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
審稿:振興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偉浩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 就診科別:
婦科、生殖醫學科
- 身體部位:
卵巢
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是接受不孕症排卵針治療的患者身上常出現的併發症之一,卵巢在受到過多刺激後,引起一系列賀爾蒙反應,造成體液溢出血管,使患者出現腹脹、腹水及肋膜積水等症狀。腹水可使患者在約莫一週的時間內,體重增加達20公斤之多;而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一旦併發血栓,最嚴重甚至可能致死。
疾病原因
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的病因仍然不明,目前已知除了接受誘發排卵的促性腺激素治療、體內黃體素(LH)增加,以及濾泡激素(FSH)受體突變也與此疾病有關。卵巢受到刺激後,會導致卵巢腫大,並間接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體液因此流出血管外,累積於腹部、肋膜胸腔或四肢,造成患者出現腫脹不適的症狀;且因為體液流出至腹腔,反致使血液濃度上升,患者便容易感到口渴,嚴重時甚至因為血液濃度升高而導致血栓。
症狀
腹脹.下腹痛.噁心.嘔吐.腹瀉.卵巢腫大.呼吸困難.易喘.寡尿.易口渴
併發症
- 腹水
- 肋膜積水
- 血液濃稠度增加
- 低血容性休克
- 凝血機能異常
- 腎功能受損
- 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
- 瀰漫性凝血反應
- 血栓
- 四肢水腫
好發族群
- 35歲以下之瘦小婦女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婦女
- 卵泡數大於15個以上者
- 血清雌激素過高者
- 懷孕者(多胞胎者更甚)
診斷
一般來說,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的診斷,需由醫師了解患者之症狀,進行判斷。由於此疾病屬於人工生殖最常見的併發症,因此在接受人工生殖相關醫療行為,特別是注射促進排卵針之後,若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
治療
- 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又可分為輕、中、重度,其中嚴重的重度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較為少見,僅佔患者的5%以內。輕度與中度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患者,即便不接受任何治療,症狀亦會於2週後消退,因此通常僅需採取支持性治療。包括減少或停用促性腺激素與排卵針、補充或靜脈注射白蛋白、補充水分與電解質…等。上述治療無效者,則可採用超音波引導抽取腹水、肋膜積水等手術;此外,也應考慮將胚胎冷凍,暫停人工生殖程序,若有血栓發生之危險者,則可服用抗凝血劑藥物。
預防
- 預防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停用、調整排卵針(HCG)的劑量,或依醫師建議更改療程時間,接受人工生殖治療中的婦女,則宜定期接受超音波、雌激素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