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針不再怕怕」兒科自製注射台 打針前先玩闖關遊戲
在醫院兒科病房內,經常發生小朋友一聽到要打針,就上演你追我跑的混亂場面,有時小朋友哭喊,媽媽、阿嬤也跟著流眼淚。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兒科團隊最近自創兒童專用注射台及手部固定副木,注射室也改造成開心農場,打針前先玩闖關遊戲,手部也做運動遊戲,除降低害怕度,也讓血管更好找。
這兩種由病房醫師與護理師團隊自創的輔具,目前都已申請專利。大同醫院兒科病房護理長何幸美表示,住院兒童生病時,有9成都須靜脈注射,平均每人須打4.2針才能注射成功,尤以1到3歲幼兒,害怕打針的行為比其他年齡層更強烈,3到6歲兒童則會出現較多的挫折行為,父母更因此對醫護人員出現言語暴力。
何幸美說,除了提升護理師的打針及安撫技巧,也將注射室改造成開心農場,護理師身著DIY卡通工作服,不但有投籃運動、釣魚活動,還有摸彩箱拉拉樂等遊戲,用觸覺、視覺及聽覺降低兒童對環境及注射的戒心。
兒童專用注射台高度符合護理師平均身高,也加裝照明日光燈,更有木製拉拉樂遊戲台,有拉線拉球遊戲、旋轉音樂盒及彩色油滴漏斗等,可遮蔽注視針頭的視野,分散兒童注意力並降低恐懼感;此外,兒科也與職能治療師合作改良手部固定副木,運用可重複使用的塑膠材質,固定小手手腕,舒適維持注射姿勢。
何幸美表示,護理師團隊還腦力激盪,透過專業醫療背景,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搭配手工繪畫及小畫家軟體,繪製出故事繪本『勇敢豆豆冒險記』,由家長以童趣聲音講出生動內容,讓病童了解打針過程,也身歷其境和豆豆一起闖關,順利完成注射挑戰。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婆婆幫坐月子 竟提議「產婦睡客廳」網怒: 鄉土劇走出來的嗎
李李仁:「對不起,我也會趕快長大」支持女兒做自己,成為父母這條路上我們都在學習
婚前必看!能坦承談錢不尷尬 伴侶至少討論過5金錢問題
老公體驗媳婦苦,回娘家陪產住不到3個月就崩潰!
父照顧腸病毒女兒 沒洗手抽菸竟也染上腸病毒
小孩都不說話怎麼辦?5個引導孩子語言的方法
台灣青少年上網時間是運動的4倍 逾1成交網友
隋棠聖誕節讓三位孩子體恤聖誕老公公 笑稱:每人只可以許一個願望
秋冬腸病毒比例仍緩升 當心幼兒嘔吐為腸胃炎
滑步車競賽有助抗壓性?醫:訓練要適度
男嬰膝蓋細小疹子 醫:小心腸病毒
影/男童膝蓋細小疹子 醫師提醒腸病毒冬天悄悄來
腸病毒傳染力強 父照顧小孩沒洗手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