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名稱: 子宮頸癌
- 英文名稱:Cervical Cancer
- 別名:宮頸癌
子宮頸癌

- 審稿: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家崙
- 更新時間:2023-05-16
子宮頸癌有哪些症狀?
- 陰道出血
- 分泌物增多
子宮頸癌主要的發生部位?
- 子宮
子宮頸癌有哪些併發症?
- 癌細胞轉移(骨盆腔、腎臟、膀胱、直腸、肺臟、肝臟、骨骼、腦部等)
子宮頸癌的成因是什麼?
- 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會從受傷的子宮頸上皮感染細胞,一旦演變成慢性感染便容易癌化。多重性伴侶者會增加感染頻率,使得慢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 發生性行為的年齡:女性的子宮頸上皮細胞在年輕時分佈在靠外側處,隨著年齡的增長及生產數增加,這個過渡區會往子宮內部移動,過渡區分佈越靠外側,則受「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機會就越大,所以較年輕時有性行為的女性,其之後發生子宮頸癌的機率也較高。
- 其他危險因子為:吸煙、生產次數、使用口服避孕藥、性病史、慢性免疫功能缺乏等。
為何會引起子宮頸癌,目前仍無具體結論,可能因素有:
哪些人容易得到子宮頸癌?
- 40~50歲的婦女。
- 多重性伴侶者。
- 太年輕發生性經驗者。
- 性傳染病史者。
- 吸菸婦女,得子宮頸癌機率愈高。
子宮頸癌該如何預防?
- 台灣是子宮頸癌好發國家,有性行為的婦女,無論有無危險因子均應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如有危險因子可加作人類乳突病毒檢測,當抹片異常或人類乳突病毒呈現陽性者均需加作陰道鏡檢查,如發現異常即需進一步切片檢查並進行治療。
- 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可預防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的子宮頸癌。
- 安全性行為: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使用保險套、減少性伴侶人數。
子宮頸癌要看哪一科?
- 血液腫瘤科
- 婦產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