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7 橘世代.時尚橘
Live well/後半輩子最想住的家 是什麼樣子?
人的行為,是內心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好的環境會讓心情朝正面作用,進而影響人的行為更加積極有活力。著有《長壽從住宅建造開始》一書的東大工學博士林玉子女士曾提到,規劃晚年生活的住宅,應該超越單純的飲食、睡覺、居住等機能,更重要的條件是,從住宅中獲得朝氣蓬勃的精力!專門研究老人照護的職能治療師柯宏勳主任,很強調運用PEOP的概念於住家的重要性。從瞭解當事人(Person)的特質、經驗與生活習慣開始,搭配現有環境的物理與文化條件(Enviornment),再透過職能治療(Ocuupation)的理念設計出對當事人活動課程,進而引導當事人、做出對生心理健康有益的行為(Performance)。 拿手菜激出阿嬤復原力在柯主任主持的長照機構中,有位依賴輪椅的阿媽,儘管醫師診斷她的雙腳肌力尚可,她仍長期抱怨雙腳無力、站不起來,也沒有練習及復健的慾望。有次,柯主任舉辦家常菜烹調活動,阿媽的拿手家常菜是韭菜煎蛋,工作人員現場已把韭菜切好、蛋打好,阿媽只要負責煎炒即可。一開始阿媽坐在輪椅上,手持好久沒拿的鍋鏟、顯得有點生疏,隨著鍋具溫度升高,開始散發出蛋與韭菜的香味,阿媽似乎被喚醒似的,越來越專注…… 接著,阿媽竟然緩緩從輪椅上站起來,完全不需要靠人攙扶!她雙腳微微彎曲站立著,一隻手撐著桌面、一隻手拿著鍋鏟翻動著煎蛋,直到蛋與韭菜煎熟。現場所有照護人員都感動地看著這一幕。事實證明她其實是有能力站久一點、有潛力復健的!有時候一個人最難突破的,不是生理上的限制,而是心理上的。有些人有時放任自己身體衰退、增加家人更多的關愛與同情,進而也在不知不覺放棄了生活的自主性。 搬家最怕和植物斷情緣剛滿五十歲的瑩瑩(化名),是一位單身獨居的女性,非常喜愛園藝。她承租了一間板橋的老公寓,陽台女兒牆上擺滿花草、欄杆上掛著大大小小的苔球,老公寓頂樓,也有她的小花園,種植花草是她的精神寄託。 可惜好景不常,老房東因病過世,房東兒子打算把她租了近二十年的房子轉賣。為求穩定的生活,瑩瑩決定接下來以買代租,日前在新莊下訂一間新成屋,作為自己後半輩子的家。她唯一覺得無奈的是,新家的陽台不但小、而且還是位在三樓的家,極有可能會被旁邊大樓擋住陽光,「你能體會嗎?有些植物我已經種了快十年了,現在要把它送人,以後也不能再拈花惹草。」 我趕緊回問她「有任何房間可能曬得到太陽嗎?」我表面鎮定的問瑩瑩,但其實內心蠻緊張的,因為如果都沒有的話,我也不知道怎麼安慰她了。「客廳有一大面窗戶應該曬得到太陽,不過沒有陽台。」後來我親自到現場看,還好,雖然西面的廚房陽台被鄰棟大樓遮住了、但南面還有機會照到陽光。南面是客廳,有整片的固定窗(留一小面外推窗)。「你介意在室內靠窗處種種看嗎?」我問。「我沒試過耶,真的可以嗎?!」瑩瑩精神為之一振。 「試試看啊!當然你不能再種以前在陽台跟頂樓的植物,選擇更耐陰又好照顧的植物,像是黃金葛、彩虹竹蕉、波斯頓蕨、虎尾蘭等。如果你種得多、又有層次,可以考慮依照客廳窗戶寬度,選三到四個深度約35~40公分的花盆。這樣才能夠種些中型的植栽,照顧起來也比較方便。」 讓興趣成為養分而不是傷害我們討論著,我注意到她有穿束腰帶,以為是工作傷害。「這個護腰嗎?說來尷尬,這應該是我常蹲著修剪植物的關係吧!」瑩瑩以拈花惹草當做心靈的療癒,卻也讓腰付出代價。「那你要不要從蹲著改成坐著啊?」我建議。 討論完,原本愁眉苦臉的瑩瑩,現在臉部線條柔和不少。現在她知道,不必再因搬家而捨棄種植花草的習慣,另外也可以透過訂做與桌面同高的盆栽架,坐著就可以修剪花草,享受優雅無痛蒔花弄草的樂趣。 晚年不等於失能、高齡不等於長照。住家的設計,不該只停留在失能照護、或者輔助的角色而已。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說,「我們建造房子,然後房子塑造我們。」塑造一個讓自己感到愉悅、滿足個人志趣的家,激起自己的玩心或童心,甚至創造終身副業! 【居家&興趣三個思考】 ●有什麼居家興趣及偏好,是你希望能持續擁有的? ●哪些興趣偏好甚至可以成為終生副業、讓你有收入的? ●如何透過興趣與專長,持續與社會保持交流? 【居家&興趣三個觀念】 ●即使是熱衷的興趣,還是要以不造成身體負擔為前提。 ●透過空間規劃,塑造發揮專長與興趣的場域。 ●若有家人同住,興趣場域可與公共空間區隔,以免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