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8 醫療.自體免疫
GLK基因變異致紅斑性狼瘡 國衛院精準檢測估兩年後上路
紅斑性狼瘡(SLE)為人體自體免疫性疾病中的一種,因免疫系統異常活化攻擊自身正常細胞,除了會在皮膚發作起紅疹外,也會侵犯全身其他器官,造成關節疼痛、腎病等,但因症狀發現不典型,常常延誤診斷。國衛院與台中榮總、高醫大合作發現,酵素蛋白激酶GLK基因變異為SLE的關鍵致病因子,並已開發GLK基因變異的檢測套組正申請專利中,最快兩年後可於臨床運用。國衛院免疫醫學研中心助研究員莊懷佳表示,由於紅斑性狼瘡在臨床表現上可能侵犯全身系統,因此患者的症狀表現不典型,有些人出現腎功能不佳、關節疼痛等。診斷上常會檢驗抗核抗體(ANA)是否為陽性,但因為抗體濃度在其病早期可能濃度不高,難以被檢驗到,因此病患常在驗出抗體陽性時,全身器官早已受到嚴重攻擊。而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早於20年前便發現GLK此酵素蛋白激脢,並與團隊於2011發現GLK是自體免疫疾病SLE的治病關鍵,一旦GLK在T淋巴細胞裡過量表現就會誘發發炎細胞激素(IL-17)大量表現,造成自體免疫發炎,且和疾病嚴重程度有高度相關。但是為何GLK會過量表現?國衛院研究團隊與中榮及高醫合作發現,GLK基因變異是關鍵。莊懷佳表示,研究團隊蒐集中榮和高醫SLE病患、病患家屬和健康者的檢體共431例,發現高達四成的SLE病患帶有GLK的體細胞性基因變異或遺傳性基因變異,進而造成GLK的mRNA或是蛋白質過度穩定而增量,誘發IL-17A細胞激素產生造成自體免疫疾病。研究團隊更首度發現原被認為是「假基因」的MKRN4泛素酶可與GLK基因結合,並降解GLK使其減量。但因為GLK基因變異,便不容易被MKRN4結合,進而降解,造成GLK在T淋巴細胞裡過量表現。由於紅斑性狼瘡平均好發年齡為20至40歲女性,平均需耗時兩年才會診斷出來,而通常家族中有成員得到紅斑性狼瘡,一等親罹病是其他人的10倍。譚澤華表示,現在知道GLK基因變異是造成SLE的關鍵,若能定期追蹤帶有GLK基因變異的女性家族成員,藉由基因檢測篩檢,便可提早在輕症時即診斷出全身性紅斑狼瘡,以利及早治療。國衛院已開發相關檢測套組,正在申請專利中,預計兩年後可通過審核。除此之外,國衛院也已開發可精準鎖定GLK的小分子抑制劑,直接從源頭關掉使IL-17A無法產生,目前已完成動物實驗,期待進一步推展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