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達、資訊爆炸的現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遙遠,尤其是在遇到新冠疫情的這兩年,獨處已經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
「這一生,陪伴你最久的人會是誰?」工作中的同事?婚姻中的伴侶?一起生活幾十年的家人?其實是自己,我們有很多時間都得跟自己獨處,但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與自己相處。
一個人待在家,卻未曾關注自己的心情。
很多人以為獨處就是自己待在家裡,手上仍然滑著手機,便自認已經學會了「獨處」之道,但這只是在消磨時間而已。回想看看,在獨處的時候,是否會關注到自己的心情,還是感到孤單,不知道如何度過這一段時間?
「怎麼樣才算是獨處?」很多人不能理解「和自己對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因為太過抽象。
事實上,不論是「和自己相處」或是「和自己對話」都不是形容只有自己一人的情況,獨處是一種狀態,也是一個過程,我們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更加瞭解自己。
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關於「在生活中尋找自己」的文章,教你要找到興趣、喜好,但「尋找自己」的概念也不僅僅是如此而已,而是經由曾經有過的經驗,或者透過生活中的人、事、物,更進一步去看見、發現自己。
「為什麼我會說出傷人的話?」透過回想自己當時的情境來回答。
「當時的我,為什麼會這麼想?」從旁觀者來反問自己。
在這樣一來一往的對話中,可能出現對事情的解釋、感受、判斷,或是下一次行動的方向。
和朋友的每一段關係,都有個故事。
生活中有一些可以談心的朋友,我們已經很習慣這些人事物,也和他們之間有許多互動或連結模式。然而在平日裡,我們並不會特別注意到這些細節。
我們不曾認真去想當初是怎麼認識、建立起周遭的朋友圈?或是身邊工作夥伴的關係如何形成?為什麼有些人默默地淡出了我們的生活?有些人卻能陪著我們走過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
我們也許會在房間、包包裡,珍藏某些物品,如果有一天被問到:「為什麼這麼珍視這些小東西?」或許是對你來說很有意義,也或許是因為這些物品和某些人有一段特別的連結與回憶。
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也是如此,和一個人從「認識」到「熟識」,再到「相知相惜」,當中有一個「認」的過程,每段關係的開始,都會有一個故事。
比方說,一些離鄉背井的人特別眷戀家鄉菜,只要嚐上一口,家鄉的回憶就一湧而上,隨著味蕾記憶延伸到心底深處,成為無盡的思念:兒時母親做飯的光景,和兒時玩伴的歡樂時光等等。
透過回憶開啟「和自己對話」的契機:「那個時候、那種情境之下的我,發生什麼事?跟那些人一起經歷了什麼?」
隨著回想及整理過往的每段關係,幫助我們更加瞭解自己。
當下的自己vs.過去的自己
用對話 讓自我開始轉動
我們喜歡一樣東西,這種「喜歡」的感受可能在一開始只是一份心情,幾次後就變成一個習慣,久而久之,就會發現這個東西居然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時,這個「發現」就是所謂對生活的「覺察」。
例如隨身攜帶的護身符,它是奶奶在考試時送的禮物,希望可以帶來好運,從此以後一直把它戴在身上。一開始可能只是因為是奶奶給的護身符,想要珍藏起來,後來小護身符一直陪伴著,帶來心情上的安定和力量,這時護身符已經成為我感知裡的一部分了。此時,護身符對我的意義,跟當時奶奶送給我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因為我賦予護身符更深層的意義。
物件背後的意義,其實是我們自己加諸上去的,當別人贈送某樣東西給我們,或是我們拿到這個東西的當下,就會開始慢慢地將經驗、經歷加諸在它身上,經過一次、兩次、三次的陪伴,最終產出了屬於自己的東西。
所以珍藏的物品會變成一個故事,在某個時候用來陪伴自己。就像早年歌手阿妹每次上台表演時,一定會帶一支專屬的白色麥克風,這支白色麥克風就變成大家熟知的專屬象徵或符號,當這支麥克風遺失,影響的就不只是阿妹的心情,甚至連演出效果都會有所影響。
關於認識自己或和自己對話,除了是一個「當下自己」和「過去自己」的對話過程,同時也隨著自己的成長,而對自己有著不同認識、自我瞭解,這會是變動性而不是固定的過程。
透過以往的經驗、現在發生的生活情境,以及對未來的期許,型塑出當下自我對話。我們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轉動,「自我」是不斷轉動的過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