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髖關節脫臼機率竟然與出生的季節有關聯性。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研究發現,每年11月到隔年2月出生的嬰兒,較容易發生髖關節脫臼,而且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其中以12月到1月出生的嬰兒風險最高,與夏天出生的嬰兒相比,風險高出兩倍。而該研究結果,也刊登在骨科頂級期刊「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中。
此項研究由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主任張嘉獻、台北長庚醫院骨科助理教授李偉群與台北醫學大學台灣考科藍中心教授郭耿南共同完成。李偉群表示,當初研究的起心動念是因為在臨床發現魔羯和水瓶座寶寶較容易出現髖關節脫臼,才啟動了研究。
而研究透過健保資料庫的世代研究發現,在蒐集的1296筆脫臼手術資料中,每年冬天,即11到2月出生的嬰兒是較容易發生髖關節脫臼需要手術治療的族群,其中以12月及1月出生的嬰兒有最高的風險,超過千分之0.7;相對的,夏天6月及7月出生的嬰兒手術發生率最低,不到千分之0.3。
張嘉獻表示,嬰兒出生到四個月是髖關節的快速發育期,這段期間若大腿被拘限在伸直或靠攏的姿勢,會妨礙發育導致脫臼,而大腿彎曲外展的姿勢,在肌肉出力時會將股骨推進髖臼內,促進關節發育。分析會有這樣的結果,與天氣冷,父母過度要讓孩子保暖,讓孩子的姿勢受到侷限所致。
張嘉獻指出,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健康的隱形殺手,早期症狀不明顯,但拖到一歲多演進到脫臼、長短腳、跛行才發現,都需要麻醉下手術復位,才能避免長期的運動困難及髖關節退化疼痛。
張嘉獻說,要改善冬天出生嬰兒的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家長要注意冬天即使氣溫低也不要把嬰兒的大腿包緊裹直,這種不正確的襁褓文化已被許多文獻證實會導致髖關節脫臼。要確實將嬰兒大腿擺在彎曲外展的姿勢,也提醒醫師診視嬰兒時要注意穿衣物的方式。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