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2 22:43:20 肝癌
4成癌症死亡皆因肝癌 屏縣21日免費篩檢肝炎
癌症已連續37年蟬聯全國十大死因第一名,屏東縣有4成以上的癌症死亡病例皆因肝癌,比全國平均還要高,縣府近3年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聯合舉辦免費篩檢,今年深入原鄉,希望防治觸角擴及偏鄉。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8-07-12 22:43:20 肝癌
癌症已連續37年蟬聯全國十大死因第一名,屏東縣有4成以上的癌症死亡病例皆因肝癌,比全國平均還要高,縣府近3年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聯合舉辦免費篩檢,今年深入原鄉,希望防治觸角擴及偏鄉。
2018-07-12 09:19:43 肝癌
南投縣24歲陳姓粉領族工作壓力大,母親愛女心切到宮廟求神,師父指陳女有「血光之災」,陳女想到抽血來擋災,卻意外查出罹患肝癌,趕緊手術治療,幸好是癌症初期恢復良好,目前定期回診追蹤。
2018-07-11 13:08:09 乳癌
很多人以為自我檢查可以早期發現乳癌,不過衛福部國健署指出,這恐怕更容易增加發現良性腫瘤、導致婦女焦慮以及不必要的門診、...
2018-07-10 09:48:12 飲食與癌症
一位失聯許久的朋友寄來一個電郵,詢問「葛森療法」。 我做了一些相關的研讀之後,覺得有必要把它介紹給讀者。尤其是如有人正考慮選擇此一療法,希望他能在看完此文之後,才做最後決定。 「葛森療法」
2018-07-10 09:38:43 乳癌
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是國內婦女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約有1萬多名婦女罹患乳癌,對婦女健康威脅極大。醫師指出,乳癌好發族群包含初經早到、停經較晚、有家族史或未生育過的女性;此外,進入更年期的女性,可多運動代替補充荷爾蒙藥物,緩解更年期的不適症狀,以免誘發乳癌。
2018-07-09 18:05:14 乳癌
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三陰性乳癌治療有重大突破!國衛院名譽研究員王陸海團隊與台大醫院合作,發現癌細胞生長因子「轉酮醇酶」,與最嚴重的「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轉移能力有關,表現高、低的患者,整體存活期差距多達16個月。王陸海表示,減少轉酮醇酶,或添加其代謝物α-酮戊二酸,在動物實驗中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但人體臨床應用最快要3至5年後。
2018-07-09 11:54:30 乳癌
三陰性乳癌轉移性強,國衛院今天發表動物研究結果,證實透過抑制癌細胞生長因子TKT或增加代謝物α-酮戊二酸,可抑制三陰性乳...
2018-07-08 16:53:23 癌友故事
享譽社會學領域的南華大學副教授鄒川雄,抗癌年餘,上月底辭世,享年56歲,親友今天下午為他舉行安息禮拜,獨子鄒書亞播放父...
2018-07-08 12:33:44 其他癌症
腎細胞癌早期無症狀,等注意到多已晚期,且醫師臨床發現,腎細胞癌有年輕化趨勢,建議年過50歲民眾健檢時,應留意腹部超音波結...
2018-07-08 12:26:55 乳癌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目前標準的乳癌手術方式,對於早期乳癌的患者,除了全乳房切除手術及乳房保留手術(部份乳房切除手術)外,又多了一項選擇——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可以說是傳統乳房保留手術的進化版。
2018-07-05 11:30:29 癌友故事
台中市77歲謝姓自來水公司退休人員菸齡40多年,平時靠健走運動,少有病痛,直到去年底,因躺下會咳,在診所治療2個月未癒...
2018-07-05 09:46:16 飲食與癌症
我在2018-4-18發表《地瓜抗癌,中國製造》。隔日,有位署名Peer Ben的讀者寄來一個電郵,內容是: 甘薯與癌症的研究,美日都有,亦曾發表於醫學雜誌,並非大陸商人的謠言鬧劇也。https
2018-07-04 09:17:50 其他癌症
54歲吳先生9年前工作忙碌又要交際應酬,體重逼近100公斤的他,愛吃紅肉,菸齡超過30年,有天在毫無徵兆情況下,突然解不出尿,送醫才發現腎臟長了一顆12公分腫瘤,大到幾乎將他的腎整個吃掉,更堵住輸尿管。醫師警告,不到60歲的腎細胞癌男性患者正增加中。
2018-07-04 09:10:17 胃癌
許多女性常有胃痛、反胃或食慾不振等問題,上述症狀出現時小心是瀰漫型胃癌找上妳。萬芳醫院表示,彌漫型胃癌又稱皮革胃,好發...
2018-07-04 07:58:14 乳癌
早年治療乳癌,不乏切除全乳,以絕後患,但近年醫術精進,搭配舒眠麻醉、神經阻斷術,病患約花一個午休時間就能動完手術,甚至...
2018-07-03 11:34:23 其他癌症
傳統認為,腎細胞癌屬於老年人癌症,平均罹患年齡為65歲,不過,近年來,腎細胞癌病友出現年輕化趨勢,醫師認為,與肥胖、抽...
2018-06-29 08:46:00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發生有年輕化趨勢,28歲蘇姓男子平日不菸不酒且重視養生,數月來莫名腹脹腹痛就醫十餘次,都被認為是腸胃炎,最後經電腦...
2018-06-28 12:33:10 飲食與癌症
一位好友在2018-6-9寄來一個短訊。我點擊裡面的視頻後,看到一男一女兩位年輕主持人生龍活現地在講:絕對不要把馬鈴薯放冰箱,會致癌等等。 哇!這還得了!我們家的馬鈴薯都是放在冰箱裡。看來我需要
2018-06-27 11:56:17 肝癌
57歲李姓男子是B型肝炎帶原者,被檢出肝臟中央有顆11公分的腫瘤,且已轉移至肝臟左葉,平均存活期只剩10多個月,幸好兒子...
2018-06-26 12:07:14 血癌
大家都知道攝護腺肥大是老男人常見的隱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不過,另一個好發於老男人的「多發性骨髓瘤」則嚴重許多,可能要...
2018-06-26 09:25:26 飲食與癌症
「你還活著真不可思議!」連醫生都驚訝的癌症末期宣告 料理的工作幾乎都是站著進行,腰痛、腳痠、身體某處感到痠痛,對我們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所以鎖骨左邊有點疼痛的時候,我也不疑有異,只覺得:「昨天是
2018-06-25 09:53:12 食道癌
一名45歲女性因職業關係,20年來少不了菸和烈酒,因吞嚥困難甚至連水都無法下胃,才發現食道癌已大到完全阻塞食道,連水都...
2018-06-23 00:18:00 飲食與癌症
『大腸癌』不僅年輕化,吃加工肉、紅肉、酒等都促進亡命癌症生成。此外,據外電報導,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公布了一項驚人研究,內文指出,「人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若保持在較高檔的
2018-06-22 12:45:51 乳癌
陳小姐3年多前發現左側乳房腫大,因工作忙碌加上個性內向,她吃偏方自行調理,未料竟長成直徑25公分,重達5公斤的腫瘤,相當...
2018-06-21 09:12:29 飲食與癌症
抗癌長路漫漫,「體重」與「營養」是關鍵。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詹凱翔提出三項重要方針:抗癌要贏、體重要行、肌肉要增!病友千萬別想餓死癌細胞,因為正常細胞搶不贏癌細胞,有可能傷敵一百、損己一千。
2018-06-20 15:00:19 攝護腺癌
除了肝癌、大腸癌等常見癌症,你可知道還有一個沉默的男性癌症殺手,也可能悄悄找上門嗎?有位55歲陳先生,任職某企業高階主管,工作雖忙碌但仍保持飲食、起居生活正常,因為熱愛運動,週末都會帶著家人爬山、騎單車。兩年前開始常感腰痠,以為只是長期運動所產生的痠痛,便不以為意,加上自認身體健壯,也沒有接受定期健檢。直到一年前公司員工健檢,抽血驗出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高達650ng/ml(正常值0~4ng/ml),經進一步病理切片及骨骼掃描後,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至全身骨頭,確診罹患合併骨轉移的晚期攝護腺癌。
2018-06-20 09:33:08 胃癌
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國內胃癌於10大癌症發生率,男性排名第7位,女性發生率排名第10位,但兩者死亡率皆排名第6位,居高不下的死亡率,更需嚴正以待。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表示,胃癌
2018-06-20 00:32:00 癌友故事
非關信仰 我相信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每個人的心中,任何形式都好。 對於死亡,感到無比貼近,卻不夠真實。看著病人來來去去,留下的是許多辛苦的回憶。 多活一天,多算一天? 沒有人希望苟延殘喘的
2018-06-18 23:15:44 攝護腺癌
達文西微創手術應用廣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針對攝護腺癌患者,發展「單孔」手術,肚臍下傷口平均僅3.2公分,兩年來已完成近50例。泌尿部主任李經家說,60多歲攝護腺癌患者,腫瘤已有6公分,仍可透過單孔手術順利取出,10小時後就能進食。
2018-06-18 10:44:23 肝癌
一名68歲婦人去年底罹胰膽管癌,手術切除又做化療,不料今年又發現肝轉移,有一顆2公分腫瘤。北榮團隊採微波熱能消腫瘤,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