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一名20多歲男性上班族從小對自己的臉蛋和外型不甚滿意,多次前往皮膚科和整形外科診所諮詢,但因手術費用估算約要40多萬元,苦無資金的他焦慮不已,甚至覺得自己「太醜」沒有信心與人互動,最後找上精神科醫師求助。醫師認為他可能罹患「身體畸形症候群(BDD)」,須透過認知及藥物治療找回自信。
耕心療癒診所院長林耕新說,國外研究這類BDD患者(在日本又稱「醜形恐怖症」),盛行率約0.7%至2.3%,因對身材外表不滿,會不斷在各皮膚科或整形診所「巡迴」。近年國內整形醫美發達,恐有為數不少的患者都是「老顧客」,但因怎麼改造都不會滿足,即使接受整形,整形外科醫師被告機率也相對提高!
林耕新指出,他收治的患者是年輕男性上班族,身高逾170公分、面貌清秀,也交過女友,但從青春期開始就覺得自己顴骨太高、下巴不夠尖、膚質也不好,一直很想整形,每天要重覆照好幾次鏡子,還長期節食、上健身房運動。不過因沒錢整形成心目中的臉蛋,與人互動時總是覺得自卑,並為此感到焦慮、憂鬱。
據統計,BDD患者不分男女一生中有兩個發病高峰期,一是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另一是更年期後,有45%會先到皮膚科、24%到整形外科診治,近八成患者不會想到要諮詢精神科,國外文獻指出,患者平均發病後11年才會輾轉至精神科求診。上述患者也是因幫他看診的整形外科醫師警覺性高,才建議他來精神科。
林耕新說,國外常見這類整形過度的BDD患者,通常也合併強迫症及社交恐懼症狀,除了透過專業諮詢技巧協助他們改變對自我形象認知,也須輔以抗憂鬱劑藥物治療,減少對外表及人際互動的焦慮。
【2014/06/25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