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葉勝雄/永和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腸胃炎常被誤認為跟腸病毒有關,過去醫界也曾有一番論戰,但隨著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被發現,腸病毒在腸胃炎的角色愈見渺小。泰國2007年研究發現,在兒科急性腸胃炎住院病人的160個糞便檢體中,只有4個檢出腸病毒,占2.5%,遠低於輪狀病毒的27.5%。
為什麼腸病毒大多不會引起腹瀉?如果人體是一座城市,腸病毒喜歡占領旅館(腸道)當基地,目標是破壞市容(手腳水泡)、餐廳(口腔潰瘍)、市政府(腦炎)、發電廠(心肌炎)等,但鮮少破壞旅館本身(所以不太會腹瀉)。
也因此,腸病毒從患者腸道排出的時間長達8到12周;輪狀病毒喜歡侵犯腸道,引起嚴重腹瀉,來得急也去得快,從腸道排出時間大多只有10天。
今年天氣熱,腸病毒疫情來得早。腸病毒傳統上分成小兒痲痺病毒、克沙奇病毒A和B型、伊科病毒,和以編號為名的,如腸病毒71型。新的分類法根據基因序列,分成人類腸病毒A、B、C、D型。感染腸病毒後,50%到80%的人不會發病或只有感冒症狀,但仍有傳染力,常見症狀有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發燒合併皮疹,大多數在7到10天後自然痊癒。
2010年時,國內流行過脫甲症,很多病人突然指甲剝落,追溯起來,數周前都得過手足口症,推測是克沙奇B型病毒感染。腸病毒症狀千變萬化,同一型病毒可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表現。
最要注意重症前兆,如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這些可能是嬰兒急性心肌炎、成人心包膜炎、無菌性腦膜炎及腦炎的初期表現。
腸病毒不怕酒精,常用的乾洗手殺不死腸病毒。正確使用肥皂洗手,可以去除附著在手上的病毒,過去推行「濕、搓、沖、捧、擦」,近來推行「內外夾攻大力丸」的口訣,以強調「搓」步驟的全面清潔。如果水龍頭是手動開關,記得捧水沖洗後再關,最後將手擦乾,才是完整的洗手步驟。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