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老人照護

教失智患者自我管理 延緩退化

【聯合報╱巫瑩慧/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

失智症患者各項退化症狀中,記憶的流失,往往是疾病初期最明顯的現象。

由於忘記日常物品如印章、鑰匙、眼鏡的擺放位置,和別人重要的約會,或者未完成的事,如爐上的火或抽一半的香菸。所以容易情緒失控與周遭爭執,讓生活陷入混亂,甚至產生安全問題。

加拿大Wiersma博士最近在第26屆國際失智症會議上,以「失智症患者學習自我管理,讓生活品質更好」發表專題報告。本年度主題是「轉變中的失智症照護(A Changing Face of Dementia)」,呼籲世人重新省思失智症研究方向,讓相關照顧和治療,能夠更有效延緩疾病進程,甚至預防疾病。

讓輕度失智症患者學習自我管理,目的就是延緩退化,讓生活品質維持一定的水準,而且愈久愈好。研究團隊讓每個參與計畫的患者,先用攝影機連續記錄他們每天從起床後一整天活動,從中找出容易發生問題的環節,探討每個人對各項挑戰的處理方法,再針對個人特質和需求給予三方向建議 :

1.身體管理:每天活動安排、藥物定時服用和作息規律化。

2.情緒管理:保持正向態度和思考方式,把握生命中每一天。

3.角色管理:提供社會支持管道,鼓勵病友分享、家人和朋友支持。

這些環節有賴正確診斷、醫療照顧體系、可運用資源和照顧服務團隊等連結。一位成員在影片中這樣分享著:現在只要有一通電話或一個訊息進來,我一定先寫在便利貼上,然後將它固定在旁邊桌面上,接下來寫在行事曆,最後輸入到我的手機中,這樣我就比較容易掌握生活上的節奏。而且我使用的方法如果能同樣對別的病友有幫助,這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輕度失智症患者,除了記憶,其他退化都比較不明顯。如果能在他們大部分功能都還好的時候,提供有效的自我管理方式,讓患者在訊息、教育、資源、支持系統都齊備的環境中,更自主的生活。不但能讓退化與依賴別人的情況,延緩發生,同時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也會減輕。

患者能夠在社區中生活愈久,對降低社會照顧成本和維持個人生命尊嚴都有正面意義,這些也是照顧模式進步的重要指標。

失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