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搜尋
三代同堂
共找到
20
筆 文章
-
-
2024-11-03 養生.營養食譜
說食依舊/老菜脯的世代共融
午後,取出半根老菜脯,洗淨切片,用茶油小火煸香後加雞肉略炒,入水,沸後加薑片、紹酒、冰糖,轉小火慢熬,漸漸地,空氣輕溢一股鹹香,暖暖地,柔和了秋燥。我一邊在餐桌上看書,一邊顧著爐火,隱約察覺,等待有時是幸福的,沒有可等之人,生有何戀,沒有可待之事,生有何歡?閩南語稱蘿蔔為「菜頭」,「脯」是乾製或醃製的脫水食物,因此蘿蔔乾就稱為「菜脯」。菜脯價賤,詩人向陽「阿爹的飯包」描寫小朋友好奇爸爸每天出門上工時帶的便當內容,心想「阿爹的飯包起碼也有一粒蛋,若無安怎替人搬沙石」,結果「有一日早起時,天猶烏烏,阮偷偷走入去灶腳內,掀開阿爹的飯包:無半粒蛋,三條菜脯,蕃薯籤參飯」,讀來讓人心酸。菜脯重鹹,台灣在1935年發生規模7.1級的「關刀山地震」,當時霧峰林家籌措賑災物資,林獻堂在《灌園先生日記》記錄「買米4500斤、小鐤百口、魚脯百斤、菜脯10斤」,少量菜脯就可以讓人吃上一大碗飯或粥,正是俗諺「時機仔,菜脯罔咬鹹」的寫照。鞭神老師李廼澔曾爬梳台灣菜脯類別,北部桃竹苗與南部屏東地區多屬於客家菜脯,北部使用梅花種蘿蔔製作,條狀的「蘿蔔乾」經過搓鹽、日曬等工序,薄片狀的「蘿蔔錢」和細條狀「蘿蔔絲」則不加鹽巴直接日曬,屏東美濃則以白玉蘿蔔當原料,並分成甜、鹹兩種。中部以彰化、南投、雲林、嘉義的閩南菜脯為主,都經過鹽醃日曬,概分為整條蘿蔔製作的「條仔脯」,較小的 「人參脯」,蘿蔔對剖切塊的「大脯」、「小脯」,以及碎丁狀的「碎脯」、「珍珠」。菜脯最常見的料理是菜脯蛋,是早年上學帶便當常見菜餚,不過這道媽媽家常菜卻在1940年代登上宴席料理,中日戰爭導致外來糧食不足,1941年全台實施物資管制,讓酒樓原本以福州、廣東或四川大廚主勺的「大陸料理」,轉化引入臺灣本地原料的菜脯蛋、虱目魚等家常菜,例如當時有「台北文化沙龍」美譽的大稻埕「山水亭」,老闆王井泉就透過黑市和北投農家等在地管道,供應各式新鮮的「台灣菜」,從此宴席菜有了「台灣味」。菜脯蛋第二次華麗登場則與1960年代開始起飛的台灣經濟有關,青葉、欣葉等台菜餐廳崛起,為了讓菜脯蛋邁向職業級,演變出正圓形、立體的厚片烘蛋,一份價格如今賣到250元上下。菜脯雞是另一道「曖曖內含光」的菜色,外表樸拙卻韻味十足,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今年的520就職國宴第四道菜就是竹筍菜脯雞湯,用意或許如黃越綏詩作,「一甕一甕兮菜脯,無同款兮甕仔醃出同款兮台灣情,一路呣驚風吹日曬」。我在30多年前就喝過媽媽煮的老菜脯雞湯,這道料理卻在近20年來廣受歡迎,甚至在商業化大量需求下,老菜脯意外成為「黑金」,921大地震後陸續傳出民眾整理老屋時翻出發黑老菜脯的故事;台東縣關山鎮農會2012年成立蘿蔔銀行,收集老菜脯,其中一甕40年老菜脯還被識貨客人以20萬元高價買走。很巧,電影《總鋪師》裡,「憨人師」吳念真就送給小婉師一甕40年老菜脯,做為辦桌比賽的祕密武器,小婉問怎麼用?憨人師回說:「心如果歡喜,菜就好吃。」數年前與太太文娟赴高雄六龜山區參加她的大學同學會,主人秀芬用自養的珍珠雞煮了一大鍋菜脯雞湯,同時動用了老菜脯、剛製成的青年菜脯和新鮮菜頭,堪稱「三代同堂」,讓湯頭滋味更豐富。晚間,眾人把酒憶苦思甜,山林中高歌,菜脯雞湯冷了再熱,「三代菜頭」不斷交融,重新加溫友情,只是箇中鹹甜,唯有自己體會。
-
2023-09-06 養生.家庭婚姻
媳婦婚後該跟公婆同住嗎?當心引起婚姻導火線!律師呂秋遠給婆媳相處的10建議
婆媳問題一直是許多女性婚後的最大課題,不只媳婦擔心跟婆婆想處有隔閡,婆婆也會擔心與媳婦感情不睦。呂秋遠律師就曾發文勸婆婆跟媳婦不要住一起,彼此的關係才不會受破裂。對此,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團發文詢問網友對「解決婆媳問題」的看法,引發廣大迴響,網友們紛紛留言自身經歷。改善婆媳問題3個訣竅在華人世界裡,婆媳相處一直都是難解的課題,婆媳問題是許多女性婚後最擔心的事,若能遇到疼自己如親生女兒的婆婆,那真是上輩子燒好香,反之就有如身處地獄中。許多媳婦表示,最擔心婆婆對自己頤指氣使、逼自己生小孩、擅自開房門侵犯隱私、把自己當女傭使喚、要求家事全包;而婆婆也擔心媳婦不喜歡自己、同住還要整天伺候、被嫌煮飯不合胃口、把自己當空氣不打招呼、對自己擺臉色。對於婆媳問題,呂秋遠律師表示,婆媳關係要能妥善處理,只有3訣竅:「首先不要住在一起!其二仍然不要住在一起!其三還是不要住在一起!」。如果真的逼不得已要住在一起,還是有3訣竅:「老公在幹嘛?老公在哪裡?老公死了嗎?」,住在一起摩擦就會多。如果連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同住都會有許多爭執,那就更別說沒血緣關係的「類女兒」會跟婆婆有多少衝突。別住在一起,對彼此都好。婆媳該不該同住?支持派vs反對派對於改善婆媳關係,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團發文詢問網友對「婆媳問題」的看法,貼文引發網友們廣大迴響,紛紛留言自身經歷。有網友表示,支持婆媳不要住一起。「對!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感」、「認同!200%正確」、「真的沒住在一起反而人家更尊重更客氣」、「不住一起好處多,不住一起沒煩惱,各過各的多快樂。」、「眼不見為淨是名言!有距離=有保險」、「婆息和夫家其他家人真的不要住在一起,彼此生活習慣跟觀念想法不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磨擦,造成離婚最大原因」、「本來就是,住一起何必呢,自己有錢住婆家幹嘛」、「讚同!保持距離反而促進婆媳和氣」。也有網友表示,反對婆媳不要住在一起。「跟婆婆住在一塊也有好處,老人家會幫忙煮飯做家事還會帶小孩,讓兒子媳婦安心上班,雖然有些不自由,可是好處很多」、「搬出來以後覺得要點感傷,要不是孩子大了需要空間,不然蠻喜歡和婆婆住在一起的」、「婆媳問題互相體諒,婆婆把媳婦當女兒,媳婦把婆婆親媽!三代同堂不是很很好?」。媳婦對於婆媳問題的看法。「就算跟婆婆感情好,就是不要住一起!」、「碰到孝子和媽寶就難了」、「尪通常假死、裝忙!」、「不回話,也能走過來」、「不要去婆家走動、不要去走動、不要去走動、很重要說三次」、「感謝老公讓我有位好婆婆」、「此題真的無解!」、「如果沒能力買房或不願意綁20~30年房貸,可以考慮分居婚,皆大歡喜的婚姻方式」、「強勢婆婆+媽寶老公=破碎婚姻」。婆婆對婆媳問題的看法。「要有同理心!媳婦也是一家人!要善待她」、「現代版婆媳,都是婆婆要讓媳婦!」、「矛盾的心裡問題,不想跟公婆住,卻想把小孩往長輩家推」、「婆媳要和平共處三句話:尊重,捨己,珍惜(緣分)」、「每個人都會老化,互相理解與體諒吧!做子女的榜樣」、「住隔壁住附近,最好」、「我不和結婚的孩子住,但是會幫他們買房。」、「以後自己當婆婆時就體會了」。也有網友打趣的回覆,「不要結婚不是比較直接」、「誘惑公公 ,就會被要求搬出去了」、「不要住在一起還是會嚼舌根,要找沒婆婆的」。律師呂秋遠給婆媳相處的10點建議面對婆媳關係的難解之題,律師呂秋遠曾在臉書上分享他的專業建議。提醒準備當「好婆婆」的阿姨們,10個必備婆媳相處攻略。1.請不要堅持跟兒子與媳婦同住,最好把他們趕出去。就算他們只能租房子,那也是他們的事情。遙遠的距離美感,保證讓你們婆媳關係良好。2.不要把您媳婦當女兒,只要把她當作您兒子的老婆、您的朋友,那也就可以了。您可以把您兒子永遠當作未成年,但請把您媳婦當作同輩一般的尊重。您罵她一句,她會記一輩子。這世界上,只有她媽能管她,而她媽不是您。3.您媳婦亂買東西、愛看韓劇、喜歡滑手機、不洗衣服煮飯、衛生習慣不好、不愛整理家裡、不會帶小孩等等的壞習慣,通通不關您的事,那是您兒子跟她之間的事情,而您兒子的事情,也不關您的事,他真的成年了。4.如果住在一起,請互相尊重。不要去碰他們夫妻的東西,不要幫他們洗衣服煮飯、不要幫他們帶孫子。除非您的媳婦拜託您,而您行有餘力願意幫忙,再考慮就好。他們的事,自己處理,不要煩您。5.他們夫妻吵架,請裝作沒聽到。您跟您老公吵架,會希望婆婆介入嗎?如果不希望,您現在介入會不會很怪?兒子抱怨的時候,就說媳婦好話,而且立刻忘記。至於媳婦抱怨,那就多罵您兒子幾句。6.孫子的爸媽是您兒子與媳婦,不是您老公與您。隔代教養是不理想的,盡量讓他們親自帶孩子,尤其不要剝奪媳婦教養孩子的權利,怎麼看不慣,後果也是他們擔。7.媳婦沒必要孝順您,該孝順您的是兒子,請培養兒子,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男人,協助您跟媳婦之間的相處。媳婦對您的好,要時常掛在嘴上,您對媳婦的好,要立刻忘記。8.兒子在法院談離婚的時候,請不要來。這樣會讓他看起來很像媽寶,而且您也進不來調解室與法庭,只能在外面乾著急而已。9.多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不要把重心放在兒子女兒身上,人生即便已經過半,還有許多有趣的新鮮事物可以學習。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更璀璨,是您的任務,請在死去前把所有的財產花光,不要讓財產變成遺產。10.孫子不是你們家的,而是他爸媽的寶貝,請自動默唸三遍。呂秋遠最後也提醒:親愛的阿姨,當一個好媽媽不容易,但是當一個好婆婆很簡單。簡單的口訣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您可以多關心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您兒子與媳婦的,我相信您的生活會更美好,說真的,兒孫自有兒孫福,照顧自己才重要。延伸閱讀:.媳婦最想的婆婆人選!尹汝貞:不喜歡就別見面,幹嘛製造婆媳問題.婆媳問題超常見!為何很少聽到「岳婿問題」 過來人點出1關鍵.婚姻是墳墓,離婚是重生,小三愛來盜墓?踏入婚姻前必思考6問題
-
2023-07-31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從沒想過自己已經活了這麼久 齊邦媛用文學的力量締造理想晚年生活
文學家齊邦媛今年(2023年)已經99歲,有別於很多人對老年的想像,認為老年生活就應該和家人住在一起享受天倫、頤養天年,她卻在80多歲時選擇搬入養生村,並在入住養生村期間完成震動華人世界的鉅著《巨流河》。「我才80歲,有自己生活要過」是怎樣的人生觀讓齊邦媛決定入住養生村?根據聯合報2017年的報導,事實上在當時銀髮族住養老院是「沒人要」、「子孫不孝」的象徵,但齊邦媛表示,那時候「我才80歲,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縱使從親友到學生,每一個都反對齊邦媛的決定,她卻堅持住進養生村、當起一輩子沒當過的「自了漢」(一個人只顧自己了此一生)。有別於華人的觀念是「在家養老」,視「三代同堂」為家庭幸福圓滿的象徵。齊邦媛認為,現代人已沒有組成大家庭的空間與經濟條件,「沒有大家庭的房子、院子和經濟,何必去扯大家庭的糾葛?」不如找一個適當的地方養老,自己締造理想的晚年生活。剛入住養生村時,齊邦媛坦言內心「惶然無助」。當時養生村還是荒涼山村,入住率不到兩成,新挖的土地上草木都是新種,聽不到蟬鳴鳥叫。每當最後一班接駁車離去,「村民」彷彿遺世獨立。她在日記寫下心情:「在一個原不曾夢想的孤獨世界裡,面對自身不可知的結局,孤獨走向虛空。」這樣的孤獨,卻也是面對記憶最好的時空。齊邦媛在這輩子第一次擁有的獨立空間中,一字字寫下《巨流河》。「在生命中有餘燼之火的晚年,找到自己真正的書房、寫半生想寫之書。」人生也許也只有走到這個階段,才有如此清明的人生檢視。不改初衷 對文學充滿熱愛即便到了晚年生活,齊邦媛鍾情的文學仍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據聯合報2007年的報導,同個養生村的老人看她在餐廳看書,探頭一望:「哎喲,你看英文,你還看得見呀?」這讓齊邦媛無奈表示,「我不喜歡人家用老來套在我身上。有的人不相信讀書的自助力量,很早進入『殘生』,能與他們談什麼?」那些人並不知道,多年前齊邦媛曾車禍受重傷,疼痛難熬的時候,她是用默誦英詩保持心智清醒。她對文學充滿熱愛,她教授濟慈的詩,〈秋頌〉寫到初秋還有些花在開,傻蜜蜂以為夏天永遠不會過去。她想,她就是那隻傻蜜蜂,以為幸福可以永在。這些生活的點滴,在在顯示文學在齊邦媛生命中的重要性。薇薇夫人在《九十挺立,繼續舞向終點》一書曾提到,老了以後自己最重要。她指出,八十二歲得諾貝爾獎的加拿大女作家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曾說:「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好怕的,只要顧好你自己就好了。」這「顧好」一定要包括身心靈全部在內。另外根據中央社外電報導,今年逝世、享高壽107歲的日本第一位女性攝影記者笹本恒子曾說:「人不應該懶惰。重要的是對生活抱持正面態度,永不放棄。必須鞭策自己,保持警覺,這樣才能持續邁進。」以文學顧好身心靈並且持續邁進,或許能呼應齊邦媛的生命態度。根據親子天下2019年的報導,作家簡媜便曾說,齊邦媛是她的老年典範。雖然齊邦媛的肉體已不再年輕,但她的心並沒有陷入困境,還有蓬勃的力量用她的筆開天闢地。堅強面對生命 每一刻都是永恆齊邦媛除了嚴肅看待文學,也堅強面對生命。曾眼看因氣切、無法言語且臥床四年的先生在紙上寫下:「不知外面世界了!」她充滿感慨,為自己預簽拒絕心肺復甦聲明,就放在獨居處天天埋首寫作的書桌上。因此談到生死,齊邦媛從容豁達。她不諱言自己曾經抱著「等死」的心態,「等也不死,很麻煩,就不等吧。」心境一轉,「不等」讓她打開另一個世界。人生至此,她不再等待任何人與事,每天讀書寫作,每一刻都是永恆。2018年,英文版《巨流河》問世,隔年齊邦媛獲母校印第安那大學來台頒贈榮譽博士學位。根據風傳媒2019年的報導,那時95歲的她在致詞時幽默地說,她已經活得夠長了,不過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已經活了這麼久。因為她很忙,寫了很多書、關於自己的一生,尤其是久遠的時代。她表示,「我這一輩子活在愛中,尤其是我父母給我的愛,為了紀念他們,促成我寫成這本書。」【參考資料】齊邦媛養生村日記 「我才80歲,有自己生活要過」自比傻蜂戀秋花 讀英詩止痛巨流河牽線、管中閔見證 齊邦媛獲遲到半世紀的學位獲印第安那大學來台頒贈榮譽博士學位 95歲《巨流河》作者齊邦媛致詞:這是我生命中不凡的一天!無聊的老後生活是可怕的毒藥!薇薇夫人:老後的自由,別被無聊荒廢笹本恒子107歲心態不老 長壽秘訣每天一杯紅酒作家簡媜 在銀閃閃的地方,從容微笑(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3-07-29 焦點.生死議題
阿伯年輕騎野狼125,晚年在安寧病房!心理師辦「懷舊趴」讓安寧病患從回憶找回生命意義
提到回憶,會讓你想到什麼?很多時候,回憶就像一部時光機,總能在剎那間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喚起許多曾經走過的點點滴滴。安寧心理師也常常運用病人的生命回憶,當作心理工作的素材,成為伴行者,陪伴人們在生命終點前回望,尋找屬於自己的亮點。同時,安寧心理師也成為見證者,見證平凡生命裡是如何成為自己生命的勇者,在命運的跌宕裡勇於迎戰。飄撇阿伯的安寧病房生活在我的安寧記憶裡,曾經出現過一個具有電影明星般風采的「飄撇阿伯」(英俊瀟灑的)。他在安寧病房的日子從來不以病人之姿現身。每次見他,他都是穿著自己帥氣的修身喇叭西裝褲,搭配紅黑色條紋襯衫,再加上招牌迷人笑容,坐在床邊,跟每個到訪的人道早問好。要不是阿伯因為呼吸喘,需要戴氧氣鼻導管,我可能真的會在恍惚之間忘記我身處在安寧病房。陪在他旁邊的太太,跟阿伯那真是天生一對,一樣熱情、好客又健談。每次進到阿伯的病房,就像到他們家作客一樣,打開話匣子,自然就聊了起來。生病受苦的是他,為什麼還要道歉、自責呢?飄撇阿伯住進病房的第二個禮拜,他的病情卻悄悄起了變化。這天,我與病房關懷師碰巧一同來到了飄撇阿伯的病房探視,只見阿伯半坐臥床上。招牌笑容敵不過病魔的折騰,他不忘點頭招呼,但失了神的表情說明了事有蹊蹺。原來,隨著病情下滑,昨天大半夜的譫妄發作,意識混亂之下的脫序行徑忙翻了夜班的護理人員。在得知這個狀況後,我和關懷師蓮芬便在他們夫妻倆的身邊坐了下來,想要安慰眼前因為失序而失了光彩的阿伯。話還沒說上幾句,阿伯就連忙向我們道歉:「拍謝、拍謝……」然後用極度懊惱的表情,再接著喃喃自語道:「拍謝……我實在有夠見笑(台語)……」這抱歉裡有道歉,還有自責……生病受苦的是他,為什麼還要道歉、為什麼還要自責呢?飄撇阿伯從不是一個為了病情自怨自艾的人,然而從他的抱歉和自責裡,我聽到的其實更多的是自我的失落。除了因為昨晚的「失序脫軌」麻煩到了夜班護理人員,那個譫妄發作時,「不是自己的自己」跟平時「堅忍自持」、「風流倜儻」的自己迥然不同。自己把自己的臉都給丟光了、見笑了而不知如何自處啊!一個人的生命經驗形塑著一個人的自我形象。我和關懷師試著和阿伯從當前疾病的困難,談到當年生命的艱苦。我們才知道,現在看似瀟灑的阿伯,年輕時是苦過來的。意志力和自尊心極高的阿伯,不願接受家人的救濟,靠著夫妻胼手胝足,打拚經營一家成衣工廠,一點一滴累積,才有現在的成果。在後來的會談,透過了澄清與外化技巧,他漸漸懂得了譫妄的脫序,是因為疾病中不可控,但絲毫未動搖的,是他心靈巨人的內在本質,於是能漸漸接納當前的自己。我們在那次的會談裡,好像乘坐著時光機,回到當年飄撇阿伯閃亮的日子。他生動地憶起當年在成衣廠工作中的小確幸。台灣經濟起飛的那幾年,成衣廠的生意挺好。打版製衣後,飄撇阿伯會騎著他的「野狼125」趕著到處去送貨。帥氣的摩托車是辛勤工作的獎賞,能騎著野狼送貨,是自食其力打拚的足跡,再累也是甘之如飴啊!說到這裡,阿伯的眼睛透露著我們從來沒見過的光彩。那是透過回憶,穿越到年輕時意氣風發的臉龐。然而,除了談話中的心理療效,我們還能為這樣的生命做點什麼嗎?懷舊音樂美食趴所有在安寧病房工作的專業人員都是生命工作者,這樣的熱誠,推動著我們常常思考如何為病人開創生命更多新的可能。在這個工作氛圍下的臨終陪伴方式是豐富多元,而且充滿生命力的。飄撇阿伯在會談回憶中感受到生命價值與意義,使我們有了一個新的發想。我們希望把個人的心理工作效益擴大,以懷舊治療的模式,擴展到病房其他的長輩病人和家屬。於是,我們決定辦一個「懷舊音樂美食趴」。在懷舊Party裡,我們以台灣三十到四十年代的大稻埕市集作為時空布景,用懷舊老歌帶領在場的大家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還有工作人員迅速成軍的「黑貓歌舞團」上演一段大稻埕時裝歌舞劇,更增加了懷舊活動的臨場感。不僅如此,我們還準備了台灣地道傳統小吃,有燒肉粽、草仔粿、芋頭粿、檸檬愛玉,讓長輩們用味覺體驗回味舊時光的好味道。搓圓仔活動則是這次把大家串連在一塊的高潮。現場的工作夥伴、病人及家屬一同樂在其中。有個好久沒有由口進食的病人這麼告訴我們,他說:「好久~沒吃到湯圓,雖然我不能吃多,但是香甜軟Q的湯圓在嘴裡咀嚼的滋味,好幸福啊!」其實,飄撇阿伯沒有來得及參與這個「懷舊音樂美食趴」,但是我們彼此都沒有為此而感到遺憾。阿伯的三代同堂冰淇淋同樂會懷舊Party前的那個周末,阿伯已經提前在自己的病房裡,舉辦一個小小的「三代同堂冰淇淋同樂會」了呢!那天周末,一大家子的人都來了,所有阿伯口中最孝順的兒子女兒、在總統府當憲兵那個最讓他感到驕傲的長孫,還有那最愛撒嬌貼心的小孫女通通都來到了病房。貼心的蓮芬姊,想到了之前阿伯說過他想要吃冰淇淋的心願,於是準備了一大桶的冰淇淋,而且還不馬虎地附上了專門挖冰淇淋的勺子。聽說,那個周末在飄撇阿伯的病房裡傳出來的笑聲不絕於耳,而且啊,一大桶的冰淇淋,在他們全家一同分享下,三兩下就見底了呢!阿伯說,他的前半輩子雖然苦,書也念得不多,但是他重視身教和言教,秉持著這樣的價值觀,他更是努力地在展現一個父親在家庭中父慈子孝的生命態度。他曾經說過,他最幸福滿足的就是擁有一個賢慧孝順的賢內助,還有祖孫滿堂、和樂融融的家庭。那天,三代同堂的冰淇淋家庭同樂會,肯定讓阿伯和他的家人在安寧病房裡再一次重溫,享受了這個最平凡,也最幸福的快樂時光,也是他克服了生命寒冬之後,換來了這個家的春暖花開。星期一一早,我知道他如願回宜蘭老家,安詳地走了。後來,我跟照顧過阿伯的護理師和蓮芬姊在病房走廊上,談起這段見證飄撇阿伯的善終過程,我們的心裡都有超乎語言能表達的滿足。如果說,敘事治療能讓人從過去經驗中重新找到意義,懷舊治療能讓人在當前經驗裡體驗曾經的幸福。在安寧病房,集結大家的力量完成終點前的生命工作,便是為了讓所有來到我們當中的生命,活得既有意義,還能感覺幸福,這就是我們在工作中最大的滿足與快樂了。王映之心理師的呢喃為病家打造專屬的小日子病,往往帶走人們最習以為常的平凡珍貴的小日子。在馬偕安寧的那幾年,跟著團隊一起為病家打造專屬的小日子,是我職業生涯引以為傲的經驗之一。因為讓病人在生命的最後,能過上一些平凡舒心的日子,是因為團隊跟病人有著靠近的關係、善解的聆聽,以及深刻相互接觸之下帶來的行動。這是安寧全人照護的專業,也是整個團隊平凡日常中展現的不凡。註:外化技巧是將「人」與「問題」分開,藉此避免為當事人貼上負面的標籤後,會削弱其面對問題的意願與能力。透過「問題外化」的釐清過程,當事人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所面臨的處境或問題,也因此帶來改變的契機。本文節錄:《無憾的道別:安寧心理師溫柔承接傷痛與遺憾》一書延伸閱讀:.癌症改變50歲陳爸餘生!轉念:我快死了但還活著,臨終前怎麼活自己說的算.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好好說再見」,放手祝福彼此有新的旅途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2-12-17 退休力.理財準備
「男人」、「房子」哪個可靠?該買房嗎?吳淡如給要買房的女性的4個人生建議
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說:「一個女人如果想要寫作,一定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還要有自己的房間。」作家吳淡如在新書《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提到,我從小就被這句話說服了,再加上後來一直擠那種8個到16個人的宿舍,實在沒有隱私權。我一直很希望自己有獨立的生活空間,所以很早就買了房子。當然那時候薪水不高,房價也還好,我花費也少,沒有現在女性買房的負擔那麼沉重。不過在我看到的所有女人之中,房子帶給他們的安全感,基本上似乎都比男人要強,這是真心話。就心理層面而言,女人買的不只是一個可以住的地方,更是可以為你遮風避雨,沒有人能把你趕走的地方。如果房子是你的,當你跟同居的男朋友吵架,走的是誰?當然是沒有房子所有權的人嘛!買房前自我對話,買後不後悔,有關女性購屋前有幾個問題值得「自我」討論:❶ 你需要什麼樣的房子?女性購屋比較衝動或看「感覺」?我不這樣認為。大部分女性是務實主義者,曾有人說:擇偶就像買菜,在步入「市場」前,就該知道自己要買的是什麼。因為如果你沒有清楚的目標或條件,就無法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決策。買房何嘗不是如此?請列前三名標準清單,不要像擇偶條件一樣模糊,說什麼「我愛他就行了」,記得考慮「代價」:你能負擔的貸款總額,並且思考你的工作穩不穩定?❷ 你的願望值多少錢?從過去的調查來看,女性在決定購屋的條件與男性確實不同。在生活水準上會比男性更為講究,男性可能回家只要能上網、睡覺就好,而女性會更重生活品質。另外女性普遍也更注意安全需求,除了屋況本身,周遭環境(荒郊野外或風化區)等都是觀察重點。買屋清單比擇偶清單容易多了,在於擇偶條件無法標價,但是買屋清單可以有價格標準,清單再完美,買不起也沒用。提醒自己,房子不會像愛情一樣多變,不會翻臉如翻書,它會給你如同混凝土與鋼筋般的承諾。這樣一來你才知道自己的「夢想」值多少錢?以及你需要花多少力氣去追求。❸ 為了買房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除了要估量夢想的價格,還要知道自己的能耐。這裡的能耐指的不單是你有多少錢?還有你願意為此付出多少代價。不管是存頭期款,或者是後續繳房貸,你的生活勢必會受到影響。還算低利時代,如果可以使用寬限期不必先還本金,就不要客氣!用寬限期,五年內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好處是可以維持生活品質,並且有多餘的資金注入其它投報率較高的ETF或股票,也還有筆應急用的生活資金。❹ 要買套房、兩房還是三房?如果有足夠的錢,你要買幾房呢?當然錢多幾房都可以,但是房間多維護成本高,而且如果你住在城市中,常常會有「免費住客」搬進來。我的一個女性朋友就有這樣的經驗。他在臺中工作,家人也都在中部,運氣不錯,五、六年前在房子還滿便宜的時候,他就買了一間4 房的老公寓。不過後來的狀況有些失控,因為家人覺得你只有一個人,幹嘛住那麼大一間?當妹妹到臺中求學,搬來跟他住,怎麼可能收房租?問題是妹妹還真大方,大學畢業之後連男友都帶進來同居了,反正住同一個房間。弟弟後來也在臺中工作,既然妹妹可以住進來,他也就順理成章。所以也占據了一個房間,當然也沒有付房租及水電管理費。而且也常常找朋友來家裡一起打電玩,半夜戴著耳機吼得好大聲。剩下的一個房間呢?某一天他看到表姊也提著行李過來,因為他爸媽認為表姊離了婚真的很可憐,請她暫時收容。不只表姊,還有兩個三歲以內的孩子。「這是原罪嗎?我的房子竟然變成親友收容所!」一直到目前他還是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尤其對於「一個好人」來說。所以房間愈多愈好嗎?當然不是,每個人的需要和家庭狀況還有家人組合都不一樣。如果我是一個單身的人,我會選2房。如果是購買投資房,我也會選2房。在海外投資,如果買的是預售屋的話,我也選2房。2 房當然比3房4房便宜很多,而且容易轉手。未來兩代、三代同堂少,少子化,各大都市的4房房型已經不好轉手。相較於2房或3房的房型,還是市場上主力趨勢,未來也比較有人承接。書籍介紹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作者:吳淡如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2/07/12作者簡介吳淡如延伸閱讀:50歲後努力與否,到85歲都會算總帳!老年醫學權威陳亮恭:教你2招抗老化缺牙了,該做「假牙」還是「植牙」?牙醫師的6個良心建議
-
2022-05-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病房顧確診兒卻平安出院 他曝防疫關鍵
旅遊作家「小王子」在臉書分享他與4歲多兒子關在隔離病房7天卻完全沒被傳染的經過,他指出,一開始就在狹小病房設定自己的安全區,全程戴N95口罩、不共食、浴室洗澡錯開使用,最後PCR陰性離開醫院,生活很快就恢復正常。網友看到貼文紛紛回應「很棒的資訊分享,我們也都得有心理準備」、「超強!躲到衣櫃吃零食莫名的感人」,也有人讚「堅強冷靜的爸爸」。「小王子」指出,家裡三代同堂6人同住,四月底家中有4人相繼確診,包括女兒、兒子與同住家人,4歲多的兒子因發燒、睡覺喘而快篩出陽性,與醫院討論決定入院治療,他訂出目標,要陪兒子完成醫治,自己也要PCR陰性出院。隔離病房不大,他將自己的床,最靠近窗戶、廁所以及衣櫃的地方設定為「安全區」,不斷清消,吃飯前後、小朋友經過都會用消毒濕紙巾擦拭,「洗手一定會一直洗」。他與兒子也落實不共食,兒子先吃飯,吃完後整個場地清潔整理,他才會背著兒子在自己的安全區,也是離兒子最遠的距離吃飯,並用最快的速度吃,晚上兒子睡著後,他偶而衣櫃裡面吃零食看影片釋放壓力。「小王子」的策略還有洗澡順序,兒子發病後剛進入傳染力高時他只擦澡,之後洗澡的順序是他先洗,洗完再幫兒子洗,結束後再用消毒溼巾進行浴室消毒擦拭。除了刷牙之外,洗澡睡覺也是全程戴口罩。由於入院前醫護不斷提醒,照顧家人確診機率很高,「小王子」最後篩檢陰性出院,護士還詢問他是怎麼做到的。小王子說,5月初家人陸續解隔離,同住家人都平安,他跟妻子都沒確診,也代表著除了三劑疫苗,加上口罩習慣以及注意洗手都是有用的。
-
2022-05-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他在隔離病房照顧4歲確診兒 沒被感染曝這幾點關鍵
國內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越來越多,家長照顧確診孩童在密切接觸下很難避免被感染,但旅遊作家、彰化旅遊達人「小王子」在臉書分享他與4歲多兒子關在隔離病房7天卻完全沒被傳染的經過,他指出,一開始就在狹小病房設定自己的安全區,全程戴N95口罩、不共食、浴室洗澡錯開使用,最後PCR陰性離開醫院,生活很快就恢復正常。「小王子」指出,家裡三代同堂6人同住,四月底家中有4人相繼確診,包括父母、女兒和兒子,兒子因發燒睡覺喘而快篩出陽性,4歲多的兒子出生動過手術,與醫院討論決定入院治療,他訂出目標,要陪兒子完成醫治,自己也要PCR陰性出院。「小王子」表示,隔離病房不大,他將自己的床,最靠近窗戶、廁所以及衣櫃的地方設定為安全區,不斷清消,吃飯前後、小朋友經過都會用消毒濕紙巾擦拭,「洗手一定會一直洗」。他與兒子也落實不共食,兒子先吃飯,吃完後整個場地清潔整理,他才會背著兒子在自己的安全區,也是離兒子最遠的距離吃飯,並用最快的速度吃,晚上兒子睡著後,他偶而衣櫃裡面吃零食看影片釋放壓力。「小王子」的策略還有洗澡順序,他說,兒子發病後剛進入傳染力高時他只擦澡,之後洗澡的順序是他先洗,洗完再幫兒子洗,結束後再用消毒溼巾進行浴室消毒擦拭。他強調,除了刷牙之外,洗澡睡覺也是全程戴口罩。由於入院前醫護不斷提醒,照顧家人確診機率很高,「小王子」最後篩檢陰性出院,護士還詢問他是怎麼做到的。小王子說,5月初家人陸續解隔離,父母小孩都平安,他跟妻子都沒確診,也代表著除了三劑疫苗加上口罩習慣以及注意洗手都是有用的。網友看到貼文紛紛回應「很棒的資訊分享,我們也都得有心理準備」、「超強!躲到衣櫃吃零食莫名的感人」,也有人讚「堅強冷靜的爸爸」。
-
2022-01-23 養生.生活智慧王
專家教3招整理心法 老宅也能有美好的生活品質
誰說老公寓沒有享受理想生活的機會?難道只有住新房子才有改變的權利?從心態想法到實際執行,告訴你三招「整理心法」,趁著農曆年前重整空間,就算是50年屋齡的老宅也能煥然一新。告別過度的「惜物精神」總覺得斷捨離很困難,其實都是捨不得放下過去,認為付出了金錢,想收回「沉沒成本」,所以被物品困住。就像不願意離開渣男的女孩,「不會再用」的物品卻想著「總有一天會用到」,過度的惜物精神就是囤積主因。大家不妨審視空間中多餘的物品,除了丟棄、二手拍賣或捐贈都是很好的處理方式。別再留戀!告別過去才能迎向未來,現在就開始練習斷捨離。擬定「可行」的計畫表自己做整理時最常遇到「半途放棄」,下定決心一天內把家裡整理好,捲起袖子把物品全部下架,光是檢視物品就用掉一半的力氣,轉頭看到滿地東西更喪失鬥志,最後愈收愈亂、空間比開始時更爆炸。制定「可被達成」的整理計畫表,整理時不要太貪心,從小地方像是抽屜、櫃子「分區整理」,完成一個區塊再開始另一個,享受整理後的成就感,給自己繼續下去的動力。收納「使用者放中心」「行為是人與環境互動的產物」,整理前整聊師會先與客戶溝通,了解各空間的使用者及使用習慣,「使用者放中心」藉此打造居住者順手又滿意的環境。80歲和20歲的整理方法不同,尤其像三代同堂的客廳,多人使用的「公共區域」,收納也應該要分區規畫。不常用的五金類可以收進抽屜,像棉花棒、藥物這類日常會用到的用品,採用看得到的「開放式收納」,讓物品一目瞭然,連長輩、孩童也能輕鬆取用。整理收納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居家整聊室透過「整理」、「聊天」貼近顧客的生活,打造最適合的居住空間。就算是老舊的公寓也有享受「美好生活」的可能,唯有不斷地溝通、調整,「滾動式」檢討物品與空間的關係,這樣才能達到你「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
2022-01-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科大師生確診 西堤疫情燒向新竹
西堤牛排桃園中壢店傳播鏈擴大,昨新增六名用餐者確診,其中新竹明新科大師生的足跡還涵蓋學校周邊餐飲店,女學生甚至到過新竹市巨城購物中心;除了相關場所緊急封閉清消,因一月七日、九日都有西堤顧客確診,桃園市長鄭文燦呼籲七日到十二日曾去過中壢聯邦分行及中壢西堤牛排的民眾自行前往採檢。昨天新增六例包括二對夫妻與科大師生。其中一對確診夫妻於本月九日和家人三代同堂共十一人前往用餐,他們用餐地點與七日用餐的聯邦中壢分行員工相隔一段距離,目前包括職場和家人一共居隔六十四人。另外,昨天還新增三名桃園市民確診,除確診婦人的女兒曾與確診的西堤工讀生同車,另兩人初判與西堤無關;其中一名國中生與同校確診者不同班,懷疑是在學校廁所被感染,另有一人感染源調查中。此波傳播鏈最早源於聯邦中壢分行員工,他們七日到西堤中壢店用餐,除了同日用餐者有多人確診,連九日用餐的人也染疫;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西堤七日、九日各發生一次群聚感染,擴大匡列七日到十二日有到過西堤餐廳的人都要出來採檢,目前採檢數量已經到六千零十一人。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說,不排除是消毒不徹底導致疫情擴散,會通盤檢討所有餐廳廁所清潔、碗盤消毒等作法,用最高標準檢視。另外,根據衛生局疫調,在餐廳兩端各有感染,不排除服務生是傳染源,但仍需進一步查證。昨天確診的西堤餐廳顧客,有兩人是明新科大師生,其中女學生十一日出現症狀,十三日發燒,昨天確診;同校社團女老師昨發燒確診,二人已安排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治療。新竹縣衛生局表示,女大生平時在學校對外開放的游泳池打工,擔任行政櫃台人員,昨已前往清消與疫調匡列相關人員,同時派機動篩檢部隊進駐校園,擴大PCR篩檢;明新科大今明二天停課,大小活動皆暫停。疫調發現,師生足跡涵蓋學校周邊多間餐飲、小吃店、家樂福超市、竹北等,而女學生十一日晚間曾到新竹市巨城購物中心用餐,巨城緊急閉門一天消毒,用餐的餐廳則停業到十九日。昨天深夜,士林科教館、兒童新樂園傳出尚未公布案號的確診者足跡,停業三天消毒;另天母家樂福也有確診者足跡,停業一天清消。
-
2022-01-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訊/除了夫妻新確診 中壢西堤餐廳又3名顧客確診
桃園市長鄭文燦在今天上午的防疫會議指出,西堤餐廳又有新增兩人確診,是一對夫妻,三代同堂11人一起去用餐,夫妻1月9日確診。衛生局長王文彥在防疫記者會結束前表示,最新消息除了這一對夫妻以外,西堤餐廳有3名新增的顧客確診,防疫人員目前正在疫調中。合計西堤餐廳今天新增確診人數至少5名,鄭文燦市長說,因為擴大採檢人數增加很多,不排除今天還會再篩出新的確診者。
-
2021-09-19 養生.人生智慧
中年如何斷捨離? 居家收納達人:「整心」是第一步
近年來「斷捨離」成為流行話題,尤其進入中年後,從年輕累積至今的物品,已經嚴重侵蝕生活空間,想要整理卻力不從心,捨不得或是丟不完,成為熟齡最常見的收納問題。擅長居家收納的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指出,整理的第一步應該從正視問題開始,而不是從丟東西下手,透過「整心」的動作,為大家解決物品囤積、空巢夫妻、遺物整理等熟齡困擾。家中雜亂 恐反映內心狀態活了大半輩子,家裡的物品數量跟著人們一起成長,爆滿的衣櫃、鍋碗瓢盆堆滿的廚房、過期食材塞滿的冰箱、寸步難行的走道空間…這些生活場景,正在許多人的家中上演。年紀輕輕就創業的鄭博元透露,他發現許多人面對居家的雜亂感到束手無策,其實「美好的生活選項」有專業的改善方法,因此決定成立「居家整聊室」,培養整聊師到家戶探訪、協助整理與收納。很多人認為這類家事服務大同小異,都是負責清潔、收納、歸位等,但不少案例是整理完很快又開始雜亂,其實,整理並非只著重在物品,更重要的是「整理心情」。鄭博元說,進入很多家庭協助後,發現每個人都因為不同的問題造成難解的環境雜亂。例如,一位女士的廚房中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鍋碗瓢盆、調料,很多幾乎沒有使用,但本身卻不常煮菜,透過整聊師的諮詢後發現,原來她持續買廚具的原因是,內心想要成為婆婆眼中的好媳婦,透過買廚具會讓自己增添信心。經過整聊師協助,斷捨離廚房不需要的物品後,同時她也正視長久的內心問題,其實不用透過廚藝展現,也可以找到與婆婆和諧相處的方法。熟齡收納 惜物割捨有心法談到熟齡在收納上最大的痛點,鄭博元認為,許多長輩有個共通點是惜物,無論物品狀態如何,都會捨不得丟、怕浪費,有時候子女協助丟東西,反而會被阻止,最後鬧得不歡而散。對此,他建議,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堆積的物品如果用不到,不要直接丟掉,而是轉送給需要的人或社福單位,讓物品可以重新利用、發揮剩餘價值,也可以讓長輩有付出的滿足感。熟齡階段第二個常見的收納問題是,子女離家剩下空巢夫妻,或兒女成家後家庭成員改變的狀況。舉例來說,若兒子娶妻生子後與父母同住,家庭人口從兩代變成三代同堂,生活人數增多後,家的容納量也會減少,家也很容易變得雜亂。他建議,可以清出一個儲藏室空間,集中家中每人用不到的雜物,讓物品不至於四散,而壓縮生活空間。更進一步,可以聚集家庭成員共同討論,理想的生活狀態,在必要斷捨離時,適時的清出充裕的空間,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走出悲傷 邊聊邊整留回憶第三個熟齡收納問題是,家人離世後的遺物整理。鄭博元認為,遺物的收納狀況可分成兩類來看。一種是家人自然離世,隨著時間的沉澱,相對的心情會更平靜,這類收納上較沒問題;另一種是,突然意外離世的家人,多數人心情較難平復,建議有人一起陪伴來做這件事,一邊聊天一邊整理,透過紀念回憶的方式,慢慢地幫助自己走出悲傷。
-
2021-07-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解封後如何避免家庭內感染?醫師提3要3不要 可降風險
新冠肺炎家人之間的傳染是最難避免的,根據國外最新研究顯示,家中只要有一人染病,其他家人得病的機率為62%,同時兒童有75%是無症狀感染,卻可能成為傳播源,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許秉毅提供防止家人之間傳染的「3要與3不要」,只要能做好,可降低家人間傳染的機會。許秉毅表示,最近一篇來自波士尼亞的研究,針對25個新冠肺炎群聚感染的家庭,統計家中若有一人在外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其他家族成員會有62%會受到繼發性的傳染。另外,其他許多研究顯示兒童新冠病毒感染有75%以上是無症狀感染,台北市最近也有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有9人染疫,即使目前國內疫情趨緩,家庭內的傳染仍是大家要注意的。他指出,「三要」中,第1要「全家要打疫苗」,不論哪一種疫苗,都能產生至少7成以上的保護效果,家人在一起最容易傳染的是不戴口罩一起吃飯,只有全家都打疫苗,才能平安地一起吃。第2要「規劃家中的污染區」:將全家人在戶外工作或讀書穿的鞋子和衣服放在「污染區」裡,以避免任何人把戶外的細菌和病毒帶入家中的「乾淨區」。例如,在家裡的玄關畫出污染區,放置外出鞋。進入客廳時,要換上「居家拖鞋」;在戶外穿的衣服,返家後放入「汙衣桶」。如果第二天還要穿相同的衣服,要把衣服放在衣架上的「汙衣區」,與乾淨衣服用塑膠袋隔開。第3要「勤洗手」: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用肥皂洗手把洗手洗乾淨,將戶外帶回來的病毒和細菌殺光光,避免異形入侵。「三不要」中,第1不要是「不要用手拿都直接拿東西吃」, 手常常會店染到一些環境裡面的病毒或細菌,直接拿東西來吃非常危險。記得病從口入,吃東西要用餐具,例如,吃薯條用叉子;吃漢堡時用包裝紙包著漢堡底部。第2不要是「不要用手揉眼睛」,新冠病毒無法直接從皮膚進入人體,但可以從人體的5大罩門─兩個眼睛、兩個鼻孔、一張嘴上面的黏膜輕易侵入人體,因此,千萬不要用手揉眼睛。如果眼睛癢的話,可以用衛生紙來輕柔。第3不要是「不要用手來挖鼻」,如果鼻孔癢的話,可以用衛生紙包覆手指,稍微清理一下。至於一家人是不是可以共進晚餐呢?雖然一起吃飯,會增加染疫風險,但在新冠肺炎盛行時,家庭是支持每個人心靈安定的最後堡壘,許以霖建議,除非社區裡面有非常嚴重的疫情 (一周超過3個個案),一家人還是要一起共進晚餐,共享天倫之樂。
-
2021-05-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照顧老人的守護者 長照裡的「新家人」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有關台灣急速「老化」的社會,不能忽視的老人照顧問題。蔡哲雄教授以醫師的立場呼籲,我們需要一套規劃維護身心機能衰退的老人,希望社會各界人共同努力訂出一套更完整的保護措施。曾道雄教授以本身童年時代照顧年邁祖母的感人回憶,期盼政府盡速制定出完善的長照政策。長照政策學者郭慈安教授則提出一些數據支持這種長照計畫的必要性,同時介紹這幾年快速老化與長照政策的同時推動下,其實身旁多了各種「新家人」參加老人的守護,給大家帶來一些遠景。相較於西方社會,我們來自於一個以「家」為中心、群體議和的社會。而傳統的台灣社會,有大家庭、三代同堂,四合院、同住一村互助合作的組合,但是這樣的景象隨著快速的社會變遷與人口結構的改變,每個家戶人口都開始變少,世代共住的情況也起了變化。舉例來說,以2013年與2017年的「老人狀況調查」比較分析,台灣65歲以上人口,三代同堂的家庭從38.4%下降到33.6%;兩代的家庭從25.8% 上升到32.8%。另外在同樣年份的比較下,65歲以上人口期待與子女同住的比例,從65.7%下降到 54.3%,而僅與配偶同住的比例從16.0%提升到 26.2%。這些數據顯示,台灣有許多家庭是處於「家人」不同住的狀態,相對的,傳統上子女在身旁的景象與時常心理上認為兒孫滿堂在家含飴弄孫的期待,目前已不存在。因此,每當我到社區與長者互動,或是在醫院的臨床工作,都會聽到看到長者心口矛盾的說到,一方面期待家人多多來訪,又一方面體恤家人忙碌不想成為負擔。於是,當老化的過程產生了變化時,健康的狀況(如患病或疾病控制變得不理想)、住家需求的改變(如修繕或搬遷)、生活關係的改變(如社會參與或親友離異),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家人」,但突然間又發現「家人」不在身邊一種常態,期待「家人同在」的心情卻依然存在。久了之後,對生活造成的身、心以及社會層面的影響,隨著時光的消逝並沒被大家所注意。於是這幾年快速老化與長照政策同時推動下,其實身旁多了很多的「新家人」,他們默默在守護著我們。第一類的「新家人」是入家協助維持基本生活的照顧服務人員,例如協助把家裡打理乾淨、確保每天需要的飲食、行動、清潔都顧好顧到。這些「新家人」可說是第一線直接與家人互動,他們的存在直接影響生活的品質與安全維護。第二類的「新家人」負責顧「心」與顧「關係」,他們可能到宅關心聊天,也可能帶家人到附近社區參與活動。家人可以參加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巷弄長照站、樂齡學習、長青學苑、延緩失能的各項活動與課程。不僅如此,中午時間有時還可共食,偶爾相揪出遊,維持了心理與社會互動。第三類的「新家人」是在家戶之外照顧家人的醫療與長照體系,有著醫事人員、長照專業、個管與資源提供者。他們以自己的專業跨域連結,形成一個照顧守護網絡。第四類的「新家人」來自遠方,往往需要飄洋過海來到家人身邊。這些移工看護在台灣已經快要30萬人了,他們擔負起許多家人無法在身旁陪伴安全看護的工作。第五類的「新家人」是另一種靠情感溝通的毛小孩、陪伴機器人。雖然他們和人類有不同的基因組合或組裝配件,但是當家人落入孤寂、憂鬱、認知障礙或是需要肢體復健時,這些「家人」會給予非常重要的非語言溝通與神奇力量!為什麼需要重新定義「家人」與認識「新家人」呢?因為台灣已經快要進入超級老人國(2025年)。當每個家庭都會有家人面對衰老,可能也會面對無預警的狀況,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的家庭繼續增加時,每個人都應該開始思考:當社會變遷與人口結構導致家人無法顧及時,平常與「新家人」們建立良好關係並接納他們成為生活中的重要人物,那整個長照佈建才能進入一個連續並「守護不漏接」的真正功能。
-
2020-08-15 該看哪科.婦產科
治癌影響生育 護理師一句話助他喜獲麟兒
40歲傳勇8年前罹患白血病,當時剛新婚,突知罹癌心慌意亂,沒想過治療可能會不孕。幸好護理師主動告知,讓他及早儲精。今年小孩出生,傳勇特別感謝護理師一句話,圓滿人生。傳勇32歲那年突然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那時他才結婚9個月,新生活才展開就遇打擊,「怎麼想都覺得不可能是我」,心情震驚、慌亂。遇上了,只能迎面還擊。傳勇化療前,就先理了大光頭,宣示抗癌決心,還要抉擇是否冷凍保存精子,保留未來「生」機。傳勇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獲知罹癌時,第一時間心情相當紛亂,根本沒想到治療可能有不育風險,當然也不知道可以先保存精子。在住院期間,一名護理師進行例行訪問時得知傳勇新婚,且在育齡階段,主動告知可考慮保存精子。傳勇表示,罹癌時,想得都是如何保命、治療能不能成功;雖知化療會破壞生殖力,但也擔心,如果治療不順、一命嗚呼,保留精子又有何用?但如果沒有罹癌,生小孩是傳勇夫妻倆的人生規劃;傳勇說,為了保留一個機會,也要督促自己認真治療,且堅定信心,決定先存精,不要日後後悔。「生病的時候,每天都像走鋼索。」傳勇做完化學治療,才調養不到7個月時間,癌症又很快復發,且不僅得再化療,還要提高藥物劑量並骨髓移植,重啟一段辛苦的奮戰。在病情不穩定時,他完全不敢想生育的事。直到骨髓移植完成後5年的108年3月,傳勇身體都沒再出狀況,感覺病情已經穩定,才決定取出保存的精子並做人工生殖。經過幾番努力,今年兒子順利報到。傳勇回想,他陪太太進產房陪產,親眼見到孩子誕生,迎接新生的過程讓他情不自禁雙手顫抖。能經歷辛苦的抗癌路、順利重生,還有機會生育下一代,一圓傳勇爸爸三代同堂的心願,一切得來不易。傳勇說:「本來爸爸覺得要失去一個兒子,沒想到還能抱到孫子。」這一路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傳勇說,除了醫護的照顧,他特別感謝當初告知可以儲精的護理師,沒有她的提醒,不可能有兒子的誕生;也很感謝願意捐骨髓給他的善心人,善舉不只改變一個人的生命,而是圓滿一整個家庭。另一名癌友佩佩也經歷類似的狀況,2016年30歲的她剛新婚3個月,因例行檢查發現乳癌一期,讓她與先生都受到驚嚇,醫師建議要手術與放射線治療。佩佩搜尋資訊的過程中,發現癌症治療可能讓生育功能受影響,幾經諮詢生殖科的醫生,後來選擇保存成功率較高的冷凍胚胎,順利完成2個胚胎的培育後,持續接受乳癌的放療,並展開抗荷爾蒙藥物治療。「一開始罹癌什麼都不懂,幸好自己主動查詢獲知生育資訊,及時做生育保存,現在抱著寶寶覺得很幸運,盼能透過自身經驗幫助別人。」佩佩說道。癌症希望基金會提醒,隨著癌症存活率提高,許多年輕癌友在抗癌成功後,有機會建立家庭、生兒育女。但在面對癌症衝擊時,癌友往往集中注意治療,難以事先想到生育議題,因而錯失決策良機,在康復後留下遺憾。建議育齡癌友可向醫療團隊詢問,保有生育選擇權。
-
2020-08-14 橘世代.好心橘
為人剪髮70餘年-99歲理髮師一生為善,攜兒孫義剪
今年99歲的理髮老師傅沈駿魁,為人剪髮70餘載,早年的多位彰化縣長都在他面前低頭,讓他「修理」門面,20多年來,他每年都帶著兒孫到南投埔里基督仁愛之家為老人家義剪;去年6月,他因為無法站立太久,才離開理髮崗位,在他的身教言教下,6名子女以及兒孫們都十分孝順,也都以他為榜樣,持續對社會付出關懷。沈駿魁為人謙和,教養3子3女從未打罵,卻難掩堅毅的韌性。他的妻子早逝,當時長子才讀高一,么女才5歲,他父代母職,茹苦含辛將子女養育成人,且事業有成,目前四代同堂。他現與次子沈瑞昌同住,其他子女雖然散居各地,但都會不定時回來探望,其樂融融。出身理髮世家的沈駿魁,7個兄弟姊妹有6人以理髮為業,他是在20多歲時,跟日本人學理髮,還學會為人按摩頭頸,在當時很少見,很受歡迎。當年他在彰化縣政府側門附近開店,那時候的幾任縣長包括陳時英、呂世明,還有縣府主管都是常客,生意好到連縣長要剪頭髮都要預約,當快輪到縣長時,沈瑞昌都要到縣長官邸通知。沈駿魁也傳授技藝給6個子女,當生意很忙的時候,孩子也沒有閒著,幫忙顧客剪髮、洗髮或清掃。到現在,只有次子沈瑞昌,及沈瑞昌的次子沈祐民繼承衣缽,在沈駿魁去年放下剪刀退休前,三代同堂從事剪髮,曾是一段佳話。沈瑞昌說,父親剪髮技藝好,待人和善,很多人從小到老都指定要給他剪髮,曾有一名從公賣局退休員工,從國小起到現在,50多年來,都固定前來剪髮 ;有一次,一名駝背而且鬚髮蔓長的老人家出現在店前,他二話不說,免費為他剪髮梳洗,還包給紅包;另有一名即將臨終的顧客,三更半夜來店裡,給他做人生最後一次的服務。沈駿魁是個虔誠的基督徒,教育子女以愛,並以身作則為善,921大地震後,20多年來,每隔一個半月,他都由次子沈瑞昌夫婦及孫子沈祐民陪同,一起到南投埔里基督仁愛之家,為將近100名老人義剪服務,每次服務及交通時間就需花將近10小時,全家人一同做公益,持續到現在。沈駿魁目前仍耳聰目明,說起話來仍很有條理,顯然養生有道。沈瑞昌說,父親不菸不酒,除了忙於工作外,也有多元興趣,很多百岳都有他的足跡,也打太極拳,還寫一手好書法,怡情養性。自從沈駿魁去年行動不便以後,家人都格外照顧他的起居與健康,沈瑞昌怕他下床跌倒,都得陪著睡。主要照顧沈駿魁的是二媳婦及大女兒,二媳婦在醫院服務近30年,對於健康照護非常熟悉,是沈爺爺最好的看護,同住彰化的大女兒,也隨時來陪伴照應生活起居,協助沐浴。其他在外地的兒女心繫著父親,也常回來探望。為人剪髮70餘載,沈駿魁看盡人生百態,也深有體會,他說,做人不要計較,要與人為善,而自己最大的快樂就是為客人剪了好看頭髮,客人高興,自己也就跟著歡喜。唯一繼承剪髮刀的孫子沈祐昌說,長期跟著爺爺從事義剪,感受到爺爺對社會的付出與關懷,是他學習的最好榜樣,將來他也會持續做下去。更多精選延伸閱讀↘↘↘。水電師傅踏上志工路,一做16年!幫人修,也教人修。200好漢做公益 「水幫漁協會」3分鐘籌到弱勢善款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6-21 橘世代.好野橘
能保值的「傳家宅」怎麼選?專家提3點要注意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國際市場動盪,買了股票要擔憂變壁紙,留不動產給兒孫似乎較「保值」,不過能傳三代的「傳家宅」怎麼選?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可參考三點,首先透天可多代同堂,但入手有陷阱;其次要改建或加裝電梯,都要注意屋齡;第三,要能增、保值,必須注意生活機能。徐佳馨指出,雖然「傳家宅」大多是建商話術,不過許多橘世代的夢想就是「三代同堂」,以坊間對「傳家宅」的定義,也就是居住空間和土地持分大,一般來說,如果沒有預算買下同棟大樓的上下幾層,或隔壁幾戶,那麼透天厝會比較適合。最理想的透天厝要具備未來可改建的條件,徐佳馨提醒,一定要有土地獨立權狀,而不是和鄰居共同持有,另外,若要為家中高齡者做好安全措施,需要安裝電梯,那屋齡也不能太高。買透天厝和一般大樓住宅不同,徐佳馨表示,透天厝價錢大多用地坪加上造價計算,較少使用建坪,而在同一區域,透天和大樓比起來,價格會稍高一些。要入手透天厝,她強調一定要做好功課,透天通常座落在非蛋黃區,若想保值甚至增值,一定要先想好自己的生活需求、注意周邊生活機能,食衣住行是否能被一定程度的滿足,例如超商、超市、餐飲店距離不遠,也最好要有大眾運輸站點,如公車站、捷運站等在附近。假如地點選不好,導致鑑估價格低,有可能影響貸款金額。徐佳馨指出,同時,透天厝還會有:物件少所以價格亂、裝潢非常花錢、轉手難度比大樓高等潛在問題,民眾要購買傳家透天厝,必須做足準備再開始看屋,方能入手自己、子孫都滿足的傳家宅。【關於更多房屋理財大小事↘↘↘】。配偶贈與、房產移轉...Loss4大遺產節稅關鍵,導致財產縮水了!。存了一輩子只剩下一間房 3種方式打造「退休穩定現金流」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6-20 橘世代.好野橘
想買「養老宅」擔心還不完? 專家:「可考慮賣大買小」
在服務業工作的老楊,看著膝關節退化愈來愈嚴重的太太,爬樓梯吃力的樣子,覺得心疼又愧疚,他打算換掉舊房子,希望能找到有電梯、生活機能完善、安穩舒適的退休生活空間。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預估在6年後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超過20%,而「養老宅」也成為房產市場熱門題材。專家表示,對銀髮族來說,挑選「養老宅」的重要條件,大多包含有電梯、坪數不大、醫療方便、生活機能強,不過不是人人都適合購置養老宅,較建議有充裕資金購屋者,或以既有房產「賣大買小」。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每位客戶心中的「養老宅」條件不盡相同,有些人甚至想買一塊農田、蓋農舍,過著「真人版開心農場」的生活。但整體來看,最好要有上下樓方便的電梯、方便打掃整理的小坪數,住家周遭生活機能強、大眾運輸方便,最好不要離醫療院所太遠。徐佳馨指出,市面上真正為高齡者設計的是「養老村」,其他「養老宅」純屬話題包裝。不過,由於適合作為「養老宅」的建案,要具備社區設備完善、生活機能佳、醫療資源充沛等條件,價錢當然不會太「俗」。那麼高齡者或接近高齡的民眾適不適合特別為自己新購一戶「養老宅」?她認為,銀行承作房貸,對於高齡客戶的還款期限較有疑慮,會擔心因年齡而「還不完」,不容易申貸,因此,要為自己買「養老宅」,若是手上沒有一筆較高額的資金,那就建議以既有房產「賣大買小」,可能在買新屋之外,還會多一筆養老金。徐佳馨說,中南部民眾比較習慣透天、大房子來三代同堂,因此「養老宅」話題還是出現在雙北較多。由於雙北普遍消費、交通都很「親老」,並無特別哪些區域最多「養老宅」,通盤計算,理想「養老宅」的價格大約落在台北市2000萬元以上、新北市1500萬元以上價位。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3-07 橘世代.時尚橘
「橘之鄉」創辦人洪美芳 現代大宅院裡築夢
面對孩子已自立,宜蘭「橘之鄉」創辦人洪美芳一直嚮往有個緊密的人際互動又保有自己隱私的安老之地,這個放在心底的夢想,40年後終於實現。每天晚上6點多,洪美芳和先生林枝漫一家三代20多口人,都會到礁溪湯園社區1樓的「公廳」吃晚餐。20幾坪的餐廳,瞬間湧入橫跨三代的大人小孩熱鬧萬分。才半小時,小孩一個個說「吃飽了」,咚咚咚跑到大廳去玩,無雨的晴天,奔跑的範圍會擴及整個庭院;大人們則邊吃邊聊,一直到8點多,各家才回屋休息。雞舍蓋起大宅院 三代同享共餐時光湯園社區所在地,原本是礁溪林家的養雞場,在林枝漫小時候,這片土地上養著大大小小的雞。後來養雞場遷移,幾年前,林枝漫的叔叔和分到土地的幾個林家後代商量,拿出各自土地在此蓋現代住宅。溫泉住宅「湯園」落成,一開始就如同礁溪其他溫泉住宅,吸引的是外地投資客購屋,平日的夜裡空蕩蕩,沒幾戶「常住戶」。但不同的是,湯園也同時召喚了散居各地的林家人,從台南、高雄陸續返鄉,原本就住宜蘭的也搬到此。目前「湯園」300多戶的住宅,其中約三分之一是林家人。於是,這個外表新穎的現在住宅大樓卻流著「傳統大宅院」的血液。小孩在社區裡玩可能就會遇到十幾個姑婆、叔公。大宅院一起吃飯、過節團聚生活日常都還在,只是形式改變、空間不一樣罷了。共餐的制度起於林枝漫。搬到湯園後,林枝漫懷念往日一家人熱鬧共餐時光,常到妹妹林秋芳家裡搭伙,吃著吃著人愈來愈多,有人提議共煮共食,才有了現在的「公廳」,共食之初是自家人備餐,後來共同出資請了一個人煮食及善後。遇到特別的日子,大家可能就在「公廳」為某人慶生,或是留下來一起挑朋友送來自種的菜。還有一年,庭院做了布置,為要結婚的孩子辦了庭園婚禮。「憨膽」么女嫁礁溪 成大家族長媳時間回到45年前,25歲的洪美芳嫁給初識林枝漫。林枝漫是礁溪當地大家族的長孫,在一個家族事都緊緊相連的年代,嫁入大家族的洪美芳仿若進入一個新的世界。洪美芳家裡有7個兄弟姊妹,雖然人丁眾多,但親族卻不龐大,加上她排行最小,總是被照顧的那個,當初和林枝漫交往時聽他說起家裡的事,只覺得有趣,「我竟然一點都不擔心」,洪美芳回想起來,笑自己的「憨膽」。洪美芳生平第一次到礁溪,便是跟著林枝漫回家。林枝漫是大家族中長子,長孫/長子/大哥帶「可能結婚」的女孩回來是大事。那時候一家子還住在三合院,同輩兄弟姊妹就有20幾人,洪美芳站在三合院發現幾乎每扇門的門縫都躲著好幾個小孩,窸窸窣窣地想要偷看,「大哥哥的女朋友長什麼樣子」?早期的林家,最多時有67個人吃飯,農忙期間,一天3餐加上2頓點心,廚房像是超級戰場。洪美芳嫁入林家時已經分家,人數沒那麼多,不過,還是有20幾個人吃飯,由三房輪煮,一次輪5天。每回輪到林枝漫的父親這房,洪美芳清晨4點就起來煮早餐:為要下田的男人煮白飯、一般家人煮稀飯和一桌的菜,還要為4、5個還在上學的弟弟妹妹做便當。洪美芳做完早餐接著去宜蘭農工教書,下班忙著趕回來幫婆婆煮晚餐。當時沒有洗衣機,她還要手洗大人小孩共12個人的衣服。初為人婦、角色的轉換會不會想家?「我已經忘記了。我的個性比較向前看,做就對了,不會想太多」。洪美芳後來還創立了宜蘭「橘之鄉蜜餞形象館」,身為大家族的長媳,大家有事習慣找她,她也練就一身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自己的需求壓縮到最小,先去照顧身邊的每個人。夢想擁有一個 「屬於自己的地方」過去大家族住三合院,人際關係複雜而緊密,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被家人密切關注,沒有祕密、沒有安全距離。洪美芳還記得以前婆婆想要燉補給孫子吃,因為補藥貴,不可能買齊整個家族小孩的量,但只燉給自家孫子又不好意思,只好等晚上8點多,所有人都吃完晚餐各自回房,廚房收拾好了,再偷偷溜出來燉補,「但是鍋子一掀開,『所有人』一聞就知道了,呵呵。」洪美芳想起這些往事笑了起來:「後來發現,其實每個阿嬤都一樣,都偷偷摸摸的在為孫子燉補。」從小到大,洪美芳一直住在大家庭裡,創辦「橘之鄉」那幾年更忙,多數時間就睡在橘之鄉工地臨時搭建的房間,白天教書、晚上照顧小孩、處理橘之鄉業務。女性的身分透過婚嫁而移動,住所也因為不同身分而改變,但這些移動及改變,考量的是夫家、孩子的需求、創業的因應,「自己的需求」從來不在優先順序中。「我一直沒有自己的房屋,希望有一天可以住在屬於自己的地方」,蓋湯園時洪美芳50幾歲,她開心又期待,一生盼望的那個「屬於自己的地方」終於要實現了。湯園落成後,她買了一間室內50幾坪的屋子,她、先生、女兒都有獨立房間,有4個孩子的長子、2個孩子的次子,也住在同一社區內,一家三代都住在湯園。「人家說和兒女的距離最好就是『一碗湯的距離』,大概就是這樣。」洪美芳很滿意現在的生活,和家人間保有各自獨立空間,又能就近方便照應。想要一個家,既滿足和兒孫聯繫的渴望,又不放棄屬於自我的空間,洪美芳現在過的「新三代同堂」生活,大概是許多女性的盼望。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
2020-02-11 養生.家庭婚姻
「住家裡不等於啃老」年輕人:與父母同住也很好
你是自己租屋、買房,還是跟父母住在一起呢?現代人買不起房,但是到了一定年紀搬離家裡似乎才是「自力更生」的標誌。如果一個35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依然與父母同住,就算有工作,還是不免被外界貼上「啃老」的標籤。但其實在房價飆漲的世代,就算年輕人要買房,多半也得依靠父母金援,就像台北市/新北市老屋改建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偉良所言:「年輕人捆綁父母買房已成常態」。由於城市物價攀升,很多人就算不吃不喝20年也很難買到房子,受制於現實條件下,年輕人寧願跟家人住在一起,也不要背負沉重的房貸!近日,好房網一篇討論年輕人不買房的文章,題為「房價貴到買不起 年輕人啃老錯了嗎?」引發網友論戰,有人認為是否與父母同住,主要建立在未婚/已婚的前提下:「婚前住一起沒有什麼問題,婚後還是要試著獨立,不然永遠也不會有自己想要的家跟嚮往的生活方式。」「如果我的孩子結婚後還是想跟我住,我會覺得他很窩囊,也影響到我的生活規劃與獨立的空間。」 另一方面,也有網友認為,住家裡與啃老畫不能畫上等號,與父母同住其實是很好的行為:「買房不是現代年輕人可以負擔的起,支持年輕人與父母親同住、三代同堂促進家庭和諧、另一半可以接受並和樂融融的與父母相處的話,住在一起真的很棒。」「到現在我還是溫室裡的阿草,我喜歡窩在宅裡,真心覺得好舒服。」「住家裡不等於啃老,有心的話,孝親費、幫忙付基本開銷、水電費也都很常見。不要將吃喝住都靠父母的青年與有基本能力的人混為一談。」年輕人不買房,的確又牽涉少子化、不婚、晚婚晚育等等各種社會現象。旅行文字作者雪兒曾在臉書發表過一篇文章【30歲多歲跟家人住,這樣好嗎?】,內文提到她已經38歲了,現在仍跟父母住在一起。她被問過有沒有買房的打算,也曾經懷疑「女生這樣子太沒出息,是否應該要找到更好的薪水或是買個房子證明自己很厲害。」 不過,經過人生的歷練,比起在意世俗的眼光,現在的她更重視讓自己感到舒適的生活。「誰說女兒一定要嫁出去?女生一定要很厲害?還要搬出去住?曾經我想過離開,現在,沒有這個想法,畢竟有父母陪在旁邊的日子,真的很幸福,40歲還能窩在老媽旁邊撒嬌也真心了不起。」當然,我們可以反過來說,住家裡不用煩惱三餐和房租,直接享有爸爸媽媽的愛很幸福;但這並不代表搬離父母就是不好,子女能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父母也能卸下擔子,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人生苦短,世事無常,與其爭論到底要不要買房,多多充實自己、珍惜陪伴家人,對未來有所規劃,就不怕以後無法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