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長在這6個地方 小心身體出狀況
上點淡妝是上班族基本禮儀,經過整天的汗水與空氣的蹂躪,到了晚上,皮膚的負荷能力早已到達極限,如果此時用錯方式卸妝,或使用不正確的保養方式,都會造成二次傷害,出現痘痘、乾燥脫皮、長疹子等症狀,快來看痘痘狂冒的4大原因,並了解6種長痘位置,藉以消除擾人的青春痘。
痘痘冒出來原因
青春痘的形成,就病理上有如下四種原因:
原因1 毛囊口的表皮代謝異常
這種狀況通常和遺傳與體質有關,若爸媽年輕時會長很多青春痘,孩子也較容易長。正常的表皮角質細胞會從皮膚底層逐漸向外推展,而後剝落,但是容易長青春痘的人,卻因為這個過程無法順利脫落而讓毛囊堵塞,因此導致發炎長痘。
原因2 皮脂腺過度分泌
荷爾蒙因素、氣候因素與壓力、睡眠不足都會刺激皮脂腺分泌過多。通常雄性荷爾蒙分泌旺盛,使得臉部容易出油,尤其生理期前一週特別容易長出痘痘,另外,懷孕期間也有很多媽媽因為荷爾蒙改變而長痘痘。台灣氣候偏濕熱,使得皮脂腺代謝快速,所以女生換季時特別容易在臉部T字部位出油,但兩頰乾燥的混合性肌膚。熬夜、壓力大、情緒不穩定、飲食不均衡也是造成痘痘滋長的大敵。
原因3 細菌感染導致發炎
在毛囊堵塞時,毛囊容易滋生厭氧細菌,堵塞的毛孔形成粉刺而開始發炎產生痘痘,甚至造成更嚴重的膿包、囊腫。
原因4 外在環境刺激
因為接觸環境中的不潔物品、化妝品、污染的空氣,甚至使用藥物造成毛囊發炎而長痘痘。
所以青春痘長在臉部不同的部位,也就表示身體對應的五臟六腑不同的病理。但仍需要參考其它的診斷如脈診、聞診、問診來確診。
① 額頭部位的青春痘與肝臟有關:通常是因為熬夜、失眠與內分泌過盛最為常見,與心火旺有關。調整方式為避免長期熬夜、早睡早起,讓肝臟規律運作,有助排毒。
② 鼻子部位的青春痘與胃有關:一是油脂分泌旺盛導致,二是因消化功能不佳,胃火旺有關。調整方式為減少肉類及辛辣食物,減少喝咖啡與茶的機率,避免過度刺激胃酸分泌,使胃火更旺。
③ 左臉頰部位的青春痘與血液排毒能力降低有關:有可能是肝臟或是血液循環出現問題。調整方式為運動,是促進血液循環的方式:多到戶外活動,吃一些涼血食物,如絲瓜、冬瓜、柿餅、綠豆等。淩晨一至三點,是肝經最弱的時間,一定要在床上睡覺,讓肝好好修護喔!
④ 右臉頰部位的青春痘與肺有關:當肺火上升,容易有喉嚨乾燥、咳嗽、多痰等症狀,在秋天尤其容易發生。調整方式為可以食用水梨、百合等潤肺的食材來滋補肺臟。
⑤ 嘴巴周圍的青春痘與大小腸有關係:如果吃了太多辛辣、油炸食物,引發腸熱時,很容易在嘴巴周圍長痘子。若是人中長痘,則有可能是泌尿系統出問題。調整方式為多吃蔬菜水果,養成每天排便習慣。
⑥ 下巴部位的青春痘:通常與荷爾蒙分泌有關,如果是女性,與卵巢或子宮等生殖系統有關。通常在生理期間最容易長。調整方式為少吃冰冷食物,多多運動。
資料來源:書名/《擺脫女人要命的壞習慣:讓妳凍齡更漂亮!》
作者:吳明珠
出版社:台視文化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為什麼有「老人味」?皮膚科醫師揭3大臭味來源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清明連假身上多好幾包 使用類固醇小心皮膚變薄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吃太多生雞蛋 恐易掉髮
被恙蟲叮咬會有發燒、畏寒等症狀…山區掃墓,2招避免蟲蟲危機
年輕化!25至65歲有360萬人禿頭 正確救髮醫師告訴你
常常莫名過敏、皮膚癢?2招找出原因別單靠類固醇
換季肌膚常乾癢怎麼辦?注意5個保養撇步 從洗臉開始
從「痣」看健康!專家提點揪出「索命痣」的痣相3迷思
運動咖以為得帶狀皰疹急奔醫 原來是過敏引發濕疹
皮秒雷射改善皮膚 老董也凍齡
異位性皮膚炎搔抓難眠 醫師:保濕避免誘因
皮膚癢睡不好 3招改善
洗完頭大量掉髮、頭皮屑爆多? 醫師曝洗髮精「2重要成分」別用錯
雞蛋、蛋清真能治療燒燙傷?常見救急撇步一次詳解!
穿發熱衣禦寒?皮膚科醫師提醒,這4種人恐誘發肌膚大問題
沒曬太陽卻變黑? 小心!你不知道的「感光食物」讓黑色素沉澱
過年想開運微整形嗎 最多人拿孫藝珍、玄彬當範本
生髮液是真有效還是擦心安?醫師詳解常見生髮液的9個問題
洗髮精跟潤絲精可混一起使用?當心護髮不成反傷髮
養髮液、生髮液大不同! 醫師教你如何分辨頭頂上的需求
過年大掃除,清潔劑超傷手? 皮膚科醫師教護手小撇步
清潔過頭,雙手乾癢怎麼辦?皮膚科醫師分享小撇步
年輕女子異位性皮膚炎不成眠 對症治療兩周後不再癢
不只皮膚癢!醫:別把異位性皮膚炎當單純皮膚病
防疫勤洗手!但洗到雙手乾癢、龜裂引發皮膚炎怎麼辦?日常3舉止超NG
避開了嗎?一天之中害你加速皮膚老化、產生皺紋的關鍵時刻
曬多久太陽才足夠補充維生素D?美國皮膚科學會的建議讓人意外
猜你喜歡
為什麼有「老人味」?皮膚科醫師揭3大臭味來源
你的肺有多老?專家教你用一招簡單診斷肺年齡
飲料喝半糖也會糖尿病?營養師分析「含糖地雷」食物,韓式炸雞也上榜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你有雙下巴嗎? 小心是血管疾病警訊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
月經量變少,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你有多硬?勃起硬度也分等級!醫:硬度不足恐增心肌梗塞風險!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9種人最易養出膽結石 醫提醒:右上腹部不舒服當心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天邊孝子」批評給壓力,照顧者情緒爆發!轉念5方法
國人40歲以上成人夜尿盛行率近4成 醫曝常見4大原因
很少覺得肚子痛表示很健康?3種「病態便秘」快就醫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血壓高應該會頭痛?醫曝高血壓為什麼是寧靜殺手
全台350萬人的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影響行動 醫建議手術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