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
審稿: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羅盛典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Tongue Cancer
- 就診科別:
耳鼻喉科、口腔外科、腫瘤科
- 身體部位:
口腔
舌癌是口腔癌的一種,是口腔第二常見的惡性腫瘤,與個人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口腔癌名列國內癌症普及率前十名;舌癌發生機率男大於女,且是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的癌症。舌癌大多發生於舌腹側緣、舌側,亦有可能是舌背、舌尖等部位,且由於舌部組織的浸潤特性,容易在腫瘤早期就發生頸部淋巴轉移。
疾病原因
抽菸、喝酒、吃檳榔是導致舌癌的主因。尤其是檳榔,已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明確導致人類罹癌的「第一類致癌物」。此外,長期配戴不適合的假牙、溫度刺激(例如常食用過燙食物),甚至是病毒感染,都是導致舌癌的因素。
症狀
紅斑.白斑.菜花型腫塊.疣型腫塊.疼痛.吞嚥困難.出血.麻木感.舌部運動困難.潰瘍或傷口長期不癒
併發症
- 頸部淋巴轉移
- 口腔大量出血
- 死亡
好發族群
- 吃檳榔者
- 抽菸者
- 飲酒者
- 常吃過燙食物者
- 佩戴不適合之假牙者、長期不佳的牙齒狀況
診斷
病理切片檢查是確診舌癌的最佳方法。細胞學檢查、口腔黏膜檢查、甲苯藍染也是舌癌的檢查方式;影像學檢查(包括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掃描等檢查則可以用於確認發病位置及範圍。
治療
- 舌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是以手術切除發病部位,必要時輔以化療、放射性治療,並視患部的缺損情況所需,進行傷口重建。頸部淋巴結廓清除手術則能移除已被癌細胞轉移的淋巴組織,避免舌癌持續蔓延。
預防
- 預防舌癌的方法,以遠離誘發口腔癌的因子為首要考量。避免抽菸、嚼食檳榔,以及戒酒、不吃過燙食物都是方法之一。若假牙的尺寸不合,或是牙齒經常會磨擦到舌部,也應盡早更換、調整。此外,由於舌頭是敏感且外顯的器官,建議民眾刷牙時留意是否有舌破或是長腫塊等情形,發現異狀時及早就醫。有吃檳榔、抽菸習慣的民眾,也可多利用國民健康署補助的口腔黏膜篩檢。
(更多資訊請上癌症希望基金會:https://www.ecanc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