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賴育民/大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
夏溫動輒飆到35°C以上,戶外工作的農友,小心「熱病」威脅。
老年人體溫調節能力退化,是熱病高危險群,戶外工作時,更需主動攝取水分和鹽分,建議盡量避開日正當中,避免中暑。部分老年人因慢性病持續用藥,有些藥物會影響排汗與體溫調節,也可能成為中暑幫兇。
分析中暑致死個案,多數是在田野中工作的老農。高溫下,人體利用汗水蒸發散熱,有時老農噴灑農藥時會穿雨衣隔離,反而妨礙汗液蒸散,導致中暑。提醒農友不要在大熱天噴藥,最好避開中午到下午三時時段。
長期用藥來控制血壓、心臟衰竭、氣喘或憂鬱症等慢性病患也需提高警覺。這些藥物可能會影響排汗、體溫調節中樞,或造成脫水,易中暑。若不清楚服用藥物是否有影響,可先向醫師或藥師諮詢藥品成分。另外,若食用含酒精性的飲料、藥酒、燒酒雞等,酒精退去前也不要從事戶外工作。
如何預防中暑?有四大項要注意,包括活動前調適、主動攝取水分及鹽分、穿著淡色寬鬆衣物、避開正午活動。
人體對環境氣溫產生調適現象,出入高溫或冷氣房時要注意溫差,戶外劇烈活動時,身體大量流失水分,如果尿量變少或顏色變很深,就是身體脫水,避免脫水,最好在飲水中加入一點食鹽或酸梅來平衡。穿著寬鬆、淡色衣物可減少吸收熱並利於散熱流動,若在戶外工作時數較長,則避開大太陽找個陰涼處午休,讓身體獲得調適。
中暑非常危險,發生得突然,致死率又極高,但中暑是可有效預防的急症,銀髮族農友或家人,應先評估有無危險因子,及早改善預防或向醫師諮詢。對自己健康把關,一定可以把中暑對戶外工作者的威脅減到最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