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0 失智.像極了失智
長輩碎碎念、重複説一樣的事,是失智還是老年憂鬱?
不同的人生經驗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其若患有疾病可能引發恐懼、慌亂和不安,這些情緒更可能讓人越來越憂鬱,因此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相當高。多年前曾經遇到兩個個案,家人都抱怨自己的長輩重複說同樣的話到他們已經受不了了(因內容所需,故事經過調整)張媽過去的日子過得非常的不容易,張媽丈夫沒唸書,妯娌也會因為這個原因而凌遲(台語)張媽。嫁進來本以為是可以以夫為貴的,沒想到夫家的每一個人都看她如敝屣,好康的沒她的份,辛苦的全是她的,就這樣好不容易一個一個夫家的弟妹、姑嫂分家,才結束她的苦日子。幾乎所有跟她聊過的人都會被這些內容掃過,如果跟她聊天的時間久一點,刻意要把內容轉移到其他地方,時不時她又說回過去的苦日子,這些對於聽過數萬次的張家孩子,十分的困擾。褚媽媽又是另一個常說過去的樣子,不同於張媽的反應,她的話不多,會說的是過去過世的人,叫自己的媳婦是妹妹,問自己的媽媽(實際上已經過世好幾十年)怎麼沒有一起來吃飯?天黑了,傍晚了,就說要回家。平常少有主動會說什麼話!長輩性格驟變,小心憂鬱症上身!就過去的經驗發現正常(非失智症)的長輩可以鉅細彌遺的描述自己過去不幸的過去,內容高潮迭起,感人熱淚,甚至很有故事性、畫面性,他們經常有著較為負面的觀點和想法,並且反芻過去不好的經驗,在長輩身上出現則可能有老人憂鬱症的問題,或許會常動不動就被激怒,其實他們需要聽眾(家人)的同情,同理他過去的艱難處境,必要時要陪她同流淚,而我們旁人需要考量的應該是,可能長輩憂鬱情形要多於記憶的問題。相較於正常的長輩,對於失智症病患則不太會能夠完整地描述出有畫面的故事,他們重複說有關過去的事情則多是說要找過去的長輩(實際上早已離世)、說要回家(小時所住的地方)、還是把現在的人叫成以前的人(兒子叫成兄弟或是把妻子叫成自己的媽媽)。💡重點提示: 1、注意長輩重複述說的內容,是否栩栩如生,非常有故事性?2、察覺長輩的情緒憂鬱,而非表面重複厭煩的話語。原來是「面子問題」讓長輩經常重複說同樣的事情經常重複說同樣的事情往往訴說自己憂傷難過的事,是十分具有故事性和畫面的,跟一般失智症所說的重複說有質與量上的不同。還有好幾種重複說同樣的事情的原因。其中一樣便是面子問題,有很多高齡者一輩子沒有做過什 麼值得誇耀的事情,而不斷的述說自己過去的經歷可能就是他榮譽的事。喬爸就是這樣的情形,在過去八二三砲戰時是位連長,帶領連上弟兄打過仗的,聽喬爸說得口沫橫飛,每一次都跟第一次說一樣還手舞足蹈的說著砲彈在他旁邊五米的地方爆炸時,他怎麼去保護一個小兄弟的過程。可以聽他三天三夜都講不完。像喬爸這樣的豐功偉業的人不多,另外有人就會說自己如何把兒女養到唸碩士博士在哪一家醫院或是大公司工作,隔壁的林太太就是這樣,母以子貴,單親獨自撫養一兒一女,現在兒子在中央機關上班,政府經常在電視上露面的官員,兒子都需要跟他們天天見面。反觀女兒,則在台北某醫學中心擔任科主任,每每科裡面有最新的技術發佈,女兒都會一同參加記者會,林媽媽就會等在電視前面看,也會剪報上女兒的新聞給隔壁鄰居看,一說再說,深怕別人不知道。如何跟失智長輩相處?「多肯定、少糾正、不要跟他生氣」作為照顧者可以羨慕的眼神看著長輩,興奮的問著故事的細節,行有餘力還要表現出一些「好棒棒」的樣子。人們都喜歡聽到恭維的話,長輩聽到別人讚美自己過去的所做所為,一定會更快樂。他們不僅裡子有了,再加上照顧者的話語稱讚,面子也有了。台灣話有句話說「摸蛤蠣兼洗褲子」,意思是說,做一件事,可以同時有兩個功效。在長期照顧中,也就是需要這個效果,否則整天都是打戰,反而會讓照顧關係惡化。但倘若照顧者,能花一些時間和技巧,而不是聽到立馬走人,或是說一些話來封住長輩的嘴,如此一來照顧關係便可以更加的容易,要求長輩調整的行為也更容易了。(本文獲「「黃耀庭臨床心理師」授權轉載,原文:重複說同樣的事(一)–是失智還是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