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什麼? 骨髓炎的成因是骨骼受到病菌感染所引發,病菌入侵骨骼會形成炎性反應,進一步造成膿瘍而破壞骨頭。早期骨髓炎症狀單純時,通常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晚期常必須藉由手術加以治療。 疾病名稱: 骨髓炎 英文名稱:Osteomyelitis
《骨髓炎》該如何預防? 重視骨科手術前後的感染率,醫療單位、醫護團隊、及病患都必須非常謹慎的預防手術相關的感染;身體虛弱的病患應避免長時間留滯於醫院內。 曾進行骨科相關手術者,治療牙齒時要記得主動告知牙醫師,同時也要注意拔牙前後的口腔清潔,預防骨髓炎的發生。 開放性骨折病患,容易發生傷口感染及骨髓炎,必需盡早進行傷口清創手術、使用抗生素治療,而且一定要避免抽菸及二手菸。 均衡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不要過度勞累,方能提升免疫力。
《骨髓炎》的成因是什麼? 骨髓炎,就是骨骼受到細菌的感染,常因化膿性菌種侵犯骨骼或關節,產生發炎感染反應,進一步形成膿瘍而破壞骨骼、關節。病菌通常是經由血液循環到骨頭,也可能是經由軟組織的感染而直接擴散,或是經由穿刺傷口入侵骨頭,例如、開放性骨折。最常見的感染菌種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的鏈球菌。急性期的骨髓炎症狀單純時,通常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而慢性骨髓炎常必須藉由手術加以治療、而且不容易根治。 危險因子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腎臟病、肝病患者;消耗性疾病、放射治療、外科手術、惡性腫瘤、血液透析及靜脈藥物濫用。對於兒童,任何引起菌血症的菌種都可能引發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