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俗話說「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不少人認為生產對婦女骨質會有不良影響;但骨鬆醫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表示,懷孕反而是提升骨質的最好時期,因雌激素分泌旺盛,鈣質吸收效果佳,歐美國家婦女多是「生愈多骨質愈好」。
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楊榮森表示,目前國人的營養攝取,較以往有大幅的進步,且經多年推廣過後,大部分民眾也很清楚孕產婦及哺乳期間應特別補充足夠的鈣質,現代女性因生產導致骨質流失的情況不多。
根據國際研究,營養充足的國家,骨鬆與生產的胎數並無相關,而是在孕產期沒有攝取足夠的鈣質才可能造成骨質流失情形。
陳芳萍的研究發現,國內婦女的骨質疏鬆風險與生產次數成正相關,也就是生愈多孩子的女性,骨質愈差,骨鬆風險也愈高;但歐美婦女的情況卻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就是懷孕期間未補充足夠的鈣質所致。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鈣質的建議攝取量為一千毫克,懷孕期間更要注意補充足夠的鈣質,以免影響胎兒骨骼發展。陳芳萍說,鈣質的吸收與雌激素有很大關係,雌激素可刺激增加骨密度的造骨細胞活動,並抑制讓鈣質流失的蝕骨細胞,特別是雌激素在懷孕期間的分泌量較平時高,正是鈣質吸收的最好時期。
陳芳萍說,鈣質補充以天然食物來源最佳,而人體每餐吸收鈣質的量有限,成人一餐僅能吸收二到三成的鈣質,若只在某餐大量補充鈣質,身體無法有效吸收,建議應多餐且均衡地攝取鈣質。
【2014/10/06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