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目魚(含皮)
豆魚蛋肉類
食品狀態或料理方式
生,去鱗,含皮,去頭尾,去內臟及骨刺,混合均勻打碎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食品狀態或料理方式
生,去鱗,含皮,去頭尾,去內臟及骨刺,混合均勻打碎
*數值單位均為每 100g可食部分之含量
熱量(kcal)
200
水分(g)
66
蛋白質(g)
21.8
脂肪(g)
11.9
碳水化合物(g)
0
鈉(mg)
96
膳食纖維(g)
0
膽固醇(mg)
38
2024-12-13 02:00:41 焦點.健康知識+
很多人都有過一個疑問,不管大病小病,為何有些人很容易生病,而有的人平常卻很少生病?人生病與否,除了周遭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取決於個人免疫力強弱。那要如何增強自己的免疫系統?很多人首先想到是不是可以靠多吃什麼有營養的食物?事實上,沒有特定營養素可預防單一疾病或提升免疫力,健康的身體需要多面向的支持維護。起床後做5件事助增免疫力提升整體免疫力,可從4面向著手,包括維持體重、均衡營養、多攝取抗氧化及抗發炎食材及適時補充益生菌。而早上是開始的好時機,專家也建議,早上起來可以先做以下幾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好習慣,才能養出強大的免疫力。1.吃富含蛋白質的早餐吃一份充滿蛋白質食物的早餐吧!營養師指出,蛋白質提供身體產生抗體和修復免疫細胞所需的氨基酸,這對於對抗感染至關重要。」2. 補充纖維與益生菌研究顯示腸道健康與免疫健康有密切關係,想要腸道健康,則不能忘記補充纖維及益生菌。因此,早餐除了要有蛋白質,在一天的第一餐中加入纖維及益生菌,可以讓腸道更順暢更健康。此外,纖維還能調節血糖、降低膽固醇和增加飽足感等多項功用。而吃優格則是增加益生菌最便捷的方式,記得選擇低糖分、高蛋白質的希臘優格、克菲爾等較好。【延伸閱讀】別人有1、2種好菌,它卻有10幾種!神奇的「克菲爾」可以在家DIY3.喝一大杯水身體隨時保持水分,才能讓免疫系統正常運轉。而通常在經過一夜的睡眠後,身體可能會有點脫水。研究指出脫水會損害免疫力,因此在早上醒來時馬上喝一大杯水,可以補足水分。此外,很多人早上習慣來杯咖啡或茶,也請記得在喝咖啡或茶之前先喝杯水。4.曬曬太陽讓睡眠規律現在很多夜貓子習慣晚睡,或可能因為其他原因導致睡眠品質不好。而睡眠不足會對免疫系統造成破壞。如果沒有下雨,建議早晨出去曬點太陽,吸收自然陽光,有助於調節每天的晝夜規律,讓晚上好睡。睡眠規律、避免熬夜,有良好的睡眠才能讓免疫系統強大。 5.讓身體動起來起床後就開始活動,即使只是 10 分鐘的步行、瑜珈或輕微的伸展運動都好。 如能定期運動更好,每週至少 150 分鐘的適度體力活動,有助於減少身體發炎並幫助免疫細胞定期再生。 免疫力變差有什麼症狀?其實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與生俱來,多數人都有正常的免疫系統,僅少部分的人有免疫缺損。但免疫力可能在後天受到環境及個人生活作息習慣影響而變差,但一般也可能是短暫的,除非是遭遇重大疾病改變。腹瀉、發燒、傷口不容易好、容易疲勞、常感冒、過敏嚴重,可能是免疫力變差的訊號,可透過飲食補充營養、調整生活作息、規律運動、釋放壓力等改善。【參考資料】.《Eating Well》.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2024-12-12 08:45:00 養生.聰明飲食
「吃雞蛋是否可以補腦?」這真是有趣的問題。對此,重症醫師黃軒整理分享研究資料,根據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分析了890名男女的健康數據,「每個禮拜吃2-4顆雞蛋」,研究人員發現,吃較多雞蛋的女性,其短期及長期記憶的衰退幅度較低;吃較多雞蛋的男性,在認知表現更好!雞蛋未對健康產生負影響 影響膽固醇因素一次看 研究人員認為,儘管雞蛋含有較高的膽固醇,但其並未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有助於長期維持認知功能。研究人員進一步指出,過去我們都會避免攝取高膽固醇的動物性食品,如雞蛋、奶油與黃油,因為這些食品被認為會提高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最新的證據顯示,真正導致動脈斑塊累積的主要因素,是飽和脂肪、糖以及鈉,而非膳食中的膽固醇。許多高膽固醇食物同時也富含飽和脂肪,但「雞蛋與貝類」則是例外,尤其明顯取決於它們的「烹調方式」,就是:不要煎蛋、不要油、不要加入太多的鹽和油。 雞蛋的營養? 實際上,雞蛋是一種低脂、高蛋白且營養豐富的食物,能幫助降低體內膽固醇,進而可能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在論文中也指出,雞蛋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與膽固醇,這些成分可能對保護大腦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雞蛋還含有類胡蘿蔔素,該成分與認知表現的提升有關,並富含膽鹼,這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的前驅物。雞蛋含有大腦神經元所需的營養:.蛋白質.氨基酸.膽固醇.類胡蘿蔔素 吃雞蛋未解的問題&常見問題 然而,關於雞蛋營養價值的相關問題仍有待解答。這些最新的研究結果為雞蛋的健康對大腦的好處提供了支持,但仍然需進一步證明,高膽固醇食物並不一定對身體或大腦是有害的! 至於可以吃多少顆雞蛋?黃軒說,大多數健康人「每週最多可以吃七個雞蛋」,而不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雞蛋和腦中風的關係一些研究發現,這種程度的雞蛋消費,甚至可能有助於預防某些腦中風。.雞蛋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美國臨床營養雜誌》發現,「每週吃至少12顆雞蛋」,持續了三個月,也不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雞蛋和眼睛黃斑病變的關係另一個研究指出,雞蛋含有葉黃素(lutein)和玉米黃質(zeaxanthin),也可助於預防眼睛黃斑病變疾病。 延伸閱讀: ·雞蛋「洗選蛋、散裝蛋」哪種好?專家揭差異 這1種料理前一定要先洗過 ·雞蛋放冰箱保存就好? 不少人都做錯了!專家公開「2個保鮮秘訣」:鈍端朝上或下影響大
2024-12-12 06:13:18 養生.聰明飲食
先前TikTok上出現一個健康相關的流行話題標籤#icehack,有人指出喝冰水有助於減掉體內脂肪,而且無須改變任何飲食和運動習慣,簡單的作法聽起來很誘人。後來這段病毒影片被證實是由某食品補充劑營銷活動的一環,這個美國的業者宣稱該產品能幫助燃燒卡路里。撇開這個補充劑的廣告目的不談,喝冰水真的能幫助燃燒脂肪嗎?喝冰水效果不彰 不如身體泡冷水根據一項2003年的研究,喝500毫升的常溫水每小時能增加卡路里消耗30%,原因是身體會消耗能量將水溫提升到攝氏37度。但這個說法遭到挑戰,認為測量熱量消耗的方法有問題。2006年另一項更嚴謹的研究發現,喝冰水(3°C)僅能增加5%的能量消耗,等於每杯只會燃燒4大卡,換句話說,即使每天喝八杯冰水,也無法明顯減掉脂肪。後來愈來愈多研究證明,泡在冷水中比喝冰水還有效,像是洗冷水澡以及冬天游泳。浸泡在冷水中的好處可釋放快樂荷爾蒙提振情緒,還會將脂肪轉化為能夠產熱的棕色脂肪,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影響。還有一些研究指出,經常接觸冷水可提升胰島素敏感度,有助調整血糖水平。雖然喝冰水無法顯著促進代謝,但適當的補水對身體的正常新陳代謝至關重要,每天最好喝到2000毫升的水,所有非酒精類飲料都算,但最好還是直接喝無糖的白開水,建議以常溫飲用,運動後若喝冷水能有效為身體降溫。其他促進代謝的三種方法一、多吃蛋白質為了保持飽腹感並增加肌肉量,應選擇富含蛋白質的早餐。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早餐往往是蛋白質最缺乏的一餐。 所以應該多加關注早餐的內容。二、增加全食物(WHOLE FOOD)攝取量研究指出,每天吃三份全穀物的人患代謝疾病的風險較低,若是晚餐有剩餘的穀物,可加到第二天午餐的沙拉中。三、調整飲食節奏進食會向身體的生理時鐘發出信號並調節新陳代謝,小心不要在不規律的時間或深夜進食,因為會擾亂生理時鐘並對消化產生不良影響。資料來源/Women's Health延伸閱讀:透過健康飲食減重能減少三高危機 但天天做一件事更重要
2024-12-11 10:26:12 養生.聰明飲食
荷包蛋看起來簡單,但其實要怎麼做到完美,也講究著許多訣竅。特別是在外面吃到完美的太陽蛋時,或許會很好奇,為什麼自己在家中煎蛋,沒辦法做得這麼漂亮。日本知名料理網紅近來就在頻道上,分享如何煎出蛋黃完美的太陽蛋。根據日本媒體「ねとらぼ」報導,擁有超過200萬訂閱的料理youtuber「Koh Kentetsu Kitchen」最近拍片分享煎蛋的技巧。一般在煎蛋時,為了讓蛋黃能夠熟一點,可能會選擇將荷包蛋翻面加熱,但有時翻面容易失敗毀了整顆蛋。另一種方法則是蓋上平底鍋蓋,靠熱氣去稍微悶熟蛋黃,但這樣燜出來的蛋黃,總是會有一層白色的薄膜,外觀看起來有些差別。影片中說明,其實在煎蛋的時候,用筷子小心把蛋黃上頭的透明色薄膜拉掉,如此一來即使稍微加熱過,就能煎出依然保持鮮豔黃色外觀的樣子。煎出一顆好看的太陽蛋,更能讓自己感覺像是外面的專業大廚一般。許多網友也紛紛表示「我第一次知道蛋黃上還有一層薄膜」、「我超在意那層白白的,趕快回去試試」、「一直以來都認為蓋蓋子悶一定會變白,原來是這個原因」、「我一直以為用熱氣蒸就免不了要變白」、「本來很好奇外頭的太陽蛋為何都能那麼黃,這下水落石出了」。責任編輯:辜子桓
2024-12-11 05:53:49 養生.聰明飲食
冰箱是保存食材最好的地方之一,把魚、肉凍起來可以保存較久,不過解凍也是一門學問,用對方法能留住更多食物的鮮味。Daily Meal報導,紐約市的粵菜餐廳富瑤(YAO)行政總廚梁肯尼(Kenny Leung)說,魚肉最好的退冰方式就是放在冷藏慢慢退冰,能留住最多魚的原味。梁說,在冷藏處漸漸退冰這樣自然的退冰方式能留住最多魚肉本來的味道,但這方法只適用於當你有很多時間的時候,例如在要烹煮的前一天就先拿到冷藏退冰,這方法需要的退冰時間大約10小時,時間還可能會因為魚肉的厚度不同,越厚當然需要越多時間,有時候甚至需要36個小時。梁說,可以把要解凍的魚肉放在塑膠密封袋中,或放在盤子後用保鮮膜封起,要烹煮的時候用紙巾拍乾,再用想要的料理方式就行了。放在冷藏室退冰是適合時間充裕的人,但若沒有這麼多時間呢?梁說,對於趕時間的人,可以裝一碗冷水再把魚肉放進去,這方法可以在30分鐘內解凍魚肉,等待期間還能備料,等魚解凍後就能烹煮。梁說,以冷水解凍時要留意魚是裝在塑膠密封袋中,原本的包裝也可以,只要沒有開封,可以把裝冷水的碗放在水槽,再把魚放進去,10分鐘後檢查解凍情形,用手指隔著袋子輕壓魚肉,就能感覺魚肉是否解凍,若解凍超過10分鐘可以換水。梁說,解凍一定要用冷水,不能用溫水或熱水,特別是熱水會孳生細菌,也不要只把魚在室溫環境下放在流理台上解凍,這也會讓細菌滋長。責任編輯:辜子桓
2024-12-11 01:16:19 養生.運動健身
增長肌肉是許多人運動的目標,肌肉不只能增強你的力量和速度,還有助於減少衰老過程中跌倒或受傷的風險。如果你一直在努力增肌,但沒有看到明顯的成果,可能是有些做法影響了你實現肌肉增長的能力。專家指出,增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事實上,增肌並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方法,因為它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你的飲食、運動方式和基因。以下是可能阻礙肌肉生長的最常見錯誤營養攝取方式及改善方法:1.蛋白質攝取不足攝取蛋白質,例如瘦肉、乳製品和海鮮,或者豆類和植物性蛋白,對於肌肉的修復和增長至關重要。如果你攝取的蛋白質不足,身體將無法增長新的肌肉。一般而言,蛋白質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大約為每公斤體重0.8公克蛋白質。但你有固定運動習慣,你需要的蛋白質量還要更高,可能需要每天每公斤體重1.2至1.7公克的蛋白質,尤其當你想增加自身肌肉量時更是如此。【延伸閱讀:每天該吃多少蛋白質?獲取蛋白質等於多吃肉嗎?吃太多會傷腎嗎?】專家提醒,身體在一次性攝取蛋白質時,對於肌肉蛋白合成的有效利用是有限的。因此,建議將蛋白質的攝取均勻分配到整個一天中,每餐攝取約20至30克高品質的蛋白質。2.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吃太少肌肉需要熱量盈餘來增長。專家表示,如果你的身體處於熱量赤字狀態,增肌的能力將會受到限制。熱量攝取不足會造成能量赤字,迫使身體將肌肉用作能量,而不是用於增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需要攝取比消耗更多的熱量。其中,尤以碳水化合物是身體在高強度運動中的主要能量來源。如果攝取不足,可能會降低你的運動表現並延緩恢復。專家建議,在飲食中加入各種全穀物和最低限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藜麥、糙米、馬鈴薯、地瓜和燕麥。3.水分喝不夠水分對於所有身體功能都至關重要,包括肌肉收縮和修復。脫水會引起肌肉痙攣、疲勞和運動表現下降等症狀。【延伸閱讀:喝太多水會怎麼樣?水中毒會有什麼感覺?一招判斷水喝夠不夠】為了防止脫水,應該在一天中持續小口飲水,尤其是在運動前、中和後。專家補充,含水量高的食物例如某些水果,也可以幫助你達到每日的水分攝取目標。4.忽略健康脂肪如果你的飲食中沒有攝取足夠的健康脂肪,身體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激素,例如睾固酮來支持肌肉增長。專家建議在飲食中加入更多健康脂肪,例如酪梨、堅果、種子、油性魚(如鮭魚和鯖魚)以及橄欖油。一般而言,應優先選擇均衡的全食物飲食,而非補充品。5.運動後未補充營養專家指出,運動後為身體處於最佳狀態來吸收營養並開始肌肉修復和增長的過程。如果在運動後沒有給身體提供營養,可能會導致肌肉增長變慢,並增加疲勞感。因此,在運動後應攝取一餐均衡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如果運動後無法回家,建議攜帶一餐包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餐點來補充能量。【資料來源】.6 Nutrition Mistakes That Might Be Holding Back Your Muscle Gains
2024-12-11 01:01:34 養生.健康瘦身
台灣人的主食多以澱粉類為主,也養成了我們不吃澱粉似乎就沒有吃飽的感覺。但澱粉類吃多最怕體重失控,對於需要控血糖的人也是一大地雷。醫師建議改吃一些能夠有效延長飽足感的食物,例如早餐吃蛋或酪梨都很好,研究指早上吃顆酪梨可以讓飽足感維持達6小時。飽足感不一定要來自碳水化合物大家都知道,想減重除了靠運動,還要飲食控制,而飲食方面,則盡量少吃澱粉等碳水化合物。所謂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水果和糖,主要來源是澱粉類食物,如馬鈴薯、麵包、米飯、麵食和穀物等。但說來容易做來難,少吃的結果就是會餓得快,要堅持執行實在不容易啊。不過肥胖症專科醫師、初日診所醫師李思賢在臉書《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分享指出,飽足感並不一定來自碳水化合物,其實只要選擇正確的食材,不僅能讓你更持久地感到飽足,還能避免過量攝取熱量,穩定能量水平。他推薦可以改吃以下5種能夠有效延長飽足感的超級食材。有效延長飽足感的超級食材1. 酪梨酪梨是延長飽足感的常見食材,這要歸功於它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和膳食纖維。這種脂肪與纖維的組合,不僅能延緩胃部排空速度,還能增加腸胃飽足荷爾蒙 PYY 的分泌,有效抑制食慾。一項研究發現,早餐加入一整顆酪梨可以讓飽足感維持長達六小時!此外,酪梨還能幫助穩定血糖,減少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引起的胰島素波動,是控制體重的好幫手。2. 花椰菜花椰菜是一種低熱量、高纖維的蔬菜,每 100 克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高達 72% 的水分,這些特性能有效延緩胃部排空,幫助你感覺更長時間的飽足。不僅如此,花椰菜需要較多咀嚼的口感,能促進飽足感的增強,同時穩定血糖,避免過多的熱量攝取。花椰菜在正餐前食用效果尤佳,簡單蒸煮就能保留豐富營養,是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健康選擇。3. MCT油MCT油(中鏈三酸甘油酯)以快速提升飽足感和穩定能量而聞名。它能被身體迅速代謝,轉化為即時的能量來源,並有效延緩飢餓感。研究顯示,早餐中加入 MCT 油,不僅可以減少午餐熱量攝取,還能持續影響接下來 48 小時的總熱量攝取。MCT 油還能提高能量消耗,促進脂肪氧化,對於生酮飲食或間歇性斷食特別有益。不過,食用 MCT 油時需要注意用量。建議從小劑量(如 1 茶匙)開始,逐步增加至耐受劑量,這樣可以避免腸胃不適。4. 雞蛋雞蛋因其高品質的蛋白質與適量的脂肪組成,成為延長飽足感的理想選擇。它的熱凝固性質讓蛋白質在胃部形成穩定結構,減緩消化速度,讓飽足感持續更久。雞蛋中的營養成分還能刺激飽足激素的分泌,幫助控制全天的食慾。無論是水煮蛋、炒蛋還是蛋花湯,雞蛋的多樣性讓它輕鬆融入每一頓餐點,為身體提供持久的能量。5. 鮭魚與鯖魚鮭魚與鯖魚富含優質蛋白質和 Omega-3 脂肪酸(例如 EPA 和 DHA),這些營養成分在延長飽足感方面表現優異。蛋白質能刺激飽足激素 GLP-1 和 CCK 的分泌,讓你長時間感覺滿足。而 Omega-3 脂肪酸則有助於提高瘦素的敏感性,調節食慾,並穩定血糖水平。同時,它們還能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促進身體代謝健康。經常攝取鮭魚或鯖魚,不僅能提升飽足感,還能收穫心血管健康等多重益處。(以上資料來源/《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臉書粉絲專頁)除了上述5種食物,還有香蕉、地瓜、南瓜、蘋果、堅果等,也都是又營養又很能達到飽足感的食物。吃高飽足感食物仍需注意分量只是不管吃哪一種,分量也都需要節制。例如堅果類,以杏仁果、腰果的大小來說,一份堅果約5顆,而一天攝食的堅果量別超過1-2份,也就是一天別吃超過5-10顆堅果。酪梨也是,吃酪梨尤其要留意油脂的額外攝取,避免過量,酪梨視大小顆而有不同的攝取標準,但一般建議一天最多不超過一顆。【參考資料】.《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2024-12-10 11:12:08 慢病好日子.慢病預防
【本文由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馬偕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林方安主治醫師提供】老年衰弱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一種使長者更易受外界壓力影響的健康狀態,可能導致功能衰退、住院、跌倒等問題。衰弱是通向殘疾的早期階段,及早發現並介入可預防、延緩或逆轉衰弱。一、什麼是老年衰弱?5項中2項就要小心醫學常用Fried等學者提出的「衰弱表型模型」判定老年衰弱,主要依據以下五項標準:•體重減輕(非刻意減重,且一年內減重超過3公斤)•疲憊感(長期感到精力不足、容易疲累)•體力活動減少(生活中日常活動顯著減少)•步行速度減慢•握力下降當出現三項或以上的特徵時,即為「衰弱」;若出現一到兩項,則為「衰弱前期」。這些指標是識別衰弱的重要依據,也是預防與干預的重點。二、危險警訊有哪些?這6項要注意及早識別衰弱的警訊至關重要,這些徵兆通常表現為日常生活中的輕微變化,但往往是潛在健康問題的先兆:•食慾下降、體重減輕•疲倦無力(無論日常活動量多寡,總是感到疲憊)•行動遲緩、容易跌倒•外出活動減少(減少參與社交和戶外活動,生活變得封閉)•記憶力與情緒變差•日常生活需要協助(原本可自行處理的日常活動,如穿衣、洗漱,開始需要他人幫助)這些症狀一旦出現,應及時重視,並積極採取措施,防止衰弱進一步惡化。三、如何預防改善?動得巧、吃得妙很重要1. 動得巧:運動的關鍵角色運動是預防和改善老年衰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提升平衡感,並改善心肺功能。📌衰弱前期長者運動建議對於出現一到兩項衰弱徵兆的長者,每週至少進行3次運動,每次45到60分鐘。尤其是下肢肌肉的訓練,增強腿部力量,降低跌倒風險。•阻力訓練30-40分鐘:如深蹲、弓箭步、舉啞鈴,兩天阻力訓練中間休息一天。•平衡訓練30-40分鐘:如練習單腳站立、走平衡木、太極拳、瑜珈。•有氧運動20-30分鐘(搭配):如快走、超慢跑、游泳、騎自行車。📌衰弱期長者運動建議對於已經顯現三項以上衰弱徵兆的長者,每週進行3次,每次30到45分鐘,運動強度保持在中等程度(輕鬆對話,但無法唱歌)。重點應放在有氧運動,此類運動不僅有助於改善心肺功能,還能提升整體體能狀態。•有氧運動10-20分鐘:如步行、椅子運動。•阻力訓練10-15分鐘(搭配):如舉較輕啞鈴、使用彈力帶進行訓練,中等強度(10至15次為一組),兩天阻力訓練中間休息一天。•平衡訓練10-15分鐘(搭配):如練習簡單的太極拳和瑜珈平衡動作。📌注意事項開始運動計畫前,建議先諮詢醫療專業人員,尤其是有慢性病或身體限制的長者。運動應循序漸進,從每次10至15分鐘開始,每2至4週增加5分鐘,最後達到30至60分鐘。每次運動進行10分鐘伸展,每次10至30秒,重複3至4次。阻力訓練時避免屏氣,在平衡訓練中有適當支撐或協助,以防跌倒。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強度和時間,不要勉強自己。2. 吃得妙:營養的重要性營養不良常常加劇衰弱。高纖維和碳水攝取可降低衰弱風險,但高脂肪攝取會增加衰弱風險。•地中海飲食:對於長者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強調大量攝取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和堅果,並使用橄欖油作為主要脂肪來源。•蛋白質:每餐應確保攝取25到30克優質蛋白質,如魚、雞蛋、豆腐等。每日的蛋白質攝取量應達到體重的1至1.2克/公斤,如50公斤長者,一天攝取兩杯低脂鮮奶、一條肉魚、一顆蛋、一盒豆腐。•抗氧化營養素:維生素A、C、E及鋅等。•水分補充:長者對於口渴的感知減弱,因此應提醒他們定時補充水分,防止脫水。📌注意事項應避免過度限制,避免營養不良。關注體重變化,特別是快速減重,可能預示健康問題。維持適當的體重指數(BMI),過瘦或過胖都會增加健康風險。當發現衰弱徵兆時,應即早尋求老年醫學科、復健科或家庭醫學科協助,制定個人化預防與治療計畫,維持健康、積極的晚年生活狀態。【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醫師介紹|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2024-12-10 10:22:41 慢病好日子.慢性心臟病
守護心血管健康,更好地享受生活心血管健康對個人至關重要,能降低中風和心臟病風險,不僅能提升生活品質,延長壽命,同時減少醫療支出,讓人能更好地享受生活。那如何做好照顧護心健康呢?國民健康署邀請您一同搭上護心巴士,落實健康的生活習慣共8式,預防心血管疾病。搭護心巴士(8式) 遠離心血管疾病第一式「飲食均衡」: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以及健康油脂類。特別要注意控制油、糖和鹽的攝取,以高纖維為主。第二式「規律運動」:建議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運動,減少久坐。運動前一定要充分熱身,且在寒冷的清晨應選擇室內運動,以免受寒。第三式「充足睡眠」:成人每日需保持7到9小時的睡眠,養成早睡晚起的好習慣。第四式「拒菸節酒」:吸菸會使血壓和血脂上升,對心血管造成危害。建議選擇水或茶來代替酒精飲品,減輕身體負擔。第五式「適當腰圍」:肥胖容易引發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男性的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則應小於80公分。第六式「預防高血壓」:可記住「722」口訣,即連續7天測量、早晚各量1回(共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值。建議的血壓值小於140/90 mmHg。第七式「預防高血糖」:定期檢測血糖,空腹血糖應小於126 mg/dl,以掌握自身健康狀況。第八式「預防高血脂」:定期檢測血脂,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小於160 mg/dl,這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對於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定期服藥和回診是必須的。如果有心臟病史的民眾,應隨身攜帶病歷卡和緊急用藥。一旦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勞或頭暈等症狀,必須立即就醫。讓我們一起從心開始,實踐這8式健康習慣,守護身心健康。【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健康署以提升健康識能,力行健康生活型態;普及預防保健服務,推廣有效預防及篩檢;提升健康照護品質,改善慢性病控制及預後;營造友善支持環境,增進健康選擇及公平等4大方向,規劃及推動生育健康、婦幼健康、兒童及青少年健康、中老年健康、菸品及檳榔等健康危害防制、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主要非傳染病防治、國民健康監測與研究發展及特殊健康議題等健康促進業務,協同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各級醫療院所,並結合民間團體力量,共同實踐健康政策,為全民打造健康優質的生活環境。官方網站|粉絲專頁|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2024-12-10 06:38:49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也與睡眠有關?吃對早餐不僅營養均衡有益健康,也能順利啟動腸胃的生理時鐘,幫助當天晚上的睡眠品質。日本睡眠健康教練Hirano Mari(ヒラノマリ)在《改變生活的睡眠術》(人生を変える睡眠術)一書中提到,說到睡覺,一般人只把注意力放在夜晚,但色氨酸需要約 15 小時才能演變成幫助睡眠的褪黑激素,因此睡前 15 小時的時光很關鍵;15小時前還是早上,也就是說早餐吃了什麼也能決定當晚的睡眠品質。Hirano提到無論多忙都要撥時間吃早餐,而且盡量在醒來後1小時內進食來喚醒腸胃的生理時鐘。有研究指出,當暴露在陽光下,大腦的生理時鐘會啟動,但腸胃生理時鐘不會,因此為了讓其正常運作必須將其喚醒,養成醒來一小時內吃早餐的習慣很重要。早餐組合: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不可少早餐關鍵在於均衡攝取淡水化合物和其他營養,重點是蛋白質,是褪黑激素的原料,推薦組合為雞蛋(蛋白質)、米飯或麵包(碳水化合物)和一些蔬菜;如果有前一天晚餐剩下的魚或肉也可以拿來吃。有些人早餐只喝一杯蔬菜水果打成的果昔,但這樣幾乎無法獲得蛋白質,等於沒有喚醒腸胃蠕動,因此還是建議吃固態食物。如果早上只吃優格,可以加點穀麥片進去。真要說起忙碌族群最強大的隊友就是香蕉,色氨酸要進化成褪黑激素,需要維生素B6、葉酸、鎂等多種營養物質,香蕉含除了維生素D以外的大部分睡眠必需的營養物質,是一項全能食品,如果真的忙到沒時間吃早餐,建議上班前吃根香蕉。超商外食族怎麼選早餐?如果要在便利商店獲得蛋白質來源,雞肉沙拉是一項不錯的選擇,務必搭配飯糰或麵包一起吃。Hirano舉例之前有一個努力節食只吃雞肉沙拉的上司,因為缺乏糖分而缺乏分泌快樂賀爾蒙的血清素,導致到處找同事麻煩,他指出缺乏血清素會讓人容易感到煩躁抑鬱,也會降低醒著時生活品質。如果實在還是擠不出時間,可以嚼口香糖,「咀嚼」的行為在血清素分泌中起著重要作用,上述的果昔、優格不適合單獨當早餐也是因為沒有咀嚼,無論吃什麼,都希望有咀嚼這個動作。總結來說,為了保持高效率和良好人際關係,請遵循「早餐要同時攝取糖分和蛋白質」以及「咀嚼食物」這兩個守則。早餐吃地瓜不是好選擇早餐的糖分最好選擇全穀類的碳水化合物,有些人會用地瓜替代米飯或麵包,但研究顯示有些碳水化合物容易啟動體內的生理時鐘、有些則不然,而地瓜屬於後者,因此不適合早餐吃;地瓜在超商容易取得,適合作為點心或宵夜,而早餐還是建議吃米飯或麵包。即使需要進食糖分,還是盡量避免在早上吃甜麵包和鬆餅等,如果吃太多甜的食物,血糖值會迅速上升再暴跌,讓人容易感到疲倦想睡。如果只能在超商購入即時食品,最好選擇不甜且含蛋白質和蔬菜的三明治,膳食纖維具有抑制血糖快速上升的作用,因此建議與含有膳食纖維的蔬菜一起食用。啟動生理時鐘的最佳飯糰Hirano推薦一款容易入手又對睡眠有幫助的早餐「鮪魚飯糰」,鮪魚含DHA、EPA 等的omega 3脂肪酸,這個的物質具有啟動生物時鐘的作用,在各種魚類中,據說金槍魚油對啟動生理時鐘的作用最大。他推薦可在出差或加班回家後的隔天早餐吃鮪魚飯糰,能夠讓體內生理時鐘順利重啟,另外鮪魚三明治也OK。資料來源/PRESIDENT Online
2024-12-10 06:25:02 養生.聰明飲食
日本料理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受歡迎,奧蘭多知名主廚兼壽司專家藤永祐一(Yuhi Fujinaga)提到幾個原因,他表示,相較於較重口味、油膩的食物,現在更多人喜歡清淡、健康的選擇;其次,物流發達使得從日本和世界各地進口新鮮魚類變得更為容易。美食評論網站The Takeout報導,儘管可以在家自在大啖壽司,但藤永認為這種較為高雅的用餐體驗,仍有些要遵守的規範。以下是他指出在享用壽司時需避免的錯誤。先點重口味的食物如果在吃壽司前先吃較重口味的食物,味蕾可能會吃不消,藤永說,魚的味道非常微妙,為了感受那份味道,不要先品嘗較重和較辣的餐點。想讓壽司體驗更完美,可先從清淡的白魚開始,然後再吃較肥的紅魚,玉子燒則是絕佳的收尾。懷疑壽司師傅的建議在餐廳點壽司時,除了自己最熟悉、喜愛的口味,不妨也聽聽來自櫃檯後方的建議。藤永說,信任他們,大膽說出「Omakase」(交給你了)。他表示,壽司師傅以挑選最好的食材為榮,所以相信他們的專業知識是最好的方法。上桌後等太久才吃藤永提醒,壽司應在上桌後立即食用,如果放置太久,米飯和魚肉都會變乾,且溫度也會影響口感。對日本人來說,壽司並非真正的日常主食,只會在特別的晚餐或場合中出現,所以絕不該被冷落在餐桌上,「最好立即開吃」。點清酒搭配壽司清酒不一定適合壽司的原因之一是,兩者都是米製品,搭配生魚片或許比較平衡。藤永指出,許多香檳都能與壽司完美搭配,但要視個人喜好而定;雖然綠茶或啤酒也是常見的佐餐飲料,但與魚類搭配得宜的葡萄酒最適合。該用筷子還是用手如果用筷子來夾握壽司,可能會冒著飯粒散開的風險,而用手則能夠更靈活取食。藤永說,壽司最好用手拿來吃,除非上面有生魚片要沾芥茉與醬油;多數餐廳都會提供擦手巾,讓客人擦淨雙手。沒有一口吃下藤永表示,技術高超的廚師會製作一口就能吃完的壽司,通常每塊使用15克米飯。吃握壽司時,應整個放入口中,讓米飯與魚肉慢慢分解,同時細細品嘗其中風味。一口吃下的另一原因是,好的壽司只是和醋飯輕輕壓在一起,很容易散開。過度使用醬油藤永指出,經驗豐富的壽司吧會在提供握壽司時,刷上適量的醬油;如果將壽司浸在醬油中會扭曲原本的風味,甚至「侮辱」廚師的創作。如果要沾點醬油,也只要沾有魚或紫菜的那一面。沾上過多芥末芥末是用來消滅生魚片的細菌,也可適量以它來提升魚的味道;但如過量,則會完全掩蓋壽司的其他部分。藤永說,較肥的魚會搭配較多的芥末,而較瘦的魚則需減少用量,有經驗的廚師會在端上桌前適度調整。許多人會把醬油與芥末攪在一起,藤永說,他的一般原則是絕不要把醬油和芥末混在一起,除非是要倒在散壽司上。【延伸閱讀:山葵、芥末和辣根不一樣?真正的哇沙比是哪個?該如何挑選?】壽司加上醃漬薑片藤永說,醃漬薑片是用來在兩口壽司之間清除味覺用的,而非放在壽司上一起吃下。在不同的壽司之間吃上一片薑,有助味蕾清除醬汁、魚肉味或油膩感,能更好地分辨新的味道。薑與壽司搭配一起的另一個原因是,可舒緩腸胃,尤其是對不習慣吃生魚的人。責任編輯:辜子桓
2024-12-10 05:00:22 養生.聰明飲食
豆腐是高蛋白低熱量的優質食物,也是每日補充豆類的重要來源,但有人提出疑問,如果吃太多會發生什麼事?日本營養師、飲食顧問作家Yukari(ゆかり)分析吃太多豆腐帶來的風險,以及食用多少才是最人體最健康。豆腐的營養與好處豆腐的原食材為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含大量強化骨骼和牙齒的「鈣」、促進全身新陳代謝的「鎂」、以及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的「鐵」和「銅」。另外豆腐還含有皂苷等活性成分,皂苷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預防肥胖、異黃酮具有類似於女性荷爾蒙的功能、寡醣可通過增加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來改善腸道環境,因此吃豆腐具有多種有益健康的營養素能增進健康。豆腐吃太多的壞處容易變胖、損害營養均衡雖然豆腐好處多多,但根據不同體質,如果食用過量可能會帶來一些壞處。和魚和肉一樣,豆腐含大量蛋白質,也含有一些脂肪,如果吃太多也會導致熱量過剩,例如吃下350克的木綿豆腐,就等於吃下一碗飯(約160克)的卡路里。另外由於豆腐本身沒什麼味道,很多人會在上面加醬油等調味料,這也讓餐點的鹽分增加,並且增進食慾,讓人吃得更多。再者即使用豆腐替代白飯,同等熱量之下其脂肪含量比白飯較高,這會影響營養均衡使得新陳代謝變慢。引起腹瀉腹痛豆腐80%以上是由水組成的,還含有鉀。如果吃太多就會促進利尿作用,身體的熱量更容易釋放,使身體更容易受涼。如果吃冷豆腐冷,效果可能會更強烈,當身體受涼時,會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狀,特別是平常容易手腳和腹部冰涼的人,尤其別吃太多。屁味和體味變重豆類蛋白質含有一種叫做硫的礦物質,當化合物與硫結合在消化過程中分解會產生導致有氣味的氣體。因此吃太多大豆製成的豆腐會使你的屁聞起來比平常更臭。如果憋住屁,無法排出的氣體最終會進入血液並從肺部和皮膚排出,這會導致強烈的口臭和體臭。每天吃多少豆腐才合適?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和農林水產省發布的《膳食平衡指南》,使用大豆和豆製品的菜餚,包括主菜的肉類、魚類和雞蛋菜色,每天3~5道菜最為理想,主菜中的豆類比例最好在兩道菜以內。一份主菜的標準相當於蛋白質6克左右,如果把兩道主菜的蛋白質換成棉豆腐,那就準備180公克。除了豆腐之外,還有許多其他食物由大豆製成,若考慮豆腐以外的豆製品,如油豆腐、豆皮、高野豆腐、煮豆、烤豆、納豆、腐竹等,最好保持在上述數值的一半到三分之二(90~120g)左右。如果有一段時間沒有機會吃豆腐等豆製品,可以進行調整,比如更換你吃得太多的其他主菜的量,暫時增加你吃的豆腐量。何時吃豆腐最合適?並沒有特別在哪個時間食用豆腐會改變營養的吸收率,如果傾向吃高熱量的晚餐,可以在晚餐中利用豆腐替代肉類、魚類等高脂肪食物幫助減重。體內一種叫做 BMAL1的蛋白質在晚上會被激活,所以即使吃同樣的食物,在深夜時它也更容易在體內積累成脂肪。如果怎樣都想在晚上吃宵夜,建議吃豆腐,因為豆腐熱量比肉或魚少,對消化的負擔較小,可以防止第二天早上胃部不適。資料來源/サンキ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