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悶,如何避免狗狗臭又癢?
飼主見情況不對,帶牠至動物醫院就醫,得知病菌培養結果為感染酵母菌時,脫口問了一個笨問題:「奇怪,最近又沒有讓牠喝優酪乳、養樂多,怎麼會感染酵母菌?」
當心酵母菌 皮膚發癢易感染
美國寵物食品協會顧問獸醫師、曼哈頓醫院院長譚大倫指出,最近天氣變化多端,原本陽光熱曬,沒多久卻下大雨,濕氣偏高,因皮膚過敏、發炎紅腫的毛小孩就醫比率明顯增加。譚大倫說,環境潮濕容易孳生細菌、真菌,不光是人類容易罹患濕疹、香港腳等皮膚病,貓狗寵物也可能產生皮膚病,其中以感染酵母菌最為常見。
酵母菌是黴菌的一種,也是造成狗貓過敏的主因,這跟發酵飲品一點關係都沒有。感染後症狀為皮膚發癢、發紅、起疹子,因為癢到受不了,經常抓咬至皮膚破皮,甚至滲出血絲,此時,又更容易感染病菌。
雨天外出 一定要擦乾
如何避免毛小孩皮膚感染?譚大倫提醒飼主,居家環境應該保持乾淨,使用除濕機、空氣清淨機。避免讓毛小孩毛髮潮濕,洗澡後或是雨天外出,均需將身體擦乾。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狗狗有著嚴重潔癖,非得在戶外,才能大小便,這也讓飼主倍感壓力,一旦下雨,就必須撐著傘溜狗。譚大倫建議,如果家裡毛小孩這麼有原則、個性,建議購買狗雨鞋、狗雨衣,以免腳踩汙水,感染鉤端螺旋體,導致肝腎衰竭。
水分充足 少量多餐避免脫水、拉肚子
儘管天氣潮濕悶熱,也要留意寵物飲水量是否充足,若出現脫水症狀如雙眼凹陷和食慾不振,應盡速送醫。
天氣濕熱也會導致寵物食品容易敗壞,引起毛小孩嘔吐、拉肚子、精神不振。寵物精神或食慾不振時,飼主可在食物中加入罐頭食品或稍微加熱,讓食物接近寵物體溫(約攝氏37度)以增添香氣和刺激食慾。若上述症狀在幾天後未改善,就需與獸醫師討論是否需調整食物。譚大倫提醒,採少量多餐,不要一次準備太多飼料,以免狗貓沒吃完變質腐壞。
由於寵物飼料多含有大量蛋白質和脂肪,一遇潮濕容易變質,譚大倫強調,飼料無論是否開封,都應存放於乾燥且通風的環境,一旦開封,應存放於密封桶或罐子,減少與空氣的接觸,也可放點乾燥劑,維持新鮮度。
更多寵物健康資訊請上:
PFI粉絲團:zh-tw.facebook.com/PFI.TW
PFI官方網站:www.petfoodinstitute.org/
Pet Food Institute美國寵物食品協會 關心您的寵物健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高嘉瑜泛黃的枕頭還能睡嗎?專家:不是所有枕頭都能洗
枕頭泛黃網友驚訝 高嘉瑜:已用十年 房間沒蟑螂有壁虎
蟑螂原來有討厭的味道?薄荷、檸檬草...日本家事專家靠這9種氣味,讓家中6年看不見蟑螂
洗澡也可能被細菌入侵?護理師提醒:洗澡蓮蓬頭和軟管要消毒
明明都洗好晾乾了還會發霉?保鮮盒膠條不發霉+除臭秘訣看這邊!
夏季高溫預防食物中毒 營養師提10點建議
隱翅蟲出沒!千萬別用手拍打小心噴毒液
浴室長黴菌,貼保鮮膜、用牙刷清哪一個有效?日本清潔專家的3招聰明打掃法
枕頭又黑又髒還長「香菇」 網友看了崩潰作嘔
公廁的病菌會飛!上廁所3個錯誤動作千萬母湯
北部也傳鼠患肆虐!到公園最好別做「這件事」
高雄民眾一晚抓50隻隱翅蟲!醫提醒不要用手打死,最好用這方式趕走
菌落數是手機的21倍 鍵盤的這個鍵最髒
看到一隻蟑螂,其實家裡就有30隻?專家:打不死的小強其實有個弱點...
三年首例 高雄女攤販染漢他病毒
病毒性腸胃炎攀升 專家籲做這些事防諾羅感染
萬年砧板怎麼洗? 不同材質要注意
薯條倒餐盤吃 速食店員工揭真相勸:最好不要
萬年砧板危機重重 譚敦慈教你怎麼清洗
洗潔劑、消毒劑不是用量越多越好!破解常見8大衛生迷思
居家用漂白水消毒比較好嗎?醫師提醒不當使用3危害
網傳衛生棉條可作護墊 當心私處破皮釀感染
北捷有「重組」衛生紙 醫師:衛生紙用過摸過,恐增加感染風險
床單布滿細菌 專家:7天就該換洗
帶孩子遊東南亞 醫師教防蚊液挑選小撇步
毛巾用久變黑變黏滑 幾個小妙招讓你的毛巾更乾爽
住家周邊遭感染?屈公病再增一本土病例
日男七年沒洗澡全身黑垢 網友:這根本是怪物吧
野炊不想烙賽 5重點要做到
夏日防疫妙招 全國社區藥局均能傳授
猜你喜歡
余苑綺過年前發現癌症2度復發 肝臟和淋巴又出現癌細胞
吳孟達傳病況惡化 藝界好友認「來見最後一面」
元宵節12大禁忌 別穿這色條紋衣、剪髮「一年都存不到錢」
港媒報導 吳孟達今下午病逝 享壽70歲
赴高醫調查罔腰懷孕案 高市衛生局結果出爐
罔腰再曝「流血」引熱議! 高市衛生局今發函通知說明
喉嚨癢咳不停,吃枇杷有用嗎? 中醫警告「4種情況」淺嚐即止
長輩吞嚥退化易嗆咳! 營養師建議「高齡飲食準備3技巧」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友曝吳孟達肝癌化療虛弱無力說話 僅能手勢給反應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長年壞習慣,身體終反撲!肝膽名醫膽結石發作,痛到掛急診開刀
變性網紅罔腰自曝懷孕 衛生局明發函要求一周內陳述意見
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
總統府國策顧問「崑濱伯」於老家安詳去世 享耆壽92歲
肌肉量少也會影響心臟?研究:心臟病風險多81%
為什麼老人會有「老人味」?簡單3招改善異味
天氣一變就頭痛 竟是鼻竇炎惹禍!
健康「乳」妳所願!醫:遠離乳癌靠「三及早」!
可樂、氣泡水用二氧化碳 納食品添加物列管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
整理包/228三天連假就醫別亂跑! 醫院服務門診資訊一次看
自曝懷孕引關注!罔腰接受調查 高市:釐清事證中
一輩子都被責任追著跑....一個精神科醫師罹帕金森氏症告白:生病12年,我才真正「活著」
撞球「黑寡婦」珍娜李驚傳罹患卵巢癌 剩不到一年壽命
「癌症只是數字遊戲」得癌的機率很大程度取決於一事
有性功能障礙?先看看你是否正在吃這些藥
「等死了再睡」不再成立 你該知道的長壽最佳睡眠時間
醫病平台/醫師分享三個乳癌病人,三種故事 (上)
陳時中證實:部分負擔會小幅提升、不影響弱勢慢箋
初二回娘家禁忌別踩 民俗專家:兩撇步招好運
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曝光 衛福部:還沒收到健保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