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 焦點.元氣新聞
溫差大比低溫更可怕,年輕人心肌梗塞恐無明顯症狀!氣溫驟降5招護心血管
才剛過了一個高溫接近30度的周末,氣象局提醒,13日下午起大陸冷氣團南下,北台灣開始轉冷,南北溫差擴大,需留意溫度變化適時調整穿著。醫師提醒,比起持續性低溫,忽冷忽熱的天氣所引發猝死的風險會更明顯增加。溫差大比低溫更可怕冬天本來就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高峰季,但相較於持續性低溫,人體較有足夠時間適應溫度,反而是忽冷忽熱的天氣更應注意,引發猝死的風險更會明顯增加。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潘泓智曾受訪指出,在日夜溫差大的時節,門診常見患者抱怨胸悶、胸痛、喘不過氣、冒冷汗等症狀。此時極有可能是因氣溫驟降,血管劇烈收縮,若是血管原本就有硬化或狹窄,就有可能導致心肌缺氧,產生胸口不適的諸多症狀。若運氣不好,甚至可能造成血管內斑塊裂解,血小板瞬間凝聚,引起心臟冠狀動脈阻塞,這就是有高度風險的心肌梗塞。而心血管疾病也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其實年輕人病發前,有可能完全沒有明顯症狀,往往更會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延伸閱讀:心血管疾病猝死頻傳 醫:溫差大比低溫更可怕】溫差大如何保護心血管?1.隨時做好保暖,採洋蔥式穿著。2.洗頭前先洗澡暖身,勿直接用水沖頭,以免溫差太大。3.注意泡澡、泡湯的溫度,若溫度下降太快,容易使血管適應不及,進而引發心肌梗塞。4.小酌可使身體發熱,但溫暖是短暫的,隨體表血流量增加,熱量散失更快,反造成全身體溫下降。5.中高齡及三高患者,睡前至少喝500cc溫開水保持體液充足,以防心臟或腦部血管堵塞而猝死。【延伸閱讀:日夜溫差大洋蔥式穿法! 醫:要穿到「微發汗」程度才算保暖】哪些族群需防範寒流低溫危害?醫師提醒,有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與三高患者都應提高警覺,要按時服藥並保暖口鼻。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曾表示,比起久居在天寒地凍的地區,在原本溫暖但氣溫驟降的狀況下,對身體的衝擊更大。人體接觸到冷空氣,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另口鼻吸入冷空氣更會使心臟血管收縮,特別是斑塊堆積或狹窄處結構更不穩定,增加心肌梗塞風險。輔大醫院副院長王宗倫曾提醒,三高族群或呼吸道疾病患者,寒流來襲時一定要注意按時服藥並做好保暖,控制病情,若天冷加上空氣品質不佳,特別是PM2.5已證實與呼吸道、腦血管或心血管疾病有關,要特別注意防護。醫教3招助長輩寒流禦寒醫師提醒年長長輩「穿暖、補水、起慢」三大原則對抗低溫,降低冷天帶來的健康危害。馬偕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醫師張智博曾表示,患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曾發生中風、心絞痛的長者,更需要做好足夠的保暖措施,避免誘發血壓上升、中風、心肌梗塞、猝死的發生。而氣溫變低時,因為出汗減少,很容易忘記補充水分,張智博表示,為了扺抗低溫,身體必須產熱增溫,請多提醒長輩適時補充熱食和溫開水。張智博提醒,老人常半夜上廁所,不管是半夜起床或是早晨起床,都要記得緩身下床,勿過於急促,最好可先在被窩裡活動各處身體關節,舒展筋骨,靜待3到5分鐘後再緩慢下床,適應溫差也能預防跌倒。【延伸閱讀:越晚越冷 醫師提醒長輩「穿暖、補水、起慢」抗低溫】暖暖包放3穴位抗低溫此外,許多人習慣準備暖暖包因應低溫,但暖暖包可不能隨便貼,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曾指出,貼在氣海、關元、命門等三個穴位,一處暖便全身暖,但注意一定要隔著衣服貼,避免燙傷皮膚。氣海:在任脈上位於肚臍下約兩指寬的位置,溫暖這個穴位有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的功效。若有婦科痛經、腸胃不適或手腳冰冷問題,都很適合將暖暖包貼敷於這個穴位。關元:在任脈上位於肚臍下約四指寬的地方,是收斂、閉藏元神之處。從中醫觀點來看,如果腎氣虛、下焦虛冷,可以在這個穴位上熱敷,以解決虛寒、陽氣不足的問題。命門:在督脈上位於人體背後,在肚臍的正後方。此穴位可以理血清熱,若將暖暖包貼在此處,則可放鬆腰脊肌肉,改善冬天怕冷、腰痠背痛以及頻尿問題。【延伸閱讀:強寒流來襲 中醫師:暖暖包貼這三處暖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