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導管結紮 早產嬰康復出院辦慶生趴
花蓮縣一名早產女嬰「綺綺」,比預產期提早10周出生,是個體重僅1200公克的巴掌仙子。她因早產,肺動脈導管沒有自然關閉,門諾醫院醫師為她動手術結紮動脈導管,術後「綺綺」在醫護人員細心照顧下,體重達到2740公克,院方昨為她辦「慶生趴」,恭喜她可以回家。
「綺綺」去年11月在花蓮門諾醫院出生,當時僅28周大。一般足月新生兒的肺動脈導管在2至3天內會自然關閉,但早產的「綺綺」出現0.6公分的開放性動脈導管,醫師評估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決定採手術治療。
門諾醫院心臟外科與新生兒暨小兒加護病房團隊聯手為她進行「側胸開心」的動脈導管結紮手術,為怕「綺綺」失溫,直接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床邊動手術,過程約40分鐘,術後恢復良好。
門諾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黃振銘說,胎兒肺動脈與主動脈間有一條管路相通,就是「動脈導管」,新生兒出生後若沒關閉就是「開放性動脈導管」,會使血液反向從肺動脈流向主動脈,增加心、肺負擔,嚴重時還可能心臟衰竭,有生命危險。
門諾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吳俞哖指出,約3成早產兒患有「開放性動脈導管」,比足月新生兒的千分之一發生率高出許多,家長若發現寶寶出現心雜音、呼吸喘,應盡快送醫檢查。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兒童腸胃炎該不該看醫師? 家長必知4大觀察點!
小孩只愛吃肉?小孩太愛吃甜食?兒科醫師告訴你6大父母最常見的問題
小孩全身紅疹又比人家矮一截? 醫師診斷發現缺鋅
發燒該多穿衣服or少穿? 醫曝「正確答案」多數人都錯了
7月大女嬰吞洗衣球急送醫 醫:洗衣球像糖果小心誤食
罕見兩歲女童竟然長皮蛇 醫師研判應該是水痘疫苗造成
大雞慢啼嗎? 專家警告可能是兒童發展遲緩
如何幫孩子補充Omega-3脂肪酸?國內2專家發表臨床指引
醫師:幼兒小感冒 也可接種流感疫苗
11歲童聞不到味道、嗅覺異常?竟是鼻瘜肉作祟
孩子反覆感冒想打疫苗好辛苦 黃瑽寧:小感冒可接種
爸媽別等了! 柚子醫師示警:九成流感死亡童都沒打疫苗
天氣轉涼!0至6歲類流感就醫攀升 幼兒接種率卻慘兮兮
秋冬季孩童要增加抵抗力 醫師:可用藥浴並按摩穴位
台灣早產兒達10% 中醫大學:安胎、追蹤是存活關鍵
幼兒發燒流鼻水不是感冒?醫:嚴防呼吸道融合病毒上身
扁臉、黑眼圈、眼無神 過敏兒3特徵
台北醫院附設早療中心今啟用 滿足早療兒童多元需求
水痘傳染力比新冠病毒還高! 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做1件事可避免再發成皮蛇
10天嬰染沙門氏菌併發敗血症 泡奶餵奶前一定要洗手
孩子挑食原因 專家:小時候太少吃苦、吃軟不吃硬
男童肥胖治療小雞雞 男性荷爾蒙一打竟意外導致性早熟
醫病天地/孩子說話卡卡…家長放慢說
影/一人發燒後 檢查出兄妹都罹患川崎氏症
危險!幾顆巴克球 就能吊起釘書機
致命「吸引力」 誤吞巴克球 童險腸穿孔
醫病天地/孩子一早打噴嚏 恐是過敏
早療行動車篩檢 發展遲緩男是女2倍
超強磁力巴克球誤食意外多 兒科學會:全球已近3000件
過敏兒會不會變笨? 高雄長庚3醫師花3年找出答案
猜你喜歡
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腎不好不能吃香蕉?醫師點名傷腎地雷:止痛藥、不明中草藥保健品少碰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主動脈瘤如體內未爆彈!心外醫:5症狀中1恐要命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研究揭女性血壓應比男性低!專家解析正常血壓值
愛吃甜食、油炸物易得糖尿病? 醫揭「關鍵原因」:小心還會傳給下一代
少女「抽菸加一天一罐汽水」牙齒發黑爛光 網友嚇:該刷牙了
頸椎病來得早又難好!醫:穩定頸椎才治本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生育率怎麼救? 婦產科女醫剖析現代女性需要的是這些
輕熟女成月亮臉!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搶救腦內風暴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如何舒緩? 物理治療師教坐椅子就能做的「簡易動作」
數羊、睡八小時都NG!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睡眠迷思」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鬱卒少年 社群世界變競技場
預知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 專家建議做1事!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天天半糖紅茶當開水 35歲的他患了糖尿病
血便不一定是痔瘡!便祕突緩解也可能是腸炎警訊
腎不好,什麼情況要洗腎?泡泡尿是前兆?醫解答「透析條件」
社群假象…臉書5千好友 班上卻是邊緣人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你以為你很瘦嗎?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機率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