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製作電影之際,都是從極細微處開始發想,例如服裝、髮型、食物、房子等。
•宮崎駿在描繪細節時不看任何資料,只依賴長期累積下來的知識、資訊所建構而成的記憶。
2016/06/18
集結宮崎駿、高畑勲兩大導演作品大成的「吉卜力的動畫世界」特展,今天在華山文創園區登場,9部動畫超過23個經典場景,展場占地近800坪,以亞洲最大規模展出。
吉卜力工作室社長星野康二表示:「宮崎駿一直很有元氣,也持續製作短篇動畫。」宮崎駿在吉卜力工作室的地位,就像「父親」一樣,每部作品都是他的小孩,都一樣重要和喜愛。他透露,
記者鄭清元/攝影
宮崎駿堅持不做續集,因為他想一直創造新的東西。
吉卜力工作室製作人鈴木敏夫表示,宮崎駿製作電影之際,都是從極細微處開始發想,例如服裝、髮型、食物、房子等;且宮崎駿在描繪細節時不看任何資料,只依賴長期累積下來的知識、資訊所建構而成的記憶,逐步創作出屬於他原創的造型,例如「魔法公主」裡的製鐵廠、「神隱少女」裡的湯屋、「霍爾的移動城堡」裡的城堡等。
記者鄭清元/攝影
崖上的波妞全手繪 龍貓來自一張圖
「對宮崎駿而言,重要的不是紀錄而是記憶。」鈴木敏夫指出,因為宮崎駿認為,
唯有仰賴記憶才能成就獨創性,如果是照片,就只是單純原封不動地複製影像。
記者鄭清元/攝影
鈴木說,「崖上的波妞」的舞台意象,來自於吉卜力工作室員工旅遊時,瀨內戶海附近的港邊小鎮。宮崎駿對旅行經過的城鎮或待過的土地都抱持濃厚的興趣。
此外,當時宮崎駿正在讀夏目漱石的小說,對「門」的主角宗助很有好感,而宗助住在懸崖下方,宮崎駿便把這個概念接收過來,改「崖之下」為「崖之上」,然後名字直接用在「波妞」5歲主人翁身上。
鈴木透露,「崖上的波妞」是全部手工繪製的作品,完全不使用電腦動畫。宮崎駿畫海浪時就畫得很快樂,他想表現出不同於以往的海和波浪,所以完全不假他人之手,全部自己來,回歸動畫的原點。
「龍貓」也有不為人知的小秘密。鈴木敏夫說,「龍貓」企畫原本只是宮崎駿畫的一張圖,就是那張巴士站的龍貓公車。當鈴木看到那幅畫時,就覺得這個題材應該很有趣,就是像「ET」那樣的故事。
騎上琪琪的掃帚 唯一能拍照的吉卜力
記者鄭清元/攝影
走進「吉卜力的動畫世界」展場,可以跟無臉男一起搭電車、坐上魔女琪琪的掃把在天空飛翔等。有別於吉卜力美術館禁止拍照的限制,這次場內更特別開放民眾拍照。
特展一次展出霍爾的移動城堡、紅豬、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龍貓、平成貍合戰、魔法公主、神隱少女、崖上的波妞超過23個經典場景,再加上首次在台曝光的「輝耀姬物語」手稿。
聯合報社長項國寧表示,吉卜力的作品反映出高度人文關懷,台灣也有許多忠實粉絲。這次展覽具高水準,一走進展場,會讓人忍不住拿起手機拍照,將自己融入場景中。
記者鄭清元/攝影
資料來源/聯合報 Focus
展覽資訊:「吉卜力的動畫世界」特展
購票方式:udn售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