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奕昕/台中報導】
林老先生常懷疑東西被偷,甚至連最愛的麻將都興致缺缺,家人原以為只是年紀大,就醫診斷罹患失智症,讓家屬很頭痛!中山附醫成立「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希望藉分享減輕照護者心理負擔。
58歲的林先生退休後租農地種菜,回家常愁眉苦臉,找不到要用的東西,他懷疑親友偷拿種子或農具,親友都抱怨「家人快變成仇人!」起初家人不以為意,只當作父親年紀大記憶力衰退。
有一次過年他打麻將速度變慢,玩兩圈就說「我累了,你們自己玩吧!」連最愛的麻將也提不起勁,後來出門還會迷路,家人發現情況不對,送他就醫診斷出失智症,服藥病情才獲改善。
因應高齡化社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近期成立「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將定期舉辦聚會活動,讓家人分享照護心情,不但紓解焦慮,也能互相交流資源。
中山醫學研究所長賴德仁說,國內失智症患者約15萬人,常見症狀有「被偷妄想」、甚至懷疑配偶外遇,對家屬心理負擔非常大,其實門診「一次都來兩位病人」,前來陪伴的家人多少有失眠或情緒問題。
他指出,失智症除了靠藥物控制外,照護者角色很關鍵,建議對病人說話一次講一件事、別用太抽象的詞句、交談時站在前方,說話語氣盡量輕聲細語,否則易刺激失智者的情緒;另外,老人家不易自我表達,家人也要多觀察大小便、呼吸等身體狀況。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