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袁瑋/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
失智人口隨高齡化增加,照護問題成難題,在2012年上映的電影「法蘭克與機器人」裡,如實描繪出失智症患者與家人面臨的難題,在解決問題上更提供了幽默想像空間。
現實生活中 多為外籍看護
電影主角法蘭克輕微失智,兒女沒空照顧他,加上美國地大,家人相聚困難,兒子買了個機器人照顧他起居。
故事描述主角從一開始反彈,到後來把機器人視為夥伴的溫馨過程。
法蘭克逐漸喪失獨立生活能力,但仍有自由意志,希望留在家中,大部分失智患者也不希望住安養院,尤其我們的文化,兒女更擔心背負不孝罪名,只有1至6%失智老人住安養機構,大部分與家人同住,12%獨自與看護同住。
在雙薪家庭為主的台灣社會,失智症患者就算與兒女同住,主要照顧責任都落在外籍看護身上,因語言隔閡少了互動,看護也未必有復健概念,僅能照顧日常生活,在公園裡,常見老人家的輪椅聚成一落,相對無言。
電影中,女兒在遠處,和法蘭克僅透過視訊聯絡,少有機會相處,對每周開車10小時來看爸爸的哥哥,卻指指點點,不滿他的照顧方式。女兒不知實際狀況多嚴重,反對機器人來當幫手,等到自己開始照顧,才發現沒人幫忙根本不行。
門診常見,帶失智症患者看病的並非平日照顧的家人,但對長輩被照顧方式卻意見很多,電影也點出這個現象。
飲食、作息 科技都有記錄
電影中機器人的設計,除了照顧法蘭克生活起居,也結合醫療概念,協助飲食、作息、復健,甚至記錄醫療資料。
飲食方面,機器人透過烹飪,分析食物營養成分,結合營養師及廚師的角色;失智症患者常有「黃昏症候群」,傍晚時容易人、時、地不清楚,早上沒事睡太晚,以至晚上睡不好,機器人叫法蘭克起床,晚上提醒他不要出門,協助作息規律。
復健方面,機器人一開始讓法蘭克接受園藝治療,許多研究證實,園藝可協助患者情緒穩定、延緩退化,但法蘭克興趣缺缺。後來機器人結合法蘭克的個人經驗及興趣(他過去是對珠寶有興趣的竊賊),達到復健效果。
電影不免誇張,但「個人化」,的確是非藥物治療的方向。
個別化治療 老人都很投入
台灣許多失智症復健單位在人力、資源有限條件下,仍盡量提供個別化治療,如一起唱卡拉OK,配合不同文化、時代背景提供音樂,一群人聚在一起唱雨夜花、鳳凰于飛、日本演歌甚至客家山歌,雖然文化不同,一群老人家還是很投入,替夥伴打節拍。
機器人內部也有法蘭克的醫療資料,可依此調整藥物、伙食、監控血糖,這與遠距醫療有異曲同工之妙。
「法蘭克與機器人」裡的概念,距離實踐的一天,其實並不算遠。目前許多科技嘗試與醫療結合,希望延長失智老人獨立生活、在兼顧個人隱私注意他的安全、保持患者心智與體能健康、提供互動,減少社交隔離等。
日本發明機器海獅寶寶、微笑擁抱娃娃,這些在國外安養院使用的陪伴機器動物,被證實能穩定情緒、減少行為問題、甚至增加失智老人與他人互動、增加活動動機等。
或許將來陪伴我們度過老年的,是結合醫療與生活陪伴機能的機器人,喜歡與否,見仁見智,卻是不可忽視的趨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