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本報記者詹建富】
國內急救加護專家指出,中暑是急症中的急症,死亡率高達七成以上,因此急救程序除了緊急洗腎外,應立即補充生理鹽水,並緊急給予冰毯或冰浴的降溫急救動作。
行醫近30年,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張國頌曾救過十多名中暑病人,他說一看到中暑病例,醫護人員必須和時間賽跑,才能從鬼門關把病患搶救回來。
他說,不少人常將熱衰竭與熱中暑等熱傷害搞混,其實前者只是嚴重脫水,但體溫只是略為升高,而且意識是清醒的。
至於中暑,則除了體溫發燙外,最明顯的是出現嚴重電解質不平衡、血壓降低,進而意識不清,如果未能及時急救,並採取降低體溫的措施,則容易併發橫紋肌溶解、腎功能受損、意識昏迷等症狀,造成多重器官衰竭、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DIC)死亡。
中山醫學大學法醫學科主任高大成指出,人體處於高溫下,肌肉細胞就會裂解,蛋白變性,這就是橫紋肌溶解症,「就像一顆雞蛋置於滾水中,本來清澈透明的蛋白就會因此凝固」,由於橫紋肌溶解症所釋放出來的肌球蛋白有腎毒性,造成急性腎小管壞死,最後導致腎衰竭。
朱柏齡則表示,中暑病人即使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只要及時進行血液透析,病人多半可獲救;但這類病人之所以命懸一線,往往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病人持續停留在高熱環境的時間長短,二是有無急性肺水腫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三是有無併發凝血功能異常,而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即是DIC。
朱柏齡和張國頌都表示,當一個病人出現前述中暑症狀,就必須先測量肛溫,如果發現高於攝氏40度,或發現病人意識喪失或神智改變,就必須馬上補充水分及給予生理鹽水,並採取降溫動作,例如吹電扇、覆蓋冰毯、冰袋或給予冰浴。
另外,針對中暑後併發橫紋肌溶解症所出現的肌肉酵素升高及肌球蛋白尿,則應趕快立即洗腎。至於DIC的處置,則應給予血漿及血小板輸注,以有效降低全身性散在的出血反應。
朱柏齡表示,由於中暑是屬於急症中的急症,即使能夠幸運獲救,也要注意其後遺症,有的病人會出現小腦功能受損,留下走路不穩後遺症,或出現記憶變差、注意力不集中等認知功能障礙,以及情緒不穩、易受刺激的現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