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男性的身體卻住了女性的靈魂,20歲的「大明」,從沒交過女友,上了大學開始留長髮、化妝,穿裙子出門。台北榮總精神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鶯喬說,變性欲者身心不一致,近16年來親自診治過的517位個案中,約有半數個案曾併有憂鬱症狀。
對於一般人而言,像呼吸一樣最自然的身體構造,在變性欲者卻是遙不可得,在做變性手術前努力爭取認同,術後承受極大身體痛苦,還要接受復健及長期的荷爾蒙治療,更經歷心靈的矛盾、與家人間的衝突,還受到他人異樣眼光的對待,尤其是於生理性別為男性的個案,遭受極大的身心痛苦。
李鶯喬說,變性欲者到了青春期發育,往往會厭惡自己的身體,像是「大明」自幼就認為自己是女生,跟其他男性相處不自在,小時被同學認定是「娘娘腔」,到了青春期更常心情沮喪,直到上大學開始留長髮、穿女性服裝外出,才感覺到做自己很自在。
至於女性的變性欲者,李鶯喬也遇到有個案因為學校規定穿裙子上學,就在裙子內穿著體育褲,經過校門口檢查後就脫掉裙子,也對胸部漸漸隆起的「小山」非常厭惡,還穿著束胸想把胸部壓平。
李鶯喬說,不僅是個案個人面臨自我形象、人際關係的困擾,父母、親人對孩子角色的轉換,害怕孩子使用荷爾蒙、以及手術對身體的影響等,心理衝擊也很大。她觀察發現,「兒子變女兒」比起「女兒變兒子」讓親人更難接受。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