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睡一覺」順便做失智症檢查,未來可能行得通。醫師研究發現,失智長者睡眠時的腦波變化,跟未罹病的長者明顯不同,未來或許可以做為失智症篩檢的方式之一。
「第二屆國際睡眠科技研討會」今明兩天舉行,大會主席、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江秉穎發表研究「失智症長者的睡眠腦波分析」。江秉穎表示,失智症患者有記憶力減退、喪失,而睡的不好也會導致記憶力變差。
因此研究中對7位輕中度、平均發病3年的失智症長者、19 位一般長者,偵測一晚睡眠時的腦波變化,並分析訊號發現,失智症長者的腦波能量序列,跟一般長者確實有明顯差異。江秉穎說,若擴大研究規模、增加收案對象,未來在家裡,藉由簡單的睡眠腦波檢測,就能預測長輩失智症的傾向。
江秉穎也說,國內約有兩成四的人有睡眠困擾,失眠人口已超過300萬人,包括失眠、嗜睡、睡眠呼吸中止等睡眠相關疾病接近90種,因此提升睡眠品質不僅是購買舒適的床枕,而應包括睡眠環境的建構、良好睡眠習慣的培養,讓跨領域的睡眠科技應運而生。
研討會場也展示多項睡眠科技產品,例如由台大智活中心老人福祉研究群等單位研發的「電子睡眠教練」,外型就像是使用者的睡眠教科「書」,這個電子裝置可以透過睡眠日誌,紀錄一周的睡眠情況、監測睡眠時的生理條件,讓醫師規劃治療方案,並建議調整入睡的臥室環境,以改善失眠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