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活動.精彩回顧
【得獎名單公告】你會和AI 聊天嗎?AI 陪伴與孤獨感調查
【得獎名單公佈】感謝大家對「你會和AI 聊天嗎?AI 陪伴與孤獨感調查」的熱情支持,得獎名單如下:★7-ELEVEN CITY CAFE 咖啡提貨卡乙張(20名)謝O宏林O蓮林O萍孫O婭黃O銘杜O馨楊O芬林O志陳O蓓李O祐張O洋王O翔柯O王O文吳O源葉O閔蔡O川賈O凡劉O錕戴O雯★7-ELEVEN 100 元數位商品卡乙張(10名)趙O媚莊O雯黃O嘉岩O君張O瑗林O茹林O芬蕭O芳許O棋陳O甄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09-18 活動.精彩回顧
【得獎名單公佈】感謝大家對「你會和AI 聊天嗎?AI 陪伴與孤獨感調查」的熱情支持,得獎名單如下:★7-ELEVEN CITY CAFE 咖啡提貨卡乙張(20名)謝O宏林O蓮林O萍孫O婭黃O銘杜O馨楊O芬林O志陳O蓓李O祐張O洋王O翔柯O王O文吳O源葉O閔蔡O川賈O凡劉O錕戴O雯★7-ELEVEN 100 元數位商品卡乙張(10名)趙O媚莊O雯黃O嘉岩O君張O瑗林O茹林O芬蕭O芳許O棋陳O甄
2025-09-12 養生.聰明飲食
大家都知道喝咖啡要選美試咖啡較健康,但黑咖啡口感苦,有些人無法接受,因此總愛加糖加奶。營養師指出,如想抑制咖啡的苦味,建議不妨加一點鹽取代糖,可抑制苦味,讓咖啡口感更順。黑咖啡加糖加奶不健康 建議用鹽取代糖國內外許多研究都指出,喝咖啡有益健康,但前提是要喝黑咖啡。但有些人覺得黑咖啡實在太苦,總要加糖或加奶,健康效益因此遞減。咖啡加糖或牛奶,喝多了可能讓血糖波動,尤其如果加的是奶精,其所含的飽和脂肪更不健康,喝此奶精是絕對不建議加的。根據臉書「Cofit 我的專屬營養師」的營養師PO文指出,咖啡的苦味主要來自烘焙產生的化合物,而不是咖啡因。如果嫌苦想加糖,不如試試改加鹽,只要一小撮鹽,就能抑制苦味,讓咖啡喝起來更順口;還能提升咖啡的甜味與香氣,更加香濃迷人。乍聽之下你可能覺得咖啡加鹽好像很奇怪!但營養師指出,就像「鹽巧克力」、「鹹奶油焦糖」、「鹽沙士」等,都是利用同樣的原理,而且鹽咖啡在越南、北歐等地方都是日常喝法。營養師分析,咖啡加鹽,可間接幫助控熱量,因為加鹽口感改善,就不會想加糖或奶精。不過鹽咖啡本身不燃脂,如果想透過咖啡加鹽的喝法來減重,效果有限。並且提醒加鹽只要一小撮就好,鹽加太多可能讓身體水腫、血壓升高。咖啡加鹽,怎麼搭最對味?.深焙咖啡 → 海鹽、岩鹽(細顆粒,易融化).冰咖啡 / 冷萃 → 一點細鹽,避免沉底.拿鐵 / 卡布奇諾 → 玫瑰鹽、喜馬拉雅粉紅鹽,層次更豐富.巧克力風味咖啡 → 搭配煙燻鹽、海鹽片,鹹甜平衡註:不建議在輕烘焙或中烘焙咖啡加鹽,會破壞原有風味。⠀天然抗氧化劑 淺培咖啡的綠原酸最多 喝咖啡的好處很多,許多國內外研究顯示,咖啡可以降低幾種癌症的罹患風險,以及減少心血管疾病、巴金森症和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咖啡的好來自於它所含的咖啡因及綠原酸,營養師劉怡里曾受訪指出,綠原酸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具抗氧化、抗發炎、促進代謝、消水腫、減少腰圍、降體脂肪等功效,劉怡里建議選擇喝保留較多綠原酸的淺培咖啡最好。早上10點左右喝咖啡最適宜而許多人習慣一早起來就先喝一杯咖啡提醒,但專家建議,把第一杯咖啡的時間延後到9點30分到11點之間,能獲得最大益處,也可避免過度焦慮緊張。咖啡適量喝,一天喝2到3杯其實都是可以的,喝太多則會導致失眠、頭痛和焦慮。另提醒,胃食道逆流、高血壓、胃炎、骨鬆、心悸、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失眠、缺鐵性貧血等族群,應盡量減少咖啡因的攝取。【資料來源】.《EatingWell》 .《Cofit 我的專屬營養師》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資料庫
2025-08-28 養生.營養食譜
許多人對即溶咖啡的印象,可能就是加熱水後簡單喝下。但其實只要一點小巧思,就能把日常的一杯咖啡,變成療癒感十足的特調。日本料理研究家ぱるとよ就分享了「可可豆漿拿鐵」,把咖啡、純可可粉與豆漿結合,不僅能帶來溫潤柔和的口感,還能在午後或睡前時光,替自己創造一個放鬆片刻。和一般的即溶咖啡相比,這杯飲品苦味更低、層次更濃郁,對不愛喝太苦咖啡的人來說特別友善。需要準備的材料(一人份)1. 即溶黑咖啡:1杯(建議沖泡得稍微濃一點)2. 純可可粉:1小匙(可直接食用的款式)3. 豆漿:依喜好調整(也可改用牛奶)如何製作?首先,先沖泡一杯偏濃的黑咖啡。再來,把純可可粉加入熱咖啡中,充分攪拌至完全溶解。最後再倒入適量豆漿,依自己喜好調整濃淡,即完成。做一杯自己的特調!這些要注意ぱるとよ分享,如果想要增添甜味,可在攪拌可可粉時加入少許砂糖或蜂蜜,不只更香滑,也能幫助可可粉更快溶解。另外,必須趁熱拌入,可可粉最好在咖啡還熱的時候攪拌,不然容易結塊。另外,或許也有許多人在猶豫到底要加豆漿或是牛奶。ぱるとよ分享,豆漿帶有堅果般香氣,風味更濃;牛奶則能喝出奶香與滑順感。不管哪一款,都可以依照自己個人口味來做調整喔。
2025-08-12 活動.活動最前線
想跟大家分享你超厲害的營養、美味又健腦的家常料理嗎?udn元氣網正在募集不失智的健康料理!無論是長輩傳授、網路教學,還是你的獨門秘方都歡迎投稿!👉 分享你的健康食譜:🔗https://lihi.cc/dLyqr📅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8/25(二)23:59🎁 好禮加碼|完成投稿即有機會獲得咖啡卷!我們將從投稿中選出 10道優秀健腦食譜,贈送超商咖啡卷乙張 ☕,入選作品還有機會登上「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臉書粉專!👉 分享你的健康食譜:🔗https://lihi.cc/dLyqr【主辦單位】元氣網、聯合報系健康事業部聯合報個人資料行銷暨告知同意規範您知悉並同意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為提供活動訊息相關服務及行銷宣傳目的,得於活動期間與結束三年內蒐集、處理及利用個資。您依照個人資料保護法享有的權利及權利行使的方式, 請參考聯合報系(udngroup.com)隱私權聲明。
2025-08-07 養生.聰明飲食
讀者Chuck在2025-7-16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好,今天鏡報登載「早上愛喝『這種咖啡』恐失明!專家:黃斑部退化風險高7倍」。原文出自一篇今年刊登的報告,這對愛即溶咖啡者是個為難。是否請教授就此發表看法。謝謝幫忙解惑。讀者呂先生在2025-7-28也是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近日看到「最新研究發現,即溶咖啡可能增加乾性老年性黃斑病變風險約7倍!?」的相關新聞,台灣有兩位醫師針對該議題表達看法。劉xx醫師:研究者推論,這可能與即溶咖啡製程中產生的「丙烯醯胺」或「糖化終產物(AGEs)」等有害物質有關,這些成分會促進視網膜的氧化壓力與慢性發炎,進而導致細胞退化。張xx醫師:研究推測這可能與即溶咖啡的製程有關:含有較高濃度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水溶性的丙烯醯胺是潛在2A級致癌物質,初期烘焙、沖泡溫度越高、時間越久的即溶咖啡,所溶解出的丙烯醯胺也會較多。想請問教授,即溶咖啡究竟是樹大招風,還是真的少喝為妙?讀者王先生在2025-7-29又是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因為我每天都喝一杯即溶咖啡,但看到""2025年發表於《Food Science & Nutrition》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民眾,罹患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近7倍""這篇報導到底是否等於即溶咖啡就是對黃斑部不好,不要再喝即溶咖啡了或是一天一杯還好。您有沒有看到讀者王先生最後問的「或是一天一杯還好」?很顯然·,讀者王先生是比劉xx醫師和張xx醫師更有科學素養。我在很多文章裡一再引用毒理學之父Paracelsus的傳世名言Only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這句名言的意思是「劑量決定毒性」,而更詳細的解釋就是「不管是什麼化學物質,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那,劉xx醫師和張xx醫師所討論的那個咖啡研究有談到「劑量」嗎?這個咖啡研究是2025-6-14發表的Genetic Correlation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Support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tant Coffee and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遺傳相關性和孟德爾隨機化分析支持速溶咖啡與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之間的因果關係)。這項研究是分析數據庫裡的資料而得到「即溶咖啡增加乾性老年性黃斑病變的風險6.92 倍」。但是,它從頭到尾都沒有說出到底是要喝多少即溶咖啡才會造成這麼高的風險。事實上兩年前(2023-2-27)就有一篇論文同樣是在探討「咖啡對黃斑部視網膜神經的潛在影響」。它的標題是Consumption of Coffee and Tea Is Associated with Macular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Results from the UK Biobank(英國生物樣本庫研究結果顯示,咖啡和茶的攝取量與黃斑部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有關)。這項研究也是分析數據庫裡的資料,而它是把喝咖啡的人分成4組,第一組是不喝咖啡,第二組是每天喝0.5到1杯,第三組是每天喝2到3杯,第四組是每天喝4杯或更多。結果是,咖啡的攝取與黃斑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增加有關,尤其是在每天飲用2-3杯咖啡的人中,這種關聯性更為顯著。所以,這項較早的研究是很明確地指出「劑量」決定咖啡對黃斑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的潛在影響。但很不幸的是,今年這篇引起廣大關注的論文卻完全沒有提起「劑量」這個關鍵元素。還有,縱然這項研究是有提供「劑量」的數據,它還是沒有說出「即溶咖啡」到底是什麼樣的咖啡。要知道,「即溶咖啡」是種類繁多,有的是所謂的三合一,有的是所謂的「黑即溶咖啡」(無糖、無奶精),更不用說是什麼阿拉伯的、越南的、印尼的、巴西的、南極的、北極的……。在這麼多複雜因素的情況下,再加上分析用問卷調查做出來的數據庫本來就是屬於低層級的研究,我們怎麼能期望它可以幫我們做出一個明確的健康指引?這篇論文已經發表將近兩個月了,您有看到美國FDA發出警告嗎?您有看到美國眼科學會發布更新指南嗎?就目前而言,這篇論文也只不過就是給媒體和社交平台提供了一個噴口水的話題。例如那兩位醫師不就是因為這樣而多賺了一些點擊嗎。至於他們提到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那就勞煩您閱讀我發表的三篇相關文章,看看他們說的是真或假:咖啡致癌,金耶?咖啡致癌,幕後推手咖啡致癌?加州逆轉至於讀者呂先生和王先生所問的「是不是要少喝為妙」、「或是一天一杯還好」,我也就只能根據目前有限的科學證據來提供我個人的意見:(1)盡量改成喝用咖啡豆研磨和沖泡出來的咖啡,(2)盡量選擇不加糖和奶精的「黑咖啡」,不管是即溶或是研磨的,(3)最好是每天不超過3杯。原文:即溶咖啡增加老年性黃斑病變風險7倍?責任編輯:辜子桓
2025-07-2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出國旅遊熱潮不減,如果你想來場獨自一人的旅行,不論是經驗老道的背包客,或是獨旅新手,那麼離台灣航程不到三小時的越南也許就是你的好選擇。選擇出發越南的理由日媒ESSE訪問到旅遊漫畫家まえだなをこ(Nawoko),他在新書《越南美味單人旅行》中指出,在東南亞國家中,在越南旅遊的花費對他來說是「物超所值」,而且治安相對安全,最重要的是有許多美食、懷舊景點等著你探索,一個人慢慢旅行也不會無聊。Nawoko推薦大家「峴港」這個城市,離機場跟港邊都近,是品嚐海鮮料理的好地方,物價也比大城市便宜,他建議大家至少停留越南兩天。這些越南食物美味又健康『おいしいベトナムひとり旅』ベトナム旅行で使えるドリンク表。塩コーヒー、日本でもメジャーになってくれないかな!この暑さで必要!https://t.co/cQmtJJ7zXu pic.twitter.com/X5E6pFU8Ji— おいしいベトナムひとり旅(扶桑社)@まえだなをこ (@nawokoma) 2025年7月14日另外,Nawoko還認為,在越南吃的食物甚至比他在日本吃的還健康。他表示,越南料理不會太辣也不太鹹,在東南亞菜餚中味道較清淡,不過每個地區也有風味上的差異,北部地區以清淡鹹味為主,中南部地區口味則較濃郁。越南許多餐點會無限供應蔬菜和香草,旅行者有永遠吃不完的蔬菜,像是知名的越式法國麵包「Banh mi」中,就夾了豐富的蔬菜和配料,搭配越南特色醬汁令人一吃難忘。「Banh Canh Cua」也是一道令Nawoko印象深刻的餐點,中文譯作蟹肉米粉或越式蟹肉湯麵,是越南常見的鄉村料理,風味十足的湯頭愛吃海鮮的人一定不能錯過。越南街邊甜點「Che」也受到不少遊客歡迎,Nawoko注意到即使是點心,作為配料的豆子和馬鈴薯都還是新鮮現煮的,也許就是越南菜健康好吃的秘訣之一。另外在咖啡淋上鹹奶油的「越式鹹咖啡」也令他印象深刻,尤其在夏天炎熱的氣溫下,是一種能補充鹽分的美味飲品。不過,Nawoko表示在越南旅遊途中也有「踩雷」的經驗,像是有些Google上獲得許多五星好評的餐廳,實際吃起來卻讓他大失所望,但是對他來說旅行就是能不斷經歷新的感受,不管是好是壞,事後想起來總是難忘的珍貴回憶。總結來說,越南不但適合一個人旅行,更是美食聖地,還沒決定好下一個目的地要飛往哪裡嗎?是時候將越南加入必去清單了!
2025-07-24 養生.聰明飲食
早上來一杯咖啡,無疑是開啟美好一天的最佳方式;如果加上一些像是奶油或糖等常見的配料,還能讓咖啡口感變得更加醇厚美味,但不是每種配料都能受到普遍大眾統一的熱愛,但有一種不常見的,建議你可以試試看,那就是「薄荷」。有鑒於薄荷強烈的味道與它標誌性的清涼口感,可能都與熱飲不太搭,所以建議最好放在冰咖啡或冷萃咖啡中飲用,這樣就可以避免一冷一熱的強烈對比,並創造出更棒的風味。將薄荷添加到咖啡中的最佳方式,是先將薄荷搗碎。還好,想要在早晨的冷萃咖啡中,加入碎薄荷,是件很簡單的事。只要在倒入咖啡前,先在杯中放入8到10片的薄荷葉和一小撮糖,然後用搗棒輕輕扭動壓碎,即可將薄荷的香味釋放出來;請注意,搗碎的力道一定得要是「輕柔」,我們要得是釋放香味,而不是將葉子碾碎;如果沒有搗棒,那你可以用木勺或趕麵棍等其他廚房工具來將薄荷葉碾碎;最後加入冰咖啡或冷萃咖啡,如果喜歡,還可以加入乳製品,你就可以享用一杯清爽的薄荷咖啡。如何製作簡單的薄荷糖漿如果你不想每天早上搗薄荷,那另一種做法就是用薄荷糖漿。你只需依照個人喜好,加入你想要的薄荷糖漿份量即可;如果需要,還可以添加牛奶、奶油或其他乳製品替代品。你可以輕鬆在超市中買到薄荷糖漿,但如果你更喜歡自製,薄荷糖漿製作起來也很容易;首先,在小平底鍋裡加入一杯水、一杯糖和一杯薄荷葉,用中火煮沸,攪拌到糖溶解;接著改成小火慢燉一分鐘,再關火;然後,讓混合物放置半小時,再用粗棉布或網篩過濾,倒入玻璃罐中;冷卻後,你的自製薄荷糖漿就完成了。只要將薄荷糖漿妥善儲存在冰箱中,就可以保存約一個月之久。新鮮薄荷可以提升咖啡的風味,而且不像薄荷糖漿那樣含有添加糖份;但如果你喜歡喝甜的,那糖漿可能更適合你;嘗試不同的薄荷咖啡,找出最適合你的口味。(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2025-07-20 焦點.用藥停看聽
早上一杯香濃咖啡是許多人的日常儀式,但你知道嗎?咖啡可能會干擾某些藥物的吸收與效果。研究發現,咖啡中的咖啡因及其他成分會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吸收、代謝與排出,進而導致療效不佳或副作用加劇。以下是不宜和咖啡同服的10類常見藥物。1.甲狀腺藥物代表藥物:Levothyroxine(左旋甲狀腺素)研究指出,甲狀腺藥物若與咖啡同時服用,藥效吸收量可能減少超過50%,進而影響激素平衡。建議空腹服用,服藥後等待至少30至60分鐘才喝咖啡。2.感冒與過敏藥代表藥物:Pseudoephedrine、Fexofenadine這些藥物常含中樞神經刺激劑,若與咖啡一同攝取,可能增加心悸、焦慮與失眠的風險。Fexofenadine在與果汁或咖啡一同服用時,也會大幅降低吸收效率,建議以清水服藥。3.糖尿病藥物咖啡因會促使血糖及胰島素升高,影響糖尿病藥效控制。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過量咖啡因可能導致血糖波動、控制困難,特別是添加奶精或糖的咖啡飲品。建議控制每日咖啡攝取量,並監測血糖變化。4.阿茲海默症藥物代表藥物:Donepezil、Rivastigmine、Galantamine咖啡會影響這些藥物通過血腦屏障的能力,降低治療大腦認知功能的效果。此外,高劑量咖啡因可能削弱乙醯膽鹼的保護效果,反而讓認知功能退化加速。5.氣喘藥物代表藥物:Theophylline、Aminophylline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包括焦慮、胃痛、心悸,若與咖啡同時攝取,可能放大不適感並影響藥效吸收。特別是兒童與年長者,更應避免高咖啡因飲品與氣喘藥併用。6.骨質疏鬆藥物代表藥物:Risedronate、Ibandronate這類藥物需空腹服用且僅能用白開水送服。與咖啡併服會顯著降低吸收率與療效,建議服藥後30分鐘內勿進食或喝含咖啡因的飲料,避免影響骨密度改善成效。7.抗憂鬱藥物代表藥物:Fluvoxamine、Amitriptyline、Escitalopram、Imipramine咖啡會干擾抗憂鬱藥的代謝與吸收,特別是與fluvoxamine同時攝取時,會加強咖啡因本身的副作用如失眠與心悸,影響情緒穩定。建議服藥後間隔至少一小時以上再飲用咖啡。8.抗精神病藥物代表藥物:Clozapine、Haloperidol這類藥物透過影響神經傳導物質來穩定情緒,但咖啡會降低藥物的吸收效果與在體內的穩定性。若需穩定治療成效,應完全避免咖啡與藥物同時服用。9.高血壓藥物代表藥物:Verapamil、Propranolol這些降壓藥可放鬆血管、減緩心跳。與咖啡併服會減少藥效吸收、降低降壓效果。研究建議,將服藥與飲用咖啡時間錯開一小時以上。10.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是幫助人體入睡的天然荷爾蒙,而咖啡則具有提神作用,兩者相互對抗。若服用褪黑激素補充品時仍飲用咖啡,將大幅降低幫助入睡的效果。建議晚上避免咖啡因攝取,以發揮最佳助眠功效。如何安排服藥與咖啡時間?「藥先吃,咖啡後上!」對於早上非得來杯咖啡,又必須服藥的人來說,最佳策略是以白開水服藥後,等待30至60分鐘再喝咖啡。此外,不同藥物之間也可能互相影響,若你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應與醫師或藥師討論用藥與飲食的時間安排,以避免藥效相互干擾。
2025-07-18 醫療.眼部
近期發表於「食品科學與營養」(Food Science & Nutrition)期刊上的中國研究發現,飲用即溶咖啡(instant coffee)可能會大幅增加罹患「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風險,AMD是導致失明的主因;這種疾病好發於高齡長者,因此俗稱「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是導致長者失明的主因中國湖北中醫藥大學(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與湖北醫藥學院(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分析「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逾50萬名受試者的數據,發現具特定「遺傳易發病傾向」(genetic predisposition)的對象,飲用即溶咖啡而罹患「乾式AMD」(dry AMD)的機率高出700%,乾式AMD是此症更常見且尚無藥可醫的形式。中國湖北醫藥學院十堰市太和醫院眼科研究員劉思維(Siwei Liu,音譯)告訴「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這種基因重疊顯示,乾式AMD的發病風險可能與偏好即溶咖啡者,存在共同的生物途徑或代謝機制。」該研究通訊作者劉思維表示,「這項研究為AMD的發病機制提供新見解,並可能為制定個人化的預防策略提供新方向」。紐約郵報報導,乾式AMD會影響黃斑部,那是視網膜後方,負責中央視覺的小區塊,隨著病況加劇,患者的視力會逐漸模糊、閱讀困難,最終導致永久性失明。老化、遺傳無法控制 但飲食、運動可改變老化和遺傳等風險因素無法控制,但飲食、運動和吸菸等生活方式足以發揮功效,湖北研究人員現已將咖啡飲用習慣納入AMD風險因素的評估之中。劉思維指出,AMD是工業化國家長者失明的主因,了解並採取相應預防方法,對於減緩病情發展、保護視力和改善生活品質而言至關重要。研究結果顯示,就視力而言,不同種類的(即溶)咖啡可能造成不同影響。劉思維表示,「咖啡是全球消費最廣的飲料之一,其富含多酚和抗氧化劑,可能具有神經保護(neuroprotective)的作用。此外,愈來愈多證據表明,遺傳因素會影響飲食偏好。」劉思維指出,「研究咖啡消費的遺傳傾向及其與AMD發病風險的關係,或許有助揭示飲食與眼疾間的潛在關係」。(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2025-07-15 養生.保健食品瘋
很多人問:「我早上吃完保健食品,再喝咖啡,會不會讓營養素都白吃了?」對此,營養學專家洪泰雄表示,答案其實是:看情況,有些營養素確實可能受影響,但不用過度恐慌。 1、鐵質:影響最大咖啡中的多酚、單寧類物質,會跟鐵結合,讓鐵在腸胃道裡變成難吸收的型態。特別是植物性鐵(如菠菜、補鐵營養品)影響最明顯。▲建議:鐵質與咖啡間隔至少1小時以上服用。 2、維生素D:影響較小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主要靠腸道脂肪幫忙,跟咖啡的干擾性不高。若咖啡空腹飲用、胃酸過少者,可能間接影響脂溶性維生素吸收。▲建議:維生素D最好搭配含脂肪的早餐一起吃,吸收效果最佳。 3、維生素B群:部分可能受影響咖啡有輕微利尿作用,若短時間內大量攝取咖啡,可能讓水溶性的B群較快排出。但若每日咖啡攝取量適當(1-2杯),B群流失量有限。▲建議:不用特別分開,若擔心可在非咖啡時間補充B群。 4、維生素C:影響極小咖啡對維生素C吸收幾乎沒有直接阻礙。但若長期重度咖啡攝取、熬夜、壓力大,會加速C的消耗。▲建議:與咖啡一起服用基本沒問題,若生活壓力大可額外補充。 【延伸閱讀】 ·保健品一把吞?營養師點名「這6種組合」效果打折還傷身 鈣+魚油恐便秘 ·保健品吃了沒感覺?專家揭「吸收關鍵」 教你5招有效提升營養利用率
2025-06-21 養生.生活智慧王
許多人擔心老後錢不夠用,除了生活開銷也會節省娛樂支出,導致生活品質降低,但其實享受生活不一定得花大錢。日本75歲的省錢達人小笠原洋子擁有自己一套生活哲學,不用花什麼錢就能享受生活、獲得療癒感。《ESSE Online》報導,小笠原洋子曾任職於畫廊與美術館,現在是一位藝術散文作家,獨自居住在高齡者的住宅區。她年金收入僅4萬日圓(約新台幣8300元),她每天力行「花費不超過1000日圓」(約新台幣207元)的節約生活。小笠原認為放鬆很重要,但稍一不慎,休閒開銷就會失控,她過著幾乎零娛樂支出的生活,然而這並不代表生活貧乏,她創造出一套獨特且豐富的日常樂趣。不必遠行 近在身邊也能找到樂趣她選擇在好天氣時,緩步探索附近的街區與村鎮,將此視為一種休閒。坐在綠地或公園的長椅上,啜飲一杯便利商店的咖啡,或品嚐一支冰淇淋,也是一大享受。她稱這種「戶外一人點心時間」是一種需要勇氣的挑戰,但回報的是意外的清爽感。小笠原補充,如果能更大膽的話,就去看看海,不一定要下海游泳,一個人去海邊,本身就是打破孤獨印象的象徵。她也喜歡尋找隱密又舒適的小咖啡店,不是熱門打卡地點,而是價格實惠、讓人心情放鬆的小店。對她而言,真正的休閒不是高價飯店或海外旅行,而是在日常中發現新鮮感、解放壓力的過程。從免費活動中 拓展人脈與興趣翻閱地方公報與區域報紙時,小笠原常會發現有趣的免費活動。去年冬天,她就參加了在當地公園舉行的芋煮會,這對當地的人或許不稀奇,但對住在東京的人來說可是難得的聚會。她也常參加免費音樂會。有一次,她還報名了朗讀公演的試鏡。「朗讀看似簡單,但其實需要技巧。我的口齒已不如從前,但我想為健康起見,在評審面前抬頭挺胸地朗讀一回。」雖然未通過試鏡,但她仍被邀請參加劇團的幕後志工,從而結識了新朋友。「放鬆的關鍵在於行動。當你覺得自己開始變得封閉,那正是該邁開步伐的時候。從移動內心開始,就是休閒的第一步。」足不出戶 也能享受視覺旅行與充實內在由於最近腳傷,她無法再自由外出,因此改為透過雜誌、電視旅遊節目與YouTube風景影片來「觀光」。她特別偏愛攝影構圖精美、節奏與剪輯細緻的頻道,從中也激發出對藝術性的新理解。這樣的方式反而活化了她的思維,使她在觀賞過程中獲得別具一格的鑑賞樂趣。重讀童書 喚醒初心與內在療癒無法出門的人,也可以從閱讀中獲得慰藉。她建議重新閱讀《紅髮安妮》或《亂世佳人》等童年讀物,以及朗讀自己手邊的雜誌或書籍,也能帶來不同的感受。「最重要的不是一次性的放鬆,而是建立起能夠隨時放鬆的工具。」這樣的習慣,能讓人逐漸習慣採取行動,進而讓身心變得輕盈。當你學會這樣的節奏,自然會湧現更多不花錢卻令人心動的休閒靈感。
2025-06-20 養生.營養食譜
簡單、方便的即溶咖啡,是許多人日常飲品的首選。然而,近來日本家庭料理網站與社群平台上,掀起一股「不喝即溶咖啡」的新風潮,甚至將其搖身一變,成為點綴甜點的主角。這款創意靈感源自義大利經典甜點「阿芙佳朵(Affogato)」,只需將即溶咖啡沖泡後淋在香草冰淇淋上,就能在家享受冰與熱交融的絕妙口感。搭配些許碎堅果或乾燥莓果,視覺與味覺更添層次,讓平凡的午後咖啡時光也能升級為高級甜點饗宴。五樣材料打造專屬咖啡甜點根據分享,這款「即溶咖啡淋冰淇淋」的做法簡單,材料包含一球香草冰淇淋、1茶匙即溶咖啡粉、約30毫升熱水,以及可選的裝飾配料如碎開心果與冷凍乾燥覆盆莓。製作步驟也相當直覺,先將冰淇淋放入小碗,中心挖出小凹槽,撒上裝飾配料後,最後在即溶咖啡粉加入熱水,讓它充分溶解後,緩緩淋在冰淇淋上即可享用。日常咖啡升級,一匙就是味覺驚喜料理愛好者指出,咖啡的微苦與冰淇淋的香甜完美融合,堅果的濃郁與莓果的微酸則為整體風味帶來變化感。若想讓風味更濃郁,建議以較少的熱水沖泡,即可提升整體層次感。也有專家提醒,咖啡建議在享用前再沖泡,以免冰淇淋提早融化。裝飾配料則可依個人喜好替換,如榛果、巧克力碎片等,都能為這道甜點增添不同風味。這道利用即溶咖啡的小創意,不僅做法快速、材料易取得,也為日常飲食增添新趣味。對於愛喝咖啡、又喜歡甜點的讀者而言,是不可錯過的居家小奢華。資料來源 / Yahoo! JAPAN
2025-04-30 養生.生活智慧王
咖啡是很多人每天必喝的飲品,有些人喜歡自己沖泡咖啡,而製作完咖啡留下的咖啡渣妙用很多,除了常見的除臭和防蟲,還能消除微波爐內的食物殘留氣味、醃牛排、種蘑菇,以及清洗廚具,可說是生活中的好幫手。The Takeout報導,微波爐是廚房常見的電器,使用率也很高,但頻繁使用的結果就是微波爐內可能充斥各種食物加熱後殘留的氣味,燒焦的爆米花、煎過的魚、噴濺的油花、不小心溢出的湯汁,全部混合在一起就變成難聞的味道,也會讓之後微波的食物吸附異味。咖啡渣能消除微波爐內的異味。先擦拭微波爐內部,再將咖啡渣放入一個淺的開口容器中,微波爐擦乾淨後放入裝有咖啡渣的容器,靜置數小時,若頻繁使用微波爐可以放過夜,咖啡渣會吸收微波爐內的異味,而其本身濃郁宜人的香味會發揮空氣清新的作用,讓微波爐聞起來就像新的一樣;使用完的咖啡渣記得丟入垃圾桶或當堆肥,千萬不要沖入排水管。咖啡渣還能用來讓牛肉更軟嫩,在烹飪牛肉前,混合咖啡渣、鹽巴、胡椒、紅椒粉、辣椒粉和少許可可,製成味道濃郁的乾式擦料塗抹於牛排上;咖啡渣也是取代土壤種植蘑菇的絕佳替代品,取得孢子後種在咖啡渣中,之後就有美味的配菜可以搭配牛排一起享用。咖啡渣也因為其質地而成為優質的磨料清潔劑,可以用於清除煮鍋和煎鍋上的頑強殘渣,不過要注意,咖啡渣不能用於表面多孔或容易有汙漬的用具。
2025-04-27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不僅能帶來短暫的精神振奮,適量飲用還與降低第二型糖尿病、某些癌症和發炎性疾病的風險有關。然而,咖啡的成分也可能影響某些營養素的吸收,進而減少或改變某些食物的健康效益。儘管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有些人可以忍受特定的食物與咖啡搭配,但若希望最大化營養攝取與保健效果,下列這六類食物最好避免與咖啡同時食用:1.柑橘類水果咖啡本身具有較高的酸性,pH值介於4.85至5.13之間;而柑橘類水果如柳橙、葡萄柚、檸檬等同樣屬於高酸性食物。當兩者一起攝取時,容易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可能引發胃酸過多、胃脹氣、噁心或灼熱感等不適。此外,柑橘的酸味也可能破壞咖啡的風味,使整體口感更苦澀。因此,建議將柑橘類水果與咖啡分開食用,不僅可避免消化道不適,也能更好地品嘗兩者的風味與營養。2.紅肉紅肉(如牛肉、羊肉)是血基質鐵的主要來源之一,有助於人體造血、維持免疫功能與荷爾蒙合成。不過,有研究指出,咖啡與紅肉一同攝取,會大幅抑制鐵的吸收,降低其營養價值。一項研究顯示,若餐後飲用咖啡,鐵的吸收率可能下降高達39%。長期下來,恐增加缺鐵性貧血的風險。因此,建議在紅肉餐之後,不要飲用咖啡,讓身體有更好的吸收機會。3.牛奶與乳製品牛奶是鈣質的重要來源,一杯牛奶約可提供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的23%。然而,咖啡中的咖啡因會促進鈣質的排出,進而減少鈣的淨吸收率。鈣長期攝取不足會對骨骼健康造成威脅,並增加罹患骨質疏鬆與腎結石的風險。如果你習慣喝加奶咖啡,也許可以透過其他時間補充高鈣食物或考慮改用植物奶,並諮詢營養師調整飲食時間。4.油炸食物研究指出,過量攝取咖啡與油炸食物皆與高血脂症有關。咖啡可能提升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水平,並抑制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膽固醇),進一步影響心血管健康。若再搭配高油脂、高熱量的油炸食品,會加劇心血管負擔。根據研究,每周食用油炸食品超過四次,將顯著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為了健康,建議減少油炸食品與咖啡的同時攝取頻率,選擇低油脂的早餐搭配咖啡會更合適。5.強化營養穀片許多早餐穀片會額外添加鋅、鐵、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作為日常營養補充來源之一。但咖啡中的某些成分會干擾鋅的吸收,可能減弱強化食品的營養效果。雖然目前尚無確切研究顯示咖啡與穀片同時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但若你依賴穀片作為補充礦物質的方式,建議避免與咖啡同時食用。可選擇於早餐後一小時再飲用咖啡,讓身體有機會完整吸收礦物質。6.高鈉食物咖啡雖然本身不含鈉,但咖啡因會影響血壓調節機制,尤其對原本就有高血壓的人影響更大。如果同時攝取高鹽分食物(如鹹餅乾、加工肉品、即食泡麵等),可能會進一步提高血壓。若你有高血壓或正在控制鈉攝取,建議選擇低鈉的餐點與咖啡搭配,或在醫師與營養師的指導下調整飲食結構。搭配咖啡的健康選擇雖然有些食物不適合與咖啡同時食用,但仍有許多健康的選擇可以與咖啡共食。例如:.全麥麵包:研究發現,早餐時同時攝取咖啡與麵包,有助於減少腹部脂肪。.燕麥粥:富含水溶性纖維,有助於穩定血糖,與咖啡一同食用可提升持久精力。.新鮮莓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與天然甜味,能中和咖啡的苦味。.堅果類(如杏仁):提供健康脂肪與蛋白質,有助於增加飽足感,穩定血糖。喝咖啡的健康建議.避開正餐時間飲用咖啡:特別是富含鈣、鐵、鋅的餐點,避免咖啡阻礙礦物質吸收。.盡量於上午或下午早些時候飲用:避免影響晚上睡眠品質。.每日咖啡因攝取以400毫克為上限:約等於4至5杯咖啡。.若有服藥習慣,應諮詢醫師:咖啡因可能干擾藥物吸收與代謝。.觀察個人反應:每個人體質不同,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飲用時機與頻率。
2025-04-24 活動.精彩回顧
【得獎名單公佈】感謝大家對【透過個人健康數據,你想看什麼?怎麼看?】問卷調查的熱情支持,得獎名單如下:7-ELEVEN電子咖啡提貨券1張,共10名陳O叡 劉O萍 于O蘭 陳O清 黃O慧 鄧O勳 林O妤 林O宇 陳O專 林O如 【領獎注意事項】→得獎者請於2025年4月28日(一)下午5點前回覆通知信件提供領獎資料(電子郵件),提供不完整、逾期未回覆者皆視同放棄得獎資格。【隱私權聲明】•本問卷資料及分析結果僅用於個人健康管理工具開發之研究,絕不涉及任何個人隱私。•電子咖啡券發送範圍僅限台灣本島、澎湖、金門及馬祖地區。•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或終止活動之權利,若有變更,將於活動頁面公告,恕不另行通知。•抽獎基本資料(姓名、電話、Email)僅用於獲獎聯繫或問卷調查回饋徵詢之用。
2025-04-22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早上起來吃早餐、吃完飯、下午茶,似乎任何時候都適合來一杯咖啡。不過醫師提醒,喝咖啡不要同時吃5樣東西,例如吃保健食品後馬上喝咖啡,會降低其吸收率,想強身健體花大錢買保健品吃可能都白花了。護肝、消水腫、控體重…喝咖啡好處多喝咖啡的益處實在很多,最多人除了為提神而喝,其實喝咖啡好處還包括能提升運動表現、控制體重、消水腫,還能保護肝臟、降低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症和早死風險等。而很多人喝咖啡會配一些東西,但不是任何東西都適合,專長營養醫學的醫師劉博仁在YouTube節目《下班經濟學》指出,以下5種東西不建議和咖啡搭在一起吃,甚至前後接著馬上吃都不太適合。喝咖啡別同時吃5樣東西1.菸這可分二方面來說。一來,抽菸本來就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機率,而且咖啡因會促進尼古丁代謝,更會讓你一根接著一根抽,吸菸頻率增加。此外,長期喝太燙的咖啡也容易得食道癌;因此如果是又抽菸又喝咖啡的人,比起不抽菸也不喝咖啡的人,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增加4-5倍。2.酒酒精含有很高的熱量,喝太多容易發胖,並產生脂肪肝。咖啡因也會讓肝臟解毒、代謝酒精的酵素反應變慢,酒精濃度上升,罹脂肪肝跟癌症的機率也跟著增加。3.巧克力喝咖啡配巧克力,是很多人的下午茶標配。其實不是說完全不能這樣吃,但因為咖啡及巧克力都有咖啡因,尤其愈純的黑巧克力,咖啡因濃度愈高,如果喝濃咖啡會有心悸問題的人,則要避免喝咖啡又配黑巧克力吃。4.保健食品現在也有很多人為了健康而吃各種保健食品,但咖啡因會減少鈣質、鐵質、鎂、鋅等礦物質的吸收,也會讓B群很快代謝掉,因此如果吃完保健食品馬上喝咖啡,劉博仁建議至少間隔一小時再喝,不然你花大錢買保健食品養生的錢就白花了。5.肉很多人吃大餐,餐後飲料就是咖啡。其實這麼吃一般也不會有多大問題,但如果你是要改善貧血、為補鐵而吃肉的人,那麼就不建議吃完馬上喝咖啡,因為咖啡因會抑制肉裡面鐵質的吸收,吃肉補鐵的效果就會減少。喝咖啡怕失眠,不妨改喝綠茶咖啡劉博仁建議,如果習慣喝拿鐵的人,偶爾可以把加牛奶換成加豆漿(豆奶),補充一點優質植物性蛋白質。加肉桂也不錯,可改善血糖。而如果用一些綠茶取代咖啡,可讓咖啡因攝取量降低,茶裡面的茶胺酸更有助安神,喝綠茶咖啡不但不會心悸、也不會有失眠問題;綠茶裡的茶多酚加上咖啡的綠原酸,讓抗氧化效果更加乘,最是推薦。一般建議,適量喝咖啡,每天2到3杯,一天咖啡因的攝取總量不超過300毫克,對健康最有益。種類而言當然仍以黑咖啡最好;拿鐵咖啡適度喝也無妨,但要避免加糖;而義式濃縮咖啡(espresso)喝多會讓膽固醇上升,應減少食用。參考資料.《下班經濟學》.聯合報系資料庫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2025-04-14 焦點.健康知識+
想用擁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注意日常的飲食,除了餐點內容之外,用餐前的習慣也會幫助我們控制食慾、促進消化功能。日媒《女性 7 Plus》就向幾位醫師以及健康專家請教,請他們分享自己是如何透過吃飯前的小習慣,來幫助自己維持長壽健康。服用保健補充品外食族最怕營養不均衡,佐藤健康診所的院長就表示,她外出用餐時都會特別準備膳食纖維和乳酸菌的補充品。餐廳裡第一道上桌的不一定是蔬菜,所以最好提前先服用纖維補充劑,而補充活菌保健品也有助於調節腸道機能。品聞咖啡的香氣心臟病專門醫師大塚亮指出,飯前來一杯咖啡有益健康,有研究顯示飯前喝咖啡可以刺激交感神經系統,抑制食慾。不僅如此,就算只是聞咖啡的香氣,也能達到提高大腦認知功能、集中注意力的效果。食用柚子不只是咖啡,醫學博士福田千晶也指出,飯前吃柚子也能抑制食慾,柚子含有一種叫做柚皮苷的多酚化合物,不但能健胃消食,還是天然抗氧化劑,推薦自榨新鮮柚子汁,或是飯前聞一聞柚子的香氣,但要特別注意柚子搭配藥物可能會產生副作用,請先諮詢醫生是否能一同食用。喝湯婦科醫師松村圭子表示,她喜歡在午餐前喝一碗濃湯,也喜歡在寒冷時喝味噌湯讓身體暖活起來。蔬菜或昆布高湯中的鮮味來自谷氨酸(麩胺酸),這種物質可以抑制飢餓感,還具有穩定情緒的作用。對食材表達感恩日本人在開動時會說「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u),這句話其實原本是「恭敬地領受」之意,表達對於大自然與神明賞賜的感謝。藥劑師與養生專家山形由香里從小就養成對食物心懷感恩的習慣,就算是一個人吃飯,也會真誠地說:「我開動了」,這讓她更加重視食材各自的風味和營養價值,認真研究養生菜單。活動嘴巴周圍的肌肉護理師兼藥劑師吉田三和子分享,她會特地在早餐前活動嘴巴周圍的肌肉,因為剛醒來是臉部肌肉通常相當緊繃,她會透過與家人聊天,或者進行「發音體操」,大聲唸出「pa」、「ta」、「ka」、「ra」約10次來放鬆肌肉,這同時也改善了她的吞嚥功能。刺激耳朵穴位日本近期掀起一股「耳穴貼飾按摩」風潮,透過在耳朵貼貼紙或飾品來刺激耳朵穴位,達到健康與美容的功效。一名耳穴按摩認證講師就表示,耳朵其中有一個穴位能幫助控制食慾,在飯前輕輕拉耳朵約五次,可以刺激大腦的飽足感中樞,防止暴飲暴食。幫自己按摩一下中醫系畢業同時也是藥膳調理專家的阪口珠未分享,如果感到胃口不好,或者是想在午餐後提神醒腦一下,可以用手掌輕輕按摩頸部、腋下、腹部等部位約三分鐘,藉此改善血液循環。透過多媒體放鬆心情與腸胃剛下班後的交感神經很可能還處於緊張的狀態,影響腸胃消化功能,神經內科醫師米山公啓就表示,他會打開喜歡的影片或是聽音樂來讓自己放鬆下來,就算沒有認真看影片的內容也沒關係,重點是讓心情從工作中抽離。就算在家吃飯也會打扮自己穿著打扮也會影響食慾!在家吃飯時身上穿的往往是寬鬆舒適的居家服,少了衣物的束縛感容易一不小心就吃太多,但如果穿著上餐廳時的外出服飾,可以幫助我們在用餐時保持理智,留意到自己的進食量。
2025-04-12 養生.心理學解密
2025年聯合國發布《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芬蘭排名第一,連續8年稱霸「世界最幸福國家」。來自日本東京的石山優花喜歡探索世界,曾遊歷歐洲17國,她就分享在芬蘭留學一年的所見所聞,揭開最幸福國度的神秘面紗。幸福國家背後是憂鬱症陰霾芬蘭地處高緯度區域,擁有漫長的冬天,有些城市甚至會受到永晝永夜的影響,這也使當地居民容易罹患憂鬱症。在芬蘭,幾乎任何超市都能購買到維生素D,以利當地居民對抗缺乏日照的冬季,也有些人會安裝人工太陽照明燈,藉此調整生活的日夜節律。芬蘭人如何透過「放鬆時刻」提高幸福感即使在《世界幸福報告》調查中芬蘭人民的主觀滿意度獲得最高分,石山優花表示,在與芬蘭人的相處過程中發現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換句話時,芬蘭人其實不那麼在意如何追求幸福,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簡單快樂。大多數芬蘭人的生活方式十分相似,他們非常懂得在忙碌的工作以及惡劣的氣候之中創造快樂的時光,以下將介紹芬蘭人獨特的三個「放鬆時刻」。1.勞動法明定員工享有「咖啡休息時間」芬蘭的咖啡文化相當興盛,在世界咖啡消費排名中位居第一,每人一年平均消費12公斤的咖啡!芬蘭勞動法甚至明定公司需為員工安排「咖啡休息時間」(Coffee Breaks),例如工作時間超過4小時,應該享有一次的咖啡休息。石山優花在芬蘭大學唸書時,學校也不時會供應免費的咖啡和茶點,教授還會在課間問候同學有沒有好好享用咖啡、茶或零食,對芬蘭人來說,這種休息片刻的時間是所有人都應該具備的權利。2.生活在被大自然包圍的環境芬蘭近74%的土地面積屬於森林,約10%的土地由湖泊覆蓋,迷人的大自然環境提供芬蘭人放鬆的場域與心靈救贖。芬蘭旅遊局網站上提供不少旅遊資訊,指引民眾如何走進森林,呼吸新鮮空氣,該局強調,在芬蘭的每個人都享有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同時負起愛護環境的責任。在東京都市長大的石山優花也對芬蘭的自然美景印象深刻,體驗到當地居民如何從日常抽出時間,讓自己的身心靈好好森呼吸一下。3.透過芬蘭浴放鬆身心你知道嗎?三溫暖(桑拿)最早其實起源於芬蘭!三溫暖不僅是芬蘭人療癒身心的方式,更是社交場所,人們在桑拿房聊大小事情是家常便飯,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配置桑拿設施,讓自己在辛勤工作後以及寒冷的氣溫裡重新獲得生活的續航力。Finland, Naturally introduces Laguuni Keilaniemi in Espoo, which offers a unique floating sauna experience by the sea, just a 10-minute metro ride from Helsinki: https://t.co/mHVxvkUZhZLearn more about Finnish Sauna Culture:https://t.co/VjuYsYMHQ8 pic.twitter.com/3vza3lAGKc— Discovering Finland (@DiscoverFinland) 2025年1月22日參考資料:Womenshealth
2025-03-31 養生.聰明飲食
愈來愈多小型或在地咖啡店開業,連帶讓一杯「好咖啡」的標準越來越高,很多咖啡愛好者在店裡喝到一杯令人驚豔的咖啡後會買豆子回家自己磨自己煮,但成果卻和店裡沖泡的相差甚遠,令人失望。Eating Well採訪咖啡師、咖啡店主等多位專家,指出一般人自己泡的咖啡和店裡天差地別,主要有「測量不精確」、「豆子磨得尺寸不一」和「使用自來水」三大錯誤。喬治亞州阿爾法利塔(Alpharetta)Boarding Pass Coffee創辦人及負責烘焙咖啡的桑托斯(Murilo Santos)說,他們很常遇到客人在店裡喝完咖啡後很喜歡,向他們買咖啡豆回家自己沖煮,之後回到店裡抱怨味道不一樣、不好喝。1.測量不精確這是多數專家指出的首要原因。丹佛的Lavender Coffee Boutique創辦人索西奧(Lindsey Sozio)說,「精準」是咖啡風味平衡的關鍵,太多咖啡或太少水會萃取過度,咖啡喝起來有苦味,咖啡太少或水太多則是萃取不足,喝起來有酸味或味道不足。桑托斯說,咖啡產業大家使用公制,因為這會更精確,用磅秤量測是個好方法;Lavazza的紐約訓練經理麥卡錫(Kat McCarthy)說,因為即使每次煮咖啡都用同一支湯匙,舀得量都不同,用磅秤可以確保每次用的量都一樣也精確。另外,因為每個人喜愛的咖啡口感不同,因此比例也很重要。南卡羅萊納州的Leopard Forest Coffee Company負責人凱利(Adam Kelley)說,大部分滴濾式咖啡和手沖咖啡的咖啡和水的比例是1:18,也就是1克的咖啡豆用18克的水,而桑托斯的店是1:17,麥卡錫則建議滴濾式可以從1:16開始,再依個人口味調整。2.磨豆機品質不佳索西奧說,磨豆機對咖啡風味的影響比咖啡機還大,好的磨豆機可以讓咖啡豆磨製大小一致,這對萃取和風味有極大影響。亞利桑那州圖森(Tucson)EXO Coffee的合作廠商史密斯(Amy Smith)建議使用錐刀(burr)研磨機而非平刀(blade)研磨機。凱利說,遵循正確的比例和研磨尺寸有助於達到溶解固體的最佳可溶產量,讓咖啡的甜度可平衡酸度和苦味的極端值。3.使用自來水而非過濾水維吉尼亞州威斯維爾(Wytheville)The Grind的行政咖啡師傑克森(Tayler Jackson)說,未使用過濾器絕對會影響咖啡風味,從自來水中添加的氯到礦物、公寓的老舊管線到堆積的水垢,都會讓咖啡味道不佳,尤其是冷泡咖啡。溫度是另一個關鍵,受訪的專家都認為家用機器製作的滴濾咖啡最佳溫度為華氏195至201度(約攝氏90度至93度),凱利說低於195度(約攝氏90度)會降低萃取率,咖啡有酸味,高於205度(約攝氏96度)則會讓咖啡變得苦澀。
2025-03-26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能降低心臟病與大腸癌風險,但每天該喝多少才剛剛好?」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依兩篇國際研究指出,喝咖啡並非愈多愈好或愈少愈佳,而是要剛剛好,就像是「U型曲線」,以450到500毫升最健康。咖啡喝多少才是最理想?張家銘說,許多人早上起床喝一杯咖啡,為新的一天揭開序幕,但有些人心裡會糾結,「喝咖啡真的沒問題嗎?有些說法,咖啡可能對健康不利。」而最新大型研究給出的答案恰恰相反,咖啡不僅無害,還對健康大有助益。關鍵在於「喝多少才是最理想的?」最近兩篇重量級研究指出,首次清楚地指出咖啡健康效益的「U型曲線」。首先是荷蘭一篇研究,共追蹤1719位大腸癌患者超過6年,發現每天喝3到5杯咖啡(以荷蘭標準每杯125毫升計算),可以明顯降低癌症復發與死亡的風險。每天喝2到3杯咖啡最能降心血管疾病另,英國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一項長達12年的大型研究也指出,每天喝2到3杯咖啡(每杯以150毫升計算),能明顯降低心律不整、心血管疾病與全因死亡率。這兩篇重要研究共同結論,喝咖啡以450到500毫升最健康。為什麼咖啡喝對量會有這麼好的效果?張家銘指出,這要從分子醫學角度說起,現代人生活壓力、不健康飲食或環境因素,容易引起細胞內慢性發炎。慢性發炎就像「基因開關」被錯誤地打開,讓細胞容易老化或癌變。而咖啡內含豐富的綠原酸、多酚與鎂離子,這些天然抗氧化劑能有效降低體內慢性發炎,關閉不好的基因開關,降低癌症復發機率,同時也穩定心律、維持血管彈性。每天適量的咖啡正好能穩定地發揮這些好處,喝太少作用不明顯,喝太多反而可能產生過度刺激,出現心悸或失眠,這就是所謂的「U型曲線效應」。優先選擇新鮮研磨的黑咖啡至於咖啡種類,張家銘說,相關研究建議,優先選擇新鮮研磨的黑咖啡,這類咖啡種類的多酚與抗氧化成分含量較高,保護效果也較明顯。避免添加過多的糖或奶精,保持咖啡的天然風味,就能獲得健康上的最佳效益。而喝咖啡的時機也很重要,建議選在上午,因為這是人體代謝與排毒最旺盛的時候,能更有效發揮咖啡中的抗氧化作用,同時避免下午或晚上喝過量,影響睡眠品質。張家銘表示,咖啡這種看似平凡的飲品,其實正蘊藏著重要的健康訊息,若懂得掌握適當份量,就是現代養生之道。我們喝的不只是一杯咖啡,而是喝進生活的藝術,健康的智慧。
2025-03-20 癌症.飲食與癌症
最新科學研究指出,飲用咖啡及茶能降低一些頭部、頸部癌症的發展,包括口腔癌及咽喉癌。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 「國際頭頸癌症流行病學集團」(International Head and Neck Cancer Epidemiology consortium)所轄的「杭次曼癌症研究所」(Huntsman Cancer Institute)科學家綜合分析全世界14篇科研成果;總計起來,他們的後設研究共有近1萬名患有頭、頸部癌症的病人資訊,以及沒患病的對照組人士近1萬6000人。參與研究的人都填寫問卷,了解他們診斷之前,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飲用的含咖啡因咖啡、無咖啡因咖啡與茶的數量。頭、頸部癌症是世上第七常見的癌症。研究發現每天喝四杯含咖啡因咖啡的人,整體而言頭、頸部癌症發作的機率少17%。這些人得口腔癌的機率少30%,咽喉癌少22%。每天喝三到四杯含咖啡因咖啡的人,罹患下咽癌(hypopharyngeal cancer)這種咽喉癌的機率也減41%。但似乎不只是含咖啡因咖啡有功效;喝無咖啡因咖啡也能降低口腔癌罹患機率達25%。喝茶的實驗參與者罹患下咽癌的機率減少29%。哪怕只喝很少量的茶,也就是每天一杯或者不到,對減少頭、頸部癌症發作也有9%的功效,對下咽癌則減少達27%。但是,每天喝一杯以上的茶,會增加罹患喉癌的機率達38%。猶他大學公共衛生兼任副教授李苑親(Yuan-Chin Lee,音譯)表示,雖說就飲用咖啡及茶與降低癌症風險之關聯,以往就有研究,但本次研究仍凸顯咖啡與茶,對頭、頸類癌症下屬各不同類型癌症,有不同的影響,另觀察到即便無咖啡因的咖啡都有些正面影響。李苑親表示,咖啡與茶這些嗜好相當複雜,這篇研究所得,認為有必要取得更多數數據、進一步研究,才能證實咖啡及茶對降低罹癌風險的功效。這次後設研究立足於流行病學,意味科學團隊只觀察飲用咖啡、茶與某些癌症的交互關聯,此外不必然證實喝咖啡或茶就是這些癌症風險降低的原因。
2025-03-10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是很多人每天必喝的飲品,對於重度依賴咖啡因的人一旦戒斷可能會導致身體極度不適。一位時尚編輯透露自己從每天3~4杯咖啡到完全戒除,歷經煎熬期最後反而感到活力充沛,也改善生活品質。英國時尚雜誌《Harper's BAZAAR》編輯史蒂芬(Stephan)受到好萊塢明星珍妮佛·洛佩茲(Jennifer Lopez)聲稱戒掉咖啡讓身心變健康的影響,也決定要來試試挑戰10天的「咖啡因戒斷」。從「無咖啡不歡」到下定決心戒除史蒂芬從高中時期開始愛上咖啡,大學後她從即溶咖啡升級到星巴克,接著轉向時尚的精品咖啡館,最終成為一位無咖啡不歡的人。她說最初喝咖啡是一種享受,但不知不覺間已經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過去10年間,她每天至少喝2杯咖啡,通常會喝到3~4杯。她好奇的是,如果一個咖啡重度愛好者突然停止攝取咖啡因,會發生什麼事? 於是她決定挑戰戒除咖啡因,並分享這10天來的身體變化。突然戒咖啡因 其實「很危險」根據專家建議,如果想減少咖啡因攝取,應該 逐漸降低攝取量,而不是一次性完全停掉,這樣可以降低出現咖啡因戒斷症狀的風險,尤其是劇烈頭痛,這種頭痛嚴重程度堪比宿醉。然而史蒂芬並沒有循序漸進,而是直接停喝所有含咖啡因的飲品。結果在戒斷的第2天,她開始感受到可怕的頭痛,這是因為大腦沒有足夠的時間適應突然的咖啡因停止,導致劇烈不適。為什麼戒咖啡因會讓人頭痛?人體內有一種名為「腺苷」(Adenosine)的化學物質,它會與大腦中的受體結合,使我們感到疲勞與想睡。而咖啡因的結構與腺苷相似,當我們喝咖啡時,咖啡因會搶佔腺苷受體,阻止腺苷發揮作用,因此我們感覺更清醒、更有精神。當喝的咖啡越多,大腦就會建立更多的腺苷受體,這意味當身體習慣了咖啡因的作用後,一旦突然停止攝取,大量腺苷會湧入腦部,導致極端的疲勞感;腺苷還會擴張血管,這正是頭痛的主要原因,這種情況會讓人極度疲憊。慢慢減少攝取 就不會這麼痛苦其實戒咖啡因並沒有這麼可怕,只要控制咖啡因攝取量,每天1~2杯,然後逐漸減少,腺苷受體的數量就會慢慢恢復正常。這樣一來,身體就能適應變化,也就不會像史蒂芬一樣遭受嚴重頭痛的折磨。所以,如果有戒咖啡因的計畫,記得逐步減少,而不是突然完全停掉。草本茶是最佳替代品史蒂芬表示之所以每天早晨期待喝咖啡,其實與咖啡因本身無關。真正的原因是在忙碌的一天開始前,渴望一段靜心的時間,以及一杯溫暖、讓人感到安心的飲品。換句話說,早晨的這杯不一定非得是咖啡不可,當他開始喝更多的草本茶(如蘋果肉桂茶、檸檬薑茶、薄荷茶等),這些茶飲不僅美味,還有助於降低戒咖啡因初期的不適感。意外的是,她發現自己竟然開始喜歡上紅茶,這是在戒咖啡之前從未想過的事,現在她願意繼續保持這個習慣。早睡早起變成新常態這次挑戰帶來的最正向的副作用,就是讓她自然而然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沒有咖啡因的刺激,身體終於能夠自然感受到疲勞,這使得她不得不在適當的時間(大約晚上10點~10點半)入睡。戒咖啡後2~3天,都在清晨5點半自然醒來,感到精神飽滿,甚至連貪睡模式都不需要了,她驚訝地發現自己好久沒感受到一夜好眠的感覺了。回顧過去的生活習慣,史蒂芬終於意識到,下午2~3點喝的那杯咖啡影響了入睡時間,導致夜晚無法適時入睡,第二天早晨又不得不靠更多咖啡來提神。這形成了一個無限循環,而戒掉咖啡因後,才真正打破了這個惡性循環。戒掉咖啡因的日子漸入佳境到了第4~5天,史蒂芬發現自己的狀態比剛開始戒咖啡因時好上許多。到了第7~10天,情況更是完全改善,頭痛完全消失,而且這是她近年來第一次,在沒有咖啡的情況下,依然能順利度過一整天。這時精力水準已恢復到戒咖啡前的狀態,甚至感覺比以前更穩定。史蒂芬發現,過去一直以為「咖啡是讓大腦運轉的必需品」,但事實上,只要身體適應了沒有咖啡因的狀態,能量反而更加持久穩定。咖啡斷捨離結束後 會回頭嗎?當然這並不代表她永遠不再喝咖啡,但現在的她已經不再依賴咖啡來維持專注力與活力,而是能夠透過更自然的方式,獲得長久的能量。史蒂芬表示之後還是偶爾會來上一杯,因為真的很喜歡一杯好咖啡的美味,但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把它當作生活必需品。現在則會適量飲用,或者在特別的場合才享受它。資料來源/Harper's BAZAAR
2025-02-23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館為因應顧客需求,提供的替代牛奶的選項多不勝數,其中包括燕麥奶、杏仁奶甚至大麻籽奶。每日郵報報導,替代奶品牌Alpro指出,有這麼多非乳製品選擇是件好事,因研究顯示,48%英國人在喝咖啡時會使用植物奶。雖然市面上有許多牛奶替代品,但只有少數值得加入咖啡中。一位來自紐約、有12年咖啡師經驗的米勒(Hunter Wren Miele)在美食網站Tasting Table撰文提到應避免在咖啡中加入的植物奶。她說,人們或許未意識到加入的東西,可能對咖啡沒有任何好處;某些成分可能會掩蓋咖啡的天然甜味、煙燻味與香氣,完全毀了咖啡,讓原本完美的飲料只留下可悲的殘渣。在米勒的專家觀點中,椰奶是最不該加入咖啡中的植物奶。椰奶風味十分獨特,與燕麥或杏仁奶的清淡不同。米勒說,雖然椰奶很適合加入咖哩或水果冰沙,但將它加入咖啡中,可能會掩蓋咖啡原本的風味;飲用者喝到的不是咖啡的天然風味,而是一股熱帶風味。此外,椰奶含有大量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缺乏其他植物奶所提供的營養;一杯椰奶幾乎佔一般成人每日飽和脂肪攝取量的四分之一。營養學家蘭赫(Clarissa Lenherr)表示,雖然紙盒裝的椰奶比罐裝的較稀釋,但其脂肪含量仍高於某些其他植物奶,且蛋白質含量也很低。她說,一杯脫脂牛奶約含8克蛋白質,但同份量的椰奶卻不含蛋白質。蘭赫說,椰奶對咖啡師來說也是一種痛苦,因很難打出好的泡沫;因此,如果喝拿鐵咖啡,應避免使用椰奶。但有些咖啡族顯然不同意這個說法,據市調公司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預測,全球椰奶市場到2032年將成長至330萬美元。市場研究公司易普索(Ipsos)的報告也顯示,椰奶是英國人僅次於杏仁奶 (22%) 與燕麥奶 (20%) 的第三大熱門選擇 (17%)。在米勒的禁止名單上,另一個選項是米奶。那些對堅果、牛乳與大豆等多種食物過敏的人,會選擇米奶作為替代品。儘管 米勒同意米奶是加入冰沙與麥片的好選擇,但她表示它在咖啡中「完全沒有作用」。她說最適合咖啡的是濃稠的奶油狀,而米奶則是稀薄的水狀;它就像椰奶一樣很難起泡,對咖啡師是件麻煩事,應避免加在拿鐵和卡布其諾咖啡中。米奶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磨碎的米,味道溫和、帶有天然甜味。但當加入咖啡時,米奶只會稀釋咖啡,並帶來酸味;此外,它的砷含量比其他植物奶高。由於米奶含有少量砷,五歲以下的兒童不建議飲用。責任編輯:辜子桓
2025-02-21 養生.生活智慧王
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開支,累積起來也是一筆大數目,資產不知不覺就這樣流失了。小紅書博主趙小橙分享自從開始記帳後,才發現生活中有六項隱形開支,多加留心後拯救了自己的荷包。一、手機電話費她每個月電話月租費約台幣450元,看似不多,但一年下來也是好幾千元,可以依自我需求考慮降低資費。二、奶茶咖啡她每天花約100元喝奶茶、咖啡這類飲品,一樣是看似小錢,累積一年高達上萬,而且這個開支很容易被忽略,現在她都喝自製飲料。三、忘記取消訂閱費訂閱各種影音串流、外送等平台,用自動續費方便又便宜,但很多時候會忘記取消,每個月被白白扣錢;現在她扣完費第一時間就先取消。四、訂外送以前上班日的中午都要叫外送,一單要價上百,而且很多都是預製菜;現在她開始自己帶飯,省了不少也更乾凈安心。五、買東西強行湊滿額她表示有次買書本來只要500塊錢,為了湊滿額達到優惠門檻,硬生生的湊到了快2000元,真是為了省小錢花大錢,以後就不幹這種事了。六、運動健身為了健身買了跑步機,但沒用過多久就放在家裡閒置生灰塵,白白浪費了很多錢。現在想運動就自己在家鋪個瑜伽墊,跟著網紅練也能達到效果。資料來源/趙小橙兒的生活
2025-02-17 養生.生活智慧王
不少人喜歡在冬天穿著羽絨外套保暖,比起一般棉材質的外套,羽絨外套有著輕量、防風的特性,禦寒效果也很好,然而,羽絨外套的造型通常也較為單調,有些人甚至會覺得是長輩在穿的,對此日本造型師Emily就跟大家分享羽絨外套該怎麼穿才不會顯得老氣。NG羽絨外套穿法1:選擇太搶眼的質地與顏色由於羽絨外套的材質蓬鬆,本身就是一件體積較大、顯眼的服飾單品,因此如果再選擇亮色系,整體看起來就會相當突兀,對40多歲的人來說可能會過於休閒。建議選擇啞光、霧面質地,或者是黑色、海軍藍等較為柔和沉穩的顏色。NG羽絨外套穿法2:整體暗淡沒有亮點喜歡女性化風格的人可能會覺得純黑、軍藍的顏色太深,因此選擇較黯淡的顏色,像是灰色、咖啡色,然而,太暗、偏淺的色系容易讓人看起來更沒精神。40歲多的人如果想要看起來更年輕一些,可以透過下著和配件來為穿搭增加亮點,例如用白色褲子、裙裝來增加對比度,或者手套、包包、鞋子也可以選擇和羽絨衣相反的顏色。NG羽絨外套穿法3:全身上下無層次除了顏色之外,服飾的剪裁與搭配也是時尚要點,較貼合身型的羽絨大衣保暖效果更好,但如果下半身再配上緊身褲,這樣的穿法可能會讓造型師看了搖搖頭。建議用「上窄下寬」的穿搭原則,如果穿著緊身羽絨服,下半身就可以穿裙子或寬褲來平衡,相反的,如果是較寬鬆的羽絨外套,搭配包覆性高的絕緣內衣、襪子和緊身褲就相當適合。
2025-02-14 醫療.牙科
許多人都知道茶、咖啡、菸會讓牙齒染色,但美國加州一名牙醫師做的實驗可能會讓你相當驚訝,因為把牙齒染得最深的竟然不是大家以為的茶或咖啡,而是「這兩種飲料」。加州一名牙醫Miles Madison在社群上分享一段影片,影片中它將四顆從口腔中拔掉的牙齒分別浸泡在咖啡、茶、可樂與紅酒中10天,而結果是出乎網友意料。影片中牙醫第一個揭開浸泡在咖啡中的牙齒,只見牙齒牙根部分被染成深褐色,而牙根以上有琺瑯質保護的部分染色相對沒那麼嚴重,但相信已經令許多每天早上都來一杯咖啡的人感到心驚。第二個則是茶,茶將牙齒染上的顏色雖然不像咖啡這麼深,但同樣造成了黃漬。再來當牙醫掀開浸泡在可樂裡的牙齒時,畫面讓人怵目驚心,因為可樂將牙齒染成近黑色,而且碳酸飲料的酸性還侵蝕了琺瑯質,在牙齒表面上形成一個一個小洞。而最後一個結果更是讓人不敢相信竟然是一杯飲料造成的,只見紅酒將整顆牙齒染成深紫色,可以說是這次實驗中的「大魔王」。 @drmilesmadison Which drink stains teeth the most? Coffee, tea, red wine, or soda? The results might surprise you! 🍷☕ Curious about the next contenders? Let me know which 4 drinks you’d like me to test next! Drop your suggestions in the comments! 🦷✨ #TeethWhitening #SmileCare #DentalTips #OralHealthMatters #StainFighters HealthySmile” ♬ Brother Louie Mix '98 (feat. Eric Singleton) (Radio Edit) - Modern Talking 牙齒出現染色情況時,一些人可能擔心會影響外觀,不過並不表示牙齒本身有問題,而且大多數的污漬是可以去除的。平日裡應避免在食用水果、碳酸飲料後馬上刷牙,因為酸性物質會在短時間內使牙齒琺瑯質變脆弱,如果在這時候刷牙,會使白色琺瑯質流失,露出底下較黃的牙本質。另外,比起牙齒變深變黃,更要注意的是牙齒變得灰灰暗暗的,這可能是牙髓神經損傷的徵兆,建議盡快向牙醫尋求協助。
2025-01-27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是許多人每天必喝的飲品,針對咖啡對健康優劣的研究不勝枚舉,近期有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一天中喝咖啡的時間對壽命有重大的影響,喝對時間能有效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早上喝咖啡可能延壽美國紐奧良杜蘭大學今年一月於學術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發表的研究顯示,早上喝咖啡比下午喝更與死亡率降低有關,早晨喝咖啡的習慣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所有原因引起的死亡風險。不過,有一個條件:必須在中午前喝完咖啡。研究比較了成人的咖啡攝取量與死因,結果顯示,早晨喝2至3杯咖啡的人與不喝咖啡的人相比,因任何原因及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顯著」較低。此次研究基於1999年至2018年間進行的美國「國民健康與營養調查」(NHANES)的數據,分析超過42,000名成年人為期9年的飲食數據。研究團隊將參與者分為「早晨型咖啡飲用者」與「全天型咖啡飲用者」兩組,並比較其死亡率。結果顯示,早晨型咖啡飲用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31%,因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降低16%。相較之下,全天型咖啡飲用者與完全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未顯示統計上的顯著差異。為什麼早晨喝咖啡有效?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結果可能與人體的生物時鐘有關。杜蘭大學流行病學系臨時主任、該研究的主導者Lu Qi表示:「適量攝取咖啡對健康有益這一點已經廣為人知,但我們的研究首次顯示,不僅咖啡的攝取量重要,喝咖啡的時間也同樣關鍵,研究結果證明,早晨喝咖啡比全天喝咖啡對健康的效果更強。」此外,紐約營養師Michelle Routhenstein指出,早晨喝咖啡有助於調節生物時鐘,不僅能提升白天的專注力,還能促進在夜間晚睡個好覺。」相反地,若下午或夜晚喝咖啡,可能會抑制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睡眠品質下降。睡眠不足及生物時鐘紊亂,可能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與氧化應激的風險。
2025-01-19 養生.聰明飲食
有些人喜歡在吃東西時,順便來一點茶或咖啡做搭配,解口乾也讓一餐的味道更豐富。然而這些茶或咖啡因為成分的關係,會影響部分營養素的攝取,需要特別留意。根據日本媒體「YAHOO!新聞」報導,在綠茶以及咖啡裡頭,含有所謂「單寧」的成分。單寧會帶來苦味,這種苦味也是讓茶飲或咖啡讓人欲罷不能的原因之一。不過,單寧也有阻礙鐵質吸收的缺點,因此不適合在攝取含鐵食物時一起飲用。而富含鐵質的食材,包括肉類、魚類、大豆、雞蛋等等。還有肝臟、牛肉、鮪魚、蛤蜊、納豆或小松菜。如果為了吸收鐵質攝取這些食物,餐前餐後就該避開含有單寧的飲料。除了綠茶和咖啡以外,包括其他茶類、葡萄酒和柿子也都含有單寧,同樣也需要注意。如果要喝飲品,可以挑選一般白開水,或者麥茶這類不含單寧成分的飲料較理想。責任編輯:辜子桓
2025-01-09 養生.聰明飲食
早上你喜歡喝什麼飲料開啟有活力的一天?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許多人選擇喝咖啡提振精神,但腸胃不佳者、對咖啡因敏感者、15歲以下青少年,就不要喝咖啡,建議喝溫水即可。許惠玉說,咖啡含有咖啡因成分,有助提振精神與專注度,也會刺激腸胃蠕動與利尿,咖啡更含有綠原酸、木酚素、類黑素等植化素,可增進身體抗氧化,免受自由基傷害,增強免疫力。適度喝咖啡,可幫助暢通消化系統;在運動前喝咖啡,有利於燃燒體脂肪。不過,許惠玉提醒,咖啡中的植化素會隨著烘焙程度的深淺而有高低變化,因此喝淺焙咖啡比深培咖啡更健康,但不論何種咖啡,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宜超過300毫克,容量約市售3杯中杯拿鐵咖啡,一旦喝下過量咖啡,除了導致夜晚難以入睡,也將干擾身體吸收鐵質的比率,增高骨質疏鬆症的風險。許惠玉說,腸胃不佳者,盡量不要空腹喝咖啡,而對咖啡因敏感者及15歲以下青少年,則不建議喝咖啡,避免引起不適症狀或影響生長發育。許惠玉推薦,民眾也可喝綠茶代替咖啡,茶類中的綠茶、烏龍茶、紅茶,以未發酵的綠茶植化素含量最高,早上也可喝溫水,促進腸胃蠕動、新陳代謝。
2025-01-09 養生.聰明飲食
適量攝取咖啡好處多多,包括改善心臟健康和延長壽命等,但最新研究發現,這取決於你喝咖啡的時間。CNN等報導,根據7日發表於「歐洲心臟雜誌」的最新研究,早晨攝取咖啡可能對健康結果最好,且似乎與攝取量和其他潛在影響因素無關。研究主要作者、紐奧良杜蘭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教授Lu Qi表示,「這是第一個測試咖啡飲用時間模式和健康結果的研究。我們通常不會在飲食指引中提供有關時間安排的建議,但也許我們將來應該考慮這點。」研究指出,過去大多數調查參與者咖啡攝取量隨時間變化的研究發現,適量飲用咖啡可能與降低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早死風險有關。作者研究1999年至2018年間進行的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中,共計4萬725名18歲及以上成年人的飲食和健康數據,並將受試者飲用咖啡時間分成三個時段,分別是上午(凌晨4時至中午12時)、下午(中午12時至下午5時)和晚上(下午5時至凌晨4時)。結果發現,與不喝咖啡者相比,只有早上喝咖啡者因任何原因早死的風險降低16%,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31%,而傾向整天喝咖啡者死亡風險則皆未降低。研究指出,對於早上喝咖啡者來說,攝取多少咖啡因或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並不重要,無論是少於一杯或多於三杯,死亡風險都較其他時間喝者低。未參與研究的註冊營養師兼美國營養飲食學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發言人金恩(Vanessa King)說,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意味著不是處於實驗環境下所做出的研究。強調該研究只是建立出早晨喝咖啡與早死風險的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但仍表示研究結果「很有意義,因為美國的首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此外也有專家指出,這項發現當中的一個可能解釋是,下午或晚上喝咖啡可能會擾亂生理時鐘和褪黑激素等荷爾蒙水平。褪黑激素分泌不足與血壓升高、氧化、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有關。金恩表示,咖啡含有抗氧化劑,可以透過中和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自由基來減少體內發炎。研究作者群指出,血液中的一些發炎標記物有自己的生理時鐘,通常在早晨最高,因此集中在早上喝咖啡的模式,抗發炎作用可能比其他時間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