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12種食品 含糖量超乎你想像
【元氣周報】上速食店點飲料, 檸檬紅茶酸酸甜甜,含糖量應該比較少,比喝汽水可樂健康?事實上, 很多食品的含糖量不能用「口感」來推斷,來看看你平時常吃的甜點飲料,藏著多少甜蜜的小魔鬼。※延伸閱讀》‧果糖、楓糖、黑糖… 常見5大糖類解析‧人工甘味劑 無助減重反搗亂代謝系統‧食物加糖精與甜精 對身體好嗎?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上速食店點飲料, 檸檬紅茶酸酸甜甜,含糖量應該比較少,比喝汽水可樂健康?事實上, 很多食品的含糖量不能用「口感」來推斷,來看看你平時常吃的甜點飲料,藏著多少甜蜜的小魔鬼。※延伸閱讀》‧果糖、楓糖、黑糖… 常見5大糖類解析‧人工甘味劑 無助減重反搗亂代謝系統‧食物加糖精與甜精 對身體好嗎?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報導】▇ 糖的替代品用代糖減肥 非根本之道代糖類即為糖的替代品,大致分為兩大類,營養性代糖與非營養性代糖。黃幸妮解釋,差別在營養性代糖會產生熱量,非營養性代糖不會產生熱量。營養性代糖中,例如存在於天然蔬菜中的木糖醇,甜度與糖類相當,所產生的熱量僅有一般糖類的一半,在口香糖、糖果等產品可見。常見的非營養性代糖為阿斯巴甜,甜度約為糖類的200倍,無糖汽水中最常使用。黃幸妮提醒,代糖使用初衷,是為滿足因健康問題而無法享用甜品患者的味覺,終究不是控制體重的根本之道。劉怡里也說,代糖顯示人類無法拒絕對糖的渴望,往往無糖就失去風味來源。如無糖優酪乳不甜,孩子不愛喝;咖啡不加糖不好喝,就以奶精調味;麵包無糖無油,吃起來比較乾。她強調,食品中使用代糖,只要符合規範都可以接受,但還是不要依賴代糖,無糖更好。※延伸閱讀》‧攝取低卡、代糖 只會讓人更想吃糖‧不論黑、冰糖、蜂蜜 吃多還是會發胖‧吃糖會上癮 程度不輸咖啡因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黃文彥、編譯陳韻涵/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昨日公布糖攝取指引草案,糖攝取量仍維持原有的建議,應低於每日總熱量攝取的一成以下,但新增進一步提醒,若糖攝取量能低於百分之五會更有利健康。WHO自二○○二年迄今對糖類攝取建議為每日不應高於總熱量的一成,這次草案增加建議糖攝取量越少越好,若能降低到每天總熱量攝取百分之五以下更好,以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的成年人計算,約等於一天廿五克、六茶匙的分量。但是,許多糖分都藏在加工食品中,如一湯匙調味番茄醬包含約四克、約一茶匙糖,一罐汽水所含的糖高達四十克、約十茶匙。英國遊說團體說,世衛花了十年才想到更改標準,真是「悲劇」。不過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藥學系主任杉德斯說,百分之五的限制「很難達到且未經測試」,百分之十的標準較容易遵循。根據最近一次二○○五到二○○八年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國人糖攝取佔總熱量比率十九到〺歲族群為一成、〺到六十四歲為百分之六、六十五歲以上為百分之三,而二○一○到二○一一年針對國高中生的營養調查也發現,國中生每日糖攝取佔總熱量的百分之八、高中生為一成。國民營養調查作者、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食品營養系副教授吳幸娟說,調查其實低估國人糖類攝取量,因糕餅、麵包類食物糖含量沒有標示也不透明,易被忽略,調查發現,年紀較輕的民眾糖攝取較高,且多是以含糖飲料為糖分主要攝取來源。
2014-09-23 運動養生.抗老養生
【聯合晚報/林進修】台北仁濟院院長戴東原喜歡運動,算一算也有超過一甲子的運動資歷,形容他是「運動達人」,一點也不為過。戴東原的父親、已故司法院長戴炎輝曾是台灣大學教授,他們家就住在新生南路3段18巷裡的台大宿舍,馬路對面就是龍安國小。讀小學時,戴東原常睡到學校打鐘了,才匆匆忙忙跳下床,穿衣穿鞋,衝出家門,「咚咚咚」地衝過王留公玔上的木板橋,再衝進校門。幾年跑下來,他笑說,練出了一身好體力。這股熱愛運動的基因,當然也遺傳給三個子女,平常會陪老爸去運動。這幾年來,孩子一個個成家立業,甚至出國發展,戴東原只好把腦筋動到孫女身上,每到假日就陪她們到附近的操場走走。戴東原說,孫女年紀還小跑不快,祖孫倆就手牽手慢慢走,運動量雖不大,但他一點也不介意,反而利用這個難得機會和孫女聊聊天,來個機會教育。「妳不要常吃炸雞和薯條哦!」「可樂和汽水的熱量都很高,也不要常喝。」戴東原相信,運動和飲食等生活習慣最好從小培養起,一句句看似簡單的叮嚀,經過時間的沈澱,一定會在小孩子的腦海裡烙下深刻印象,影響一輩子。「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告訴她什麼,她就相信什麼。」他得意地說,他的5個小孫女從不吵著上速食店呢。 【2009/12/06 聯合晚報】
2014-09-23 癌症.抗癌新知
【內容摘自《奇蹟醫生陳衛華20年戰勝3癌!》,作者陳衛華,方舟文化出版】癌症這種病跟其它疾病不一樣,不是開刀成功就算是治癒了,它有五年的觀察期,因為在五年之內最容易復發和轉移;萬一轉移,通常病況就會更加嚴重。如果能夠安全度過五年,情況就比較安全穩定;如果度過十年,大概就算安全過關了;如果能超過二十年以上不復發、不移轉,就可以說完全擺脫癌症的威脅,沒有什麼影響性了。知道這個統計數據後,我就一心期望能夠安然度過手術後的五年,所以積極的保養身體,不讓癌症有復發或轉移的機會。直到完成本書的今天,我已經安度二十餘年了。在病榻上的那段時間,我仔細檢討自己得到癌症的原因,首先我回想到小時候的種種。在南台灣炎熱的夏天,即使是一大早,天氣也已經開始熱烘烘的了。國小一年級的我,背著書包、提著水壺,從家裡走好長一段路去國小上學,路上如果不喝水,可是會難受得口乾舌燥,所以我總是會帶著水壺。我的水壺還有一個妙用,當我走到半路上,雜貨店的老闆阿水伯會對我說:「小華,來!我幫你倒汽水。」然後把我的水壺拿過去,把裡面的水倒掉,裝進滿滿的一壺汽水。阿水伯是爸爸的好朋友,經常來家裡跟爸爸聊天、下棋,特別疼愛我。汽水甜甜涼涼,又冒著汽泡,讓年幼的我覺得好喝得不得了,那是我童年最喜歡的飲料。就這樣,我幾乎每天喝汽水,連續喝了好幾年,我的父母都不知道。有時候,阿水伯還會給我一些花生、蠶豆等等,我就帶到學校分給同學吃,這是童年時的快樂時光。但是,快樂的事情如果缺乏健康知識,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像是長期喝汽水,又常常吃容易發霉的花生、蠶豆酥、蜜餞等,可能無形中已造成了我的癌症體質。所以,在此要奉勸大家:汽水要少喝,而像蠶豆酥、花生、蜜餞等這些零食,如果要吃,就要一次全部吃完整包;因為開封後如果放著,很容易孳生過氧化脂質與黃麴毒素;汽水與蜜餞內還充滿了糖精,是劇烈的致癌物。還有一段往事,也許和我得癌症也有關係。那是在民國58年,台灣電視首日開播的那一天,全台灣的觀眾看到了第一個畫面:一位小朋友身手矯捷的做體操,那是一位高雄新興國小的體操選手,在全省體操比賽獲得優異成績,被電視台選為首播的畫面。這個小小體操選手就是我。後來常常有人對我說:「你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位小童星」。雖然我很高興得到這個榮譽,但在榮譽的背後,卻是長期苦練換來的。訓練的過程中,我受過無數大大小小的傷。因為當時年紀還小,不懂事,只要傷口沒有疼痛、流血、發炎,我就放著不管它,沒有做什麼後續處理。從小學一直到大學,我持續參加運動代表隊,長久下來,身體累積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運動傷害,因為總是沒有即時作恰當的醫護處理,形成了身體長期性的損傷,這可能也是我日後得到癌症的原因之一。從小就該避免的食物飲食是人體健康的能源,也可能是疾病的來源。從嬰兒、幼兒、青少年乃至成人,體質的好壞都是慢慢吃出來的,尤其現代兒童外食機會多,很容易從小接觸的危險飲食包括以下幾類:◎ 零食類:含有色素、糖精、化學調味,如餅乾、糖果、糕點、蜜餞、調味飲料、汽水等,多從孩童時代就慢慢累積毒素。◎ 油脂類:油類很容易因遇熱變質而致癌,如漢堡、薯條、炸雞、油條、鹹酥雞等油膩食物與油炸物。◎ 燒烤類:燒烤食物如烤肉、烤香腸、烤土司等,無論是焦黑處,或是燒烤產生的煙氣,都是危險的致癌的因素。◎ 豆穀類:花生、蠶豆、核果等食品,很容易因環境潮濕產生黃麴毒素和黴菌,致癌性極強,很容易引發肝癌。◎ 醃製品:如臘肉、火腿、熱狗、香腸類多有添加保色劑、硝酸鹽等,皆為強烈的致癌物質。◎ 硼砂製品:添加硼砂過多的涼麵、貢丸、魚丸等製品也不宜常吃。癌症治療後的追蹤觀察期癌症在手術或化放療完成之後,必須持續維持非常健康、正常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康復穩定性的追蹤觀察期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5年追蹤期:癌症在治療後的5年之內為重要觀察期,因為在5年之內最容易復發和轉移。◎ 10年穩定期:如果能夠安度5年以上至10年,癌症都未曾復發,也未移轉,大概就能安心了。◎ 20年安全期:如果能超過20年以上細胞未再病變,就可以說已幾乎擺脫癌症的威脅了。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為了對抗肥胖,紐約市計畫禁止銷售大瓶裝的汽水(碳酸飲料)和其他含糖飲料。這項禁令將開美國先例,也是市長彭博向肥胖宣戰迄今最積極的做法。有市民叫好,也有市民認為市府管太多,喝多少是個人自由。禁令規定,在餐廳、電影院、運動場和街上餐車販售的含糖飲料,每瓶不得超過16液盎斯(474ml)。大約是一杯中杯咖啡的量,比一般汽水瓶的容量小。禁令影響範圍幾乎包括所有暢銷的含糖飲料,從運動飲料到加糖的冰茶,最快在明年3月生效,但排除低糖汽水、果汁、乳製飲料和酒精類飲料,也不適用於每8液盎斯的熱量少於25卡路里的飲料,例如零卡路里的維他命水和無糖冰茶。另外,雜貨店、超商、販賣機和報攤銷售的飲料不受限。飲食業者若不遵守規定,將罰款200美元。近幾年,汽水類飲料成為對抗肥胖的戰場。美國一些學區已禁止學校販售汽水類飲料;一些城市禁止在公共建築販售這類飲料。彭博5月30日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肥胖是全國的問題,各地衛生官員都很苦惱卻沒有具體行動。紐約市要採取行動,我認為這也是市民對市長的期望。」紐約市飲料公會發言人佛里曼批評市府提案單挑汽水類飲料並不公平,官員應該去找真正能抑制肥胖的辦法。提案必須獲得紐約市衛生委員會通過,委員會成員都是由彭博任命,因此通過機率很高。彭博把民眾健康列為他第三任期首要施政目標,之前已禁止在餐廳和公園吸菸,禁止餐廳食物含反式脂肪,並強迫連鎖餐廳在菜單上標明食物的卡路里數。彭博曾推動碳酸飲料稅和限制用食物券購買碳酸飲料,試圖藉此降低碳酸飲料銷量,但未成功。
2014-09-23 新聞話題.生活用品毒害
【聯合晚報╱黃玉芳】低卡可樂被不少減肥民眾當成「聖品」,既可滿足口欲,又不必擔心熱量過高。但瑞士食物、營養與健康研究院在「肥胖評論」(Obesity Reviews )期刊發表研究論文,認為低卡可樂中的果糖、人工甜味劑與另一種低卡的甜味劑「糖醇」,會干擾天然的腸道細菌,反而可能造形成「低卡可樂肚」。研究人員艾曼達‧潘恩(Amanda Payne)在論文指出,低卡可樂中含的果糖、人工甜味劑和糖醇,會干擾腸道細菌,並打亂新陳代謝,結果反而促使分泌更多胰島素,讓控制血糖濃度與儲存脂肪的荷爾蒙發生作用,且堆積更多脂肪,以致腰圍更粗,形成低卡可樂肚。此外,低卡可樂中的蘇打水、色素與阿斯巴甜、醋磺內酯鉀(acesulfame K)等甜味劑,也可能加速老化過程。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院長祝年豐表示,腰圍變粗主要跟攝取熱量多,而且久坐不動等生活型態有關,吃太多又坐著不動,身體自然無法消耗多餘的熱量。喝低卡汽水,讓想喝可樂汽水卻不想變胖的民眾減少熱量,但平時還是要好好控制吃進體內的熱量。祝年豐建議,即使是熱量較低的低卡汽水,還是偶爾喝就好,不鼓勵用來代替白開水。而汽水可樂中的甜味劑等人工添加物,雖是合法添加,但目前仍不清楚這些化學物質是否能完全自人體代謝,因此仍建議不要大量攝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肥胖防治暨運動中心副主任林文元也建議,不要偏愛「一味」飲料。門診觀察及研究曾發現,不少民眾會因為自己喝了低卡飲料,認為從飲料攝取的熱量減少,不知不覺間多喝幾口,反而會對其他食物的熱量失去戒心,導致變胖,這也可能是喝低卡飲料,腰圍卻越喝越粗的原因之一。
2014-09-23 運動養生.享受樂活
【聯合報╱林錦鳳/南市安南】小學時,有一年學校運動會,哥哥是浪裡白條,代表班上參加游泳賽,我們幾個姊妹與有榮焉,相偕去泳池畔為哥哥加油!比賽槍聲響起,哥哥一馬當先搶在前頭,同學齊聲為他加油,好不熱鬧!眼看勝券在握,終點就在眼前,一位同學興沖沖,提了一瓶汽水,火急地便往終點奔去。哥哥才從水裡冒出,同學馬上把汽水從池畔丟進水裡,叫了一聲哥哥名字,要他接著。不料,池畔邊人聲嘈雜,哥哥耳朵又有些進水,猝不及防下, 汽水的玻璃瓶身重重撞擊在哥哥身上,破裂後,一塊銳利的碎片直直插進哥哥左側腰部,噴出的汨汨血流,頓時染紅水面。此時池畔邊驚叫聲、師長、校護急遽腳步雜沓聲、好奇圍簇的人群嘈雜聲,把整個比賽都攪亂了。看著染紅的水面,我們幾個姊妹一時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姊姊一邊哭,一邊狂奔著回去告知父母。事過境遷多年,我仍舊忘不了,父母那天驚慌失措,憂心忡忡的表情。同學是無心之過,但哥哥飽受驚嚇,父母實在心疼。水上安全實在要,大家不可不慎。
2014-09-23 健康百科.新陳代謝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 40歲男子前晚運動後狂喝汽水,第二天醒來,竟雙腳癱瘓、麻痺,送醫診斷為「甲狀腺毒性周期性麻痺」。醫師表示,多數甲狀腺亢進患者都不自知,出現體重減輕、心跳加快、手抖、焦慮等症狀,盡早就醫。署立新竹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周秉箴說,這名男子平常有運動習慣,身體十分健康,近一個月常覺得走遠路、爬高層樓梯時大腿吃力,因休息一下就改善,不以為意。某晚運動後口渴,他一口氣喝下兩千毫升汽水;第二天醒來,發現雙腳無力,連抬腿都有困難,無法下床,家人趕緊送他掛急診。周秉箴說,抽血分析發現病人鉀離子偏低,診療罹患甲狀腺毒性周期性麻痺,「應該是突然攝取大量糖分,造成鉀離子下降,誘發全身無力。」病人說平日很喜歡喝飲料,尤其可樂、汽水,每次都買整箱,天天灌。周秉箴表示,「低鉀性周期性麻痺」患者中,因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占多數,以新竹醫院為例,每年有2至3例,年輕人居多。他說,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容易在高糖分飲食或激烈運動後誘發無力,不管是那一種周期性麻痺,都可以藥物控制,減少發作次數。提醒有甲狀腺腺機能亢進症狀者,若發現體重減輕、心跳加快、手抖、焦慮等,儘早就醫,以免病發造成意外。 【2009/11/25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