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摘自商周出版《為什麼我們想要的比需要的多?》,作者布魯斯•胡德】
財富為什麼無法帶來快樂?
在一項受測人數超過四千五百人的研究中,認同時間勝過金錢的人要比反之者多很多。這樣的結果實在奇怪,因為在各種調查中,受訪者若有選擇,通常寧願有更多錢而不是更多時間。當然,金錢勝過時間的現象也符合過去一百年間消費主義成長的趨勢。我們以為自己想要更多錢,但如果真的訪問通勤的上班族,他們會說自己寧願有更多的時間。或許他們厭惡的是日復一日乏味的通勤,但以金錢報酬來安慰自己,相信它能帶來更多的快樂。我們以為更多的金錢會讓我們更快樂,因為我們可以買更多奢侈品,但我們真正應該珍惜的其實是時間的可貴。
很多人以盡可能多賺錢為人生目標,因為他們相信金錢就是快樂的祕訣。一九七○年代約有一萬三千名大學新生參與研究,研究人員詢問他們為什麼上大學。最普遍的答案是為了以後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和賺更多錢,不過那些自評為更重視物質的學生,二十年後平均來說對自己的生活更不滿意,患有精神疾病的比例也比較高。這項關連性研究顯示,那些最終擁有財富的人並不一定是最快樂的人;人們常以為經濟成功是快樂的根源,但事實並非如此。
財富為什麼無法帶來快樂?為什麼我們不懂得欣賞已經擁有的東西,反而一只想要得到更多?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把焦點從快樂轉到我們的大腦如何做決定。先來想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判斷的基本原則。其中一個原則就是相對論。相對論不僅是愛因斯坦描述宇宙時空的基本物理定律,也是地球生活最重要的組織原則。所有生物都根據相對比較的原則運作。即使是我們腦子裡最基本的單位,也是相對論的機器。
大腦是一套複雜的處理系統,它會把資訊分成不同的電脈衝活動,再經由腦細胞的網絡傳播,由此詮釋所接受到的刺激並產生我們所體驗到的思想與行動。透過這套複雜的大腦網絡,我們的身體可以和世界互動。腦細胞神經元透過不同的放電速度來進行資訊編碼。如果我們可以透過擴音器聽到單一神經元傳送的電力,聽起來會有點像測量放射線的蓋氏計數器,一開始是斷斷續續的爆裂聲,然後在接收到值得注意的訊息時,就會發出像機關槍一樣噠噠噠的聲響。
資訊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被處理,然後依據活動分類儲存在大腦裡。不過神經細胞的閥值(threshold)會隨著時間與活動不斷重複而改變。如果相同的訊號不斷送進來,最終放電的閥值會改變。換言之,大腦會學習。神經元網絡因此需要更大的刺激才會再產生反應。當我們重複體驗後,會逐漸感到習慣或厭煩,所以我們天生就有喜新厭舊的傾向,喜歡能夠引起我們興趣的新奇事物。由於大腦會感到厭煩,所以我們才會想要去尋找各種不同的新鮮體驗,從可以刺激神經元的簡單感官體驗,到豐富多樣的人類活動,譬如複雜的購物行為。不論體驗如何,我們永遠都在尋找新的東西。
新奇是消費者不斷尋找新產品的誘因之一。我們想要最新最酷的東西,因為我們對手上的東西已經感到厭煩,我們想要不一樣的。廣告商想破頭凸顯商品「全新」或「進階」絕非偶然,因為唯有這樣消費者才會買單。我們腦子裡的注意力系統也會被新的獎勵吸引,讓我們產生想要和渴望。不過就像大部分體驗一樣,我們的快樂也會疲乏。一旦得到想要的東西,我們就會開始搜尋下一個最棒的東西,陷入這種所謂「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的循環。
即使是最刺激的經驗,我們也有厭倦的一天。許多物種的性慾都會因為重複的性行為而降低,雄性特別明顯。而新奇可以引發「柯立芝效應」(Coolidge effect)。所謂柯立芝效應就是當新的性伴侶出現時,性慾與性行為能力可以重新提振。這種效應是色情產業如此發達的原因之一,因為它可以提供似乎取之不盡的新人來滿足性衝動。柯立芝效應的由來是,有一次柯立芝總統伉儷到農莊旅行,夫人觀察到一隻公雞頻繁地交配,隨從告訴她小公雞每天會交配數十次。據傳,柯立芝夫人說:「等總統過來時,把這件事情告訴他。」聽完這番話後,總統問說:「每次都是同一隻母雞嗎?」對方回答:「噢,不是的,總統先生,每次都是不同的母雞。」於是他吩咐說:「把這件事講給夫人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