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11月7日是立冬,代表進入冬天,國人也有立冬進補的習俗。中醫師提醒,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進補,體質躁熱、經常熬夜、患有三高慢性疾病的人,應盡量避免吃太多補品,以免躁熱上火,難以入眠。
經常手腳冰冷的張小姐自認體質虛寒需要進補,但吃了幾次麻油雞、薑母鴨後,出現失眠、便秘、口乾舌燥情況,甚至還冒出痔瘡,連血壓都高起來。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江昱寬指出,手腳冰冷不代表體質一定虛寒,如果體質躁熱,又吃了躁性食物,不良反應會更明顯;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也表示,體質躁熱、經常熬夜及患有三高慢性疾病的人,應避免吃太多補品。
以張小姐為例,以為秋冬變冷,應多吃麻油雞等補品,可以讓身體溫熱一點,但連吃幾次反而口乾舌燥、睡不著,直說「愈補愈大洞」。
江昱寬指出,四肢冰冷者多數抵抗力較不夠、氣血循環較差,如果常感冒咳嗽、痰白清稀,吃寒性食物症狀會加重,就是偏虛寒體質;但若感冒後發熱、發燒,身體發炎明顯,且常口乾舌燥,合併頭暈、頭重、血壓偏高,則可能屬偏熱體質。但很多人體質冷熱夾雜,會隨著季節、身體狀況改變,進補之前最好先請教中醫師。
冬季天氣乾冷,江昱寬建議民眾,可適量吃薑、木耳、山藥、百合、黨蔘、紫蘇葉、防風等食材和中藥,可提升免疫力,避免感冒受涼;平常烹煮食物時,可適量放入生薑,也可常喝銀耳蓮子湯,加入花生、龍眼肉、黑白木耳,既可增加香氣又能活血,滋潤效果更好。
【2014/11/04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