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3 焦點.元氣新聞
北市溪山里水質受到大腸桿菌汙染?如何避免感染?醫師提醒發生「這現象」,飲用水加熱也不保險!
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近山區有多名居民自設水源系統,疑因水質問題,出現上吐下瀉症狀,根據自來水處採樣結果,證實是水中大腸桿菌群偏高,市長蔣萬安已要求市政團隊快速因應,並確保里民不會使用到有疑慮的水。水中出現大腸桿菌,代表飲用水出了什麼問題?北市士林區溪山里長年飲用山泉水,近期發生疑似水質不佳,造成居民上吐下瀉,北水處淨水科長林河山指出,大腸桿菌群存在於大自然,飲用水的大腸桿菌標準為6MPN/100mL,溪山里長2024年4月8日通知民眾上吐下瀉,北水處增加檢測水質,當天結果為900MPN/100mL,直至10日略降至1700MPN/100mL。林河山也透露,大腸桿菌數值高低與氣溫、降雨等因素,溪山里去年4月最高數值曾高達14000MPN/100mL,今年同期相較低。這起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超標的事件,是否因地震導致還有待釐清,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表示,水中檢出大腸桿菌群,說明有糞便汙染,有可能是管路被震裂而滲水,影響到飲水系統,建議民眾在飲水時,一定要煮沸可以徹底殺菌。朱光恩說,大腸桿菌的種類非常多,是人類與動物腸道中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細菌之一,在正常情況下,對人體沒有害處。某些菌種會引起腹瀉,而毒性強的則會造成嚴重病症,例如O157H7型,會導致出血性腹瀉、急性腎衰竭、凝血功能異常,嚴重甚至死亡。大腸桿菌如何影響生活?如何避免感染?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大腸桿菌是人類和其他溫血動物腸道中的正常菌種,所以食品一旦出現大腸桿菌,即意味著食品直接或間接的被糞便汙染,故常被用做飲水、食品的衛生檢定指標。大腸感染引起食品中毒的潛伏期平均為5至48小時,曾淑慧說,感染大腸桿菌主要症狀為腹瀉、腹痛、噁心、嘔吐及發燒,症狀的程度差異很大,年齡愈小,症狀愈嚴重。朱光恩提醒,大腸桿菌不耐熱,加熱超過70°C通常就能有效殺菌;更安全一點的作法,可以在1公升的水中加1滴含氯漂白水煮沸消毒。把飲用水煮開後,加蓋保存,放置冰箱的容器也可多覆蓋一層保鮮膜阻隔灰塵和細菌。曾淑慧提醒,除了注意飲用水的加熱煮沸外,食品需經適當加熱處理,食容器也應澈底清洗及消毒。被感染者切勿接觸食品之調理工作。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必須洗手。飲用地下水、山泉水存在什麼風險?士林區溪山里的事件被質疑是否跟飲用地下水有關,朱光恩說,不少民眾喜歡取用山泉水,但是未經過氯化消毒處理的山泉水,可能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仙人掌桿菌和寄生蟲,生飲對健康有害。每個人的體質、免疫力不同,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可能腹瀉後就恢復正常,有些人因免疫功能缺失而加重病情。朱光恩說,1歲以下幼兒、65歲以上老年人以及慢性疾病(糖尿病、腎臟病、尿毒症、癌症)患者,要更加注意飲食安全,未經處理檢驗的山泉水,隱藏大風險。醫師提醒如果有嘔吐現象,有可能細菌毒素引起,加熱可能也沒用!「相關單位說要把水煮沸再飲用,但是也不見得有用。」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姜冠宇提醒如果水真的夠髒了,其實造成腹瀉是還好,但如果有嘔吐的症狀,就要小心,也可能是攝入了有些病原體預先形成的毒素,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腸毒素,或仙人掌桿菌的催吐毒素,而這些毒素是「耐熱」的。如仙人掌桿菌的毒素,需要在90℃以上,加熱至少5分鐘,才可能被破壞;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腸毒素則需要在80℃以上,加熱2小時才可能被破壞,這些條件顯示,一旦這些細菌的毒素產生後,通過一般家庭烹飪方法來破壞,有時可能無法達到破壞毒素的標準。參考報導:聯合新聞網 溪山里水質汙染含大腸桿菌 醫師籲:飲用水應煮沸消毒聯合新聞網 地震後釀溪山里水質不佳? 北水處曝去年大腸桿菌數值曾破萬聯合新聞網 防疫醫師介入調查北市溪山里腹瀉 北榮醫曝地震影響可能聯合新聞網 北市士林區自來水含大腸桿菌 醫直呼三大族群須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