭頂或頭顱深處會出現劇痛,有時會擴展到頭顱前方或兩側眼眶,大約會持續數秒到數分鐘,嚴重的甚至數小時,每咳一下,頭就再抽痛一下,咳嗽愈大力,頭痛愈嚴重,彷彿頭顱要炸開了,這其實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診斷「咳嗽頭痛(cough headache)」。咳嗽造成頭痛錯覺咳嗽頭痛跟顱內壓突然上升以及咽喉部位的咽神經叢反射有關,如果患者腦膜上的痛覺受器處於敏感狀態,咳嗽時顱內壓突然上升,就會拉扯腦膜,誘發頭痛。當快速氣流通過咽喉時,擴張口咽部位的黏膜及咽縮肌,刺激咽神經叢,感覺訊息經由迷走神經及舌咽神經向上傳遞進入腦部,在通過窄窄的腦幹時,連帶地影響三叉神經,造成頭痛錯覺。慢性偏頭痛更易咳嗽頭痛咳嗽引起頭痛的狀況好發於男性、偏頭痛、腦部先天性發育異常或有腦瘤的患者。根據醫學研究,在台灣,16%的咳嗽頭痛患者,其實有腦部病灶,其中22%是先天性腦部發育異常如Chiari畸形(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也就是頭顱後方容量過小,導致小腦及腦幹擠在一起,向下壓迫到頸部脊髓,患者會在咳嗽頭痛時,出現肢體無力及麻木。一般來說,倘若患者有慢性偏頭痛,更容易在咳嗽時出現頭痛,因為腦膜上的痛覺受器一直保持在敏感狀態,因此,兩者頭痛發作位置會很類似;但是,咳嗽頭痛發作很少引發偏頭痛,也鮮少在頭痛發作後,出現眩暈或耳鳴。另外,如果患者常常低頭操作3C產品,導致後頸部的肌肉僵硬,也會在咳嗽時,因為頸部肌肉收縮用力,在後頸部出現疼痛,看起來很像是後方頭痛。先檢查是否腦部病變診治咳嗽頭痛時,會先設法檢查患者是否有腦部病變,倘若沒有,則會建議口服止痛藥,進行症狀治療;若有偏頭痛者,則要好好治療偏頭痛,避免發作。其實,還是要找出造成咳嗽的原因,例如鼻竇炎、氣管炎、咽喉炎或肺炎,加以治療,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
2020-08-27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眼睛紅腫痛不是結膜炎,竟是「皮蛇」!醫師:注意是否還有這些症狀
55歲的林女士,因為左眼紅且有異物感而就醫。她表示,自己從事地方基層防疫工作,因工作繁忙使得睡眠不足,起初以為是結膜炎,但3天後左眼四周皮膚冒出腫痛的紅疹和水泡,左眼不僅出現灼熱刺痛感,視力也模糊。經嘉義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沛倫診斷,林女士罹患的是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所幸在接受一周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也沒影響到視力。「帶狀疱疹」因初期症狀表現變化多端容易被忽略,加上老一輩對皮蛇多有迷思,認為只要沿著神經分布繞成一圈後就有致命危機,因此,常不願意尋求正規醫療,而選擇錯誤偏方。吳沛倫指出,帶狀疱疹發生率約10~20%,最常發生於年長者(60歲以上)或免疫力不全的人。隨著年齡漸增,帶狀疱疹的發生率愈高,據統計,80歲以上的銀髮族群中,甚至有高達一半的人曾得過帶狀疱疹。帶狀疱疹和水痘是由同樣的病毒所引發!大多數的帶狀泡疹,是因為幼時感染的水痘病毒潛藏於脊髓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再度活化,病毒會順著神經控制的皮節分布,長出叢聚性的疼痛水泡和皮疹。她進一步說明,在皮膚上長出水泡前,會先出現不明原因刺痛和麻脹感,這是神經發炎產生的疼痛,即使水泡消失仍可持續超過三個月,是為疱疹後神經痛。吳沛倫指出,神經是雙側分布,但各管轄一邊,因此帶狀疱疹只會感染一側神經,幾乎不會有繞圈情形。皮蛇可能出現在任何部位,若長在額頭、頭皮、眼皮或鼻子時,可能會波及眼睛,因病毒已侵犯顏面三叉神經的眼分支神經。眼睛一旦受到病毒感染,輕則出現頭痛、結膜炎、角膜炎、虹彩炎等;嚴重則會有角膜潰爛、角膜混濁、視神經炎、動眼神經麻痺、青光眼、急性視網膜壞死,並留下視力受損的後遺症,最嚴重可導致失明。她提醒,只要發現眼睛周圍長出水泡,務必儘早尋求眼科醫師作進一步的檢查,而治療上則遵循3大重點為:「抑制病毒」、「照顧膿疱傷口」、「舒緩疼痛」。吳沛倫表示,服用抗病毒藥的黃金期是發疹的三天內,可減少發疹數量,減少疼痛。皮膚患部可以塗抹抗生素藥膏,但千萬不能戳破水泡以免次發性感染,也可穿著寬鬆衣服避免磨擦水泡引起疼痛。若侵犯到眼睛時,則須視病情給予局部抗發炎和抗病毒的藥物等,有時還需加抗青光眼降眼壓藥物,以免青光眼造成視力下降,充足的休息、水分及營養的補充都有助提升免疫力。
-
2020-08-20 科別.腦部.神經
偏頭痛自行服藥 小心藥物成癮
台灣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以20至50歲的年輕女性居多,一般人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而不治療,事實上偏頭痛是需要治療的「疾病」,如果不妥善治療,容易演變成「慢性偏頭痛」或「藥物過量偏頭痛」。偏頭痛痛起來生不如死,世界衛生組織將偏頭痛列為年輕人失能疾病第一名;尤其慢性偏頭痛每月有15天都在頭痛,痛起來動輒4小時,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根本無法好好工作。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慢性偏頭痛的定義,是每月有15天以上頭痛症狀,且其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頭痛、每天4小時以上並持續3個月。偏頭痛病因,主要來自三叉神經敏感化及腦血管的神經發炎,多源於遺傳和荷爾蒙變化,甚至經常輪班、作息不正常以及氣溫大幅度變化,都可能造成偏頭痛發作。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表示,許多民眾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但若是疼痛狀況嚴重且持續多日,長期使用小心藥物成癮,可使用口服預防性用藥或肉毒桿菌素預防偏頭痛發生。偏頭痛可用「54321」口訣作為診斷參考,頭痛超過5次以上、頭痛持續4小時以上、3天內會自行緩解、具有至少兩項特徵,包括中重度頭痛、單側發作、搏動性疼痛、日常工作或走路會使頭痛加劇,以及合併其中一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畏光及怕吵等。王署君說,慢性偏頭痛的急性治療,以各式止痛藥先治標,包括乙醯氨酚、阿斯匹林等,但一周不可使用超過兩天。另需搭配口服預防性藥物,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長期服用,一般療程為3至4周。今年2月起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治療,每3個月一劑,藉由阻斷大腦發出疼痛訊號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慢性偏頭痛的發生。然而,並非每位病患都適合使用肉毒桿菌素治療。王署君表示,有偏頭痛症狀者最好先撰寫「頭痛日記」,記錄每月頭痛次數、維持時間、合併症狀、經期以及頭痛前的飲食,以便讓醫師了解導致頭痛發作的原因,對症下藥。此外,還要搭配生活調適,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規律運動,並減少壓力、緊張或焦慮的情緒,才有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情。
-
2020-08-20 新聞.用藥停看聽
日喝八瓶感冒糖漿治偏頭痛 沒改善還成癮
偏頭痛痛起來生不如死,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將偏頭痛列為年輕人失能疾病第一名;尤其慢性偏頭痛每月有15天都在頭痛,痛起來動輒四小時,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根本無法好好工作。醫師表示,許多民眾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但若是疼痛狀況嚴重且持續多日,長期使用小心藥物成癮,可使用口服預防性用藥或肉毒桿菌素預防偏頭痛發生。一名中年婦女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偏頭痛,過去20年都自行買成藥或以感冒糖漿中的止痛成分(乙醯氨酚)來止痛。然而隨著頭痛頻率升高,用量也持續上升,甚至一天喝到八瓶才能控制頭痛。但長期服用感冒糖漿導致她不喝感冒糖漿就全身不對勁,明顯藥物成癮,且頭痛無法好好控制,經常因此請假耽誤工作。收治這名婦女的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表示,偏頭痛病因主要來自三叉神經敏感化,以及腦血管的神經發炎,多源於遺傳和荷爾蒙變化,甚至經常輪班、作息不正常以及氣溫大幅度變化都可能造成偏頭痛發作。偏頭痛可用「54321」口訣作為診斷參考,頭痛超過五次以上、頭痛持續四小時以上、三天內會自行緩解、具有至少兩項特徵,包括中重度頭痛、單側發作、搏動性疼痛、日常工作或走路會使頭痛加劇,以及合併其中一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畏光及怕吵。林高章說,根據調查,全台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尤其以20至50歲的年輕女性居多,而偏頭痛若不妥善治療,容易演變成「慢性偏頭痛」或「藥物過量偏頭痛」。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慢性偏頭痛的定義是每月有15天以上頭痛症狀且其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頭痛、每天4小時以上並持續三個月。王署君說,慢性偏頭痛的急性治療以各式止痛藥先治標,包括乙醯氨酚、阿斯匹靈等,但一周不可使用超過兩天。另需搭配口服預防性藥物,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長期服用,一般療程為三至四周。另外,今年二月起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治療,每三個月一劑,藉由阻斷大腦發出疼痛訊號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慢性偏頭痛的發生。然而,並非每位病患都適合使用肉毒桿菌素治療,王署君表示,有偏頭痛症狀者最好先撰寫「頭痛日記」,記錄每月頭痛次數、維持時間、合併症狀、經期以及頭痛前的飲食,以便讓醫師了解導致頭痛發作的原因,對症下藥。除此之外,還要搭配生活調適,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規律運動,並減少壓力、緊張或焦慮的情緒,才有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情。
-
2020-07-14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皮蛇圍身體一圈會致命?延誤治療,這件事比死亡更恐怖
高齡85歲柯爺爺左腿出現大面積紅疹水泡,65歲張伯伯右臉頰莫名腫痛,刷牙漱口時水居然從右嘴角流下,50歲蔡阿姨頭痛一週左臉開始出現紅色水泡,這三位經過確診均為帶狀皰疹,有傳言:「皮蛇圍身體一圈會致命!」,姑且不論至命與否,後遺症更困擾,因此,應該及早治療,避免留下後遺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肇基表示,帶狀皰疹好發於超過50歲、疲勞、睡眠不足和急性感染如重感冒後,以及免疫功能較弱的慢性疾病族群身上,在發疹前幾天至數週前,身體某側會出現皮膚成串紅疹水泡、異常疼痛、刺癢、灼熱等症狀,在3天至兩週內水泡進入潰瘍階段,此時,容易被細菌感染而造成結痂。柯爺爺一年來深受腰痛所苦,平時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加上疫情關係,更不喜出門走動,連帶食慾不振、鬱鬱寡歡,直到一週前右腿出現一串串紅疹水泡,因為不痛不癢(腰痛有在服用止痛藥),原以為是皮膚過敏,本想藉貼人工皮改善,家人見狀驚覺不對勁,趕緊帶爺爺赴醫檢查,幸好帶狀皰疹尚未造成疼痛,住院透過抗病毒特效藥治療5天後,終順利返家。張伯伯則因右臉頰感到刺痛且紅腫,起初先至急診打消炎止痛針,也吃了特效藥,但症狀一直沒有有轉,直到耳朵疼痛到無法入眠,某天早上起床刷牙發現無法控制嘴巴肌肉,右眼也閉不起來而前來求診;醫師發現帶狀皰疹侵犯第七、八對腦神經,但因為沒能及時治療,即便藥物治療後恢復良好,但仍留下視力受損、右側臉頰肌肉僵硬等後遺症。蔡阿姨則因左側頭部疼痛近一週,起初赴醫檢查並無查出病症,認為休息一下應能好轉,直到左額頭出現紅疹水泡近5天,改至過敏免疫風濕科檢查,發現帶狀皰疹長在第五對腦神經(即三叉神經),已引起結膜發炎,左眼視力也變得模糊。蔡肇基表示,上述患者皆因免疫力低下引起帶狀皰疹(俗稱「皮蛇」),許多人小時候得過水痘,即便痊癒後,引起水痘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並不會被消滅,而是潛伏在體內神經節,待人體免疫力變差,再從神經節內活化,並沿著該神經節所發出的神經擴散,引起皮膚及神經症狀。其中若帶狀皰疹發生於臉部上1/3區域、耳朵或私密處和肛門附近,一定要特別注意,因為臉部上1/3區域可能造成結膜炎、角膜炎、鞏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及視力受損等後遺症;若是長在耳朵附近,則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眩暈、耳鳴,聽力受損等情況;而長在私密處附近,會因膀胱、肛門無法放鬆,影響大小便控制。蔡肇基提醒,因此,若能早期於72小時內確診,並投予抗病毒特效藥,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增殖、減輕神經痛,有助縮短病程。此外,也建議年滿50歲以上的民眾,若有免疫功能較弱的慢性病,可施打一劑帶狀皰疹疫苗,能有效降低未來患病機率。延伸閱讀: 眼睛也會「長皮蛇」! 醫警告這2種人發生率高 「皮蛇」好了還很痛是怎麼了?
-
2020-05-19 科別.腦部.神經
牙痛拔牙疼痛未消 腦幹腫瘤壓迫三叉神經釀禍
一名男子左上顎牙痛數月,拔數顆牙後,疼痛未解。檢查發現,才知是腦幹腫瘤壓迫三叉神經導致。醫師提醒,三叉神經痛是劇烈疼痛,通常與牙痛不太一致,且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上午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神經疼痛症,是臉部三叉神經支配範圍內的一種反復陣發性抽痛;但是非典型的三叉神經痛也可能是持續性疼痛,從悶痛到劇烈疼痛都有,所以病患可能以為是牙痛。黃啟訓分享,一名43 歲男性主訴左上顎牙痛數月,且左上顎幾根蛀牙的大臼齒陸續拔除後疼痛仍無任何改善,心情十分鬱悶,轉診到腦神經科檢查,診斷為左側三叉神經痛。經過詳細檢查發現,有神經迴路傳導異常現象,再經電腦斷層證實為腦幹腫瘤壓迫三叉神經所致,所幸及時手術切除腫瘤得以挽回性命,上顎牙痛也完全消失。黃啟訓表示,每年約8000人中有1人罹患三叉神經痛,常好發於40歲以上,但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引發三叉神經的原因很多,包括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腦血管硬化、腦中風或頭部外傷後遺症等。其他比較少見但較危險的病因包括腦瘤或腦血管瘤壓迫神經。黃啟訓說,治療三叉神經痛治療方式分藥物治療及手術兩種,至少8成患者可經由藥物治療得到良好控制。但是一般坊間的止痛藥,甚至鴉片類止痛藥,往往對三叉神經痛的緩解效果不好。若藥物無法改善疼痛或對藥物產生耐受性時,可考慮進行三叉神經隔離手術的治療。黃啟訓表示,三叉神經痛被公認是最痛的生理疼痛之一,且有時會與一般蛀牙引起的牙痛造成混淆,因此若遇有不尋常的牙痛應進一步檢查,排除其他造成三叉神經痛的可能,以免延誤病情。
-
2020-05-03 醫療.眼部
眼睛也會「長皮蛇」! 醫警告這2種人發生率高
新冠肺炎疫情緊繃,不僅蔓延國際,國內居家檢疫人數也不在少數,相關防疫人員都疲於奔命,在此身心俱疲的同時,疱疹病毒在體內蠢蠢欲動。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因初期症狀表現變化多端容易被忽略,加上老一輩迷思,擔心皮蛇沿著神經分布繞成一圈後就有致命危機,容易尋求錯誤的治療。嘉義長庚醫院眼科吳沛倫醫師表示,帶狀疱疹和水痘是由同樣的病毒所引發,初次感染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再活化的病毒會順著神經控制的皮節分布長出叢聚性的疼痛水泡和皮疹;在皮膚上的水泡出現前,會先出現不明原因刺痛和麻脹感,這是神經發炎產生的疼痛,即使水泡消失仍可持續超過三個月,是為疱疹後神經痛。 雖神經是雙側分布,但各管轄一邊,因此帶狀疱疹只會感染一側神經,幾乎不會有繞圈情形。吳沛倫指出,帶狀疱疹可能出現在任何身體部位,若是長在額頭、頭皮、眼皮或是鼻子時,會波及到我們的眼睛,因為病毒已經侵犯顏面三叉神經的第一支(眼分支神經);帶狀疱疹發生率約10至20%,年齡愈大、尤其60歲以上的人免疫功能降低,發生情形愈高。 眼睛一旦受到病毒感染,輕則出現頭痛、結膜炎、角膜炎、虹彩炎等,嚴重者會有角膜潰爛、角膜混濁、視神經炎、動眼神經麻痺、青光眼、急性視網膜壞死,並留下視力受損的後遺症,最嚴重可導致失明。 治療上,服用抗病毒藥的黃金期是發疹的三天內,可減少發疹數量,減少疼痛。治療中皮膚患部可以塗抹抗生素藥膏,但千萬不能戳破水泡以免次發性感染,也可穿著寬鬆衣服避免磨擦水泡引起疼痛;若侵犯到眼睛時,則須視病情給予局部抗發炎和抗病毒的藥物等,有時還需加抗青光眼降眼壓藥物,以免青光眼造成視力下降,充足的休息、水分及營養的補充都有助提升免疫力。延伸閱讀:免疫力差帶狀皰疹伺機而動! 身體出現4症狀要有警覺「皮蛇」好了還很痛是怎麼了?
-
2020-03-13 養生.聰明飲食
吃巧克力能保護心血管?會造成頭痛?關於巧克力的8大疑惑解密!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2012年研究發現,巧克力甚至對心血管有些益處,一直以來被列為甜食違禁品的負面印象也因此反轉,但是作為高糖零嘴,巧克力終究有它的害處,除了其中的油酸成分可能導致長痘痘外,消化不良、胃潰瘍、糖尿病及腎臟病的患者也不適合多吃。巧克力,外表看似黑烏烏又其貌不揚,放上舌尖,其美妙滋味卻能迷惑眾生,2012年研究發現,它甚至對心血管有些益處,一直以來巧克力被列為甜食違禁品的負面印象也因此反轉,但是作為高糖零嘴,巧克力終究有它的害處。那麼巧克力究竟是正派多一些、還是反派多一些?有褒有貶,食用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Q1:吃巧克力,真的能保護心血管?回溯巧克力的製作過程,它是由可可豆所加工製得,可可豆是一種堅果類食物,堅果最大的特色除了富含脂肪,還有許多礦物質與植化素在其中,正是這些微量的營養素讓巧克力埋藏不為人知的營養潛力。可可豆中的「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就是一例,它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物,根據《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中,針對超過3萬3千名49~83歲女性的研究發現,每週吃兩塊巧克力,能減少20%的中風風險,對男性也同樣可以觀察出類似的效果,推測就是這些黃酮類抗氧化物的功勞。黃酮類不僅已經普遍被認為可以降低血壓、幫助血管內皮細胞維持健康。再者,一顆可可豆中的抗氧化力也十分可觀,《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把許多富含抗氧化能力的食物拿來做研究排名,發現每100公克黑巧克力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 Oxygen Radical Absorption Capacity)為13.1,已經遠遠優於蘋果的0.2、紅酒0.7及紅茶的1.6。除了抗氧化物質,黑巧克力也含有較為豐富的礦物質鎂,對心臟與肌肉的功能也扮演了關鍵的角色,綜合研究的建議,食用20公克70%以上的黑巧克力可以作為保養,不過,可也別誤會這樣就可以大吃黑巧克力!許多巧克力商品為了提高適口性而加工降低酸度與苦澀味,許多抗氧化物質就在此時幾乎蕩然無存,另外又添加了大量糖分,加上可可豆本身的高油脂,結果別說保護心血管,如《食力》調查中顯示,甚至有10.7%的人都會擔心吃巧克力反而會導致膽固醇提升。Q2:吃太多巧克力會提升膽固醇嗎?巧克力雖然有許多厲害的護心植化素,但因為它高熱量、高飽和脂肪的特性,很多人還是會怕它對血脂有不好的影響,不知巧克力究竟是好,還是壞?2011年《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一篇系統性的回顧分析,正好就針對這件事提出討論。他們認為巧克力儘管有高比例的飽和脂肪酸,它卻不僅不會提高膽固醇,甚至還有幫助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的趨勢。其後,義大利聖薩爾瓦托雷醫院研究也針對31名有高問題的患者,請受試者每天吃5次70%以上的黑巧克力,並且在總計3個月後對這些患者採取血液檢查,發現他們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例不僅變好,肝臟狀態指數ALT、γ–GTP值也都比以往改善了許多。他們打趣地說,這項研究值得未來更加深入研究,畢竟比起苦口婆心地勸導減醣、多運動,醫生建議三高患者「吃巧克力」時,所有患者的執行率都高得多了,幾乎都非常樂於遵守。但當然,這次研究也是用了高純度的黑巧克力,所以建議心血管狀況不佳的人,如要追求可可的抗氧化力,記得選擇純度高、加工程度低且糖分少的品類!Q3:吃黑巧克力不會變胖?什麼是高純度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包裝上常標記著85%、70%、65%等數字,「%」代表的是巧克力中可可固形物的比例,舉例來說,70%表示可可固形物占了70%(其他30%為糖、香草與乳化劑等),一般而言,此數字愈高,代表可可含量較高、味道較苦,反之,數字愈低則含糖量高、味道較甜。照理說,含有越多的可可固形物、%數越高、這塊巧克力越「黑」、糖分越少,是不是吃了就不會變胖?其實熱量不能這樣看,「無甜」與「零熱量」之間不能打上等號。越多的可可固形物,一般也代表含有越多可可脂,而每公克脂肪有9大卡的熱量,算下來,高純度黑巧克力的熱量並不會比較少。如果不想因為吃巧克力而爆卡,以1天需攝取總熱量2000大卡的人作為舉例,建議1天點心的熱量,別攝取超過100~200大卡,糖分則限制在50公克(占總熱量10%)以下、飽和脂肪22公克(占總熱量10%)以下,針對常見品牌的營養成分可以依表計算後,幫自己拿捏攝取量,其他餐次相應減少用油及糖類的攝取就能避免超量,造成身體的負擔!Q4:吃巧克力可以緩解經痛?除了吃黑巧克力不會變胖的錯誤印象,「生理期大吃巧克力也不會胖」更是許多甜食愛好者所堅信的鐵條。實際上,生理期時代謝的確會比平日高一點,但並不會多到哪裡去,100公克的黑巧克力,熱量超過500多大卡,即使只吃50公克,就可能超過生理期所增加的消耗量,更不用說生理期來潮時,本來就容易食慾大增、吃下很多東西,如果這時再安慰自己,生理期吃巧克力不會胖,那就絕對不是明智的決定了。雖然吃多會變胖,但巧克力似乎對緩解經前症候群卻蠻有一套!經期區分3個階段,「濾泡期」、「排卵期」與「黃體期」。以28天生理週期來說,「濾泡期」是月經來潮後第1~10天;「排卵期」約落在月經來潮後第11~14天;「黃體期」則是月經來潮後的第15~28天。一般而言,「黃體期」是經前症候群發生的主要階段,多數人在黃體期,也就是月經來前一星期會開始出現不適症狀。巧克力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鎂,因為體內缺乏鎂而導致的經前症候群者,透過吃點巧克力可以作為良好的補充,鎂不僅對肌肉放鬆很有用,也被認為可以防止血管緊縮而減輕一點經痛,不過鎂也並非只能從巧克力中攝取,綠色蔬菜、堅果、豆類中也有豐富的鎂離子和抗氧化物!Q5:巧克力含咖啡因會睡不著?由於巧克力內還有不少的咖啡因和可可鹼,兩者結構相似,聚在一起更有加成的提神效果,每100公克的70%巧克力即有大約80毫克咖啡因,已經和一杯中杯美式咖啡不相上下,12歲以下、懷孕及哺乳婦女,要注意黑巧克力攝取量,避免咖啡因影響孩子的中樞神經發育,或者睡前攝取咖啡因會影響睡眠的人,也應注意攝取時間點。此外,許多人也因此懷疑,巧克力中的咖啡因量大,容易刺激血管收縮,反而加重經痛。根據近年研究,咖啡因和經痛之間,似乎也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對咖啡因效果較為敏感的人,也許利用巧克力緩解經痛比較不適合,但記得更重要的是平時大魚大肉、吃太多油炸製品,通常才是造成體內發炎因子增加而促成原發性生理期不適的原因,只要均衡飲食,平時多注意攝取富含維生素B6、鈣質、鎂的食物就很好了。Q6:吃巧克力會造成過敏、長痘痘?巧克力中含有3百種以上的化學成分,是可能引起蕁痲疹的食物之一,容易過敏的族群都要小心,許多人對於吃太多巧克力是否會長青春痘更感到疑惑,雖然已有研究顯示可可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對皮膚是有益處的,但黑巧克力也同時含有以油酸和硬脂酸為主的可可脂,其中油酸已被證明會造成動物毛孔堵塞。雖說如此,但事實上,無論是吃黑巧克力或甜巧克力,目前實驗都無法證明它們絕對會致痘,反而要注意巧克力中所含的「糖分」。如果巧克力越甜、升糖指數越高,則越容易引發胰島素分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和雄激素等賀爾蒙因而受刺激,最終影響皮脂腺功能、增加皮膚出油量。有研究證實,不吃甜食的人,比吃甜食的人分泌的胰島素少,也比較不會冒青春痘。說到底,其實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引起長痘痘、發生過敏等發炎反應的刺激接受器,痘痘的產生機制其實很複雜,不只是單一原因就會長痘痘,營養飲食仍扮演重要角色,若發現自己一吃黑巧克力就會冒痘,當然避免食用為上。Q7:吃巧克力會造成頭痛?目前偏頭痛有2種說法比較被大家接受,一個是血管刺激引發了頭痛眩暈等症狀,一個則是該病的發生與三叉神經發生反射有關,起司、乳酪、巧克力等,都被認為含有可能引起偏頭痛和緊張型頭痛的刺激成分,不過2006年一項涵蓋120名受試者的研究發現,真正會因為巧克力和起司而頭痛的人,其實並不多,實際上沒有那麼可怕。Q8:吃巧克力可以抗憂鬱、讓人心情好?當月經來潮前一週時,雌激素分泌會開始下降,血清素也跟著下降,缺乏血清素容易導致女性經前情緒不佳、憂鬱易怒。《Neuropsychopharmacology》一項研究發現,巧克力中的黃烷醇卻能令人冷靜和感到滿足。巧克力是許多人想要舒緩情緒的首選食品,大多數原因是認為巧克力能增強腦內令人愉悅的血清素,事實上巧克力與情緒的機制,可能會比想像的更為複雜。首先,巧克力包含大約380種已知的化學成分,其中一種物質「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nandamide)」是大麻醇類物質,可以在大腦中促進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產生,從而讓人產生快感,但關於攝取巧克力是否能實際影響到多巴胺提升,專家之間仍舊意見分歧。另外,人們常說巧克力能使人有戀愛的感覺,則源於稱作愛情激素的成分「苯乙胺」,腦中苯乙胺夠多,更能夠讓我們感覺到自信心,及臉紅心跳、激發性慾,所以情人節送心儀者巧克力「幾乎」可說是一件很科學的套路,會先扣點分只說「幾乎」,則是因為食物中的苯乙胺,在體內很快就會被分解,實際上不會進入中樞神經產生影響,所以實質效用,還很難說。目前,多項針對巧克力與情緒之間的研究,也大多是受試者主觀感受表述,受試者原本的心情好壞也會影響,巧克力或許能幫忙掃掉一些壞心情,但若原本心情不錯,巧克力無法為我們錦上再添花,而受試者究竟心情變好是因為巧克力適口性佳、受美好滋味而感動,還是由於巧克力神秘成分真的在對大腦施展魔法,實驗無法說個清。事情演變這麼複雜,或許真的就是一件簡單的道理:巧克力真好吃,覺得世界真美好,心情就好起來了。科學家甚至在一些人身上觀察到Chocoholism(巧克力癮),只要一陣子沒有攝入巧克力就渾身不適,出現類似戒菸、戒酒時常見的戒斷症狀,如焦慮、緊張等等。《美國科學院院刊》一項動物實驗中就發現,被剝奪巧克力甜食的老鼠們呈現「茶不思飯不想、我的甜食在哪裡」的狀態。如《食力》調查所知,有10.2%的人都認同吃巧克力容易上癮,但其實巧克力目前被認為最具上癮潛力的成分,仍然是「糖分」。綜合以上,巧克力評價雖然有褒有貶,但「改善壞心情、補充能量、提振精神、保護心血管、舒緩生理痛」都算是有所依據,「熱量過高、含糖量過高」也確實是巧克力的致命傷,高油脂、高糖的巧克力不容易消化,不僅會延遲胃排空的能力,對於消化不良及胃潰瘍的病人並不適合,糖尿病患更應該節制食用,而且巧克力屬於高磷食物,腎臟病人也不能多吃。總結來說,從營養與健康的角度來看,巧克力是很好的礦物質來源,並含有很多可讓我們心情放鬆的要素,唯獨選購時建議以高純度、低糖分的巧克力產品為佳。延伸閱讀▶甜蜜商機燒全球!台灣一年吃掉2360頭大象重的巧克力▶門外漢用2個禮拜奪下黑巧世界冠軍!曾志元,一匹來自屏東的黑馬▶全球巧克力品牌巨頭成功搶灘台灣市場,國民品牌「77乳加」不甘示弱搏上位 (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1-31 養生.保健食品瘋
「保健品明明有效,你為何說沒效?」教授解析安慰劑效應
讀者茆先生2019-12-8在《維骨力,有效嗎?》的回應欄裡敘述他服用維骨力的經驗。他說:「…到現在關節一直都正常。這是我自己的經歷,可是看到教授發表的這些研究結果卻證實維骨力是無效的,心裡很是納悶,所以想請教授釋疑,這當中是否有其它巧合或因素,導致維骨力對我的療效?」讀者 Chih-Hao Hsu 2018-12-25在《維他命D中毒,狗飼料召回》的回應欄裡敘述他服用維他命D的經驗。他說:「個人經驗是服用維生素D會降低感冒及流感機率,即使發病了再服用,流程也縮短很多,而且幾乎完全不會有長期咳嗽等惱人的症狀。」 讀者LoLo 2018-1-31在《維他命D抗癌,治癌?》的回應欄裡敘述她服用綜合維他命的經驗。她說:「約莫二十年前我左側太陽穴長了大大的泡疹…之後左臉常常神經痛…我可能是得泡疹時三叉神經受損的後遺症…真是奇蹟,綜合維他命內的某些元素讓我的三叉神經被修復了…」 大陸的《南方人物周刊》記者趙蕾小姐在2019-5-8採訪我,其中的一個提問是:「我最困惑的是,有采访对象提到,自己吃了蔓越莓胶囊,尿路感染很快好了没再复发,也有采访对象说吃了蜂胶凝胶后,脸上一直没治愈的过敏忽然好了,或者吃葡萄籽胶囊,感觉真的变白了,或长期吃维生素C,确实每年平均生病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我查询很多资料,发现这些保健品的功效都分别被国内外一些医生逐一反驳过,您遇到过服用者使用情况和医生论证说法自相矛盾的情况么?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讀者King Wind在2020-1-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想請問幽門螺旋桿菌是否需要治療呢? 敝人六、七年前有用三合一藥物治療過,那時好像也是幽門菌數減少並無全部消除。最近看了您的書說有說到益生菌,想說還是別亂吃益生菌,結果不吃後,胃又開始不舒服了,時常胃脹、感覺胃酸分泌過多,晚上睡覺時常有飢餓感,甚至會有一點疼痛。想問林教授益生菌是否能抑制減少幽門螺旋桿菌呢?(註:這位讀者聽從我的勸告,再去看醫生,結果血檢說已經沒有幽門桿菌感染。由此可見,他覺得沒吃益生菌胃就不舒服,是心裡作用。事實上,很多人對保健品已經養成習慣,覺得不吃的話,渾身都不對勁。 上面所舉的例子都是患者的自身經驗,而除此之外您也一定聽過某些醫生說病患吃了他們建議的保健品(例如維他命D)之後,病就好了。那,為什麼我的文章都說保健品沒效呢?這個問題如果要完整回答的話,就需要長篇大論,而且也將會是艱澀難懂。所以我就只挑一個最容易懂的答案來講。 首先,保健品和藥品之間的最大區別就是在於前者沒被證實有療效,而後者則有。所以,法律規定,如果廠商聲稱他們的保健品有療效,就會被處罰。而事實上,很多廠商為了避免被罰,就會在公司網頁的下方用模糊的小字體寫這樣的免責聲明:「這些陳述未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評估。 本產品無意被用於診斷,治療,治愈或預防任何疾病」(絕大多數人不會注意到)。如此,他們就可以用匿名,別名,或見證等方式在其他場合(例如內容農場,臉書)肆無忌憚地宣傳他們的產品能治百病。一個產品要證實有療效就必須通過臨床試驗,而試驗裡至少必須要有兩組試驗對象:《實驗組》的人是服用該產品,而《對照組》的人則是服用安慰劑。這兩組人在服用該產品或安慰劑一段時間之後,他們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測試來鑑定他們的症狀是否有所改善。如果《實驗組》的改善程度遠遠高過《對照組》的(達到統計學上《有意義》的標準),那該產品就可以說是被證實有療效。有很多臨床試驗會出現所謂的安慰劑效應,也就是說,《對照組》的人儘管服用的是安慰劑,但也出現症狀改善。而如此就會使得《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改善程度的差別達不到統計學上《有意義》的標準。而如此,這個產品就無法被證實有療效。《安慰劑效應》是一個醫學界爭論不休的議題。有些學者認為《安慰劑效應》根本就不存在,而只是實驗沒做好而出現的人為錯誤。但不管如何,有很多產品就因為無法克服《安慰劑效應》這個問題,而宣告失敗(即無法被證實有療效)。《安慰劑效應》既然會在臨床試驗出現,當然也就有可能會在個人服用某一保健品時出現。所以,本文一開頭所舉的幾個例子,有可能就是《安慰劑效應》。只不過,真相如何,永遠都不會有答案。不管如何,當我說某一產品無效,我所指的是它沒有通過這樣的臨床試驗來被證實有療效。而本文一開頭所舉的幾個例子,都是屬於這一類不具有臨床證據的產品。至於患者或醫生信誓旦旦說某某保健品有效,那都只能算是《傳言》(即道聽途說),而非《證實》。當然,我知道有人寧可相信《傳言》(即自己或親戚朋友的經驗,或是醫生告訴他的成功案例),而不願意相信《證實》(即正規的醫學報告)。這,我就只能說,予以尊重。原文:明明有效,你為什麼說沒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