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大學生對安全性行為雖有常識,但「光說不戴」!紅絲帶基金會最近調查大學生使用保險套的態度,發現僅38%表示每次性行為時都戴,更有少部分學生表示,若手邊沒有保險套,會以保鮮膜、塑膠手套等代替。泌尿科醫師提醒,這些替代物不但難預防性病,還可能摩擦「小弟弟」,雙方都不舒服。
紅絲帶基金透過facebook,對200名20到29歲的大學、研究所學生進行問卷調查。54%的受訪者表示已經有性經驗,其中98%都知道,保險套可預防愛滋病及性病,但當實際發生性行為時,自己或對方每次都用保險套者,僅占38%。
至於沒有使用保險套的原因,除了手邊沒有保險套是主因,有些學生是因「有異物感、破壞氣氛」;還有14%認為「信任對方,所以沒有必要」。更有大約5%的受訪者表示,手邊臨時沒保險套時,會以塑膠手套、塑膠袋、保鮮膜等替代。
紅絲帶基金會秘書長洪林瓊照表示,調查顯示,大學生雖有常識,但性行為使用保險套比率仍偏低,顯示準備不夠。而去年一年台北市就增加600名愛滋感染者,20到40歲佔了七成,因此安全性行為是一種「態度」。
高雄榮總泌尿科主治醫師簡邦平則表示,保鮮膜等「替代品」看似可以「層層包裹住」,但不是密封,對小弟弟「也不合身」,無法完全避免體液接觸,還是可能傳染性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