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藥戴罩防愛滋 多麼痛的錯…
【聯合報/楊惠中/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執行秘書;資料來源/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疾管局】
隨世界愛滋病日來到,衛生單位近期大規模向民眾宣導篩檢愛滋病及性病,目的是幫助民眾對於自身健康有所關注;因為,愛滋病是關乎每一個人的事。
愛滋病毒的傳染途徑為:1.體液交換;2.共用針頭;3.母子垂直感染。並非如SARS經由口沫傳染,卻時常看到警方面對疑似愛滋病患時,戴上口罩及噴灑消毒藥水,不免令人驚覺國人傳染病教育實需再教育。若愛滋病毒真的這麼容易感染,恐怕最可能遭受感染的應是臨床醫護、社工人員;事實卻並非如此。期盼這樣的機會,能夠避免員警因不需要的恐懼而失去原有的辦事能力;更期待媒體再次報導愛滋的相關訊息時,能夠給予民眾正確而友善的社會教育。
過去政府的愛滋宣導多以男同志社群、危險性行為者為主,讓民眾誤以為愛滋病跟自身無關,警覺性偏低,主動篩檢的意願不高,往往到了病毒增加發病後,才驚覺自己已經受到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有250萬孕婦為愛滋感染者,也包括許多為單一性伴侶者,63萬名愛滋寶寶出生。目前已有藥物和母乳替代品等方法,可將嬰兒感染機率從45%降至4%以下,因此預防愛滋病母子垂直感染,已成為聯合國近年來的愛滋防治重點,並在疾病防治的同時,亦能夠顧及病患權益,以落實篩檢之成效與目的。
愛滋病Q&A
1.感染愛滋病毒有什麼危害?
感染愛滋病毒可能會導致愛滋病,又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AIDS -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愛滋病毒會破壞人類免疫系統,使人體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導致病毒、原蟲、細菌、黴菌等可輕易侵入,引發各種疾病及發生惡性腫瘤。
2.愛滋病毒傳染途徑?
a.與感染愛滋病毒者發生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的性交。b.輸用有愛滋病毒血液、血液成份或血液製劑。c.與感染病毒者共用針頭、針筒。d.由愛滋母親垂直傳染給新生兒 。
3.得到愛滋病毒可不可以免疫?
愛滋病毒時常突變,產生不同的亞型,因此即使已經感染過,仍有可能重複感染。
4.愛滋病很容易傳染?
愛滋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及血液傳染,不會籍由空氣和飲食,也不會經由日常生活接觸而傳染。所以,只有危險行為,沒有危險族群。
【2009/12/01 聯合報】
同類文章
2030消除愛滋/愛滋病患長得像你我 電影戲劇來說愛滋故事有助減歧視
2030消除愛滋/愛滋治療進步 長效針劑美已上市
2030消除愛滋/5成民眾仍歧視 愛滋病患怕曝光而中斷就醫
2030消除愛滋/愛滋「九0、九三、九五」提前達標 新藥物加整合治療立功
不只菸酒檳榔!「口愛」性行為染HPV恐致頭頸癌
性生活單純不可能染病是錯誤觀念!醫揭愛滋病2大感染途徑
「連結」對象不固定 小心菜花朵朵開
固定性伴侶為何還會染菜花? 醫曝「潛在感染源」:半年內都可能發作
防愛滋用吃的 疾管署提供3族群公費藥物
北市愛滋通報人數逐年降低 3動作有效預防感染
「我一輩子潔身自愛當個好太太,卻得2種性病!」診間痛哭的60歲婦人給婦產科女醫的啟示
愛滋男半年長胖20公斤 原來是服藥副作用
愛滋及早發現並治療 可過與一般人無異生活
新冠肺炎衝擊愛滋照護 專家提三大策略因應
恐怖情人 愛滋條例21條成幫凶
醫推U=U 測不到病毒就無傳染力
公費投藥喊卡 愛滋防線憂破口
想當網黃賺錢 資深脫星阿空這麼建議......
他是恐怖情人 愛滋條例21條竟成幫兇
事前投藥防愛滋(PrEP)計畫年底終止 愛滋防線憂破口
「網黃」是什麼?專家說宣傳性病防治要靠他們
有效預防愛滋 專家籲高危險族群遵守PrEP用藥原則
醫界力推U=U 測不到病毒即不具傳染力
台灣愛滋新增感染者連3年下降 估今年再減兩成
「痛痛女孩」民團籲本土研究 國健署:明年中有結果
男性HPV感染率逾9成 曾染菜花發生罹癌風險增九倍
疾管署:無法排除感染0風險 故使用「幾乎」表微乎其微
千里送藥治愛滋 創U愛環境
公共場所這些東西別亂碰 無性經驗也可能會染上菜花
愛滋除罪連署達標 提案者:推倒歧視高牆避免獵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