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至善/嘉義市】
我28歲,外子48歲那年,好不容易有了一子,我終於鬆了口氣,夫家有後了。
「生子容易,教子難。」將孩子撫養長大,教育成人,頗不容易,他體弱多病,百日咳、腦膜炎、腸胃炎、盲腸炎、食物中毒、動不動高燒不退,住院成家常便飯。
為了調養他的體質,藥補、食補,不曾間斷,還是會感冒、流鼻涕。直到小五參加少棒隊,日夜操練,以校為家,身體突然好起來,愈長愈高,鶴立雞群,讓我欣慰又驕傲。
他什麼球都愛打,還是短跑健將,參加比賽榮獲冠軍;他打少棒,投手兼隊長,只可惜參加全國競賽時得到亞軍,未能出國比賽。
球打得好,學業卻一落千丈,他對念書沒有興趣,常說:「爸爸大學畢業,一個月才賺三、四萬元,阿標的爸爸,小學畢業,靠做皮鞋,一個月賺十多萬元。」
有天同學開了父親的進口轎車來炫耀,兒子好羨慕,他連機車也沒有,儘管他早已學會騎機車,未滿18歲,還是不買給他。
書念不好,但要懂得做人處事之道,誠實、守信、不貪不取、不說粗話,對長輩要有禮貌,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都能做到,爸媽欣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