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臺北醫學大學
【文/北醫復健科語言治療師黃友琳(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醫師,我的孩子快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孩子講話都零零碎碎,跟他幼稚園班上的小朋友都不一樣!」這些都是在進行語言治療評估時,常聽到家長焦急的詢問。兒童已經2歲,卻還不會說話,這樣正常嗎?為什麼有的兒童語言發展這麼慢?如果被診斷為語言發展遲緩,家長要怎樣幫助他?
若家長瞭解語言發展的標準,就能注意兒童可能發生的語言溝通問題。根據正常的語言發展順序,可判斷兒童語言發展是否有落後的情形。以下針對語言發展做簡單介紹:
多數兒童不需刻意教導,就可以自然地符合語言發展的標準。但也有些兒童在語言的表達與理解上產生問題,造成兒童語言發展遲緩或異常。原因如下:
1.語言問題與「主障礙」有關。多數患有智能障礙、聽覺障礙、自閉症、腦性麻痺等兒童,因在學習語言時,缺乏適當的感官、注意、及認知等能力,因此易出現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
2.「單純的」語言問題,如:特定型語言障礙。這類兒童未有智能、感官、情緒行為、神經損傷等問題,只有在語言出現遲緩或異常。
3.其他原因:可能因父母過度保護或忽略、語言學習環境不利、或家庭氣氛等,造成的語言發展遲緩。
當父母發現兒童在語言表達及理解上,有明顯異於同齡兒童時,或父母對兒童的發展有任何擔心,請至醫院早期療育中心詢問。
由小兒科、耳鼻喉科、眼科、兒童心智科、復健科、社工、及個案管理師為兒童進行詳細的評估,瞭解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對症治療。而進行語言功能治療的部分會回歸到復健科。由醫師師和語言治療師做詳盡的口腔動作感覺、語言理解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評估。透過完整的評估結果,瞭解兒童語言發展情形。依照語言發展時序,制定適當的教學目標,給予合宜的語言治療,讓兒童在語言學習的道路上,得到最即時和全面的幫助。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