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台灣老年人口持續攀升,不少阿公阿嬤耳不聰、目不明,看病吃藥很吃力,甚至重複用藥。醫師建議,老人看病最好有家屬陪同,分裝藥物的分量別超過一周,以免藥盒複雜,導致吃錯或忘記吃藥。
80多歲單身老伯伯有多種慢性病,看病總拿一堆藥回家。但老伯伯不按時服藥,某次住院,醫師根據病歷資料開立相同劑量藥物,其中包含安眠藥,沒想到老伯伯竟在醫院昏睡了一天,嚇壞醫護人員,還好他呼吸平穩,藥物代謝後自然清醒。
追問發現,老伯伯看病後,都沒吃安眠藥,每次回診也未說明用藥情形,醫師以為老伯伯用藥正常,開立同劑量藥物,但他身體卻無法承受。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分析健保資料庫,發現每年65%老人曾發生一次潛在不當用藥。台北榮總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表示,老人家常有多種慢性病,若到處看病拿藥,恐怕重複用藥。統計發現,阿斯匹靈、治療攝護腺肥大或降血脂藥物等,皆是常見的重複用藥。
彭莉甯說,有的藥物成分相同,但包裝不同,如果未確認用藥,老人家很難發現自己吃了許多重複且不必要的藥物。她建議,分裝藥物每次不要超過一周;鋁箔包裝藥物勿取出,應剪下放置藥盒,若忘記藥物,即能查看鋁箔包裝上的藥名。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代理主任詹鼎正表示,80、90歲老人家功能退化,常重聽、老花眼看不清楚,看診最好有家屬陪同,一旦遇到複雜服藥,如早中晚必須吃不同藥物,或哪些藥物不能混吃,醫師可直接與家屬溝通,避免老人家搞不清楚,影響用藥效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