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瑞兒眨眼、甩頭 被當成作弊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國小五年級學童患有妥瑞症,常不由自主的出現甩頭、眨眼,結果考試時因為緊張頻頻出現這些症狀,被老師當成作弊。而這樣的情況,在妥瑞兒身上屢見不鮮。
一有壓力 症狀就加重
桃園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梁歆宜指出,妥瑞兒常承受外界異樣眼光,很多妥瑞兒只要緊張、感受到壓力,症狀就會加重,因此妥瑞兒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大眾的理解與支持,才能幫助這些孩童有健全的發展及樂觀的人格,並協助引導他們建立自信跟良好的人際關係。
梁歆宜醫師表示,妥瑞症真正原因尚未釐清,研究顯示妥瑞症可能是因為在『皮質紋狀體-丘腦-大腦皮質』神經迴路不穩定,導致多巴胺分泌過高,進而引起妥瑞症狀。
聲音症狀 常引爆衝突
常見的妥瑞症症狀包括突然快速的眨眼、做鬼臉、聳肩、甩頭、搖頭晃腦等。另外患者也會合併聲音方面的症狀,像是簡單的聲語型,如清喉嚨,吹口哨,尖叫聲外,也有患者症狀為複雜的聲語型,可能是出現突然且短暫的有意義之詞彙,或是重複他人的話,少數人可能會出現穢語症,包括髒話或是猥褻的字眼。梁歆宜醫師表示臨床上曾碰到一位國中妥瑞兒在校園遇到教官,一緊張就出現穢語症,對著教官罵髒話,引爆嚴重衝突。
過去妥瑞症的治療常是選擇藥物療法,常使用的藥物其副作用為嗜睡、體重增加、肌張力不全等副作用。梁歆宜醫師指出,今年(2016)衛福部已核准新型藥物,可治療妥瑞症,藥物副作用風險較少,提供患者多一種選擇。
了解症狀 最為重要
梁歆宜醫師表示,根據國內研究報告,台灣妥瑞症患者中,約3成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還有約18%的患者合併強迫症。此外,也有部分的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患者合併妥瑞症。建議家長,如果孩子出現妥瑞症狀,儘早就醫評估,找到背後病因、改善病情。
由於妥瑞症的好發年齡常在學齡時期,醫師叮嚀,妥瑞兒需要家長與老師跟同學的接納跟支持,及正確的了解妥瑞症。此外,妥瑞兒也可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幫助紓解壓力,以減緩症狀發作頻率。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6歲童染疫後退燒卻雙腳劇痛 就醫才知併發橫紋肌溶解症
4歲女童突然肚子痛和呼吸急促 檢查竟是嚴重氣喘
台大攜手高端研發疫苗成功 2月嬰免受腸病毒重症威脅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幼童被蚊子叮腫大包 若有過敏體質需當心
小六男童身高僅127公分、骨齡才9歲 對症下藥長到170
不僅新冠肺炎疫情 醫示警:腸病毒好發季節至
疫情居家工作「別常抱著孩子」 醫點3迷思影響幼兒發展
非典型川崎氏症難辨別 發燒5天是必要條件
高二生打完疫苗突「鬼剃頭」 醫師檢查皮膚過敏惹得禍
孩子發燒長輩急找藥餵 慘釀嘔吐、嗜睡「普拿疼中毒」
新生兒死亡率難降 林靜儀:健保別讓醫師「做佛心的」
熱血兒醫築保護網追真相 不讓孩子走得不明不白
忽略控糖的重要 13歲國中女意識不清送醫救回一命
邊境漸開、急診氣喘兒增 專家:做好兩件事保護兒童
國二生肥胖 健檢有脂肪肝
13歲國中生有脂肪肝 醫:過重兒童一半以上易有
不只新冠肺炎 醫師提醒嬰幼兒也要注意肺炎鏈球菌
「生長痛」需治療嗎?復建科醫師:先觀察2特性,居家4伸展動作緩解
家長忽略兒罹過動症未治療 醫師指恐衍生更多偏差行為
開學孩子上學就腹痛 醫師提醒家長注意情緒焦慮
高一男食量大、愛吃速食又缺少運動 脂肪肝找上身!
醫病天地/秋冬好發過敏 注意保養
高雄1歲男童誤食清潔劑 造成食道不可逆的終生傷害
音樂療育結合聽語復健 台大攜手兒慈守護兒童聽力
規律作息、運動 活化大腦穩定情緒
過動症病童寒假生活型態改變 醫:宜持續服藥助養成健全心智
長期戴口罩影響幼兒語言發展 小兒神經科醫師給7項建議
女童泌尿道感染發燒畏寒 險併發敗血性休克
男童誤食巴克球胃腸穿孔 醫師教一招免除幼兒誤食危機
猜你喜歡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咳嗽對身體影響有哪些?9種常見急性咳嗽原因,出現呼吸困難速就醫!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老婦腹痛但因疫情不敢住院 病情加劇發現罕見小腸穿孔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
女性沒月經也有慢性下腹痛 物理治療可減輕疼痛
春末乾眼症患者增多 中醫教以茶飲、按摩減緩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