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血壓太高或太低都不好 突然飆高恐是疾病警訊!得舒飲食怎麼吃控血壓?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秋冬不只防流感 更要防帶狀疱疹! 全台每三人就有一人得過 糖友風險翻倍

秋冬是流感病毒好發的季節,民眾除了預防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也會提高帶狀疱疹發作的機率。帶狀疱疹俗稱「皮蛇」,發作時疼痛難耐,因此被喻為「百痛之王」。高雄長庚醫院家醫科潘柏霖醫師呼籲民眾,在台灣每個人一生當中至少有三成機會得到帶狀疱疹,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人「皮蛇纏身」,導致身體劇痛,生活品質下降,尤其糖尿病患者比起一般人得到風險更是翻倍,需提高警覺、防患未然。

台灣每個人一生當中至少有三成機會得到帶狀疱疹,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也會提高發生機率,其中第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疱疹的可能性大約是一般人的2倍。圖/shutterstock
台灣每個人一生當中至少有三成機會得到帶狀疱疹,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也會提高發生機率,其中第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疱疹的可能性大約是一般人的2倍。圖/shutterstock

糖尿病患者較容易發生帶狀疱疹?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18歲以上民眾糖尿病盛行率為11.1%。患者除了日常注意血糖控制,也要小心得到帶狀疱疹。根據研究,第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疱疹的可能性大約是一般人的2倍 ,且引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風險也是一般族群的1.5倍。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帶狀疱疹呢?潘柏霖醫師表示,因為血糖控制不佳以及高血糖所導致的免疫功能受損,一旦免疫力降低,病毒就有可能伺機活化。而許多糖尿病患者,直到出現嚴重結痂和劇烈疼痛後才前來就診,這時需要與疼痛長期抗戰,也增加飲食自律、控糖的難度,讓糖友在發病期間,控糖成效大幅退步,提高引發併發症的風險。

帶狀疱疹疼痛難耐,當心併發症風險

帶狀疱疹是感染過的水痘病毒潛伏在體內,再次活化產生。潘柏霖醫師表示,由於發作的部位在神經節,患者常會感到劇痛、灼熱、刺癢等,影響生活,加上帶狀疱疹可能長在身體各部位,引起併發症,例如長在臉部或眼部區域時,恐導致眼部併發症,如眼瞼發炎、角膜炎或結膜炎等,影響視力,嚴重患者甚至可能失明,千萬別掉以輕心。

潘柏霖醫師也說,帶狀疱疹前期,患者通常只會感覺身體某部位有劇烈的疼痛感,因此不少人誤以為是神經痛,錯過了黃金治療期,等到約兩週後進入急性期,皮膚有大量水泡冒出來,才驚覺自己得到的是「百痛之王」。

狀疱疹疼痛難耐,當心併發症風險。圖/shutterstock
狀疱疹疼痛難耐,當心併發症風險。圖/shutterstock

而帶狀疱疹發病後,若能在72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改善效果較好,然而,根據醫師臨床觀察,大多數人都是拖了一段時間後才開始治療,即使服用抗病毒藥物加上止痛藥,還是叫苦連天。潘柏霖醫師說,病毒引發的水泡通常要持續2-4週才會消失,高達有30%的患者在水泡消失後,產生疱疹後神經痛,疼痛的症狀仍不減,甚至持續長達數月或數年。

高雄長庚醫院家醫科潘柏霖醫師。圖/潘柏霖醫師提供
高雄長庚醫院家醫科潘柏霖醫師。圖/潘柏霖醫師提供

守住免疫力,遠離「皮蛇纏身」

雖然帶狀疱疹不是絕症,卻會讓人痛到「懷疑人生」,究竟什麼樣的族群最容易得到帶狀疱疹?潘柏霖醫師指出:「慢性病患者、年長者,除了須積極預防流感外,也都是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

潘柏霖醫師建議,年長者、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慢性病的朋友,從事輪班工作,作息不正常、生活壓力大的族群,都要積極預防帶狀疱疹,避免以身試痛。此外,帶狀疱疹會反覆發作,曾經得過的人也較容易再得,且最快兩個月就會復發。

預防帶狀疱疹,最重要的就是「守住免疫力」,把慢性疾病控制好、作息正常、睡眠充足、營養均衡,是預防帶狀疱疹的基本功。施打疫苗也是預防帶狀疱疹的有效方式。醫師建議高風險族群於預防流感時一併向醫療院所諮詢是否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才能遠離「皮蛇纏身」、疱疹後神經痛的威脅。

NP-TW-HZU-PRSR-240029 | Date of preparation: Nov 2024
This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Taiwanese.
更多疾病資訊,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