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位40多歲男性因為孩子過動而求醫,卻意外發現自己也是過動兒,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常常忘了主管交代事情,他擔憂被裁員趕緊接受治療;醫師說,過動是一種病,但很多過動兒常被處罰,卻很少被帶到醫院治療,本月底將成立中部ADHD家族團體,報名可洽:(04)22393855轉83211、83216。
中山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陳錦宏指出,過動兒治療的黃金時機為7-11歲,但有些人長大才恍然大悟自己也是過動兒,但已造成學習成就低、情緒或行為障礙。
陳錦宏說,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為一常見的兒童青少年疾病,台灣的盛行率為7.5-9%(國外4-12%),其主表現有兩種,一為注意力不足,易受外界刺激分心,在工作或遊戲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另一種為過動或衝動,例如經常坐時扭動不安沒法坐好,或多話、時常打斷或打擾他人。未妥善治療常會造成學習成就低,學習障礙,情緒障礙,行為障礙,手足衝突,甚至酒精或毒品濫用現象。
陳錦宏表示,過動兒大腦皮質發展平均較正常兒童晚3年,都是用藥物治療,每天服藥一次,可分短效與長效性,副作用為失眠,但可提前於晚上6時以前服用。
【2009/02/24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