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場十分感人的多彩人生
編者按:頸脊髓挫傷而四肢癱瘓的病人,頭腦清楚但卻無法動彈,是一種非常人所能忍受的人生悲劇。本週的主題就是一位這種病人的親友在他過世以後,追憶病人四十年來殘而不廢的生命。女兒從他四歲開始陪伴父親多年的記憶,寫出「同理心」如何使得病人與家屬從幾近崩潰、絕望,轉而達到殘而不廢、全家喜樂的境界。一位從中學一直陪他到人生的最後一刻的同學,在自己脊椎開刀之後,短期的臥床使他更深入地了解朋友多年臥床之苦。一位本身是醫師的中學同學,由病人的遭遇使他領悟到,不管多不幸的病人,他們都還有比自己幸福的地方。如果醫師能讓病人發現自己仍有令人羨慕的幸福,那就是幫忙他們走出自怨自艾、憂傷深谷的關鍵時刻。三人不約而同地以不同方式領悟到「同理心」對照顧病人的重要。交通事故或運動傷害造成頸脊髓挫傷以致於四肢癱瘓的病人,是我們神經內科醫師所常見的悲劇。但我們的主要功能通常只侷限於診斷,而治療都是仰賴神經外科醫師的緊急手術以及復健科醫師、技師的長期奮鬥。因此事實上我們對這種病人的生命很少有深入的了解,想不到相識六十六年的老友在他受傷後四十年來的生命才使我對這種醫療困境有更深入的認識。送走了他之後,我才發覺,儘管我已經以「一位令人難忘的老友」寫出我對他的懷念,也在濟南教會的告別禮拜,上台說出我對他的追思。但我覺得在「醫病平台」,由家人、朋友、醫師分享這種病人如何與「殘、病、老、死」的奮鬥史,將能使醫病雙方更瞭解這種神智清楚,但四肢不聽使喚,長年臥床的病人。老友的生命在年輕時十分風光,中學時是自信樂觀、喜好運動的足球明星,也是同情弱小、打抱不平的英雄人物。想不到在我1975離開台灣赴美進修之後,一度回國省親時,才驚聞他在1982年遭遇嚴重交通事故,導致頸脊髓挫傷、四肢癱瘓。記得前往探問時,意外地發現他雖然下肢完全癱瘓,而手指也只有一兩個指頭還聽使喚,居然還能以「一指神功」,鍥而不捨地在電腦鍵盤打出「台南高長家祖祖譜」的稿文,這種殘而不廢、樂觀依舊的風度使我佩服得五體透地。1998年我回台定居,而有機會參加同學們探望他的多次聚會,也見證到他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尤其是後來幾年,外籍看護期滿離開之後,女兒又要上班與照顧自己的家庭,又要擔心媽媽對爸爸的照顧,蠟燭兩頭燒,使我看在眼裡有說不出的不忍。有一次他不曉得為什麼,突然對我的禿頭感到關心。我笑著說我這是父親給我的禮物,我也無法拒絕。我接著告訴他我之所以常常戴帽子,尤其在室內我都還帶著帽子,不是因為我想遮掩我的「缺點」,事實上是因為有時候冷氣從天花板直接吹下來,對我這種童山濯濯的人最是難受。說到這裡,我也才發現我當時進到他家裡已有一段時間但仍戴著帽子,所以我就脫下帽子「讓他看個夠」。想不到他與他夫人倆真是童心未泯,好奇地細看我的頭,「真的,他的頭光得很徹底,但他旁邊所剩不多的頭髮都還是黑色的。不像我們都整個變白了。」看到他們對我的「關愛眼神」,剎那間我深為這對患難夫妻對我的同情所感動。他們的「赤子之心」並沒有因為他們自身的不幸而變成憤世忌俗,相反地,他們對我這種不痛不癢的「遺憾」,竟然流露出真誠的「同情」,給我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有一次探訪他時,正好是星期日他們全家聚餐之後。看到他每星期有這麼令人羨慕的子孫滿堂的團聚,我突然忍不住有感而發地對他說,「這種每星期享受得到的天倫之樂是我夢寐以求,但卻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我當時可能太情緒化,因而引起老友不知如何回應的同情眼神,使我感到非常尷尬。他就是這般心地善良喜歡幫忙別人的好人,寫到這裡,我又不覺流下淚來。每次探訪老友的回家路上,我總會想到,神經科醫師很少有機會如此近距離地見證一位頸脊髓受傷後四肢癱瘓的病人與不離不棄的家人整整四十年的互動。同時也使我注意到,不管多不幸的人,他們都還有比我們幸運的地方。當我無心地讓他們發現自己仍有令人羨慕的「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滿頭頭髮的福氣」,激起他們「同情」周圍比自己「不幸」的友人時,那就是他們走出「自怨自艾」「憂傷深谷」的關鍵時刻。這種心路歷程使我領悟到,在我所關心的醫學教育工作裡,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鼓勵年輕的醫學生與醫生培養將心比心的「同理心」。我由衷地感謝老友及其家人給我上了這堂課,使我對回台二十多年來用心推動的「人文關懷」更具信心。最後,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令人激賞的奇異家庭,有溫馨的愛與基督的信仰,使得本來是非常悲慘的車禍後果,居然變為一場十分感人的多彩人生。我誠心地祝福他們。延伸閱讀:5/1 醫病平台/父親送我的禮物5/3 醫病平台/長照病人的人際關係責任編輯: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