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話題的「潛規則」
【聯合報╱黑白集】
電影「唐山大地震」裡有一撕裂心肝的故事主線,做母親的在救兒子還是救女兒之間只能選擇其一。有人批評導演馮小剛設計了重男輕女的情節,他自己倒不諱言社會實況如此,他說自己的姐姐長年任勞任怨照顧母親,但母親眼裡的心肝寶貝就是他這個兒子。
偏差的觀念足以殺人,而這種「殺人」的情節,今日台灣竟亦還在上演。衛生署公布資料,台灣男、女嬰比例失衡的情況繼續惡化,多半是在篩檢胎兒性別的階段就「處理」出這樣的趨勢。
全世界推動性別平權運動,一直存在著「消失的女嬰」這個悲慘話題。一般人的想像裡,大約是在極度性別歧視的落後國家如印度,或是嚴厲實施一胎化的極權國家如中國,才有這種事。但台灣男女嬰比例失衡的狀況,竟然高居全球第九名,如此「名列前茅」,然則台灣的文明程度不能說令人驕傲吧?
公開宣稱「包生男」的相關人等,可能不認為處理胚胎和「殺人」有何關聯。但從另個角度看,「唐山大地震」裡那個母親,尚且是在逼不得已之下的被迫選擇;而「包生男」的想法和做法,乃是自由意志之下的主動取捨。媒體的八卦話題討論中,三不五時津津樂道,女星嫁入豪門要等生出兒子才能「地位鞏固」,說者和聽者都把這種「潛規則」視為當然吧?
台灣不管造就出幾個呂秀蓮或者蔡英文,只要「消失的女嬰」現象存在一天,就證明這裡殘存著某種頑劣的「舊文化」有待徹底淘汰。二十一世紀還在談此話題,實在令人心酸。推動平等人權,台灣還要加油。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家暴法不合時宜漏洞多 朝野籲修法 衛福部給不出時程
調查:「初夜」年齡降低,36% 15歲以下未成年學生有過性經驗
你有尊重一個女孩小人物式的努力嗎?別對掙扎的她潑冷水
百名平權志工上街 促民眾支持跨國同婚合法
同婚上路將滿周年 四成同志員工擔心升遷不敢出櫃
父母的支持讓適應不良孩子成為IQ180天才大臣 唐鳳︰我一直都是我自己的樣子
國際跨性別現身日 伴侶盟調查:近6成遭原生家庭不友善對待
傷身或有益健康?各國對自慰看法大不同
「醜女」絕非單純的言語霸凌 我沒長成這樣的權利嗎?
接受治療的同性戀 最後能變「正常」嗎?
網傳恐同言論 疾管署:愛滋感染無關性向
421位精神科醫師聲明 支持「同性婚姻和同志教育」
正港打手槍?健教課本被投訴到崩潰 索性把性器畫成一把槍
「花花公子」創辦人逝/解放女性?物化婦女?至今惹議
家長嚇壞了! 6%國小男生竟有性經驗
性傾向扭轉治療 確定禁止!
職場歧視同志…不能攜伴參加活動 主管怕性平問題
怕丟工作、影響人際關係 台灣職場對同志仍不友善
女需比男多工作55天 才有同等年薪
跨年留意鹹豬手 3步驟擊退色狼
雙胞胎哥哥是同志 弟弟一定也是?
受不了社會歧視 近3成同志曾想死
關鍵數字/出生性別比 1.06
美童變性治療增加 引道德憂慮
醫二三事╱人人有座斷背山
同志禁婚 易生焦慮、引發酗酒
2歲時自覺是男生 5歲女娃想變性
是不是同性戀 研究:看得出來
從小被罵「娘」 忍痛學忽視
真人模擬實戰 男同志性愛手冊打破衛教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