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絲球腎炎
審稿:馬偕紀念醫院腎臟內科林信昌醫師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glomerulonephritis
- 就診科別:
腎臟科
- 身體部位:
腎
腎絲球腎炎是以腎絲球損害為主的發炎反應。依病程可分為急性腎炎與慢性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發病急迫、病程短。「慢性腎絲球腎炎」15%~20%是從急性腎絲球腎炎轉變。腎絲球腎炎,是最常引起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原因。
疾病原因
腎臟位於人體內腹腔後壁的脊椎兩側,是由100萬至130萬個腎單位(腎臟的組成單位)組成,腎單位是由腎絲球、腎小管構成。腎絲球發炎時,腎臟無法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及體內多餘的水份,若無法控制發炎情形,腎臟會失去功能,導致衰竭。造成腎小球腎炎的原因如下:
- 「原發性腎絲球腎炎」是原發於腎臟的疾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晚期可引發腎功能衰竭。
- 「繼發性腎絲球腎炎」是由其他疾病所引起,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
- 「腎臟症候群」此種病變會使原本應留在體內的蛋白質大量由尿液中流失,病人可能會發生嚴重水腫及許多全身症狀。
- 「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又稱IgA腎炎),是腎絲球腎炎中最常見的一種,發生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可能的原因為某些不明機轉或免疫性因素造成過量的IgA,IgA再與補體系統形成免疫複合體,沉澱在腎絲球內,造成腎臟傷害所致。
症狀
腰痛.腰酸.貧血.食慾不振.眼皮浮腫.下肢水腫.高血壓.疲倦.蛋白尿.血尿.少尿.視力減退.噁心.嘔吐.頭暈
併發症
- 尿毒症
- 慢性腎衰竭
- 急性腎衰竭
- 視網膜病變
- 腎病症候群
好發族群
- 男性多於女性。
- 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
- 高血壓患者。
預防
- 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
- 培養樂觀的態度,保持愉快心情,減輕工作壓力,尋找適當抒發情緒的方式。
-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
- 不抽菸、飲酒勿過量。
- 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分及人工調味料,飲食宜以清淡為主,儘量食用天然食品或有機食物。
- 均衡飲食,少吃肉類,多吃蔬菜水果。
- 不憋尿,每日至少須攝取2000至2500㏄左右的水分。
- 患有尿路結石、攝護腺肥大等泌尿道疾病的人,應積極治療,定期追蹤腎功能的變化。
- 不亂服用成藥,或來路不明的藥物偏方。
- 定期接受身體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