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4 橘世代.健康橘
泰雅孩子接棒媽媽 方喜恩幫部落人安老
努力恢復部落小米祭、互助系統的方喜恩,雖在部落長大、講得一口流利族語,但他直到離開部落到東華大學民族學院就讀時,才真正認識「我是誰?」民族學院的同學是來自各地的原住民,他在一次次同學展現自我族群認同時,心裡升起羨慕也泛著自卑:「他們為什麼可以如此自信?」開始自我反思。後來念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時到菲律賓參訪,他發現菲國的原住民不僅關心原住民權益,也關注勞工、婦女等議題,使他從民族的「認同」邁向「認異」,了解到:「我們是不同族群,但是我們面對一樣的問題。」這些民族認同的啟蒙與轉折,讓當初急著離開部落尋求發展、覺得賺錢才務實的方喜恩,展開了「返鄉」之路。他回到部落做孩子的課後照顧;為保護部落水源地,發起「爭水權」的運動。但是真正走上部落的照顧工作,卻是因為媽媽。方喜恩的媽媽李淑敏早期在羅東當護士、教舞蹈,後來回到部落,開設婦女舞蹈班,看見部落有許多需要照顧的高風險老人,便組織舞蹈班的成員,提供老人居家服務。他們說:「部落既然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我們有能力就該照顧部落。」2007年協會創立,李淑敏就是創會理事長。雖然最初設定的服務對象為老人家,但往往連被照顧者的家人也一併服務。從求學時代就返回部落的方喜恩,十幾年來和族人們創造了許多改變。問他是否打造了「可以安老」的生活圈?他苦笑「沒有,我老了、失能了還是會被送出去。」目前部落裡沒有足夠的專業人力、適合的日托機構,許多老人家身體失能完全無法自理後,還是得送機構,「這是我們的痛,也是家屬的痛。」方喜恩希望,他和夥伴們繼續努力,讓寒溪有朝一日能成為失能或失智長輩也能安心生活的地方。看更多報導:《橘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