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老人照護

追求健康老化 這2項因素是關鍵

長者健康標準建議
資料來源/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陳亮恭醫師
長者健康標準建議 資料來源/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陳亮恭醫師

年紀大不宜太瘦,甚至稍微胖一點可能比較好。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國內65歲以上長者,約50萬人有不同程度的失能;體重稍重的長者,發生疾病併發症、跌倒、骨折、骨質疏鬆等風險較低,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至35間的長輩死亡風險較低。追求健康老化,維持適當「攝食量」與「肌肉量」是關鍵。

中研院研究員潘文涵建議,長者可增加蔬菜類、奶類與核果類攝取,能夠改善老人衰弱程度與心情。陳亮恭說,近年世界普遍建議長輩的蛋白質攝取應提升,增加肌肉量以提升力量與新陳代謝、減緩老態,疾病臥床風險也會隨之下降。

陳亮恭今天出席「台灣高齡者飲食營養迷思與對策」會議時作以上表示。他指出,台灣人平均有8至10年的餘命不健康,65歲以上長者,有1/6、約50萬人有不同程度的失能。

陳亮恭說,隨著年紀增長,味覺、嗅覺、牙齒與吞嚥功能會逐漸退化,活動量與新陳代謝降低,許多長輩對能量的要求降低,常有攝食量不足與營養素不足的現象。50歲以上成人普遍缺乏微量營養素如葉酸、維生素ACD、鈣、鋅、鎂、鉀等。但營養不好就難以應付外界環境的挑戰,比起營養充分者,營養不良的人住院期間增加10.6%、感染率增加14.6%、併發症機率增加42.8%。

陽明大學公衛所2014年研究分析近八萬名台北市老人四年健檢資料,發現高死亡率落在身體質量指數(BMI)過輕(18.5以下)與重度肥胖(大於35)兩個極端,控制在18.5至35間的長輩死亡風險較低。陳亮恭說,一般來說,BMI大於24稱為過重,但從死亡風險看來,高齡者可更有彈性地看待體重管理

陳亮恭建議,要提升肌力、減緩老態,可每周進行五次15分鐘以上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車,並盡可能搭配阻抗運度增加肌肉量、力量與肌耐力。健康老化的另個要素是擁有活躍的生活,長輩宜活用腦力,可盡量靠自己完成事情、學習新事物並與人群接觸,勿在制式的生活作息中養成不思考的習慣。

高齡健康飲食建議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陳亮恭醫師
高齡健康飲食建議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陳亮恭醫師

老化 肌力 體重管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