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腦瘤

  • 審稿:黃博浩/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更新時間:2023-10-11

  • 疾病名稱: 腦瘤
  • 英文名稱:Brain Tumor
  • 別名:腦癌

腦瘤是什麼?

腦瘤即腦部之腫瘤,可分為良性以及惡性。良性腦瘤不含癌細胞,有清楚的界線,不會侵犯鄰近組織,但可能壓迫到腦部敏感區域並造成症狀,因此即便是良性也應及時處理,腫瘤移除後不易復發。惡性腦瘤則可能包含癌細胞,生長快速,常侵犯周圍組織,致命性高。

腦瘤依照來源可以分為「原發性」及「轉移性/續發性」兩種。原發性亦即腫瘤於腦中自然生成,最常見的類型為膠質細胞瘤,依照發生的位置以及細胞特性,可以再細分為「髓母細胞瘤」、「腦膜瘤」、「腦下垂體腫瘤」、「神經鞘瘤」…等。;轉移性則是由其他部位之癌症細胞轉移而來,臨床上多是由肺癌與乳癌轉移而來。

腦瘤有哪些症狀?

  • 頭痛
  • 癲癇
  • 抽搐
  • 頭暈
  • 噁心
  • 嘔吐
  • 視力模糊
  • 肌肉協調感減退
  • 平衡感變差
  • 感覺異常
  • 失語症
  • 性格改變
  • 神智不清
  • 語言障礙
  • 記憶力衰退

腦瘤該如何預防?

腦瘤的具體成因不明,且皆非單一原因。預防腦瘤的方式以盡量遠離環境因素為原則,例如:避免長期暴露於化學藥劑、電磁波的環境中,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檢查。此外,步入40歲、罹患腦瘤機率較高的成人,也可以定期安排核磁共振(MRI)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降低手術風險、增加存活率。

(更多資訊請上癌症希望基金會:https://www.ecancer.org.tw/)

腦瘤有哪些併發症?

  • 認知功能障礙
  • 內分泌失調
  • 腦水腫
  • 神經功能減損
  • 腦出血

哪些人容易得到腦瘤?

  • 3-12歲兒童
  • 40-70歲成人
  • 從事某些特定工作的人,例如頻繁接觸化學藥劑之從業人員、防腐劑處理人員、藥廠員工、加油站員工等
  • 長期暴露於放射線環境中者

腦瘤的成因是什麼?

醫界對於腦瘤成因目前仍不清楚,較可能的原因主要有遺傳、基因突變、免疫性疾病等。基因變異的成因則可能來自環境刺激、外傷,甚至是病毒感染。其中環境刺激因素包含化學性與物理性因素。化學性包括接觸有機溶劑、含硫化物、防腐劑等;物理因素指的則是暴露於電磁波、輻射線當中。

此外,長期使用手機是否會增加罹患腦瘤的機率雖備受討論,但至今仍未有定論。因為手機電磁波屬於非游離性電磁波,此類電磁波對於人體的影響,還未有明確的研究結論。

腦瘤的檢查方式有哪些?

初步診斷時,醫師會詢問患者本身以及家族的腦瘤病史、病情概況,輔以神經功能檢測。再者會以頭部X光,檢查腦部組織受損、變厚,以及鈣化的情形。當有不正常病變出現時,會再進一步以電腦斷層掃瞄(CT)或核磁共振(MRI),確認腫瘤的位置及大小,此兩項檢查為現今的標準診斷工具。除非醫師在臨床上有時候會進一步的需要暸解腦瘤情形,會進一步安排血管攝影、正子攝影以及開顱或穿刺切片檢測,也是進一步診斷腦瘤的方式。

腦瘤該如何治療?

腦瘤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手術切除是腦瘤的主要治療方式,不論良性或惡性腫瘤,在不損傷腦部的前提下都能透過外科手術摘除。放射線治療適用於生長快速、範圍大的腦瘤或腫瘤不適合手術切除者,其中「立體定位放射線手術」可以精準照射腫瘤所在位置,避免損傷正常的腦細胞組織。

膠質細胞瘤的化學治療用藥以Temozolomide為大宗,是健保給付的惡性腦瘤治療藥物。這種藥物是以口服的方式服用,且可以與放射線治療並行。根據研究,使用Temozolomide的患者存活期平均延長約可達15-18個月。

腦瘤主要的發生部位?

  • 腦部

課程推薦

more

延伸閱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