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有了房子,過年最重視的是,除夕子時拜天公、中午祭祖、晚上圍爐吃團圓飯。
每年春節前約一星期,兩老會先將家屋一至四樓大掃除一番,曬曬枕頭棉被,讓孩子們有「回家」過年的氛圍,有暖陽香的被子伴好眠。
家屋清潔後,再去採買祭祖供品和年菜。媳婦過門已十八載,不論育兒前後,回家來十指纖纖玉手不曾沾陽春水煮過一飯一菜,我善解為「不擅廚藝」,也就不曾給一年回來兩次的她有「進庖廚」壓力,所以祭祖供品、年菜烹煮,都是我自己來,但媳婦積極打拚賺錢的精神是令人激賞的。
廚房可以「不進」,但拜天公祭祖是不能缺席的,這是一家之主的老伴的規定,之前疫情三年兒媳一家未回台,除夕子時的拜天公、中午的祭祖,女兒都是以手機連線海峽兩岸,三代老老小小同步祭拜,看到兒媳一家四口大人小孩虔敬的合十,感到無比欣慰。
早期的年夜飯,多是祭祖的供品加上幾道應景的年菜;近幾年來年輕人喜歡吃火鍋,除夕下午兒媳會去採購火鍋料,回來後,兒子體貼太太「不善廚藝」,也不忍讓老媽太勞累,裡外是人的主掌一大鍋、老少各取所需的鴛鴦火鍋,個個吃得開心,聊得盡興,一家和樂融融、歡歡喜喜過好年最重要。
💪更多健康推薦
‧泡麵液態湯包先放、後放味道有差!日大廠揭密:忠實還原美味
‧65歲退休男存款千萬仍替兒子麵包餐車打工 賺不到2萬也開心
‧68歲夫妻投資600萬女兒家同住 最終「老本和親情」全賠上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